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针刺手法,是在单式针刺手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几种单式针刺手法组合而成的一套操作方法。明代泉石心《金针赋》中的“飞经走气”四法属复式针刺手法,即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四法,简称为“龙虎龟凤”。“若关节阻涩,气不过者”,此四法可起“过关节催运气”的作用。适用于经络气血壅滞之证,或用于在关节附近针刺而不得气者,作为通经接气的催气手法,以促使针感通过关节而达到病所。
青龙摆尾法
青龙摆尾,又称“苍龙摆尾”是以针柄摆动为主,并结合摇针行气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金针赋》“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
云院“苍龙摆尾行关节袁回拨将针慢慢扶,一似江中舡上舵,周身遍体气流普”操作时,将针斜向浅刺,或先深后浅,得气后袁两指扳倒针身,约与皮肤成45。角,针尖刺向病所,再将针柄缓缓摆动,好像手扶船舵,一左一右以正航向一样,以推动经气向远端传导。此法主要以行气为主,兼能补虚;适用于癥瘕积聚、瘿瘤瘰疬、关节痹痛等病症。
白虎摇头法
白虎摇头法,是以针身摇动为主,并结合提插捻转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金针赋》“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
方指提插,圆指捻转。《针灸问对》云院“白虎摇头……行针之时,开其上气,闭其下气,气必上行曰开其下气,闭其上气,气必下行”操作时,先直刺捻转进针,直达深层穴地部雪,得气后,用中指拨动针身,使针快速左右摇动,如手摇铃一样,边摇边提针;与此同时,于所针腧穴经脉的一端,用左手按压,让此端经脉关闭,使经气沿经脉向另一端传导运行,直达病所穴。
此法主要以行气为主,兼能泻实;用于高热烦躁、神昏癫狂、痉挛项强等实热证。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法均有左右摇摆动作,但前者宜针浅而慢摆,后者宜针深而快摇,两者亦可结合交替进行使用,以催气过关节。
苍龟探穴法
苍龟探穴法,是以针向透刺为主,并结合一退三进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金针赋》“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叶针灸问对》云院野苍龟探穴……得气之时,将针似龟入土之状,缓缓进之,上下左右而探之。上下,出内也;左右,捻针也。又云:下针手三进一退,将两指按肉,持针于地部,右盘提而剔之,如龟入土,四围钻之”。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先退至浅层,以两手指扳倒针身,然后更换针尖方向,上下左右多向透刺,分浅、中、深三层逐渐加深,如龟入土探穴四方钻剔,向不同方向探刺以寻找最佳针感或加大针感。此法主要以行气和加强针感为主,兼有补虚作用曰用于四肢关节痹痛等各种疼痛病症。
赤凤迎源法
赤凤迎源法插捻转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叶金针赋》野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元(指人部),上下左右,四周飞旋。”《针灸问对》云院野下针之时,入天插地,复提至天,候气入地,针必动摇;又复推至人部,针尖左盘按而捣之,如凤冲摆翼之状”。操作时,先将针直刺入深层,得气后再上提至浅层,候气摇针,再插入中层,然后用提插捻转,结合一捻一放,形如赤凤展翅飞旋。此法主要以行气和守气为主,兼有补虚作用;用于四肢关节痹痛等各种疼痛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