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孔子本人的一些观点,倒是和道家很相像。
孔子和道家的不同,核心在于,道家保德求道,孔子保仁求德。在道家的眼中,德是个不错的东西,人要有德,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要有德,然后再去追求道;孔子认为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去追求不太现实,而且当今社会,主要还是缺德,所以他要求德,求德的途径,就是仁、义、礼。孔子着重讲仁,因为他的眼中,仁与圣,就成大德;道家的眼中,仁、义、礼都是下等产品,都是缺德的产物,《老子》还要智、信,孔子也要,但是庄子就不要,所以庄子和老子还是有区别的,老子还是讲圣人如何如何,什么才是圣人,庄子干脆就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孔子还主张顺应天命,顺其自然,知足常乐,但是孔子谈天命,不谈天道。孟子是比较喜欢搞些动作的,孔子很温和,孟子却很强势,虽然说二者都是整天想着拯救世界,但是比喻来说,孔子喜欢动嘴,孟子恐怕是要动刀枪。
我前面说,孟子不能算儒家的大师,为什么?这除了我个人的价值取舍以外,我们就先来看看,孟子是怎么“来”的。
孔子死后,儒分为八。《韩非子·显学》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这些人是谁呢?
孔子收了三期学生,第一期是在他35岁前在鲁国居住时收的学生,第二期时36~54岁自齐返鲁时收的学生,第三期是他周游列国时和晚年时期收的学生。
子张,就是颛孙师及其后学,这人是孔子第三期学生,在《论语》中出现了18次。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在《论语》里没出现过,《论语》里出现的子思不是他,传说《中庸》就是他或者他的门人作的。
颜氏,孔门八颜子,可能和颜回有些关系,颜家是孔子他妈家那边的人。
孟氏,就是孟子。
漆雕氏,就是漆雕启他们一家,孔子活着时弟子里漆雕氏有三人,漆雕启是孔子第二期学生,据说受过刑至残疾,人比较自卑,后来在孔子的教导下就有了自信。
仲良氏,是仲梁子派的,仲梁子可能是曾子的学生。
孙氏,就是孙卿,也就是荀子及其后学。荀子之所以变成了“孙子”,那是因为在文献的流传过程中,为了避皇帝的讳改的,这种状况在古代很多,在明清时期尤为甚,以康乾时期为顶峰。
乐正氏,是曾子弟子乐正子春他们那一派。
这八家里有几个孔子门人中很重要的人没有。孔子死后,除了上面这些人以外,仍有七位活动非常频繁,地位在那个时期很重要的弟子。
一是五人:子夏、子游、子张、曾子、有子,这很奇怪。这些人都是孔子死后最重要的弟子。
二是资历更老更大的老牌弟子宰我和端木赐(子贡)。
其他人还罢了,有子怎么会没有呢?他是孔子死后的儒家接班人,接替孔子成了儒门的大家长,因为大家都说他长得像孔子,行为像孔子,说话像孔。那时候估计也没有遗像什么的,就直接把这个长得像孔子的有若当成孔子给拜起来了(玩笑),门下无论老少弟子,全都把他当成孔老先生了。只有曾参不服,说凭什么他当老大,看来曾参在那时就是个异见人士。
但是这七位,留下著作的,也就曾子,不光这七位,前面孔子最爱的颜回、子路也没著作。颜回只见《论语》里有夸他如何如何好,但他没留书,我们也不知道他怎么想,要是他有书在,恐怕子思、曾子的书就没人看了;子路也没书,子贡虽然在孔子死后地位最高,没书,也没法学。这九个人,除了孔子夸得不能再夸的颜回,后来也当了圣人,就是留下书的曾子也当了圣人,这有书没书就是不一样。
古人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在这看来反而像是笑话,颜回有德,可是颜回一死,德没了,谁也不知道;子路有功,还为了维护孔门礼制光荣牺牲,死后也没了。曾子在唐代以后名气上升,到了宋朝,也就因为这些留下书的孔子二三代弟子,宋儒才能够拿书来搞鬼搞怪。
宋儒搞什么鬼呢?主要是在配享从祀上搞,就像现在看电视,谁站在总书记后面,谁站左边谁站右边,很有讲究,宋儒就是从这里搞起。
在《论语》里,孔子自己把学生们分成了四科,还把四科学生中最出色的十人提出来表扬了:“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这十个人,就是所谓的孔门十哲。
