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73400000023

第23章 清朝佛教(2)

顺冶皇帝6岁登基,先是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褒摄政,多尔衮死后,又由其母孝庄太后掌政,18岁后虽然亲政,但许多大事还得向皇太后请示,所以养成了他忧郁而消极的性格,并且开始信佛。顺治十五年(1658)正月二十四日,顺治帝最宠爱的皇贵妃董鄂妃所生皇四子在出生三个半月连名字都没起的情况下便不幸夭亡(死因有多种说法),这对顺治帝福临打击很大。从此以后,福临的情绪更加消极,广造佛像,延请名僧,著名僧人木陈道志、玉林通琇就是此时应召赴京的。顺治帝此时有了出家的念头,并对木陈道志提过这一想法。谈迁所著的《北游录》记载:顺治某一天对木陈道志禅师说:朕再不能与人同睡,凡足临睡前,一切必远离朕,朕方能入睡。若听到一丝气息,则通宵不能入睡。禅师说:皇上前世一定是僧人。福临说:朕想前世的确为僧,今每次到寺庙,见僧家窗明几净,都流连忘返。又说:财宝与妻儿是人生中最贪恋、舍弃不下的两件事。朕对财宝不在意不必说,即是妻儿电可聚可敞,没什么大不了的。若不是朕挂念太后,便可随老和尚出家去。禅师说:剃掉头发,身着僧衣,是声闻,圆觉等根基人所做之事。若具大乘根器的大乘菩萨则不是这样,他们常化作天王、人王、神王及其辅佐,保持国土,护卫百姓,不厌离世间,而行大悲大愿的菩萨行。如果只图清静无为,自私自利,即使数劫修行,也无法成佛。假若不是皇上现帝王之身,护持佛法,那么老和尚就不可能在此弘扬佛法。所以愿皇上万勿再萌出家修行之念。顺治皇帝这才作罢。可是到了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董鄂妃久病,不治而逝。福临又一次失去了精神支柱,“寻死觅活,不顾一切”,后虽经多方劝阻,未能殉妃,但又一次决定出家为僧。孝庄皇太后再三规劝,帝坚不从,召茆溪行森禅师为他剃发,举行出家仪式。正当太后、群臣束手无策之时,玉林通琇禅师奉诏抵京,听说弟子为皇上剃发,即命众人“聚薪烧森”。顺治听闻此事后,立即谕告玉林禅师,答应留发,茆溪行森才免于一死。福临虽“许蓄发”,但仍想出家,便问玉林禅师:“朕以为古有释迦牟尼舍弃王宫而成正果,菩提达摩舍国位而成为禅宗祖师,朕如仿效他们如何?”禅师答:“若以世俗法论.皇上应永居正位,上安太后之心,下乐万民之苦。若以出世法论,皇上应永为国王帝主.外则护持佛法,内则成就菩萨权智。”经此劝谏,顺治才断了出家之念。但不久之后,顺治皇帝就染上了天花,于顺治十七年在养心殿驾崩。顺治帝的火化仪式是由茆溪行森禅师主持的,后葬于孝陵。

历世活佛朝中土——大清皇帝与达赖、班禅五世达赖来朝顺治皇帝

顺治十年(1653)五世达赖喇嘛从西藏来到了北京,朝见顺治皇帝,并住进了西黄寺。顺治皇帝在南苑行宫接见。后来达赖又两次亲往皇宫朝见顺治皇帝。

六世班禅为乾隆皇帝祝寿

为庆祝乾隆皇帝70寿辰,六世班禅从西藏启程前往庆贺。他于乾隆四十五年先到承德祝寿,住进了专门为他修建的须弥福寿之庙。后又到北京讲经,住进了西黄寺。同年十一月,六世班禅病逝于西黄寺。

西黄寺与东黄寺

东黄寺与西黄寺,均在德胜门外与安定门外之间。在建造年代方面,先东黄寺而后西黄寺。东黄寺建于顺治八年(1651),《宸垣识略》说:“顺治八年敕就普静阐林兴建”。西黄寺建于顺治九年(1652),《顺天府志》说:“顺治九年,以达赖喇嘛综理黄教、肇建兹寺。”《御制重修黄寺碑文》亦载:“(达赖喇嘛)至顺治九年来朝特颁册印,综理黄教并肇建斯寺,俾为驻锡之所。”雍正元年修葺。清制规定西黄寺每年诵经喇嘛僧人400名。

