他人的成功,你无法复制
他人的成功是无法模仿的,更不可能克隆。任何成功模式都有它自己存在的特殊环境、历史背景和人文特色,无视这些特点而盲目地模仿成功模式无疑是危险的。同一个成功模式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环境的变迁,也会由成功变为失败。
斯迪克快毕业时,叔叔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孩子小时候很穷。一天,他走进一家银行,希望找一份工作,但被拒绝了。他抽泣着,嚼着从好心的姑妈那里偷来的一分钱买的甘草糖,一声不吭地沿着银行的大理石台阶跳下来,弯腰从地上捡起一样东西。银行家以为他要用石头掷他,于是躲到门后,却看到那个孩子将捡起的东西装进了口袋。
“过来,孩子!”银行家叫道,“你捡的是什么?”“一个别针呗!”孩子回答。“你是个乖孩子吗?上过主日学校吗?”银行家又问。“是的。”孩子回答。于是银行家用金笔写了个“St.Peter”,问小孩是什么意思。“咸彼得。”小孩并没有上过主日学校,所以他把“Saint”的缩写“St.”误认为是“Salt(咸的意思)”了。
银行家并没有责备这个小孩,相反让他做了自己的合伙人,分给他一半的利润并把女儿嫁给了他。后来,他拥有了银行家的一切。
斯迪克认为这个故事对他很有启发。于是,6个星期里他每天都去一家银行的门口找别针,他盼着银行家把他叫进去,问:“你是个乖孩子吗?”然后问“St.John”是什么意思,他就会回答是“咸约翰”,接着银行家请他做合伙人并把女儿嫁给他。
终于有一天,一位银行家问斯迪克:“小孩子,你捡什么呀?”
“别针呀。”斯迪克谦虚有礼地说。
“让我瞧瞧。”银行家接过别针。
斯迪克非常兴奋,他摘下帽子准备跟着银行家走进银行,变成他的合伙人,然后再娶他的女儿为妻。
但是,事情并没像他想象的那样发展,银行家说:“这别针是银行的。快点离开,要是再让我看见你在这儿瞎转悠,我就放狗咬你!”
斯迪克走开了,那别针也被吝啬的老头儿没收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别人能做好的,你未必能行。聪明的人会探究别人做得好的深层原因,而不只是像别人一样去“捡别针”。
但是在生活中,模仿他人成功的故事却经常在发生,有些人按照传统惯性,做什么事,只要有利可图便蜂拥而上。一旦有人出“新”,大家马上争相模仿,使每一种“新”在瞬间就变为“潮”,继而沦为“旧”。结果事态的发展,密处极密,疏处极疏,忽东忽西,人心惶惶,自己却找不到稳定的位置和优势,更难想到去创造什么了。所以,放弃自我,模仿他人是成大事者的忌讳。
好莱坞著名导演山姆·伍德曾说过:最令他头痛的事是如何帮助年轻演员保持自我。他们每个人都想成为二流的拉娜·特勒斯或三流的克拉克·盖博,“观众已经尝过那种味道了,”山姆·伍德不停地告诫他们,“观众现在需要点新鲜的。”
山姆·伍德在导演《别了,希普斯先生》和《战地钟声》等名片前,好多年都在从事房地产生意,这期间他培养了一种销售员的个性。他认为,商界中的一些规则在电影界也完全适用。完全模仿别人绝对是一事无成。“经验告诉我,”山姆·伍德说,“尽量不用那些模仿他人的演员,这是最保险的。”
模仿别人而不能创新,那只能成为别人的影子。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第二个吃螃蟹的人是追随时尚者,而第三个吃螃蟹的人就是平凡人了。
所以,要想成功就不要想着去走别人走过的路,盲目地“克隆”他人的成功只会阻碍你取得成功,干扰你进一步的发展。
随大流,路只能越走越窄
很多人都知道现代经济学上的鲇鱼效应,但是知道人类学上有个鲦鱼启示录的却不多。如果仅将鲦鱼的实验拿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可能不见得完全合理,但就人类与其他生物事实上具有的某些共通性的特征而言,鲦鱼的实验为人类至少提供了一个警示。
鲦鱼是一种群居的鱼类,这是因为它们没有太大的能力去攻击其他鱼类的缘故。通常它们有一个聪明且活动力强的首领,其他的鲦鱼便追随在它后面,亦步亦趋地形成一种极有趣味的为它马首是瞻的生活秩序。
有好事的动物行为专家曾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一条鲦鱼的脑部割除,然后将这条鱼放入水中。此时,它不再游回群体,相反的,却任凭自己的喜好而游向任何方向。令人惊讶的是,其他鲦鱼这时都盲目地跟随着它,使得这条无脑的鱼成为鱼群的领导者。
在这个故事中,其实无脑的鲦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大群盲目从众“随大溜”的追随者。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总是倾向于顺应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证明自己并不孤立。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证明,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作出明显错误的判断。他请大学生自愿做他的实验者,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当某个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了那里,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作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实验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托儿”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那个人开始迷惑了,他是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从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的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作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问题。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单位内,谁作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谁往往就会被其他成员所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罚,因而所有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
