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06300000028

第28章 明、清时期(2)

徐渭行行走走,一面欣赏着西湖月色,一面吟着咏月诗句,不觉已来到望湖亭前。这是一座临湖建筑,据全湖之胜,东可望湖滨,西可达苏堤,南可至南屏,整个外湖景色尽收眼底。

此时,一轮皓月当空,风轻水碧,远山蒙纱,近树笼烟,使人如置身于仙景之中,使得他心旷神怡,便有诗兴渐起。

这时,徐渭忽听得望湖楼里传出一片吟诗声,往前一看,才发现望湖亭里面坐满了人,桌上红烛高照,摆满了西瓜、红菱、月饼等各式时鲜果品酒肴,还有笔墨纸砚,看样子是一群文人雅士在这里饮酒赏月,赋诗作画。徐渭便走了进去,想看看热闹。

原来亭里是西泠诗社的文人雅士在饮酒赏月,大家正喝得兴高采烈,见有个陌生人进来,顿时没了声息。

诗社主持人见徐渭身穿青衫,头戴方巾,一副文士打扮,虽然衣着简朴,但雅而不俗,仪态从容,觉得不可怠慢,就起身把手一拱,招呼说:“今日中秋佳节,我们西泠诗社社友,特在此饮酒赏月,作画吟诗。兄台如有雅兴,不妨稍坐片刻,以便求教。”说罢,将手向四壁挂着的书画一挥。

徐渭点了点头,慢步绕亭一周,向四壁悬挂的诗画略略扫了一眼,发现尽是平庸之作。主持人见他一言不发,又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就故意刁难他说:“兄台文质彬彬,定是行家里手,今日萍水相逢,我等三生有幸,乞望作画题诗,以开我等眼界,为中秋雅集增色。”说罢,“嘿嘿”冷笑了几声。

徐渭看罢诗画,原想稍停一会就走,见他们有的面露骄矜之色,有的发着冷笑,心想:好吧,我正愁没有纸笔抒怀、何不借此凑凑热闹,逗趣他们一下。他也不谦让,来到书案前,将雪白的宣纸—铺,拿笔饱蘸浓墨,只几笔便使一幅山水佳作跃然纸上,题为“平湖秋月”,这时西泠诗社文士,都围上来观看,大家只见远处朦胧山色,近处湖亭,天上圆月,水中倒影,湖上一叶扁舟,一渔翁在月影之中独酌,画技精湛,笔力深厚,意蕴隽永。

众人见徐渭顷刻之间便画好了一幅山水图,水墨写意,落笔不凡,都十分惊讶。主持人看徐渭画得不错,已有些吃惊,便想试试他的文才,就请他在画上题诗一首。徐渭也不推辞,提起笔来就写了两句:

天上一轮圆圆月,水中圆圆一轮月。

“‘天上一轮圆圆月,水中圆圆一轮月。’哈哈,这也算诗吗?”文士们不由嘲笑起来,正议论间,却又见徐渭提笔写下这样两句:

一色湖光万顷秋,天堂人间共圆月。

文士们大吃一惊。他们原以为下面写不出什么好句子来,没想到徐渭这么一转一收,四句联起来一读,真是奇句妙文,情景交融,禁不住同声叫好:“佳句,佳句,不知兄台来自何处,我等失敬!”

