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母亲不顾孩子的天性和意愿,以过来人自居,越俎代庖地为孩子一生画下明确的路线,让孩子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和路线去努力。而有些母亲让孩子完全脱离集体这个大环境,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按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难以消除的阴影、性格扭曲,孩子成了满足自己心理愿望的工具。这样的做法看起来似乎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实则极为自私和残酷。孩子不是私有财产,母亲应该给孩子留出属于他自己的空间,让他们顺应自己的天性发挥。
我们幼年时,最常听到的话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希望我们的孩子比自己强不为过,而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孩子要比自己强,就显得不妥了。如果真的是所有的家长都要求孩子超过自己,那么各国的元首及比尔?盖茨和李嘉诚的子女还有活路吗?
衡量家庭教育成功的尺度应该是什么?如果说培养一个上北大上哈佛的孩子,是母亲的成功,那么,培养一个没有考上大学但却心地善良、做事认真、生活快乐,而自食其力的孩子呢?培养一个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坚忍不拔的孩子,是不是成功呢?
所以,无论是择校还是报培训班,母亲们切忌盲目跟风,因为世上没有和你的孩子完全一样的孩子。
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要遵循孩子成长规律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自然有发展规律,社会有发展规律,人的成长一样有发展规律。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很多,有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有智力开发规律,有生长发育规律等等。人要生存和很好的发展,必需适应和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而孩子要成长,更是要遵循孩子身心的发展规律。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是摧残人性的教育,是剥夺孩子快乐的刽子手。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家庭教育,尤其是青少年阶段的家庭教育,存在着明显的违背孩子发展规律的问题。许多母亲在“成龙成凤”的思想主导下,为了所谓的将来,忽视了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违背了孩子的发展规律,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小小的孩童生活在重压下。
先从最简单最容易看得见的方面说起。
1、忽视孩子的生理、心理健康。
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高峰期,不仅需要加强锻炼,而且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所以,对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教育,必需考虑到孩子们的身体发展规律,满足孩子身体发展的需要。可是,如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孩子们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很多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每天为写作业熬夜,凌晨赶时间去学校晨读,放学后或休息日还要去参加母亲们为他们报的,各种名目繁多的特长班。
据调查,中国近半数学生认为作业太多导致睡眠不足。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说,小学生睡眠应达到10个小时,中学生则应该达到9个小时。但调查发现,我国有近8成中小学生“睡不够”。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对我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进行的调查表明,小学生平均每天睡眠8.2小时,其中不足10小时的占82%,17%的小学生不足8小时。中学生平均每天睡眠也只能达到7.3小时,不足9小时的占96%。对于造成睡眠不足的原因,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与学习有关,选择“作业太多”的最多,占52%;“学校要求到校时间早”占31%;“校外学习”占17%。