美国霍桑工厂的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工人对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个标准,因为任何人超额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员提高定额,所以,没有人愿意去打破这个标准。这样,一个人干得太多,就等于冒犯了众人;但干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因此,任何人干得太多或者太少都会被提醒,而任何一个人冒犯了众人,都有可能被抛弃。为了免遭抛弃,人们就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只会采取“随大溜”的做法。
当然,这个“大流”如果真正是顺乎历史潮流、社会变革,朝正确的方向前行,那不仅无可厚非,而且还应该给予鼓励。但如若是另一种“大溜”——不是顺乎潮流,顺乎社会的变革,而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一种极为有害的反动,比如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等,还是少随为妙。
我们要想在生活中、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摆脱盲目从众的不良习惯,善于用自己的头脑思索问题。在千头万绪、众说纷纭中,想人之所未想,见人之所难见,为人之所不能为。
成功,不走寻常路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对成功的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有人需要家庭的幸福;有人期盼生活上的富足;有人则渴望事业上能大有作为,得到社会和业界的认可,等等。无论哪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却都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没有哪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获得成功,成功者自有成功之道”。这是一切成功学家总结出来的一致观点,包括大名鼎鼎的戴尔·卡耐基,也包括拿破仑·希尔。
虽然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成功并非可望而不可即。成功对每个人来说机会都是平等的,只要你是一个正常人,或是普通人,你就具备了获取成功的最起码但也是足够的资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你对这种资质如何更好地利用,并恰到好处地发挥。
上天所赋予人类的最起码的资质是可让每个人都能做出不同寻常的创举。不信,就请看看那些在你身边起家和发迹的所谓成功人士,他们当初与你不是也没有什么区别吗?他们何尝比你多出三头六臂,何尝比你多出个翅膀?没有!他们压根不曾比你多出什么。但转过来想,他们又是如何摇身一变,忽然令你刮目相看呢?
仔细追查下去,你就会发现,他们修炼出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想法,不同寻常的点子,不同寻常的技艺,不同寻常的眼光,不同寻常的招法……
总之,成功不走寻常路。
这一点,几乎是没有任何疑义的。谁也不曾见过有哪个人的成功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和干法获取的。别人怎么想你也怎么想,别人怎么干你也怎么干,你将注定不能走上成功之路。因为你总在步别人之后尘,早在你之前,“成功”的桂冠已经被人摘走了。你只能在后面捡一些残羹剩饭而已。这就是芸芸众生中那些所谓平常人的普遍原因,也是他们的基本活法。这种活法是最简单的,也是世上最寻常的活法。
一切成功者都是从不寻常的道路上走出来的,因而,世人总是用异样的眼光欣赏和羡慕成功者。不论是华盛顿,还是爱因斯坦,也不论是比尔·盖茨,还是中国的张瑞敏,他们都是成功者,但他们都有各自的不同寻常的经历和不同寻常的做法。成功是不寻常的,成功者也是不寻常的,因为,事实已经证明:成功,不走寻常路。
其实,不寻常并不等于“不容易”,我们每个人只要不总是按照别人的想法去想问题,不总是按照别人的做法去干事业,那么,我们就很有可能做出不寻常的业绩来,就很有可能走上不寻常的成功之路。这一点,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到,因为每个人都具备这方面的资质。
不要总去迷信别人的成功,我们必须把旧的传统、旧的习惯通通放弃。在我们的一生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痛苦的抉择,方能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只要我们拥有良好的心态,不断去学习和努力,发挥自身的潜能,就一定能创造未来,获得成功!
心态决定命运,习惯源于行为。在灵魂的深处,我们始终默念:“我是最棒的,我是最优秀的,我一定能做到,我一定能成功!”
因为不走寻常路,因为变革自己,因为超越梦想,因为努力求索实践,勇于创新,我们终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