徐渭朝大家一笑,又提笔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

文士们一看,这首诗写得别致。

每句头一个字特别大,连起来一读,竟是“平湖秋月”四字,原来是一首藏头诗。大家都拍手称绝,要徐渭留下高姓大名。

徐渭并不回答,只莞尔一笑,抱拳一揖后踏着月色而去。

郑板桥借雨作怪诗贺寿

清朝时的名士郑板桥在诗词和做人上都以“怪”著称,为当时的“扬州八怪”之一。但其所谓的“怪”,乃不从常规,敢于突破、创新,行文常出人意料之外,不落窠臼等。

有一次,郑板桥应好友李某之请,赴宴祝寿,但见高朋满堂,觥筹交错,可惜天不作美,大雨滂沱,甚煞风景。

酒后主人捧出文房四宝,众客相继献词贺寿,最后轮到了郑板桥。

大家只见郑板桥舒纸提笔,不假思索地写下了“奈何”两字。满座客人见了都十分惊讶,因为凡即席贺寿多属应景、应酬之作,离不开恭维之词,少不了吉庆之言,而今郑板桥以“奈何”起句,纵有回天之力,也难以“狗尾续貂”吧。

众客正纳闷,郑板桥又写下了第二个“奈何”,这下更惊讶了,但接着郑板桥又添了“可奈何”三字。

众客面面相觑,暗暗称怪,只见郑板桥微微一笑,挥毫又写下了第四个“奈何”。顿时众客骚动,顾不得礼仪而忖测纷纭,甚至有人开始指责郑板桥。

不料郑板桥这时挥动大笔开始龙飞凤舞,一挥而就,大家俯首一看,留在纸上的原来是一首绝妙的贺寿诗:

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滂沱雨祝李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郑板桥诗才过人,他巧接回环诗祝寿献礼,使众人为之折服。此时室外大雨仍然如注,仿佛为李公祝寿,也为郑板桥叫好。

郑板桥写诗智退小偷

郑板桥为人疏放不羁,曾任今河南省濮阳地区范县县令,因“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不做官的时候,郑板桥多居住在扬州,以书画营生。罢官后郑板桥反倒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见者无不叹为观止。

郑板桥罢官回家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回家后有一夜晚,天冷月黑,板桥辗转反侧不能人眠,忽然听到屋门一响,有一个黑影闪了进来,原来有小偷光顾。他想:此时如自己高声呼喊,万一小偷与自己动手,自己难以对付;于是就假装睡着,但想想如果任小偷取拿,又不甘心。略一思索,便翻身朝里,低声吟道:

月黑雨冷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此时小偷已近床边,板桥闻声暗惊,赶紧又念道:

腹内诗书存万卷,床头金银无分文。

小偷听了心想:原来没有金银,不偷也罢,转身正要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越墙而出。正欲上墙,又闻里面念道:“翻墙莫损兰花盆。”

小偷一看果有兰花一盆,乃细心避开,翻墙后足方着地,屋里又传出一句:“天寒不及披衣送,快趁更深赶豪门!”

小偷闻言自觉惭愧,便飞快地逃走了。

郑板桥赋诗吓走知府

清朝雍正驾崩那年,郑板桥来到瘦西湖畔,坐在一座石桥上一边赏郑板桥书法花,一边构思诗词画作,他正想吟得一两首小诗。忽听得有人大声吆喝,抬头一看原来是一艘装饰华丽的画船正朝岸边驶来。船家要郑板桥让开地方,以便系缆,并言明船中主人乃是扬州知府及一干绅僚,要到此地饮酒赏花。

郑板桥听罢船家的一番话,不声不响,仍然坐在那里。这时画船中走出几个随从,大声喝斥,令郑板桥立即让开,而郑板桥仍悄然无语,端坐不动。随后船中出一人,头戴花翎,身穿官服,问郑板桥:

“你是何人?”

郑板桥知道是知府本人问话,便答道:“江南狂儒。”知府又道:“你既是‘儒’,当知冒犯尊官,便是无礼,世间岂有如此儒生?”

