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46300000050

第50章 新闻本质论(2)

反映作为认知的过程必然是一种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又到物质的反复过程。外部事物通过反映将其特征和结构映射到人的意识中形成一个内部表达,另一方面实践主体关于劳动和行为结果的预测性表达,又会在外部事物上留下一个印记。认知主体作为信息的寻求者和加工者不断通过实践和认识的重复来调节内在表达与外部事物的关系。所以,反映既是主体与客体的信息交换又是主体对信息的控制和加工。

表达是认知系统在外界刺激和信息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这种相对稳定的内在结构不仅会影响到外界信息的进一步接受和加工,而且能对外界的刺激信息作出相应的反映。因此,存在着两条双向的因果说明的链条,即从世界状态到内在表达和从内在表达到世界状态。所以,离开了外部世界的状态变化就理解不了内在表达的变化,而且,根据超前反映的特点,没有相应的内在表达的变化也就不会有客观世界的变化。

表达总是认知主体能动反映外部世界的成果,也是主体智能活动的沉积物和结晶。表达与认知活动是不可分割的,表达是认知活动赖以进行的中介。表达和认知一样,不会永远停留在一定的水平上,而是不断地在不同的层次上相互渗透和来回运动。所以,表达就其实质而言,是外部世界在意识中的一种动态的、有层次的模型,它不仅反映着外部世界的变化,而且也反映着认知主体自身认知活动的变化。

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人的新闻。“人的新闻”至少包含着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新闻是人的认知,是人的活动,是人的创造。一切新闻活动,都是建立在这个出发点之上的。离开了人这个主体,也就无所谓“新闻”不“新闻”,它根本就不会发生和存在。

第二层含义是,新闻是对人的世界的认知、表现和传播,新闻的本体是人,新闻的对象也是人的世界。即便是人对动物、植物、无机物,乃至反物质、外太空的报道,也从来无法超出人所认识到的世界之外。

在这里,我们无法回避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人和世界的关系。

古往今来,这个问题构成了一切哲学、科学、艺术的基本问题。我的这本《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之所以要用浩大的篇幅,在人类科学史、哲学史、新闻史的漫漫征程上做长途跋涉,就是在思考和探索“人和世界”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就是要揭示出一幅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改造世界的图景。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认知史,就是一部不断完善和丰富人类“世界图景”的构建史。人在认知世界的征程上改造世界、塑造自己。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是以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前提和源动力的。人的脚步到达太空之前,人在探索和认知宇宙奥秘的征途上已经跋涉了几千年。文学、哲学、史学、文化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等等,都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

新闻的本质是认知、表现和传播,而新闻认知的对象,始终在随着人的实践而变化和发展。在原始社会,人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原始采集和狩猎,对世界的认识也很难脱离自己的活动范围,当然,人的活动范围不仅包括物质世界,也包括自己的精神世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拓展,他们对世界和自己的认知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新闻与历史的区别,则在于“新事物”和“旧事物”,新旧事物的相互转化,就构成了新闻认知与历史认知的关系。

认知世界,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础。而新闻,从来都与人类的认知和实践相伴相随。新闻,从来都不是外在于人的——相反,新闻是人生存和生活的基础。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才有了语言和文字的诞生,才有了人类文明的传承和积淀。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个体世界和社会世界等多向度拓展。新闻伴随着人的诞生而诞生,新闻伴随着人的成长而成长,新闻伴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

任何事物都会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异化”,一旦把异化的事物当做事物本身,就会发生概念的混乱。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本属认知科学的新闻,在很长时间里被异化成了“客观事物”本身,“对客观事物的报道”被异化成了“纯客观性”,反而把作为认知主体的人驱逐了。于是,在我们的新闻媒体上就出现了“新闻中不能有我存在”“让事实自己说话”“新闻就是实际工作”“新闻就是信息”等“严肃的谬误”。

在整个20世纪,新闻迎来了自己空前的兴盛时代。新闻事业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各种新闻思想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在整个西方世界,新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由主义新闻思潮”到“客观新闻思潮”,从“黄色新闻思潮”到“社会责任思潮”的总体演化,新闻业界和理论界对新闻本质与内涵的追寻与探索迎来一个又一个高潮。但是,直到今天,新闻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