西黄寺是紧靠东黄寺兴建而成,据《雍和宫导现所期刊》说,西黄寺“现又称达赖庙”。实际上,所谓达赖庙,据该刊所附照片及释文看,原是旧有的一座庙,称“汇宗梵宇”,“为辽金建筑”基址,是两层藏式长方形楼房,歇山式房顶,全系楠木结构,共81间,上下两层,四周均有出廊相通,巨柱分间,飞檐翘角,结构奇特,为京都之仅见。五世达赖及六世班禅蛀初均曾居此。据《天地偶闻》载,此楼相传为迎班禅而“诏仿西藏布达拉式建此”。此所谓班禅当系指四世班禅而言。据《塔尔寺志》云,顺治帝初颁诏迎请四世班禅进京,但未能实现,遂请达赖五世进京。后来六世班禅进京时亦居此楼,“日居于上,饮食滔浴,不在平地。楼上正中为其卧室.锦荐厚半尺许,陈设眩目,杂七宝为之。楼有御座蒙以龙袱,金银佛像若干躯,富丽为诸寺之冠”。又记“文宗晚年大阅兵,曾来寺前安御营”。但后遇“庚申之乱”,莫法侵略军对此“达赖楼”“掠劫一空,据楼上为巢穴,凡两月,宛马绾于阶上,戎刀列于室中,清净之场,变粪壤之区,从此佛光销沈,无复当年之盛矣”。此后寺宇荒凉,“开门秋草过人长”、“阶下时遗金字经”。1937年日寇侵占北京,又据此为兵营,寺楼再遭破坏。又据故宫档案载,此楼曾作为藏经楼。至1958年破败已久的达赖楼已不存。今西黄寺主要建筑唯有天王殿和中层三大士殿尚存,余则东西配殿数十间。从院中的木牌坊、黄琉璃瓦顶的三大士殿以及殿前月台和双龙丹墀看,当时气魄可观。

现西黄寺已修葺一新,辟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曾由已故十世班禅大师主持其事,集蒙藏佛学家及有志于藏传佛教研究者于该寺学习及研讨佛学,为各地培养高水平佛学人才。由班禅大师主持编印的《藏文文选》藏文版,即由该院主编,颇有价值。

东黄寺地在今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中段,在西黄寺之东,与西黄寺一墙之隔。寺初名“普静阐林”,清顺治八年(1651)奉敕改建为喇嘛寺院。次年五世达赖进京朝见顺治帝,其初即居东黄寺,数日后则移住西黄寺。康熙三十三年(1694)此寺重修。乾隆帝时曾多次至寺瞻礼。该寺为驻京高僧敏珠尔呼图克图驻锡地,旧时正殿之西有敏珠尔仓即此。敏珠尔呼图克图其人乃青海西宁市西大通县广惠寺之大活佛,寺又称郭莽寺或赞布寺,与青海塔尔寺、佑宁寺、夏珠寺和隆务寺并称青海五大黄教寺院,其敏珠尔呼图克图二世名罗桑丹增嘉措,雍正五年(1727)随七世达赖喇嘛所派堪布一同赴京朝见清帝,受雍正帝封为敏珠尔呼图克图称号,赐广惠寺九龙匾,并敕修该寺。雍正十二年(1734)降旨令其进京任职,赐其朝岛朝车,驻锡东黄寺,其敏珠尔扎仓即始于此时,其寺之管理当在敏珠尔呼陶克图。历世敏珠尔活佛驻京均驻此,奉旨办事。其历世活佛均与中央密切,其二十及二十一世活佛即在北京雍和宫金瓶掣签掣定,前者曾任掌管驻京喇嘛印务处职。

九五之尊着佛装——清三帝与佛教康熙帝与佛教

圣祖康熙8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做皇帝时间最长的一位。他一生诛鳌拜、平三藩、收台湾、败沙俄、灭噶尔舟,为大清国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康熙自幼喜读儒家经典,对儒家思想十分推崇。他即位之后,就以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作为全国的官方正统思想加以推行。康熙帝并不喜欢佛教,他曾说佛教徒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做一些招摇蛊惑人心之事。但他也像历代其他帝王一样,充分认识到佛教有利于思想统治,因而对佛教采取了保护、利用的态度。在他的统治生涯中,有两件事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其一,六下江南,每次南下,都要参礼佛寺,延见僧人,写寺庙匾榜多至千余幅(如扬州天宁寺、平山寺、杭州灵隐寺);其二,恪守先帝尊崇达赖与班禅的既定国策,继续依靠达赖与班禅的宗教号召力来稳定西藏政局。

