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67400000013

第13章 聚焦科技创新(1)

在PC+时代登上新高峰:杨元庆访谈录

作为世界最大的电脑制造商之一,联想希望其移动设备业务有力地补充而非取代个人电脑(PC)业务。

公司成立之后整整二十年,联想集团在中国以外的市场还属默默无闻。直到2005年,联想以1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的PC业务[1] ,包括后者标志性的ThinkPad业务线,一跃跻身于世界最大的PC制造商之列。如今,这家中国企业已经成长为世界最大的PC制造商之一,并大举进军飞速发展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

1989年,公司成立仅五年,杨元庆作为首批员工加入联想,担任销售工作。之后他的事业风声水起,1994年开始负责公司整体PC业务,并于2001年柳传志退休后接任公司首席执行官。2005年,杨元庆辞去CEO,担任集团董事长四年。2009年,重任CEO,由柳传志担任董事长。他们并肩作战,成功地带领联想挺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艰难阶段。公司恢复元气后,柳传志2011年再次退休,由杨元庆担任董事长兼CEO,带领联想再接再厉再续辉煌。本次访谈中,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与麦肯锡的Rik Kirkland及欧高敦(Gordon Orr)讨论了投资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PC演进的必要性。

《麦肯锡季刊》:很多人,尤其是美国人,都认为PC业务将在未来数年急剧收缩。您是如何领导联想应对这种可能情况?

杨元庆:靠战略。这个行业一定会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快速增长的移动设备转。联想很多年前就开始着手应对了。我们相信能够同时做好移动设备市场和我们的PC核心业务。如在智能手机方面,我们在国内排名第二,全世界排名第五。

《麦肯锡季刊》:主要还是由本土市场拉动。

杨元庆:没错,但是我们也在进入其他新兴市场。我们不相信PC业务会就此消亡。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处理一些简单的工作,但不是万能的,功能跟PC还是没法比的。比方说,回邮件我还是喜欢打键盘。不过传统的PC需要创新,联想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个人情况

1964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合肥。

教育背景

198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本科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职业发展

联想(1989至今)

-董事长(2011年至今)

- CEO(2009年至今)

-董事长(2005年~2009年)

-总裁和CEO(2001年~2005年)

荣誉及职务

《福布斯中国》(2007年)“中国年度商业领袖”,《福布斯亚洲》(2008年)“年度商业人物”,《金融亚洲》(2011年)“中国最佳CEO”,

纽约证交所国际顾问委员会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企业家协会理事,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Yoga超级本就是很好的例子,它既是笔记本又是平板电脑。在Yoga推出之前,我们从来没有打入过美国的高端笔记本市场,所有产品的价格都在299至399美元之间。自从Yoga发布以来,我们在900美元以上的美国高端零售市场获得了超过40%的市场份额。而且就是靠这一个产品,就13寸和11寸两个型号。这个产品相当成功,不仅实现了销量和市场份额双增长,还把联想打造成人们眼中的创新品牌。还有一个例子是刚上市的智能桌面PC Horizon,是从传统的一体机或台式机演变而来的。我们把它从个人电脑变成了多人共享设备作为家庭的娱乐中心,有好的硬件,还有配套的软件和应用。这类创新使得PC不但不会消亡,还会继续成长。我们不认为后PC时代的来临,未来应该是“PC+”时代。我们知道PC不再是唯一的上网设备,但是它仍然非常重要。

《麦肯锡季刊》:联想在2012年一季度时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PC制造商。竞争对手以前是否低估了你们?

杨元庆:联想以前是中国本土品牌。现在被视作真正的竞争对手,我们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这个行业靠的是销量和规模,上到规模就有优势。所以,首先来说,成为市场领袖从效率的角度而言非常重要。其次,领先PC公司有助于品牌推广。考虑到几年前联想的情况,这一点更为重要。中国媒体采访的时候问我,成为第一有多重要,我的回答是:“你能说出世界上最高的山吗?”他说:“喜马拉雅山。”我再问:“那第二高的是哪座?”这就是为什么成为第一那么重要了。

《麦肯锡季刊》:你的竞争对手有没有犯错?