新闻的“定义难”,源于新闻的复杂性,源于人对新闻把握的局限性。正是因为我们对新闻的极端复杂性缺乏深刻的把握,我们看不透它,也就难以用抽象的概念语言来准确地描述它。

回答对象是什么,按照一般理论研究的常规,就是要给对象下定义。就我们的新闻理论研究而言,客观地说,自从有了新闻理论的第一部专门著作以来,新闻学家们就在不断地给新闻下定义,也力图给新闻找到一个非常科学和绝对精确的定义。可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事实和现象是,新闻学界至今还没有提出一个能完全为大家所公认,或者被理论家们所一致认同的新闻的定义。

郝雨先生在《新闻学引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一书中告诉我们,据一些专家的大致考证或估计,传统新闻学中关于新闻的定义,已经有数百种之多。通观以往新闻学的定义,看上去五花八门,其说不一,其实如果认真比照,它们之间都有很强的相似性。

邵培仁等学者曾对国内外多种关于新闻的定义做了详细归类,并大致将其分为五种类型:(郝雨《新闻学引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一种是“事实说”。如范长江的“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布莱尔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

一种是“报道说”。如约斯特的“新闻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一种是“传布说”。如王中的“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

一种是“手段说”。如“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一种是“信息说”。如宁树藩的“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郝雨先生在《新闻学引论》中指出,以上种种说法,大都是对对象的描述性说法。或者说,无论中外学者,大家说来说去都主要是着眼于新闻具体的职能和作用等意义层面上进行概括和提炼。所以,归根到底只在于说明新闻是“干什么”的,而并没有说明新闻从本质上说到底“是什么”。这些定义大多都是面对个别的新闻作品或者新闻具体事件来解释什么是新闻,至于从宏观、总体上的新闻构成到底“是什么”,也基本上都没有从更为抽象的意义层面进入和涉及。

郝雨先生的评价是中肯的。所有这些新闻的定义,说到底也不过是常识和一般经验层面上的新闻定义,甚至连“理论总结”的层次都未真正触及,更不用说上升到“抽象”的意义层面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

是我们的新闻理论学家功底不够深厚?目光不够深邃?思想不够深刻?不是的。这些理论学家,尤其是以上列举的这些前辈,各个都是毕生致力于新闻学的研究,在各自领域里作出了宝贵贡献的学者。他们的经验不能说不够丰富,他们对新闻的思考和探索非常执著,也非常严谨,他们何尝不想穷尽新闻的本质,何尝不想给新闻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定义!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导致新闻的定义如此之“难产”?

其实也不难解释:并不是他们本身的原因,而是时代的局限性。

新闻认知本质的迷失,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16世纪以来,近代科学兴起。在绝大多数人看来,科学探索无疑是建立在客观实在和客观规律存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在工业社会到来之后,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对科学理性的依赖,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唯物主义哲学阵营空前强大,并成为理性的象征。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新闻的“客观性”与“事实性”被无限放大,而新闻的认知本质则随着“主观唯心主义”一起被打入“冷宫”,处于迷失之中。

但是,关于客观性是否存在的哲学基本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兴起,使哲学上这个古老的争论又变得异常尖锐起来。这一切就像金观涛先生在《系统的哲学》一书中所揭示的那样:

在常识看来,主观唯心论是站不住脚的,因而在以不脱离常识的宏观世界为研究对象的经典物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主观唯心论在科学界已经没有太多市场。但是随着人类的认识深入到微观世界,科学的发展像是自己否定自己——那种在常识上显而易见的唯物论居然解释不了电子奇怪的行为。科学家发现,电子跟我们通常理解的宏观世界中的客体完全不同,它们似乎是影子般的存在!(金观涛著《系统的哲学》,新星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在量子力学中,那种每个人觉得安全的唯物论已经处于严峻的危机之中。存在就是被感知,这种主观唯心论在中国传统思想方法中是没有太大的市场的。但是,当20世纪70年代有关贝尔不等式的实验证明哥本哈根解释是正确时,这几乎等于说科学实验已经把人们直观上觉得可靠的唯物论证伪了!