雍正帝与佛教

世宗雍正是在兄弟之间争夺皇位的基础上即位的,他即位后仍和自己的兄弟不和,并在做皇帝前几年,铲除异己,手法毒辣,但他却是清代帝王中对佛教认识最为深刻的一位君主。他19号“圆明居士”,又称“破尘居士”。雍正崇信的佛教是喇嘛教而非禅宗,他推崇喇嘛教僧人章嘉图克图。认为其是“真再来人,实大善知识也”,他比较重视世俗佛事,认为禅学不属于“如来正教”。他曾说:“朕少年时就喜欢阅读佛典,对其中记载、主张的所作为的佛事较为感兴趣。对于禅宗的公案,因其总试图从顿悟上去推理、理解,所以内心对禅宗很是轻视,认为它不是佛教的正统法门。”雍正在即位前和即位后同许多僧人进行过交往,还曾在扇面上写过“偶值朝中来,留师品茗泉”的诗句,赠与僧人。世宗雍正不仅与和尚谈论佛法,而且还与大臣一起参禅论道。他宣称经过他在“听政余暇”的提示、开导,仅在雍正十一年(1733)前半年中,就有八个王公大臣“洞明”禅旨。他还授予亲信大臣大学士张廷玉为“澄怀居士”、鄂尔泰为“坦然居士”。在其统治末年,于宫中举行法会、供佛施僧,与民间的佛教已无区别。雍正皇帝是历代帝王对佛教干预最为突出者,他除了任命寺院住持,捐资扩建、修建梵宫,赐与佛教徒封号之外。还直接参与佛教徒辩论,干预佛教内部的理论斗争,他的佛教著作《拣魔辨异录》,就是一部干预明末清初圆悟派与法藏派争论的代表作。在雍正帝的严厉打击下,原以弟子众多、枝叶繁茂著称的汉月法藏一系开始萧条下去了。雍正在批驳法藏同时,还亲制《御选语录》,给禅僧门确定应该效法的风范。《御选语录》共19卷,前11卷选录晋、唐、宋、明、清各代14人语录,这14人是:僧肇、永嘉玄觉、赵州从谂、云门文偃、沩山灵佑、仰山慧寄、私圣寒山、合圣拾得、永明延寿、雪窦重显、密云圆悟、玉林通琇、茆溪行森、紫阳真人张平叔。第12卷是其做亲王时的语录,i3卷是净土宗云栖的作品,14至18卷是历代禅师语录。雍正皇帝虽然崇佛而不佞佛,他虽自比佛教徒,插手佛教内部事务,提高佛教地位,但利用佛教是其真正的用意所在,他对佛教徒的态度是尊崇、利用、限制。

雍和宫

雍和宫是北京市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黄教寺院,位于北京城内城的东北角上。南起戏楼胡同,北至内城城垣,总长近400米,占地约6.6万多平方米。殿字宏伟,气势巍峨,庄严肃穆。

早年的雍和宫,并非是纯宗教场所,它原是清朝的第三代帝王——雍正继位前的私人府邸,故称“雍亲王府”。初建于1694年,1722年雍正登基,1725年把迭座王府改为“行宫”,赐名“雍和”,从此便叫“雍和宫”。1735年雍正因暴病死于京西圆明园,乾隆继位后,1744年把这里改为喇嘛教黄教的上院。

雍和宫自改建成寺院以来,至今已经历了240多年的风风雨雨、起伏兴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寺院中已是杂草丛生、宫墙破败,一派萧条颓废的景象。50年代初期,人民政府及时拨款修复了这座近于荒废的寺院。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再次重修,迎接着国内外的游人。

雍和宫最雄伟的建筑——万福阁大殿中,供奉着一尊驰名中外的弥勒佛站像。这尊佛像有18米高,而埋在地下的有8米。佛像是用一棵完整的白檀香树雕成的。这株白檀香树,是1750年第七世达赖派人从西藏经过万水千山辗转运来北京,奉献给乾隆皇帝。万福阁的内部为两层结构,每一层上又供奉小佛像,初步估计,小佛像竟有1万尊之多。因为中国语言中“佛”与“福”字音相近,故此殿叫“万福阁”。