杨元庆:我认为有些企业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反应过慢。一大原因是他们觉得什么都可以外包,除了制造,连研发也都可以。一旦你决定让外人帮你思考的时候,你就错失了创新的火花。

我们比竞争对手发展得快,不是因为紧跟“苹果”,我们没有。联想发展的原因是十年前就看到了市场趋势——PC市场迟早是要缩小的,并且敢于在创新上投资。我始终坚持研发智能手机,接任CEO之后,就把之前卖掉的手机业务重新买回来,当时手机一设计好就立刻推向市场。而且,最根本的是,我们做了,做得还很不错。这也是我们如何保持强劲动力的生动例子。

《麦肯锡季刊》:这点很有趣,因为很多人对中国企业的认知与此完全相反。他们认为中国公司没有研发,只是在抄袭别人的产品。但是您却认为自主研发也很重要,还在中国甚至是日美投资建设研发中心。

杨元庆:确实,一方面可以说我们专注于网络接入设备,那很基础。但是联想也知道未来不仅需要硬件,研发很重要,我们必须要考虑整套方案:硬件、软件、服务和内容,才能给客户最佳的用户体验和丰富的应用。我们始终相信,要成为最具创新的公司,就必须任用最好的人才。而且是来自于五湖四海的人才和新技术,不同的国家和市场有着不同的需求和要求。所以,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就相当重要。

《麦肯锡季刊》:在联想从本土走向国际的进程中遇到哪些挑战?

杨元庆:全球运营挑战很多。哪怕是一些小事,比如第一次全球运营会议,有些意思我听不懂。虽然大家都说英语,但是口音完全不同!说真的,文化绝对是一大挑战——我们当时完全不了解西方文化。而且在商业模式方面,也不知道本土的成功能否复制到世界其他地方。当时很艰难。我喜欢讲这样一个故事:如果有人总在河里游泳而不去海里,不管能力多强,他永远都不能在海里游泳!因为他害怕。但是你得记住技能是可以转移的。在河里游泳的人一样能在海里游得很好,只要对自己有信心。

《麦肯锡季刊》:联想购买IBM是一头扎进了深水里,现在也还在收购巴西、德国的许多公司。那现在你游得有信心吗?

杨元庆:现在很有信心。我们也渐渐意识到全球化必须是名副其实的。一些所谓跨国公司或全球公司,其实名不副实。大多数财富500强公司都不是全球公司,高管基本是美国人。欧洲公司的大部分高管是欧洲人。所以,他们不算是真正的全球公司。联想的文化决定了我们必须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公司。

收购IBM的PC业务时,是一个30亿美元的公司去收购一个100亿美元的公司。在意识到要在海里游泳之前其实我们已经在海里了,所以就必须请教练。我们请了两代美国CEO帮助公司完成第一阶段的全球化——完成整合和提高效率。这种情况决定了联想的高管来自世界各地。比如,联想执行委员会的九个成员来自六个国家。

我们还知道,要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全球企业,就必须要做到人才本地化。除了营销和销售,还有很多职位和职能,比如制造和研发。我们相信这样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客户,理解当地市场,而不是远程遥控。我们的目标是将联想打造成全球化的本地企业。所以在关键市场,我们都会通过新建或收购发展本地业务能力。在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联想已经根基稳固,目前正努力开拓巴西、印度和俄罗斯。

《麦肯锡季刊》:联想在印度如何成为最大的PC制造商?

