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1100000029

第29章 社会热点篇(8)

(二)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1.对毕业后就业的信心。

在被调查的200名大学生当中,有62.00%的人认为“通过努力,应该可以找到T作”;22.50%的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自己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表示“很担忧”;5.00%的同学对毕业后就业没有信心,认为自己“可能很难找到工作”;只有7.50%的被调查者对求职“胸有成竹”,信心十足,另有3.00%的被调查者对于“毕业后就业是否有信心”回答“说不清楚”。

2.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

(1)择业首要考虑因素。对于一份理想的工作,71.00%E均被调查大学生将“个人发展机会”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这反映出大学生追求自我发展、注重自我价值实现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内在因素;14.00%的大学生认为“经济收入”最为重要;8.50%的大学生最看重“生活环境”,还有6.50%的大学生认为“知识或信息”因素才是最主要的。

(2)期望薪金。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的200名大学生对毕业后平均月薪的期望值为1987元;男性月薪期望值高于女性;农村大学生对月薪的平均期望高于城镇大学生;学历越高,大学生对月薪的期望值越高;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生平均月薪期望值最高,为2435.09元,农林类大学生月薪期望最低,为1330.00元。

(3)期望的工作地域。在毕业以后工作地域的选择上,有41.00%的被调查大学生最希望毕业以后去“沿海开放城市”就业,他们认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能提供较优厚的薪酬待遇和较好的个人发展空间。此外,28.00%的大学生渴望去“内地省会城市”,10.50%的被调查者希望去“西部地区”就业,只有1.50%的被调查者愿意去“农村地区”就业,还有19.00%的大学生对该问题的回答是“随遇而安”。

(4)首选单位的性质。调查结果显示:27.00%的大学生最希望毕业以后到“外资企业”工作,25.50%的大学生期望去“国家机关”供职,17.50%的被调查者希望毕业以后去“国有企业”上班,14.00%的被调查者选择“事业单位”,8.50%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只有6.50%和1.00%大学生希望去“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就业。上述结果反映出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两种价值取向,一种是追求高薪从而获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一种是获得稳定、不菲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5)关于是否愿意去西部或基层就业。38.00%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地区或基层工作,13.50%回答“不愿意”,21.00%的大学生认为“现在就业压力大,如果没有更好的地方,只好退而求其次”,27.50%的被调查者回答“还说不清楚”。显然,上述调查表明大部分被调查大学生从内心来讲仍然不愿意去西部或基层就业。

3.对“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认识。

大学生对引起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看法与普通民众有所差异:被调查者中,38.50%的大学生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人数增加”;18.0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使然;也有部分被调查者从大学生自身找原因,有13.00%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自身努力不够,综合能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也有11.5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期望值过高”所致。还有8.50%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就业中存在的各种不公平现象”所引起;选择其他原因的占2.50%。

4.对如何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看法。

对于如何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41.21%的同学认为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24.85%的同学认为政府应该“提供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7.88%的被调查大学生则呼吁“规范就业市场,取消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户籍限制、性别歧视等不公平现象”;认为要“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大学生的择业技能”和“增加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录取名额”的同学各占6.97%。另有5.15%的同学认为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劳动就业岗位”。

5.对五年以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预测。

五年以后,大学生就业形势会怎样?47.00%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会“更加严峻”;27.50%的同学认为比现在“稍好一些”;4.50%的同学认为与当前形势相比会“好许多”;21.00%的被调查人则认为五年以后,大学生就业形势“跟现在差不多”。

二、分析与结论

(一)半数以上民众对当前及今后五年内大学生就业形势不表乐观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民众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深表担忧,部分群众更是由于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或没有找到称心的工作,对当前就业形势表示强烈不满甚至愤慨,很多人也由此产生悲观情绪,对今后五年我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不抱多大希望,认为未来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就业形势会愈加严峻。很多人甚至对读书上大学的作用产生怀疑,访谈中,有群众抱怨说“既然大学生毕业后都就不了业,还上学有什么用?”尤其在农村地区,这种新“读书无用论”思想又现端倪。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对老百姓心理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作为“80后”一代的当今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将他们视为掌上明珠,对他们期望是很高的。中国人素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父母含辛茹苦也要送孩子去上学,指望他们学业有成,不求出人头地,起码也要做到自食其力,安身立命。然而,好容易熬到孩子大学毕业,父母却发现自己的孩子不仅没有如愿就业,每月的生活费仍需要他们继续接济,家长们的低落心情可想而知。

(二)高校扩招和“学校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节”被认为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最主要的原因

