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的作文经老师过目,这位小朋友的本子上被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又发回了他的手中。老师要求他重写。小朋友仔细地看了看自己所写的内容,并无错误,就拿着作文本去请教老师。
老师告诉他:“我要你们写下自己的志愿,而不是这些如梦幻般的空想;我要实际的志愿,而不是虚无的幻想,你知道吗?”
小朋友据理力争:“可是,老师,这真的是我的志愿呀!”
老师也坚持:“不,关键的问题是,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志愿,只是一堆空想而已。我要你重写!”
小朋友不肯妥协:“我很清楚,这就是我的志愿,我不想改掉我梦想的内容。”
老师摇头:“如果你不重写,我就只能给你不及格了,你要想清楚!”
小朋友也跟着摇头,他不愿重写,而那篇作文也就得到了最低分——“E”。
30年过去了。有一天,这位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旅行,在尽情享受无边的绿草、舒适的住宿及香味四溢的烤肉之余,他望见一位中年人向他走来,并自称是他的学生。
这位中年人告诉他的老师,他就是当年那个作文不及格的学生,如今,他拥有这片广阔的度假庄园,真的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老师望着眼前这位庄园的主人,想到自己30年的教师生涯,不仅感慨道:“30年来,我不知道用成绩改掉了多少学生的梦想。而你大概是唯一保留自己梦想的人!”
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没有了梦想,没有了希望。一粒花草的种子只有在穿越黑暗的泥土之后才能够在阳光下发芽。让梦想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并倾尽一生为之奋斗,这样的人生,才会有意义。
你敢想吗
亨利·福特出生于1863年7月30日,他的家乡在美国密歇根的农村,那是一个平静而缺少帮助的村子。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什么都要自己做。
小福特的动手能力非常强,很喜欢做一些小玩意,年纪很小时就会修钟表了。后来,福特在底特律的一家商店里做职员时,晚上就帮人修钟表。生活很穷苦,可是,爱动手的福特并没有被穷苦的生活吓倒,依然陶醉于新机器的发明。不久,福特不得不回到父亲的农场里帮忙。在那里他常常帮村里的人修理坏了的蒸汽机,还亲手制作了他们家乡的第一台“农场火车”,以蒸汽为动力,能行走12米。
1888年,福特结婚了。可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事业,他要制造出“无马马车”。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产生了要设计一种新型引擎的想法,于是他把这个念头告诉了妻子,妻子鼓励他说:“试试吧,或许能成功。”于是,福特每天下班以后,就悄悄钻进自己家的旧棚子里,着手干这件事。冬天到了,他的手冻伤了,牙齿也在寒风中打战,但他对自己说:“引擎的事已经有了头绪,再坚持下去就成功了。”
1893年,福特和他的妻子驾着一辆没有马的“马车”,在大街上摇晃着前进,街上的人被这种景象吓了一跳,有些胆小者还躲在远处偷偷地观看。但就从这一天起,一个新的工业时代诞生了。不久,福特正式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后来,他又突发奇想,在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设计并制造出著名的“T”型汽车,获得美国人的青睐,产品远销全世界。
有时,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叹,以为机遇总垂青于别人,成功遥不可及。实际上,对于所追求的目标,有时候我们连想的勇气都没有,又怎么能够达成呢?
梦想是人生航行中一座壮丽的灯塔,它的光芒可以一直为人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只要心中有梦想,出身卑微或者困难重重都不会阻挡成功的步伐。“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执著而勇敢地去追求,梦想一定可以实现。
癞蛤蟆先生的轮船
池塘里住着癞蛤蟆一家。夏天,癞蛤蟆先生乘轮船去旅游,轮船载着他游览了名山大川。回来后,癞蛤蟆先生对轮船念念不忘。
癞蛤蟆先生说:“要是我们也有一艘轮船就好了!”
一个小癞蛤蟆对他说:“爸爸,我们为什么不造一艘自己的轮船呢?有了我们的轮船,您当船长,我们当水手。全家开着轮船到湖心岛去玩!”
“对呀!我怎么没想起来呢?”癞蛤蟆先生说,“孩子们!你们不怕辛苦吧?”
“不怕!只要想着未来的轮船我们就有劲了!”
于是,癞蛤蟆先生率领着全家造起了轮船,他们到处找材料,非常辛苦地砍芦苇和树枝。一次,青蛙先生走了过来,问癞蛤蟆先生:“大哥,您在干什么呀?”