郑板桥答:“大人如若不信,倒也不妨一试。”

“好!”知府随即令手下人取出纸笔,让郑板桥以眼前情景即兴题诗词一首,并言道,诗佳有赏,题不出则论罚。

郑板桥接过纸笔,故作迟钝,一字一顿写了五个“苦”字。知府见郑板桥写了苦字之后,再也续不出下文,以为郑板桥定是假儒生。于是令手下对郑板桥施以杖责之刑。

郑板桥不慌不忙地说:“且慢,下文已经想好。”随即挥笔写成七绝一首:

苦苦苦苦苦连天,上皇晏驾未经年。

山川草木犹含泪,太守平山试画船。

知府见如此内容的诗词,大吃一惊,想自己身为朝廷命官,于国丧期间置酒作乐,若被朝廷知道必将治罪呀。

知府非常恐惧,不仅连声向郑板桥谢罪,还从船中取出一包银子送给郑板桥,随后赶紧令船家将船调往别处。

郑板桥怒诗轶事

清朝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姓郑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11月22日,早年家贫,应科举为康熙朝秀才,雍正朝举人,乾隆朝进士,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

某年深冬季节,天上飘起鹅毛大雪,郑板桥与几位好友外出踏雪赏景。

他们沿着一条小河行走,走到芦花荡边,大家看那雪花似梨花飘落,如柳絮飞舞,在微风吹拂下悄无声息地溶入白茫茫的芦花丛。郑板桥见景生情,随口吟到:“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众人听了纷纷笑着说:“郑兄,你这是吟诗还是数雪花呢?”郑板桥没说什么,接着吟道:“千片万片无数片,”众人一听都抚掌大笑,说:“看来郑兄真是在数雪花呢。”

话没说完,只听郑板桥吟出最后一句:“飞人芦花皆不见。”众人一听,笑容顿时转为了钦佩赞服之色。

此诗看似作者信手拈来,把数字数数般的由小到大进行排列起来,然而最后一句犹如神来之笔,由实人虚,使人不由联想到雪花纷纷扬扬坠入芦花丛中的情景,描绘出了雪花和芦花融成一片的美丽景象,令人赞叹不已。

郑板桥有一次参加一位新到任的州官的就任宴会,席间人们提议大家吟诗祝兴。郑板桥对这位州官的为人早有耳闻,知道其品行不端,他的升迁是靠巴结朝廷权贵买来的。郑板桥今日到场,只是顾及一些朋友的情面才来的,并不情愿。

此时见众人纷纷极力讨好州官,吟诗赞誉,于是一指桌上的一只茶壶,说:“鄙人就以茶壶为题,吟诗一首,赠与兄台。”

州官知郑板桥大名,连声说好,郑板桥便赋诗道:

嘴尖肚大柄儿高,才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不能容大物,二三寸水起波涛。

该诗表面写实,实中有虚,借物抒情一语双关,讽刺州官品行不端,不学无术。众人听了不好道破,连声叫好,那州官才学有限,哪知其中奥妙,也跟着叫好。

郑板桥工诗、词,善书、画。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刚健有力。其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还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称得上是清代极具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下面选录他数首咏竹诗供读者品味:

竹石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予告归里,画竹剐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华发萧萧两袖寒;写取数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效李艾山前辈体秋风何处寻,寻入竹梧里;一片竹梧阴,何处秋声起?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十载扬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己。

竹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

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题画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题画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笋竹二首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吩咐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凉州词》的诗版与词版《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唐朝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唐代人写过很多《凉州词》,以王之涣的最为著名,其诗词原文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该诗又名《出塞》,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寂寞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但该诗至清朝时,竟演化出了《南乡子》词的版本,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该词与原诗相比,只少了一个“间”字。其中来由,据说有如下两个版本。

一个版本说是是乾隆皇帝有关,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与和绅一块来到纪晓岚家里,走进他的阅微草堂,看到纪晓岚正在练习书法。乾隆便顺手把自己拿着的一把纸扇交给纪晓岚,让他在上面题上一首诗。

纪晓岚接过纸扇,只见上面有远山,近城,杨柳随风摆。他略加思索,便龙飞凤舞写下了王之涣的《凉州词》。

纪晓岚题完诗,把纸扇交到乾隆皇帝手中,乾隆接过纸扇,大加赞赏:

“好!好!龙飞凤舞,一气呵成,好!”