由于知识层次、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被调查大学生与普通民众对引起大学生就业难最主要原因的认识略显不同:普通民众认为引起当前我省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就业中存在各种不公平现象”(B:28.96%)、“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人数增加”(C:19.88%)、“学校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节”(A:17.18%);被调查大学生的看法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人数增加”(C:38.50%)、“学校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节”(A:18.00%)、“大学生自身努力不够,综合能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F:13.00%),详见图5。从中可以看出:“高校扩招”和“学校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节”是老百姓心目中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两大原因。关于高校扩招,近年来有不少人在热议和反思。针对“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是因为前几年高校扩招的结果”的说法,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2007年3月8日下午在新华网进行在线访谈时称,就业问题不是因为扩招引起的,因为这些孩子迟早都要就业,区别只在于读完大学就业还是不读大学就业。不能简单地把“就业难”和扩招画等号。4月25日,国务院在京召开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学生司负责人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实际上是全社会就业压力传导的结果。单就大学生来讲,不上大学也要就业,而且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培养,可能就业能力总体上还要低些,那么这些孩子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但不管怎么讲,对普通老百姓及大学生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目前就业人数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大。每年大型人才招聘会及公务员考试报名场场爆满,人满为患似乎就足以说明一切。另外有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将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学校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节”。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部分传统专业(如文史类、农林类)的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相对下降,这些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于是很多家长及大学生就认为所学专业无用;第二,也有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闭门造车,缺乏与人才市场的有效沟通,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使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还有一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随意I生,学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考虑学校实际,一味开设所谓“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致使供给大于需求。

(三)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鼓励自主创业、深化教育改革呼声最高

通过调查发现: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在校大学生,他们都把“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和“提供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最重要的两项举措。这表明: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普通民众和大学生对当前高等教育现状表示不满,他们认为当前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方式、教学质量等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综合素质不过关,而且部分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进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此外,学费过高也备受指责,很多人认为,既然家长花费了高额的学费,送孩子去学校接受高等教育,学校有理由将他们的孩子培养好,至少走出校门以后能够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大学生就业体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业制度由过去的“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改革,再到现在建立的“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老百姓正在逐步适应大学生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大学生自主择业,再到自主创业的转变,就业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在当前全社会整体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大学生具有高“知识储备”、精力旺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等优势,他们应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实现大学生自身价值,还可以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更有利于盘活民营经济,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四)大学生就业观念仍未转变,期望薪金仍然偏高

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观念仍然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热衷于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找工作,而不愿意去西部地区就业;第二,希望去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而不愿到个体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第三,“学优则仕”、“铁饭碗”情结仍然挥之不去;第四,片面地认为只有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不愿去基层或农村地区就业;第五,期望薪金与现实存在差距。根据相关统计资料:2006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1001元,平均月薪为1750元;2006年甘肃省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17246元,平均月薪1437元。被调查大学生对月工资的平均期望值为1987元,不仅高出全国平均工资水平,更远远高出我省在岗职工人均收入。

三、预测及对策建议

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事部门积极努力,为毕业生就业搭建服务平台。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管理工作,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千方百计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题。中央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指导和引导大学生就业工作。2005年6月,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标志着新时期我国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开始进入了全新阶段;2007年4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就业促进法,明确将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主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甘肃省也先后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毕业生进村(社区)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项目,2007年6月6日,省人事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2007年7月30日,在甘肃省政府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又决定招聘5000名大学生充实乡镇一级中小学教师队伍。上述意见和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通过直接提供就业岗位,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但是,必须看到:当前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全省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约10万人,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3万个,急剧增长的人数与有限的就业岗位矛盾仍十分突出。由于甘肃经济相对落后,一、二产业占的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处在发展的较低层次,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加之农村贫困地区多,全省尚有36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乡镇企业效益低,无法吸收大量的闲置社会劳动力。此外,近年来党政机关采取“凡进必考”,招考竞争十分激烈,一个职位有几十人甚至上千人竞争;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受编制的影响,增加岗位十分有限;高校和科研院所门槛随研究生扩招而增高,极少接纳本科生;国家和集体企业由于技术进步和管理成本上升等原因,就业容量大规模收缩,吸纳毕业生的能力也极其有限。因此,可以预计:在今后几年乃至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有明显减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仍将持续存在,并继续成为全省民众普遍关注的社会舆情焦点之一。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劳动力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一些垄断领域的市场化,通过壮大私营经济,吸引更多大学生进入私营企业就业;二要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来增加就业岗位;三要逐步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加强对各类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等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求非公企业为职工解决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以解除大学生到非公企业就业的后顾之忧。

同类推荐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勤学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勤学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本书从教师的外在形象入笔,深入剖析,对教师素养、心态、语言、学习、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主要概述。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个人卫生、教师的站姿、教师礼仪、做一名阳光教师、微笑提高语言修养等。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加以考察,探究,收集,整理,分析,概括,从而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 胡华文集(第六卷)