世界的客观存在是辩证理性的出发点,它也是迄今常识和理性的基础。没有一个哲学命题会比客观性受到怀疑更具挑战性。然而半个世纪以来,那不依赖于人的纯客观性在越来越多的场合被新科学成果推翻,辩证逻辑在新哲学潮流冲击下千疮百孔,人们在一片精神的瓦砾中渴望理性的重建。

正如金观涛先生所说:

今天,我们已经被迫从与人无关的客观性之梦中醒来,发现宇宙原来是以人为中心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只是空虚人生之幻觉。存在的基石不是那渺小的自我中心的个人,而是指在心灵上相通的一代又一代创造者的群体——大写的人。人终于发现并承认自己在自然界奇特的位置,这是理性大无畏的体现。然而,一个更为壮丽的历程正有待于开始,这就是“人”过去进行的那永恒的自我超越:应以一种近乎上帝的目光来看待自己,去反省自己为何要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世界。(金观涛著《系统的哲学》,新星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以人为中心”原本没有错,但可怕的是只看到中心。

平常人所谓的理性,是建立在一个平凡但并非人人知晓的哲学基石之上的,即存在着一个客观的不依赖于人思维过程的那个外部世界。这样,每天清晨,人可以从梦境中醒来,大胆地清除在黑夜中纠缠着他的梦魇,回到那个坚实而冰冷的外部世界中去。一旦这个基础崩溃了,人的心智将出现彻底的迷乱。

人每天都在改变着世界,但是,改变自己的思维却是一件比改变世界要难得多的事情。直至21世纪,一个新事物兴起了——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彻底地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也日益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可以说,在21世纪互联网世界的大门打开之前,在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理论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大整合”之前,新闻的“认知”本质一直是处于一种不自觉的“迷失”之中的。此前的新闻学者,缺少一个从“新闻”现象世界中跃迁出来的平台,缺少一个能够让他们超越新闻经验层面的“外部参照”。他们只能站在新闻相对封闭的“自我意识”中观照新闻,无法站在一个超出新闻之外的高度之上。

在此之前,新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还没有取得与其他“老牌学科”平起平坐的地位。整个新闻学,还是事实上的“二级学科”。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新闻学本科教育的学位证书,是“文学学士”,而不是“新闻学学士”。

尽管这样,西方新闻学者对新闻本质的探求也没有停止。尤其在新闻的起源研究过程中,一些新闻理论家们从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尤其是人的最本能的欲望和心理出发,来探究新闻产生的最终根源。约斯特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新闻欲”的概念。到1930年,日本学者杉村广太郎在《新闻概论》中发挥了“新闻欲”的概念,并将其归结为:“人类固有的欲知道事物的欲望,故一天也不停止地知道所能知道的事,因为有这种知识欲,人类才前进。”

到了格劳德,就明确地认为,新闻报道是人与人类社会的发生同时产生的事情。他指出:“想知道人及事物的欲求,是由于希求生存的保证或安全而促成,而形成之原始的冲动。经验新的事情,或得到报知的希望,是自然的人类感情之表现;是生活意志之本质的核心;是形成并维持社会的最坚强的力量之一种。”

同类推荐
  •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
  • 社会热点面对面(八)

    社会热点面对面(八)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的《社会热点面对面》系列图书已经出版了七本。广大读者一直给与了持续的关注与讨论。出版社将延续其“直指百姓最关注的社会热点很接地气”的风格,推出《社会热点面对面(八)》,继续对最近以来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关涉民生的社会问题、大家热议的现象做出反应,并从社会学的角度提供解释,探讨解决之道。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本书讨论了国家与人民、国家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国家与社会等问题,卢梭在书中主要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的关系、主权及其权利、政府及其运作形式等,此外还讨论了几种社会组织的组成形式及其优缺点。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描摹了他理想中的国家的样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之上,国家应是自由协议的产物。
  •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上)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上)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为了更好地出发

    为了更好地出发

    本书是一本围绕转型发展这一主题,总结了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典型经验,同时收集了其他一些地区在类似领域转型发展的先进经验。全书分为总论篇、魅力北湖篇、实力北湖篇、生态北湖篇、开放北湖篇、幸福北湖篇六部分,共38篇报告。
热门推荐
  • 时代禁区

    时代禁区

    末世,一个时代的末期,但如果将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它又将以何种方式呈现?病毒或者丧尸是末世的标配?那人类又当如何应对?
  • 凤归巢之独家婚宠