唐代在唐玄宗以前,孔庙里孔子像的身边只有颜回,但是《论语》里说的孔门十哲里有颜回啊,这颜回到了孔子身边了,成了“亚圣”,孔庙里孔子下边站的十哲就少一人了,于是唐儒们就把曾子给补进去了,成了宗圣孔子、亚圣颜回、下为十哲的配享。曾子原本连十哲都不是的。
到了南宋,宋儒们为了证道统,为了显示他们的学说来源于儒家,硬生生的把曾子也调到孔子身边去了,十哲里又少了一个人,于是把子思给补进去了。又过了32年,干脆把子思、孟轲都补进去,孔子身边一下有了四个人,也就是“四配”,孔子是宗圣,颜回、曾子、子思、孟子是亚圣。宋儒树立的道统,意思是说孔子传曾子,曾子传子思,子思传孟子,他们也来一个瞎考证,也不能叫瞎,就是为了证明自己这样做是有根据的一种目的性考证,像康有为看你们说改革违背祖制,那我就来一个《孔子改制考》。宋朝的儒生之所以要这样编排,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道统,他们的价值取舍,比较偏向于曾子、子思、孟子,甚至有以这三者盖孔子的趋势,所以他们必须要把这三者的地位提升,才能显示自己学说的正统性。这些宋朝的儒生,就是搞程朱理学的那一帮人。
等到元朝时为了统治,表示我们大元人也尊重你们汉人的价值,于是尊儒,把这四配都封成了圣人。等到清朝时,十哲变成了十二哲。元和清的统治者都不是汉人,但是他们总是要搞一搞儒家,以显示自己于汉人修好的姿态。
看看《论语》中说的孔门十哲,和清朝乾隆年间的孔门十二哲有什么差别?孔门十哲是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后来的孔门十二哲,颜回升上去了,加上颛孙师、有若和朱熹,变成了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颛孙师、有若和朱熹。挺有趣的,曾子好歹还在颜回升级成圣人以后在“十哲”的名头里熬了五六百年才成圣人的,子思才当十哲当了三十年,孟子直接十哲就不当了,直接飞升成圣,这要是在网络小说里,这几位的飞升过程,肯定写得很精彩。
这“四配十二哲”里,比原先的“十哲”,多出了的子思、孟子、朱熹,根本不是孔子的学生,朱熹更是和孔子差了一千六百多年,实在可笑,宋儒把子思、孟子摆在子路、子贡等人之上,简直是徒弟骑在师傅、师祖头上。后世之儒说他们只讲德行,那么德行的孔颜之道,变成了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后来变成了孔朱之道,这种后来居上,对儒学的戕害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仅是以偏概全,也是凭空虚构。宋儒为了证明自己思想的正统性,硬生生的来了个无中生有,这是对孔子的极大的破坏。
李零先生对此列举了原因:
“为什么我说破坏,道理很简单。
第一,孔门贤人七十子不止曾子一人,凭什么只说曾子,而且还说是一脉单传。
第二,七十子分四门,不止德行这一门,德行四哲并无曾子。
第三,孔子活着,德行四哲,近于隐士,多半不中用,捍卫师门,传播主张,远不如其他六人;孔子死后,真正光大师门,主要是后一类学生。
第四,孔子死后,曾子不是主流,主流是言语、文学二科的学生,即使讲德行,有若也比他地位高,他是七十子中辈分最小的学生,在孔子死后七大弟子中不是主流派。
第五,子思、孟子的派别只是儒家八派之二,只讲两派,也不像话。
第六,先秦儒籍多失传,但《荀子》还在,汉代的四大传记没有《荀子》,宋代的“四书”也没有,《大学》、《中庸》只是《礼记》的两篇,大小戴《记》还有不少儒书,包括曾子的东西,都没包括在内。孔、曾、思、孟,《论》、《孟》、《学》、《庸》,根本不是儒家全貌。出土发现也证明,我们要讲孔门弟子,起码也得有13人。”
这所谓的道统,并不是真正的道统,而是后人想象中的道统。也就是说,孔子的学说,往好听了说叫被发展了,难听了说,叫被曲解了。后来的儒学,已经不是先秦儒学的全貌,甚至违背孔子的本意。
但这样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中国古人讲道统,实际上,是可以作假的,借死人还魂,老瓶装新酒。所以鲁迅说孔子可怜,中国历史上一有什么事情,就把孔子给拖出来了,不是上供,就是瞎糊弄,甚至是拍砖。
看看古事,再看看今事,感觉好像人都是差不多的。
不过想想也正常,封建帝制在我国才消亡了一百年出头,况且又经历过这么些特殊年代,真正的解放思想,不过三十余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