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孩子在3~4岁时,由于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萌发。所以,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开始逐步拥有自己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因此他们对危险更敏感,尤其是对黑暗感到害怕。
这样的心态,到了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会逐渐扭转。这个时候,他才会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不真实的。到那时,他对黑暗的恐惧就将逐渐消失。
但是,如果在这个阶段,孩子对黑暗还存有恐惧心理,那么,这就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一般来说,5岁左右的孩子依旧害怕黑暗,主要是由以下这些原因造成的:
1.内心的孤独
在孩子逐渐长大后,他就会感到自己越来越独立,但是,与日俱增的自立感同样会使他们对外界更加敏感。当孩子从父母身边走开的时候,他们会意识到世界竟然这么大,自己却如此的渺小和脆弱。慢慢的,他们的态度就会有180°的大转弯儿,从原来的“我是大孩子了”到现在的“别离开我,我害怕”,继而发展成为对黑暗的恐惧。因为在黑暗里没有父母、没有朋友,所以他们会感到格外孤独。
2.曾经受过惊吓
原本对黑暗毫不害怕的孩子,如果在黑暗中受到了某种意外的惊吓,就会形成一个条件刺激。以后再进入黑暗的环境时,孩子就会触景生情,产生恐惧的条件反射。
由此可见,外界的环境、父母的言行是形成孩子怕黑心理的主要原因。那么,父母该怎么做,才能纠正孩子的怕黑心理呢?
1.父母不要用一些不相干的事物吓唬孩子
在孩子还小时,经常会表现得任性、不听话。这个时候,有的家长为了制止孩子的哭闹,就经常用“黑房间里的老鼠专咬不听话的孩子”,“再哭就把你关到黑房子里”等吓唬孩子。
当孩子听到父母的话语后,心里就会认为,黑房子与老鼠、壁虎、小虫等可怕的东西是联系在一起的。由此,孩子对与黑暗有联系的事物就会产生恐惧心理,避而远之,更不用说去观察、接触和探求了。
所以说,要想让孩子不惧怕黑暗,就不能经常采取吓唬的办法去教育孩子。
2.要有选择地引导孩子观看影视作品
孩子的怕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受电视的影响。在影视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恐怖镜头,如伴随着黑夜出现的蒙面人、妖魔鬼怪等。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黑夜等于魔鬼”、“黑暗都是可怕的”心理定式。
所以,当孩子有了这样的心态后,从此就会开始怕黑,以为黑暗中总有许多吓人的东西。具体表现为,不敢走夜路,晚上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等等。
所以,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父母最好陪孩子观看影视节目,尽量避免让孩子观看有恐怖镜头的节目。如果实在无法避免,那就应该对其中的恐怖镜头及时做出正确的解释,及时地进行引导。
3.成人在孩子面前不能有怕黑的言行
不仅仅是只有孩子怕黑,有些大人也同样如此。一些年轻的母亲自己怕黑,带孩子走夜路时显得紧张、焦虑不安。而成人的这种不安情绪,极易感染给孩子,加剧孩子怕黑的心理。
有一些孩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若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不正确,例如,经常给孩子讲迷信故事,使孩子相信妖魔鬼怪不是虚构的,而是实际存在的,这样的孩子也会对黑暗感到格外恐惧。
所以,父母及其他长辈在孩子面前,应当扮演勇敢者的角色。如孩子害怕进入房间时,家长可先打开灯进去,在孩子面前对房子搜寻一番,告诉孩子房间是和白天一样安全的。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不断地提醒孩子,黑暗并不可怕,黑只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不清外界。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爱抚和关心,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锻炼孩子,培养孩子的信心,增强其安全感。这样,孩子的怕黑心理就会逐渐减弱。
5.“哪个是左,哪个是右?”