同类推荐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伊斯兰文化:探索与回顾

    伊斯兰文化:探索与回顾

    本书汇集了众多丰富内容的文章,不仅是作者不同阶段、不同场所亲身经历的人生旅程的记录,也是撰写我国新时期伊斯兰教断代史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资料。全书分为“朝觐盛典”、“探索·论述”、“译著举要”、“出访纪实”、“祝贺·企望”、“缅怀前贤”、“序言和韪记”和“接待访谈”等八个板块,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 弘一法师全集(全4册)

    弘一法师全集(全4册)

    《弘一法师全集》共四册,内容包含弘一法师讲经说佛的文字、以及他的书信,另外还包括法师出家前谈艺的全部文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 悟道

    悟道

    本书是采撷星云大师的禅心禅话,锤炼成一本智慧的结集,希望在每个读者的心中开垦一块天地,洒上几颗莲花的种子,等待净莲绽放的日子,身心皆安,烦恼不再丛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林之最强

    武林之最强

    李文生穿越了,身体里多了个组织系统,此系统只有一个召唤人物的功能,随机性格;英勇、懦弱、狡诈、狂傲、变态...随机技能;战刀、统御、铁索、魔身、鬼神...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 天刹生死录

    天刹生死录

    他,拥有匪夷所思的天赋,过目不忘,心怀一千二百卷珍贵的古书文献;她,是真凤之魂的宿主,受尽折磨,只剩下最后十年的寿命;他们之间没有情分,只有血海深仇,却因种种原因立下了生死契约,将彼此的命运紧紧纠缠在了一起。十年生与死,天刹生死录。一切尽在……
  • 池色摇晚空

    池色摇晚空

    柏愿:我的愿望是煦儿一切安好。柏煦:我想让她,快乐。温暖的陪伴,爱情与亲情的交融,对两人来说,对方最重要。她将他从孤独中救出,用她的温柔与善良。他给她需要的一切,用他的最纯粹的爱。爱意绵绵,情深不寿。朦胧的面纱笼罩的,是两颗一直靠在一起的心。
  • 现代生活百科:着装指南

    现代生活百科:着装指南

    服饰是装饰人体外表的,每一件服装是人体艺术的软雕塑;服饰是美化生活的,每一种服饰都是人们心理的反映,生动的服饰表现,体现人们深刻的精神内涵;服饰又是时代的象征,每一个时期的服饰特点,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风貌。
  • 元珠大陆

    元珠大陆

    元珠大陆,这片世界充斥着浩瀚的元气……元气有着巨大的威能,但空气中充斥的散乱元气并不具备威力,因为,只有将元气炼化,修炼出元力,而后凝结成元珠,这种巨大的威力才能被掌控,而元师就是掌控这种威力的人。元师根据凝结的元珠数量被分为十个等级:一珠,二珠,三珠……以此类推。其中,强大的元师又有着特殊的称号:七珠:登堂入室,是为‘宗’;八珠:独霸一方,称为‘尊’;九珠:四方来朝,乃为‘君’;十珠:超凡入圣,成‘不朽’。……故事从一个叫洛邑的小镇开始,这里有一个名叫南鸿曜的孩子……
  • 校草的秘密恋人

    校草的秘密恋人

    美丽的蝶恋花,蝶儿恋花美,花却随春去春回;蝶儿为花醉,花心亦盼随蝶舞。
  • 我的第101个保镖

    我的第101个保镖

    “苏小姐,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贴身保镖!”“呵,还不就是个保镖还说什么贴身保镖。”苏晴晴狠狠的白了李亦琛一眼。“苏小姐,你错了,保镖是专门互你安好,而贴身保镖...”话还没说完,李亦琛已经讲女子拦腰抱起,走向卧室。李亦琛冲女子邪魅一笑:“苏小姐,现在我就让你看看什么叫贴身保镖!”
  • 双魂玄尊

    双魂玄尊

    楚玄战死后,穿越回了自己17岁时,还和17岁的自己共用一个身体,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为了恢复自己的肉身,极力帮助17岁的自己修炼。故事就此展开。绝对精彩请看。
  • 远古大作战

    远古大作战

    你为何这样做,为何要伤害我的心,我爱你可有错?为何要赶净杀绝那。这样不是挺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