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途径是实现德育任务和内容的具体活动渠道,它是比较稳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组织形式。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有:
一、教学
学校以教学为主,在学校的全部工作中,教学所占的时间最多,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里度过。因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最经常、最有效、最有保证的途径。各科教师都要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教书育人。
(一)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
这是为德育专门开设的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二)其他各科教学
各学科的教材中都包含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教师必须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把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起来,寓德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养成勤奋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师真诚的师爱,诲人不倦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也能深深地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处理,应结合各科的特点进行。文科教学(包括语文、历史、社会等)本身包含大量的德育内容,可以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理科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体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培养学生热爱集体、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勇敢顽强、坚忍不拔、机智果断、团结互助、不怕困难的品德;美术、音乐课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美育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使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美育是一种诱发的而非强制的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它比强制性的说教更易于为人所接受;通过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和学生的生产劳动实践,可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世界的真谛,懂得文明世界的一切都是劳动的结晶,从而养成爱护劳动成果、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通过集体公益劳动和现代化生产劳动可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二、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广阔的社会生活相脱离,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的。因此,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特别有益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考察、科技考察、自然考察。例如,对所在社区进行社会调查,收集乡土资料,了解历史的变迁;或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化建设工程;可以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或者进行绿化、环保、节能等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公民意识、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当然,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时间的安排上要适当,不能使他们的负担过重,同时要根据年龄大小和能力强弱,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三、课外、校外活动
这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自主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制定并执行一定的计划与纪律,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处理人际关系。因此,通过这个途径进行的德育,能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识别是非、自我教育等道德能力以及互助友爱、团结合作、纪律性与责任感等良好品德。
四、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的活动
共青团是中国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青年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在各项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团日、队日活动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团结广大青少年一起前进。学生会(包括校学生会及班委会)是全体学生的群众性组织,在学习、生活、劳动、文娱、体育等各个方面,通过班会及日常工作,学习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过团、队及学生会活动,能激发青少年的上进心、荣誉感,使他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律、自治能力。
五、周会、展会、夕会
这是学校领导或班主任于每周一定的时间或早晨、下午举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会(展会、夕会时间较短,周会时间较长),以便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集会能联系实际,迅速及时地就某些思想品德问题进行谈话、报告等,使思想品德教育有更强的针对性、时效性,能使学生的某些品德问题得到及时的疏导及解决。
六、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利用各种固定的形式诸如班会、班干部会及日常工作等对学生进行集体的或个别的教育。班主任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联系该班的任课教师,联系学生家长,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协同一致地发挥作用,是进行德育不可缺少的途径。
上述德育的途径各有自己的特点与功能,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德育途径的整体。对完成德育任务来说,其中每一种途径都是不可缺少的,不应有所偏废。学校应利用各种途径的作用,使其科学地配合起来,以便发挥德育途径的最大的整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