——分不清左右的宝宝
一天,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拿出了一幅画,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情景。老师让小朋友们数一数画面上一共有几个人,他们穿的衣服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如果哪个小朋友知道就举起右手来回答。
这时,很多小朋友都纷纷举手要发言。小新也数清楚了一共是5个人,他也想要回答这个问题,但他举起的却是左手。老师把小新叫起来,说:“小新,你怎么又举起左手了?老师不是告诉你了吗,回答问题要举右手。”小新憋得小脸通红,委屈地说:“老师,我……我不知道哪个是左手,哪个是右手。”
也许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分不清左右不是大问题。但是,左右不分其实是孩子比较常见的认知障碍,必须引起父母的足够关注。
一般来说,孩子方位感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有以下这些阶段:
1.婴儿时期
在婴儿时期,孩子主要是用听觉来辨认方向。对于明确的方位,他们还不太可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1岁~1岁半
当孩子到了1岁左右时,他就会开始试着以动作来探索空间。所以,我们常会看到孩子试着将玩具放进喝水的杯子里,或者拿一块积木搭在另一块积木上,虽然摆得不好,但他还是会一再尝试。
到了1岁半时,孩子对上、下、来、去等空间词汇已有清楚的认识。如果你问他:“妈妈在哪里?”这时候,他就会用手指或用眼神望过去。
3.1岁半~2岁半
孩子在1岁半和2岁半之间时,空间概念进步飞快。在此时期内,他们对方位感已经开始有所认识,但仍然难以辨别左右到底在什么地方,时常弄混。
4.3岁左右
孩子到了3岁时,他的方向感和空间感逐渐成熟。他知道鸟在空中飞,鱼在水里游,屋顶在大楼的顶端。在此发展阶段过程中,他们多是先发展空间词汇,然后才慢慢了解其概念内容。
5.4岁之后
从4岁开始,孩子就能够辨别前后方向,部分5岁孩子还可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到了6岁,幼儿虽然能够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4个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的辨别还未达到完善。
所以,当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对于他们的左右不分不必过于担心。但是,如果到了学龄前年龄依然左右不分,那就有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需要父母加以关注。
要想培养孩子对左右方位的认识,就需要父母在语言上的帮助,可借由大人的语言与动作的配合,慢慢地让孩子建立空间方位感。比如,父母举起他的右手时,就要在语言上也同时提示右手。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同样要注意自己的口语表达。我们常常对孩子说“来这边”、“去那边”的。其实,即便是对于较小的幼儿,也应用正确的方位名词,例如“到前面”、“在右边”。
当然,这个时候的孩子不可能对这些抽象的名词完全了解,父母就必须佐以手势,协助他们了解。
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方位感:
1.修建“公路”
父母可以找一块空地,和孩子一起在几个点之间修建公路,比如造一个小木偶的房子,并且在车房和超级市场之间修公路。
这个时候,父母就要要求孩子,让他描述小木偶从一处到另一处时所需走的路线。期间,父母还可以在路上增加一些停止地点,比如红绿灯或斑马线等,使任务更复杂些,以增加宝宝的词汇量。
同时,父母还可以使用一些短句,比如“走斑马线穿过马路”、“在红绿灯处向左拐”等,要使任务多样化。这样,他就会对方位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2.藏猫猫
与孩子一起玩藏猫猫,是培养孩子方位感的最佳方式之一。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个让孩子藏身的“设备”,比如一个孩子可以钻进去的大盒子等。当父母四处走着找他时,要对父母走过的地方有一个“实况报道”,当然也包括父母找到他的地方。这样,孩子就会明白父母究竟在哪个方位了。
3.整理物品
在孩子玩完玩具后,应该让他自己把玩具放回原来的位置。在孩子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父母可给孩子正确的语言提示,比如“记住动物园里小动物的‘家’在门边衣橱左边”。只有当宝宝听到规范的、细致的方位描述时,他们才能学会这些词汇。
6.梦里的“大灰狼”
——被噩梦缠身的宝宝
丝丝原来是个胆子很大的小姑娘,可是最近丝丝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胆子特别小,这还要从丝丝晚上总做噩梦说起。
一天晚上,爸爸妈妈刚躺下,就听丝丝在屋里大哭,一边哭一边喊:“快来打坏蛋。”爸爸焦急地跑到丝丝的屋里,只见丝丝两腿拼命地蹬,手还时不时地在空中比画。爸爸费了好大劲儿才把丝丝弄醒。被弄醒后的丝丝一下扑到爸爸的怀里:“爸爸,我怕!”爸爸妈妈把丝丝抱到自己房间里,丝丝这才睡了一个安稳觉。
之后的几天里,丝丝常常从梦中惊醒,并经常大喊:“妈妈快来救我啊!”“走开,讨厌!”有时醒来后就喊爸爸妈妈,然后爬到妈妈身边紧紧地抱着妈妈浑身发抖。妈妈问丝丝刚才梦到什么了,丝丝总说梦见大恐龙还有妖怪,要不然就是坏人要把她绑架。丝丝大多是在半夜做噩梦,每次噩梦后都无法很快入睡。需要爸爸妈妈长时间地安抚,要么就让爸爸妈妈陪着她一起睡。
由于经常做噩梦,丝丝白天精神很不好,饭量也减少了。而且一到晚上就害怕,不敢一个人待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睡觉,更不敢到没有人的房间去取东西。