乾隆看完,又递到和绅手中说:

“和爱卿,你评判一下。”

和绅接过纸扇,对纪晓岚的书法也大加赞赏。但是仔细一看,中间缺少了一个“间”字,便说:“纪晓岚,你知罪吗?”

纪晓岚笑了笑说:“和绅,我何罪之有?”

和绅说:“你仔细看一看,给万岁写诗怎么少了一个‘间’字?”说着,又把纸扇交到了乾隆手里。

乾隆接过纸扇,大怒:“你这是故意漏字,来欺骗朕,该当死罪!”说着,把纸扇扔给了纪晓岚。

纪晓岚拿起纸扇一看,果真漏下了一个“间”字,这可是个不小的错误,但是纪晓岚才学极高,他想了一下便立即镇定下来说:“万岁,我写得不是王之涣的《凉州词》,而是根据他的诗,重新写的一首词。”

和绅对乾隆说:“万岁爷,你看这纪晓岚还在欺骗万岁,该灭九族。”

乾隆看了看纪晓岚那镇定的样子说:“既然你写的是另一首词,那你就给朕读一读。”

纪晓岚拿起纸扇,便照《南乡子》词令朗诵起来,竞也成了一首极具意境的词,乾隆与和绅听了,只觉该词更有蕴昧,而自己竟不知道此词,心下便自叹才学不及纪晓岚,也就不追究此事了。

第二个版本则和慈禧太后有关。

有一年夏天,慈禧太后得到一把做工精细的扇子,只是扇面还是空白,她让光绪的老师翁同稣题写扇面,指名要王之涣的《凉州词》。

翁同稣素知慈禧对他有成见,战战兢兢地写了这诗,但越害怕越容易出错,他一不小心便写漏了第一句句尾的“间”字,但扇子只有一把,无法改动或换掉。他只好硬着头皮送到慈禧面前。

慈禧看后果然大怒,责问他为何少写一字,是不是欺自己没有学问。

翁同稣知道稍有差错便有杀头之罪,他急中生智,说这是根据王之涣《凉州词》改的一首词,应该读成: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后大悦,竟连声称妙,翁同稣悬在嗓子眼的心才放了下去。此后,《凉州词》这首诗才有了缺一间字的新的读法。

吴伟业感时而作

《圆圆曲》明末清初时的秦淮名妓陈圆圆,本姓邢,名沅,字畹芬,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20岁左右时,陈圆圆为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所得,两人感情还不错,但吴三桂和陈圆圆相遇不久,就不得不离开京城去镇守宁远和山海关。

1644年初,李自成西安称帝,很快就挥师东进,直指北京,而明朝各地的防御竟然不堪一击,至三月份时李自成已经兵临北京城下了。

同类推荐
  • 天之魂

    天之魂

    本书包括的文章有:大漠魂、大水、温多尔·罕山上的圆石、哭润的沙坨子、古犄角、荒漠三魂、大漠的落日、空谷、沙路、狼子本无野心、一只老蝈蝈。
  • 镇海楼拾遗

    镇海楼拾遗

    一个人与一座山楼的机缘,很像传奇,引来众人称赞,让人不可思议,却真实存在,但一座山楼从天而降,巍然矗立于福州北端越王山之后,八闽大地风调雨顺,众生惊呼之余,早已开始文化寻根,从信仰回归至风水造设,再到道德重建,我们赞叹说:道法自然,万物有序。
  • 有间文库:鲁迅经典集

    有间文库:鲁迅经典集

    鲁迅经典集包括:呐喊,彷徨,伤逝,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6本。
  • 有间文库:准风月谈

    有间文库:准风月谈

    《准风月谈》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3年所写的杂文六十四篇。包括《夜颂》,《“吃白相饭”》,《晨凉漫记》,《秋夜纪游》,《四库全书珍本》,《男人的进化》,《电影的教训》,《关于翻译(上)》,《喝茶》,《外国也有》等。
  • 岁月的光泽