杨元庆:联想对所有市场都适用四大原则。第一,正确的战略和良好的执行。这就意味着在全部产品领域都要逐渐向价值链上游移动。第二,好的产品和创新。我们在2013年的电子消费品展览会上大获成功就是很好的证明,大家已经把联想看成了创新和走在技术前沿的企业。第三,商业模式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第四,多元化的全球团队和文化。

不管在哪个市场,商业模式都很重要。戴尔的直销模式有利于企业客户,此类用户主要考虑可靠性、耐用性和安全性等问题。但直销模式对于个人消费者并不理想。个人消费者注重的是自己是不是跟上了最新科技和流行元素。供应模式不同。关系模式适合企业客户,直销的利润更高。但是对个人于消费者,我们觉得交易模式(transactional model)最适合:必须是一个推动模式,制造商把产品推出去,而不是按照消费者的要求生产。

所以联想在中国建立了端到端的整合交易模式,并推广到印度的所有职能部门。在内生性增长方面,首先尝试小型城市,引领新兴市场的发展。基本上,我们一直没有把印度当作一个大的新兴市场,而是许多小型市场的集合,并且对它们分成不同的级别。

《麦肯锡季刊》:十年之后人们会怎样评价联想?

杨元庆:希望成为全球更受尊敬的企业,在所有的客户细分和技术领域构建起强大的全球业务,不论是PC还是移动设备,不论是个人消费者还是企业客户,不论是在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中国还将是联想最大的利润池,毕竟进入美国市场不久。在其他国家,我们也才起步,不能把全部的钱拿去实现利润,必须要拨出一部分在未来投资或为未来投资。我们相信这些业务投资今后会带来回报。

我们希望从PC的市场领袖转变为“PC+”的创新领袖。这将确保公司的持续发展和利润,并为建设基业长青的伟大全球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由Rik Kirkland 和Gordon Orr(欧高敦)共同进行访谈。前者为麦肯锡出版部资深执行主编,常驻纽约分公司。后者为麦肯锡亚太区董事长,常驻上海分公司。

麦肯锡公司版权所有(c)2013年。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本文经麦肯锡中国公司授权出版。

中国式创新:新趋势和新突破

Gordon Orr,Erik Roth

从基因科学到移动应用程序的创新无不取得重要进展,但透过表象看真实情况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2012年我们在《麦肯锡季刊》刊登了《CEO中国创新指南》[2] 一文,该文的讨论重点是中国能否成为创新大国,还是维持快速跟进国外领先业者的模式。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当时已显得过时,因为中国的企业已投身于创新,每一天,我们都看见拥有庞大产品研发体系的国内外业者在可再生能源、消费电子、即时通讯或是移动游戏等各个领域上演着创新。

同类推荐
  • 高房价还能撑多久:是泡沫终究要灭亡

    高房价还能撑多久:是泡沫终究要灭亡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中国的房地产业到处玄机重重。经济学家、著名学者、地产大鳄、政府官员以及寻常百姓,或为既得利益辩驳,或为民生大计呼吁,或为经济安全忧患,或为继续敛财造势,一时间唇枪舌剑,你方唱罢我登场,导演出这部看不懂的纷繁复杂的闹剧。两会即毕,中国政府表示痛下决心用各种手段来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但是普通消费者迫切期望在短期内能够得到真正的实惠——我们解决温饱问题用了三十年,那解决房价问题需要多久?作者将在本书给读者一一解说。
  • 中国新基民必备全书

    中国新基民必备全书

    详细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承受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您想获得更优越的生活,就必须学会经营自己的财产,也就是要学会投资理财。如今,“投资理财”再也不是专属于专家的名词,而成为了街头小巷老百姓常用词汇。理财要有大局观,首先要在战略上选对投资方向。我国家庭理财渠道少,老百姓的储蓄如何通过理财产品升值是一个老问题。股票市场去年以来的人暴,让基金净值大幅上升,聚集了无数眼球。2006年基金三季度季报显示,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98%,一直领先于上证指数,给持有人奉献了丰厚的回报。这些极具诱惑力的数据让很多人纷纷加人基民行列,基金正在备受市场恩宠。
  • 房地产企业财税处理技巧