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说法,梦是某部分清醒状态时精神活动的延缓。孩子在白天的现实生活中,当其内在渴望或期待因现实条件或规范无法完全满足时,便可能会借由梦来满足内心的冲动。或是当孩子处于重大危机,却无法适应或应对时,梦就会成为一个抒发情绪、发泄能量的场所。
无论是好梦还是噩梦,它都是为孩子设计的一个允许表现和虚拟的舞台,去做他在现实生活中不敢、不做、不能的事情。所以说,梦是一种心理缓和剂,一个心理安全阀,孩子可以借助它虚拟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或是释放自己的压力。
但是,为何案例中的丝丝,却总是在梦里遇到那些让人感到恐惧的事情?丝丝的这种状况,在临床上称“梦魇”。其实,不仅是丝丝,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梦魇的问题。可以说,梦魇是低龄期幼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睡眠问题,同时也是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比较大的问题。
在国外,曾经有专业的机构做过调查与统计:在2~10岁的孩子中,有将近50%的孩子会做噩梦、出现梦魇,而其中5~7岁这个年龄段,更是做噩梦的高峰期。这家机构还对幼儿噩梦的内容进行了大致了解,他们发现,这些噩梦里大都有妖怪、野兽、魔鬼和坏人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噩梦的发生率会逐渐下降。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梦魇,父母不必太紧张。因为在睡眠时,孩子由于大脑皮层活动量大,所以潜意识较为活跃。在白天活动时,孩子内心可能有许多焦虑的因素,但基于他们语言能力有限,再加上某些环境因素的限制,这些感觉被压抑着,不能在日间抒发出来。当晚上意识的控制减弱后,这些因素便会象征性地以噩梦的形式浮现。
医学专家通过调查还发现,在一夜的睡眠中,孩子会有两个时间做噩梦:
1.刚睡着时
在孩子刚睡着不到2个小时内,会出现第一次噩梦。这个时候,孩子做的噩梦通常较真实,会使孩子从梦中惊醒后,觉得万分惊恐,不敢再次入睡。
2.就要醒来前
孩子第二次的噩梦时间,主要集中在他醒前的3小时内,所做的梦往往象征着孩子对日间所发生的不愉快事件的反应。伴随着噩梦的出现,孩子可能会突然惊醒,且发出喊叫或哭泣声,脸上出现害怕、惊吓的表情,且全身出冷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心率可增加25%~40%。
所以说,父母不必过于担心孩子做噩梦,但是也不要毫不关注,因为噩梦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影响。
一般来说,孩子做噩梦,通常只会影响他当晚的睡眠。如果第二天噩梦不再继续,那么就不会对孩子的身体产生什么影响。
但是,如果超过五六岁的孩子每天重复做相同的噩梦,或者低龄幼儿做噩梦持续1~2个月,甚至在白天也有莫名的恐惧,那就要特别注意了。假如父母一直无法分析且解决孩子的压力,那么,最好去找医生或专家来解决。
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还要对孩子进行进一步的安慰。美国一位医生提出了两个处理幼儿噩梦问题的方法,父母可以酌情选择:
1.让他安心
如果孩子从噩梦中惊醒,那么父母就要及时地抱抱他,安慰他。当他诉说梦中的场景时,父母要以一种幽默、美化、温和的方式,为他化解噩梦的魔咒。让孩子感到安心,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2.分析噩梦
当孩子再次睡下后,父母不要蒙头就睡,而应当分析孩子的噩梦。孩子的噩梦可能是一种信息,如表征着孩子换了新学校或者有亲人死去的恐慌,这些困难要帮孩子度过。否则,孩子便会长期陷于噩梦之中,这对孩子的身体及心理健康非常有影响。
3.消除诱因
通常来讲,做噩梦大多与白天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小孩子往往在白天受打骂、惊吓,或在入睡前看了恐怖的电视、图书后,容易发生梦魇。还有些父母为了哄孩子入睡,常用恐吓的方法,也会导致噩梦。因此,家长应尽量避免诱因的出现。注意不要用“大灰狼来了”,“把你关在黑房子里”,“爸妈不要你了”这样的话吓唬孩子。再有,睡觉时注意室内适当通风,不要让孩子盖得太厚。
4.想象排演
想要使孩子睡的安稳,减少做噩梦的情况,可以使用想象排演法。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是让孩子详细地重温噩梦的内容,从开始直至结束,如果能用文字或图画描述出来最好。第二步是设想改变噩梦。如跳下悬崖时,可以让孩子想象背着降落伞;被大灰狼追赶,可以让孩子想象碰上了爸爸。第三步是幻想新的结局。如遇到大灰狼时,可让孩子幻想爸爸一枪把它打死。如果有空,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在白天就构思好原来噩梦的喜剧结局。这样每天让孩子想象几分钟,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能把新的梦中形象慢慢渗透到孩子的潜意识中,从而改变孩子的梦境,梦魇也就自行消退了。
7.夜晚被惊醒的小宝贝
——谈幼儿夜惊
晓辉刚刚过完5岁的生日,家人都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的小男孩。
“十一”放假,他到奶奶家住了几天。那天和小哥哥看完恐怖片之后非常兴奋,临睡前还模仿电视里的动作手舞足蹈了一番。可晚上,刚刚睡着才半个小时左右,晓辉突然惊叫一声,欠身坐起,双目凝视前方,表情惊恐。奶奶赶紧抱住晓辉,但晓辉毫无反应,依旧又惊又抖。奶奶怎么劝也不管用,直到晓辉折腾得累了,才慢慢地安静睡去。
可是后来几天,奶奶却发现,几乎每天夜里,晓辉都会大哭几次,而且都是号啕大哭。奶奶本以为他是因为做了噩梦,可又一想,孩子不可能每夜都做噩梦。于是就问晓辉:“晓辉,你晚上总梦到什么啊?”晓辉却说从来没有做过噩梦。这回奶奶着急了,不知道晓辉到底是得了什么病。
晓辉的这种症状叫做夜惊,它与做噩梦有很多不同,父母不要把两者混淆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