“造轮船!”癞蛤蟆先生信心十足地说。
“呀!真是异想天开啊,造轮船?”青蛙先生鄙视地说,“怪不得有人说您净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癞蛤蟆先生心里憧憬着未来的日子,没有理睬青蛙先生的挖苦。经过不断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了。他们的小船是绿色的,于是他们把这艘轮船命名为“小荷”号。
癞蛤蟆一家非常高兴,大家都穿上漂亮的衣服登上“小荷”号轮船,癞蛤蟆先生担任船长,他的夫人当大副,小癞蛤蟆们担当水手。“小荷”号起航了,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中前进,身后甩出一条长长的白浪。
癞蛤蟆先生看到青蛙先生在岸边看热闹,便喊道:“喂——青蛙先生,跟我们到湖心岛上玩,好吗?”
“对不起!我还要命呢!”青蛙先生酸酸地说。
癞蛤蟆一家朝着湖心岛驶去,他们是这么的快乐,不禁唱起歌来。远远的,池塘的邻居们都能听到他们一家的快乐歌声。
有时候,我们迷失了,活得不知所措,可能就是因为我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打消了内心的想法,从而一次接着一次地错失了走向成功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敢想,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前进的勇气,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人生的目标。
推动人类通信进步的莫尔斯
1832年10月2日傍晚,行驶在大西洋中的“萨利”号游轮上,正在进行一场极常见的小小的魔术表演。谁会想到,这次纯粹为了排解旅途烦闷的小把戏,不仅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而且还推动了人类通信的进步!
表演者是个叫杰克逊的医生。他在桌子上放了一块马蹄形的铁块,上面密密麻麻地缠着绝缘铜丝,旁边放着电池和铁钉。铜丝一通电,那马蹄铁仿佛有了一股无形的力量,把铁钉牢牢吸住;电源一切断,铁钉立即从马蹄铁上掉下来,那股无形的力量马上消失了。
杰克逊望着惊奇不已的观众,解释说:“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通过线圈,电就转化为磁,马蹄铁就产生了磁性,所以吸引了铁钉……现在,电的应用时代已经到了。电的力量很大,传递速度很快,它能够传递信息……”
“用电来传递信息,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杰克逊先生,是否有人把它变成了现实?”问话的是一位享誉美国画坛的画家——41岁的莫尔斯。
杰克逊一耸双肩,遗憾地回答:“没有。”
“噢?”莫尔斯不由得心中一亮,一个伟大的想法产生了,“我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这又有什么难的?我一定能成功。”
回到美国后,莫尔斯丢开了画笔,全身心投入到电报机的研制中。他的画室变成了实验室:画架上摆满了电线、电池,地上铺满了各种铁和木工的工具。
莫尔斯研制电报机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有的惊疑:“你已经40多岁了,还改行?”
有的则为他惋惜:“这么有名气、有造诣的艺术家,竟然放弃自己的光明前程,丢下画笔,胡思乱想搞什么发明!”
莫尔斯对人们的议论一笑了之,专心致志地做实验。
三年时间过去了,莫尔斯的积蓄花光了,吃饭和做实验都成了问题。莫尔斯没有其他路可走,只好重操旧业,到纽约大学当美术教授,白天上课,晚上研究电报机。
研究到第五个年头,一天,莫尔斯望着“啪啪”作响的火花,陷入了沉思。突然灵感来了:有电火花是一种信号,没有电火花是另一种信号,电火花之间的时间间隔长,这又是一种信号。三种信号经过不同的组合,每一种组合代表一个数字或一个字母。这样只要用根电线,通过接通或切断电流,就可以把信息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莫尔斯为自己这个天才的想法激动得不能自制,他终于解决了如何用电信号表示数字和字母这一关键问题。按照这个设想,他很快编出了世界第一本电报编码,即后来人们所称的使用至今的“莫尔斯电码”。
发明电报编码后,莫尔斯一鼓作气,根据这个编码开始设计和制作电报机。它能在500米范围内有效工作。
1841年,莫尔斯在威尔父子的协助下,改进了发报和接收装置,在传播线路上添加了一种能起接力作用的继电器,解决了电流逐渐减弱的问题。可供实用的有线电报机终于诞生了。
莫尔斯和威尔带着改进后的发明来到华盛顿,向国会提出建立一条华盛顿至巴尔的摩的实验电报线路的议案,要求拨款三万美元。
莫尔斯的议案受到很多议员的嘲笑。有的议员说:“把钱投在一个充满幻想、不着边际的计划中,这是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金钱,不如给钱让莫尔斯建造一条通往月球的线路。”
有的议员说:“我们不需要电报,永远也不需要,有驿站、马车和通信机就足够了。”
为了说服这些议员,莫尔斯和威尔到国会作表演并回答议员们的问题。眼见为实,一些议员开始表示赞成了。
议员们对议案展开了几次激烈的辩论,最后,热衷于驿站、马车和通信机的保守派占了上风,议案未获通过。
此时,莫尔斯已51岁了。他贫病交加,一贫如洗。为了活下去,他重新拿起画笔。可是,由于长久不动笔,他的画技大不如以前,画的画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