    房地产企业财税处理技巧

    根据房地产业最新颁布的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分为“房地产涉税处理技巧”和“房地产节税实战方案”两篇论述,分别从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等角度深度解析房地产业的税收政策和纳税处理技巧,并通过大量实践案例剖析房地产业的节税操作思路与技巧。
  •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收录了来自北京交通广播的《汽车江湖》栏目的经典案例。对于刚刚进入汽车社会的中国来讲,汽车市场还是一个风云莫测、变化多端的地方。同时由于最初的利益追逐,导致一些汽车企业迅速地扩张经销商,从而后备力量不足,致使目前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节目开播到现在,正是因为主持人始终坚持以公正、客观的报道角度,以多方沟通交流的节目播出方式,为广大消费者、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建立起了一个互通的平台,并最终解决了困扰听众的各类问题,所以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 中国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的制度分析

    中国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的制度分析

    本书立足于中国经济结构转轨的实际,从制度视角分析所有制结构的演进,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定义、性质、划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辨证关系、制度构建等方面作了阐述。
热门推荐
  • 月满乾坤

    月满乾坤

    五年前,一朝国破家亡,柳晴月从云端跌入泥沼,从此,她心无余暇,只为报仇.......喂喂......那谁躲开点,不要影响我报仇。(备注:本书无穿越,不重生,复仇+甜宠正文,女主高冷,男主妻控)。。。。。。。。。。。新书非常需要大大们的支持!!!请容我大声呐喊三声:求支持!求支持!求支持!
  • 游戏世界之童话国

    游戏世界之童话国

    刘蓁蓁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她突然进到一个游戏世界,这个世界就像一个游戏一样,只不过这是真人,只有一次机会。
  • 通灵收录者

    通灵收录者

    14成名,16被贬,19篡位,成为一代空前绝后的至尊女皇,地位高尚!瓦伊表面美好,却有着他人不知的艰辛历程······卑微的身份,多变的性格,他人的不肖和背叛,报仇的愿望,养父的期望,自身的弱小······让她用尽手段,出尽计谋,才登上王的宝座。在爱情的路上,依旧如此坎坷,却依旧取得了成功!
  • 在斗罗中成神

    在斗罗中成神

    十万年前被系统带到斗罗大陆成为一只魂兽,然而…系统却挂了…等到云冰化为人形的时候已经是十万年后,本以为会是个陌生的时代,可没想到…“王冬,你再摸我的头信不信我去揍霍雨浩!”霍雨浩:“???”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 复仇三公主的复仇恋爱之路

    复仇三公主的复仇恋爱之路

    三个女孩因仇恨聚集于此,她们成为了一个老爷爷的孙女,同时也是老爷爷儿子和儿媳的女儿。她们被各自家族扫地出门时就已经有了仇恨之心,因此训练了10年,她们有了很强的力量她们去了星耀学院。三个男主在看见她们的时候就有了恋爱的曲向,三个女主也在复仇的路上爱上了三个男女火花也因此展开了。
  • 绝迹危难

    绝迹危难

    末日危机,何去何从。在岔路口本来可以选择一条在末日下平凡的路,却选择了一条与危机相抗衡的路,最终人们能否在末日下重获新生呢?
  • 危险的邂逅

    危险的邂逅

    姐姐柳诗在一场车祸后不治身亡,让袁雪陷入深深的痛苦无法自拔,并固执地认定那一定是谋杀。她收集证据、寻找线索,终于锁定了目标。为了接近他,她设计了一次又一次完美的邂逅,以柔弱之躯,踏上了复仇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吴世勋之遇见你

    吴世勋之遇见你

    原谅我现在才明白—by邹木倾只要你开心就好—by吴世勋对不起,我没有拒绝你并不代表我喜欢你—by边伯贤
  • 锦鲤贤妻

    锦鲤贤妻

    现代玄门弟子裴玥穿越到古代世界。不料被煦国君主出卖,裴玥放下陈旧观念,亲上战场,一举亡了母国。程恪上交兵权相位,裴玥受封将军虚名。夫妻二人从此不理政事,闲云野鹤。世人不解,以为其恶毒,称其为“本朝第一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