母亲在关心孩子的饮食和睡眠的同时,还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学会做孩子的心理医生。也就是说,母亲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要主动并经常地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父母如果能够经常与子女进行沟通,就会获得孩子的充分信任,使父母的教育要求被孩子自觉地接受,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忽视孩子在特定年龄段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当家庭教育的目的越来越萎缩为“为了孩子将来考大学”时,母亲们眼里看到的就只有孩子掌握了多少可以换来高分数的知识了。至于孩子如何接受这些知识,接受这些知识的能力如何,似乎已经无暇顾及。加之,母亲们看到了当今时代的竞争日益激烈,渴望孩子有个好成绩乃至有个好未来的心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急切。经母亲推波助澜,学校越发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这种现象从幼儿园开始就初露端倪。
大多数母亲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就是为上学打基础,如果在幼儿园能多学一点文化知识,那么上学后,就有了基础,在竞争中就有了优势。所以,现在好多母亲送孩子上幼儿园,首先考察幼儿园每天能教会孩子认多少字,能背多少唐诗……而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为了保证生源,很多幼儿园渐渐放弃了幼儿教育的原则,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每天教孩子们写字、学拼音、做算术,每天也给孩子布置作业,从而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
而到了小学,因为孩子们掌握的知识早已超出了小学课本涵括的内容,老师于是继续加深知识,向孩子灌输不适合该年龄段掌握的知识。很多小学校给孩子讲的奥数题目,就连初中生都做不出来。即便这样,一些母亲还不满意,仍旧想尽办法给孩子加压,增加知识的难度。迫使孩子成长,这种教育方式越来越走向极端。
3、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
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从智力方面讲,分为高智商、低智商和中等水平三种;而从能力的结构上看,孩子之间的差异更明显,有的人在知觉方面属于综合型,即富有概括性和整体性,容易只见“森林”而不见“树木”;有的人则属于分析型,善于对某一具体事物进行分析,但缺乏概括能力。
而在记忆方面,有的孩子善于形象记忆,有的则善于抽象记忆。孩子们的思维方式也有不同类型,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都用一种方法或一个策略来加以解决。而让我们最容易感觉到的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不同,是表现在性格方面,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则内向腼腆;有的善于表达,有的则木讷寡言;有的孩子喜欢唱歌跳舞等热闹的活动,而有的孩子则陶醉于绘画等自娱自乐的事情之中……
这些差异要求我们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不能千篇一律、步调一致。可是传统的教育方法存在着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母亲们看到别人家孩子学什么,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学什么。在学校里所有的孩子拿着同样的课本,以同样的方式学着同样的内容,就连上课时每个人的表情都是一样的,坐姿也是一样的……在家里母亲们按标准答案让孩子做着同一类习题……
这样做的结果怎样?孩子们逐渐由“千人千面”变成了“千人一面”。这样的教育造成了原本富有生命活力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模式,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
4、忽视孩子们各种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在成长阶段,除了掌握知识以外,还有发展各种能力。尤其在中小学阶段,一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创新意识、求异意识等都处于活跃、丰富但又是萌芽的状态,只要得到科学的激发和培养,就会快速发展。
可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没有把培养孩子们的这些能力列在教育内容之列。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哪一个母亲有“闲心”有精力去做这些事情。
为了考高分,为了不至于自由发挥地过了度,母亲不得不要求孩子在做题时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甚至是做语文题时也一样……总之,要中规中矩,一切看“标准答案”。要做到这些很容易,一个办法:死记硬背、反复练习。这样一来,想象力有用吗?创造力有用吗?创新能力、求异思维有用吗?没用啊,相反有了这些能力,闹不好反而考不了高分啊,所以母亲们怎么会重视它们呢?
结果,接受中国教育出来的孩子,99.9%有这样的思维共性:凡事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老师和父母教的知识都是对的;有些条条框框是不能打破的,沿着条条框框走就不容易出错……试想,有这样的思维,他们还能有创新意识、有创造力吗?
就这样,孩子们每天只是为分数而学习,牺牲了健康的身心,牺牲了个性发展,牺牲了能力提高和素质的全面提升,自然也就牺牲了幸福和快乐!
