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12月至1920年4月,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在此期间,他进一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此时,十月革命在中国的影响更加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日趋广泛,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中译本也相继出版,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陆续建立。这使得毛泽东有更多的机会进一步接触马克思主义。
在北京的几个月里,毛泽东尽力搜集有关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书刊、文章,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思索着、比较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并很快产生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他后来回忆这时的情形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着作;第二本是考茨基着《阶级斗争》;第三本是柯卡普着《社会主义史》。”“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毛泽东之所以在短时间里走完从相信孔夫子到民主改良主义,再到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再到马克思主义者的全部路程,与他立志救国救民,与他执着地追求真理、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进取的精神息息相关。此后,毛泽东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着手进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活动。他以新民学会为基础,组织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6月他赴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从此,毛泽东就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带领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继续向社会主义的理想迈进。
二、打定主意走自己的路
我们青年时代一批朋友去法国勤工俭学,我没有去,打定主意走自己的路。
——毛泽东
毛泽东在发展完善自我、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习之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跟同学们说,说话看报听讲演,都要动脑思考,对者则取,错者则弃,不能不加分辨全然听之或全然否定。古人的话、老师的话和一些名流学者的话,都要思考分辨,接受正确的,批判错误的。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说:“人人以自己的主张而行,不盲从他人是非。”“我们的见解,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他认为那种人云亦云,没有自己观点的人,就像墙头草,风来两边倒。这种人定是学术上无成就,政治上无信念。
读书而不拘泥于书,尊师而不迷信老师,反对盲从追求真理,坚定理想信念,是毛泽东的一种精神。后来,他又说了这样一些话,领导革命必须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搞科学研究也必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千万不能把自己的脑袋长在别人脖子上。对任何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想一想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该盲从,要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地发展自我,树立起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是人们事业成功的基础。把发展自我与完善自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则是发挥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一环,是人生价值的展示和体现,是人的理想达到的最终目的。然而,发展自我并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它需要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它需要不断地进取和奋斗,需要在点滴的积累中飞跃,它需要在社会的实践中,全神贯注地体验。只有那些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奋进的人,才能日趋完善自我,不断迈向至善的境地。
1918年在湖南一师毕业之后,恰遇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毛泽东和一群学会会员第一次来到北京,这是他久已向往的地方。与他同期来北京的10多个会员前后两批到法国去勤工俭学,但是他却决心留在国内,潜心研究中西学说,探求救国救民之道,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后来,他自己也说:“我们青年时代一批朋友去法国勤工俭学,我没有去,打定主意走自己的路。”他还强调:“哪里有什么生而知之的圣人呀!我也从逐步认识社会,走上革命道路的,最主要的是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
在北京停留的半年,他结识了陈独秀和李大钊,并且接触了许多思想激进的人物,吸收了许多新的思想。这使他眼界大开,进一步了解到俄国和欧洲革命的情况,以及国内政治和思想界的新形势。他还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交结了许多思想先进的青年朋友,脑中装满了许多社会实际问题。令他最为震动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看到新的曙光,感到中国会有新的出路。毛泽东自己回忆这半年的生活说:“政治的兴趣继续增加,思想越来越激进。”后来他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这可以看作是对他本人思想历程的叙述。
毛泽东带着许多新的思想和新的活动经验,于1919年4月回到长沙。五四运动爆发了,他立即投入这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他通过学会会员积极领导了湖南学生和各界的爱国运动。这一革命实践,进一步坚定了他的理想信念,标志毛泽东伟大革命生涯的开始,也是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他主编的四期《湘江评论》,充满了反帝反封建的反叛精神。他自己共写了大小40来篇文章,批判旧社会,宣传新思想。
综观毛泽东在五四运动那几个月内写的文章,唯物主义思想大大前进了一步,集中表现在崇尚科学与民主,反对迷信盲从。他认为办事情,研究问题,都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要“研究事实和真理”,要敢于“狂妄”,要敢于打破各种强权和独断,不能“郁郁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在他撰写的《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中,提出吃饭问题是人类生活最根本的问题:“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后来在《学生之工作》一文中,还明确指出:“社会制度之大端为经济制度。”他认为贵族、资本家及其他强权者,“所赖以维持自己的特殊利益,剥削多数贫民的公开利益者”,无非就是“知识”、“金钱”和“武力”这样一些法宝。他们同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是“贫富”、“智愚”、“强弱”根本不同的阶级。“几个人享福,千万人要哭,实业愈发达,要哭的人愈多”。他注意到经济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的许多文章很注意用经济原因去分析西方国家的政治情况,认为罢工与社会革命都是经济原因引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国家,“连空气阳光都专利起来”。这也说明,他已经初步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说明经济关系对人们的政治地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来说明社会与国家间的对立。他在总结巴黎和会文章的结尾还预言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设有战争,就是阶级战争”。他满腔热情地讴歌当时各国人民汹涌澎湃的革命斗争,尤其欢呼“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红军东驰西突,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
由于毛泽东开始走向唯物主义并以此观察社会历史,也就必然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及其历史作用。他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不过是一些留学生,哥老会和新军在活动,“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这是一个伟大的觉醒。当年世所公认的《民众的大联合》这篇重要文章,认为民众是改造国家社会的根本力量,标志毛泽东已开始用不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并且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吹起了最初的一声号角。
毛泽东这时还分不清马克思主义同无政府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间的原则区别,因而他曾幻想“温和的手段”的革命,也赞成“多研究些问题”,但这两种世界观的斗争,谁胜谁负的问题,已在《湘江评论》上露出端倪,显示出了必然的趋势:即对封建主义的痛恨,对资本主义的排斥,对社会主义的向往。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不断对毛泽东起着“东风压到西风”的作用,也更坚定了他反帝反封建,救国救民并建立一个新中国的宏伟理想。
三、坚持真理,愈挫愈奋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不能让自己的脖子上长别人的脑袋,即使对老师,也不要迷信。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