    岁月的光泽

    本书收入作者今年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一百余篇,分作感怀、行走、四季、味道四部分,涉及人生、工作、社会生活等方面,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工作的梳理、对生活的体悟和对未来的憧憬,文笔清新,生动感人。
热门推荐
  • 拯救宇宙之打开魔法大门

    拯救宇宙之打开魔法大门

    “怎么办?”水公主对大家说。火对大家说:“当然是去冒险了!”他们出发了,为了大家,为了约定,为了自己的责任。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而出发,英勇的出发冒险了!!!!!!!!!!!!!!!!!!!!!!!!!!!!!!!!!!!!!!!
  • 浩乱星宇

    浩乱星宇

    这片星空当中,流传着从至高位面流落下来的帝器“星塔”的传说,相传得到它就有可能踏入最后一境,飞升至高位面!不少强者为此疯狂,不知多少人枉死,而一场即将席卷整片星空的浩劫,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慢慢酝酿......修炼一途,没有任何捷径。一步一脚印,前方尽管在艰难也要走下去,因为那是他的承诺!且看少年由一颗无心之种慢慢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 英雄联盟之探险家日记

    英雄联盟之探险家日记

    恕瑞玛的王者归来!但似乎是个阴谋。普通探险家伊泽瑞尔成为英雄的道路。虚空世界的威胁。伊泽瑞尔的恕瑞玛之行!
  • 觅源

    觅源

    佛说,只有你才有最大的修为,化解人世间的一切苦难。去人世间吧,苦难不会让你跌倒,只会增加你的力量和勇气,我知道,你一定不会放弃任何希望的,也会如愿以偿,帮助最多的人.....
  • 鲸坠沉岛

    鲸坠沉岛

    “我们不是妖,我们只是披着兽皮的人啊。为什么你们,就不能把我们当作同类呢?”黎落愤愤道。傅沉从背后轻轻地环住她,缓缓道“我知道,我相信。所以,我会一直支持你,直到人妖和平共处的那天,直到我能光明正大的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爱你,胜过自己的命。”
  • 余生可寄相思苦

    余生可寄相思苦

    神言:笨蛋,洛洛早就跟我讲过人间的三拜之礼了,我怎么可能不知你的心意呢!只,只是自己怕是见不到那红色满堂的景象了…孤城:我终究是放不下,只唯愿你余生安好,忘记,也许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 魔力公众演讲:顶级演讲者养成全书

    魔力公众演讲:顶级演讲者养成全书

    本书内容详尽,它能使你循序渐进地获得极致的演讲效果。书里的方法源自对现代社会1000位顶尖演讲者的悉心研究,并且得到了数百位职业演讲家的亲身验证。你会了解到如何做才能持续地抓住听者的心。作者选用了许多真实的演讲案例,不仅浅显易懂,而且饶有兴味。它将使你的每一次登台都大放异彩。
  • 斩界记

    斩界记

    京城扛把子,城南王府二把手,所到之处人神惊惧,寸草不生,人称秦京小霸王的黄安大少爷,从家中降临到修真界,发誓要成为那呼风唤雨的神仙人物。比较慢热,喜欢的收藏一下,你的鼓励是我的动力。
  • 枪神纪之未来世界

    枪神纪之未来世界

    在这个人类精英都搬迁到外星球的世界成为了恐怖分子的天堂,到处都是恐怖分子和军队的战争,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能源!特工,不再只是生存在黑暗的角色,他们渐渐变成了实力的代表,每一个拥有特工证的人都将必是人们所敬仰的存在。特工学院,就是为了培养这些存在而存在……一个传承中国古学的少年,怀揣着自己的特工梦,来到这所学院将近一年,却始终突破不了智力这道比天还要高的墙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