    凤归巢之独家婚宠

    古穿今,宠他曾对她说:待我归来,必风光大娶。她满欢期待,守着誓言,等君归。哪知,等来的不是十里红妆,而是国破家灭,亲友皆亡,她也被一箭穿心,坠下城墙,粉身碎骨,身死魂离。再次睁眼,本以为是魂落异世,不过是凤归巢罢了。前尘尽忘,懵懂纯真,父慈母爱。只惜,不过短短三载,家族被屠,父母被灭,她也坠如无底深渊。死地求生,却只能以灵魂体生存于世......再次归来,她是身份神秘,享誉全球的珠宝设计师,一心复仇,却被一个霸道的男人缠住,平静的心泛起波澜,但刻骨的伤痛让她选择逃避。但是,她退他就进,她退一步,他就进十步,无时无刻不出现在她眼前,让她避无可避。他是全球第一珠宝公司的掌权人,低调冷情,一次机场的意外相遇,他的心悄然波动,至此,用尽一切手段,只为把她留在身边,宠之入骨,视之如命.....精彩片段:片段一:她面容温婉,笑靥如花,嘴里吐出的却说着无情的拒绝:“对不起,我们不合适”男人忽略心口上的抽痛,装作毫不在意笑道:“我觉得我们天造地设。”女人拍了拍座下的轮椅:“我有疾,配不上你”男人再笑:“我不在乎,我配得上你就行。”片段二:她悲痛欲绝的样子,让他心疼不已,温柔的把她抱在怀里,起誓:“不要哭,你的仇我替你报,欺负你的人,我替你收拾,一切,我给你担着”她抬起泪眼朦胧的脸,问道“你会永远留在我身边吗”他吻干她脸上的泪水,满脸宠溺:“生死不弃。”片段三:她脸上扬起了一抹薄凉的微笑,开口道:“我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如果你啊,让我伤心失望了,我会头也不回的离开你的世界。不管你有什么苦衷,我都不会原谅你”轻柔的语气却让人感觉到了无与伦比的决绝。男人听言身体一颤,一股滔天的恐惧涌上心头,却还是死死坐在桌后。她转身向门外走去,握住门把时,再次轻轻开口道“世间最大的伤害,不是来自敌人的伤害,而是.....打着爱的名义去伤害自己最爱的人.
  • 超脱者联盟

    超脱者联盟

    超脱者,与常人不同,他们天生为战斗而生,有着不同的使命,打破天道的枷锁,扭转乾坤,置之死地而后生!
  • 万灵之境

    万灵之境

    上古时期三个强大的人类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位面—万灵之境,他们因此变成了神...数百年后一位女子带着一个孩子从万灵之境里出来...
  • 七天光阴因你而不孤单

    七天光阴因你而不孤单

    假如你生活只剩下了七天,你会怎么做?是继续混吃等死?还是在最后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又或者是去追逐那浩渺的希望?广场的见义勇为,奶茶店的相遇,夕阳下的身影,故校的游玩,婚礼的赞歌,雨中的拥吻……一切尽在最后的七天之中
  • 荏苒青春有谁伴

    荏苒青春有谁伴

    在那个单纯轻松,可以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听风随意泡妞的年华里,是否有我们一生难以忘却的回忆
  • 彼岸花开:凤逆天下

    彼岸花开:凤逆天下

    彼岸花开:凤逆苍穹她,21世纪最巅峰的特工,却在一次任务中被战友背叛……冷眼再睁,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魔幻世界。天生修炼体材被封印?还坑爹的连带封印了一只妖孽君在身体里,当封印解除,世界的转向又该如何?她说:“天不顺我,我便逆天!”
  • 修仙必备神器

    修仙必备神器

    对我们来说,怎么个打丧尸之法呢,不怕,有了此神器,草鸡也能变凤凰!
  • 呱呱的从前

    呱呱的从前

    有一只来自蛙星球的青蛙叫“呱呱”,它的经历算的上很雷了,先是父母双亡,后是青梅竹马不能相恋还被那个印度阿拉伯霸主小厘抢走,最历尽千辛万苦才和小哦豁走到了一起
  • 文娱夜未眠

    文娱夜未眠

    时间的流逝代表别离,还怕你伤心,只能对你微笑。像口头禅一样经常对你说,只要你愿意,我什么都可以做。今天首尔的夜晚,依然彻夜未眠。(hy,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