所以,要让孩子感受到生活、学习的快乐,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孩子发展为本,不违背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教育制度的改变,那太久远,只能寄希望于离学生最近的人——他们的母亲们。只要我们的母亲在具体生活中,注重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孩子们就可以减少被摧残的机会,增加获得快乐的几率。
请母亲们要时刻让自己记住以下几点:
1、孩子的健康最重要。
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可是年轻的母亲们还是贪心地追求更多。在孩子尚在母腹中的时候,我们最大的祈愿就是孩子是健康的。可是当孩子出生后,确定孩子是健康的,便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孩子漂亮,希望孩子聪明,希望孩子有出息……
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关注他们的学习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孩子们只有身心健康了,才能保证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才能保证有好的学习成绩。所以,母亲们不要本末倒置,放弃孩子的身心健康,单纯去追求高分数。
而要孩子身体健康,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保证孩子锻炼的时间,不要让学习侵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很多年以前,人们就说7-1﹥7,道理很简单,一个人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身体会累;长时间学习,头脑也会疲劳。我们要遵从这一生理活动规律,给孩子留出一定的时间锻炼。
另外,东子恳请我们的母亲们,要像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那样,去关心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目前的学习成绩如何,更关系到他们成人后的生活和工作,乃至关系到其一生的幸福。
千万不要认为,把精力放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是一种浪费。很难设想,一个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或者抑郁压抑、孤傲清高或者抗挫折能力低、应变能力差的孩子,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能保持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也就是说,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十分密切,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实际上也是在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2、遵循孩子心理发展规律,不可拔苗助长。
人的心理发展是逐步的,分阶段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各自的发展水平和特点。要想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就必须依照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来确定方式方法。任何超越孩子发展规律,不顾孩子心理发展水平的做法都难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都不是以孩子为主体,其做法终归要失败。
学龄期的孩子有怎样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呢?
第一,这阶段的孩子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占主导地位的思维形式还是具体形象思维,即离开了动作,离开了具体、直观的实物,他们还很难思维,尽管他们的口语中不乏丰富的词语,甚至可以流利地背诵课文、数字,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并不发达。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过多向孩子灌输抽象的概念、法则、定理等,就会造成孩子学习上的困难。
第二,心理活动的不随意性还很强。这种不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看什么、听什么、想什么或者做什么,常常以外界事物的特点为转移,比如正在学习,别的同学一进来,就学不下去了,就会和他们一起玩。而且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缺乏耐性。如果我们漠视孩子这种心理特点,要求孩子长时间投入学习,势必引起孩子的心理疲劳,从而削弱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了解了孩子在每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智力水平,我们就要尊重客观现实,不随意拔高要求,增加孩子负担。孩子在会爬的时候,我们不能要求他马上会跑。拔苗助长,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3、承认差异的存在,尊重孩子个性。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存在着差异和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无视差异,甚至想尽办法消除这种差异,是对孩子个性的不尊重。不尊重孩子的个性,不仅教育会出问题,而且孩子本身也没有了个性,那我们面对的社会将会是一潭死水,不会有任何发展。
人正因为存在个性,才比其他任何生物都积极主动,人类社会才比其他任何生物种群都更具有活力。所以,教育要发展人,就必须承认人的差异,尊重人的个性。或者说,差异不仅不是问题,而且是教育的财富;我们不仅不该消除差异,而且应该大力发展孩子的个性。因为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要在竞争中取胜,要取得他人难以取得的成就,靠的就是与众不同。
所以,母亲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应该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发展差异、发展个性。发展孩子的个性,其实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
4、重视孩子的能力培养,强调全面发展。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素质和做人的比拼,还有综合能力的较量。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看他上了哪所重点中学,不是看他考了怎样的高分,而是要看孩子是否全面成长。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孩子拥有生存的能力,让孩子全面成长,从而可以在漫长的一生里快乐、从容的度过每一天。而要具备生存能力,就需要具备创造力、想象力、思考力等等与考试没有直接关系的能力。只有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各种能力,才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母亲们只有重视了这一点,才能把眼睛从分数身上移开,还教育以原本的目的。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集中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这就是说人们不能创造规律、改变规律、消灭规律,而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创造条件使规律为人类造福。
综上所述,母亲们只有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个性发展的多样性,因材施教,我们的家庭教育才会变得轻松而快乐。而且也只有遵循人的认知过程和规律,循序渐进,我们的孩子才能从走稳到快跑,学习才会变得轻松而快乐。
要多了解孩子各种情况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大多数的母亲都会干脆的说:当然了,我生我养的,还能不了解。随后就是孩子多大、多高、爱吃什么、喜欢什么颜色、学习怎么样……
这就算了解了吗?显然不够。这些大都是有形的外在的,而真正需要母亲们了解的是孩子的内心,孩子的综合情况。
不了解孩子就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