    胡华文集(第六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6卷,收录了胡华生前的书信、笔记、自述性文字等,反映了胡华作为一名学者,其对待治学和生活的严谨态度,全面展开了他的学术思想以及对于人生、治学的看法。
  • 失控:机器、社会系统与经济世界的新生物学

    失控:机器、社会系统与经济世界的新生物学

    这是《黑客帝国》主要演员的必读物之一,这本关于机器、系统、生物和社会的“大部头”,揭示了社会进化、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的“先知预言”,从这本书里,人们可以窥探到SNS的今天和未来。《失控》涉猎:天文、化学、生物、计算机、控制论、运筹学、社会学……同时又堪比《黑客帝国》中洞悉未来的“神谕”,正在兴起的“云计算”、“物联网”等都可以在这本写于15年前的书中找到相关的影子。
热门推荐
  • 小哥哥等等我嘛

    小哥哥等等我嘛

    “你慢点,我跟不上!!!”“小短腿快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伏尔泰传

    伏尔泰传

    一代思想家的个人小史,一个思想大变革时代的社会观察。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时代的代表人物,启蒙时代又被称为“伏尔泰时代”,后世作家如雨果、博尔赫斯都是他的忠实读者;伏尔泰一生著作颇丰,全集近百卷,哲理小说是其所有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部分,是法国中学生必读书目;采用傅雷先生经典译文。《伏尔泰传》是法国著名传记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安德烈·莫洛亚的传记作品,从伏尔泰出生时的法国社会环境写起,直到伏尔泰在耄耋之年回到法国,受万众欢呼为止,对伏尔泰的思想、创作和生活做了详尽中肯的评述,是了解伏尔泰其人其文的重要参考。有人说,十七世纪是路易十四的世纪,十八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在莫洛亚的笔下,伏尔泰走下神坛,成为一个顽皮的孩童,一个反叛的少年,一个性情飞扬而不断受挫的青年。他在成功与磨难中认识了社会与人生,在流放与牢狱中愈发坚韧。《伏尔泰传》是一代思想家的个人小史,亦是一个思想大变革时代的社会观察。
  • TFBOYS唯一的宠爱

    TFBOYS唯一的宠爱

    我是第一次更文,不要怪我文笔不好哦!加群:532715426
  • 初见懵懂爱

    初见懵懂爱

    懵懂的青涩时光。最怀念那份真诚,青涩,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
  • 贤者的纹章

    贤者的纹章

    异世界,由于法则的变动,艾书在地球上所学所有科学知识都完全报废,在这种不利情况下,看艾书如何凭借自身能力,最终成为以知识和智慧受世人敬仰的“贤者”。霸者,以力支配。却终要面对世人敌视王者,以魅领袖。但也得背负众人期望贤者,以智指引。能有更多时间看书了——————艾书语—————————————————————————————————ps:大概和贤者状态没什么关系……贤者群:277614658(无人状态)
  • 别走我离不开你

    别走我离不开你

    男主:顾尘白女主:南昭简介无能“昭昭,我喜欢你很久了,你是我的。”顾尘白:“嗯?真搞不懂你们这些人,电子竞技没有爱情,爷不需要媳妇。”南昭:“电子竞技有爱情,是恋爱它不香吗,是我不够努力,大神看不上我,不要拦我,我要玩游戏!”拍了拍旁边一脸委屈要抱抱的顾尘白。“兄弟别怂,上号一起摘星星呀”“嗯”顾尘白高冷的说。没过多久。顾尘白:媳妇我不想玩游戏,我不想上号。顾尘白:我帮你上王者,嗯当我女朋友好不好?南昭:我要找大神。做为一个假装很菜的某白,哭唧唧。嘤嘤嘤我是大神看看我。
  • 一世清歌

    一世清歌

    无良作者开新坑,大家慎入啊~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天下安宁太久,也该乱了,且去领略一番别样的世界。主线之中,穿插小故事,女主性子坚定偏淡定,打酱油人物众多,可能各种不合逻辑现象出现,请放心食用。
  • 繁华一瞬终成伤

    繁华一瞬终成伤

    ?“筹码,我只不过是一个筹码”我不要,不要,可是,我喜欢你啊从起初遇见你,我的不奈,到爱上你,我用了多久尽管无法在一起,我依然爱你“我一生一世为你的妃”“待我强大,娶你一丝牵挂”我宁可放弃一切,对你依然如旧。。。
  • 我相信你的爱

    我相信你的爱

    木垠,一个特立独行的高中生,在花一样的年龄遇到了心中的女神。他们之间究竟会有怎样的故事呢?本书主要侧重于去写男女主角的心理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