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姑且试着推究这许多利益所产生的原因。这是哪儿发生的呢?这是从憎恶人残害人产生的吗?则必然会说:“不是这样的”,必然会说是从爱人、利人所产生的。分别研究天下爱惜别人并给人以好处的,是相互憎恨呢?还是相互爱护呢?则必然会说是相互爱护。既然如此,这个相互有利,彼此相爱,果真是对天下大有好处的吗?所以墨子说:“兼爱的理论确实是对的。”而且从前我曾说过:“仁人所做的事情,必然努力追求兴起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夸。”现在我推究由相互爱护产生的,都是天下的大利;我推究由别相恶所产生的,都是天下的大害。所以墨子说“别相恶”是错误的、“兼爱”是对的,就是出于这个道理。
原文
今吾将正求与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为正。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是以股肱毕强相为动宰乎!而有道肆相教诲,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今唯毋以兼为正,即若其利也。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者,其故何也?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犹未止也,曰:“兼即善矣,虽然,岂可用哉?”子墨子曰:“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姑尝两而进之。谁以为二士,使其一士者执别,使其一士者执兼。是故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吾身?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是故退睹其友,饥即不食,寒即不衣,疾病不侍养。死丧不葬埋。别士之言若此,行若此。兼士之言不然,行亦不然。曰:“吾闻为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然后可以为高士于天下。”是故退睹其友,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兼士之言若此,行若此。若之二士者,言相非而行相反与?当使若二士者,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然即敢问:今有平原广野于此,被甲婴胄,将往战,死生之权,未可识也;又有君大夫之远使于巴、越、齐、荆,往来及否未及否,未可识也。然即敢问不识将恶选之也?家室奉承亲戚、提挈妻子,而寄托之,不识于兼之有是乎?于别之有是乎?我以为当其于此也,天下无愚夫愚妇,虽非兼君,必从兼君是也。言而非兼,择即取兼,即此言行拂也。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译文
现在我将努力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情,以兼相爱来施政。所以大家都耳聪目明,相互帮助看东西听东西,用强劲有力的四肢相互帮助做事情,并且用道义相互勉励和教诲;因此那些年老而没有妻室子女的,也能有所奉养而得以享尽天年;没有父母的幼弱孤童,也能有所依靠而长大其身。现在用兼相爱来治理天下,有这样大的好处。但是令人不解的事,天下的士人听到“兼爱”这件事,都加以反对,这是怎么回事呢?
然而天下的士子,否定兼相爱的言论还没有中止,他们说:“即使兼相爱是好事,但是,有哪里可以用呢?”墨子说:“一种理论,经过实践证明它不行,即使是我也会否定它的。”姑且试着让主张‘兼’和主张‘别’的两种人各尽其见。假设有两个士人,其中一士主张‘别相恶’,另一士主张‘兼相爱’。主张别相恶的士人说:“我怎么能把我朋友的身体,看得如同我自己的身体呢;把我朋友的双亲,看成如同我自己的双亲一样呢?”所以他看到朋友挨饿时,不给他吃:受冻时,不给他穿:生病时,也不照顾他:朋友死了也不给埋葬。主张别相恶的士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主张兼相爱的士人的说法不是这样,行为也不是这样。他说:“我听说作为天下的高士,必须会把朋友的身体看得如同自己的身体,看待朋友的双亲如同自己的双亲。这以后就可以成为天下的高士。”所以他看到朋友饥饿时,就给他吃;受冻时,就给他穿:疾病时前去服侍,死亡后给予埋葬。主张兼相爱的士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两个士人,他们的言论是相互否定的,行为也是相反的吗?假使这有两个士人,言出必信,行为必果,言行一致,没有一句话是说了不做的。既然如此,那么请问:现在这里有一平原旷野,人们将披甲戴盔前往作战,生死难料;又有国君的大夫出使遥远的巴、越、齐、楚等地,千山万水,能否生还,也不知道。那么不妨多问一句:不知道将怎么保护其家室,奉养父母,照料自己的妻子,究竟是把他们托付给主张兼相爱的人呢?还是托付给主张别相恶的人呢?我认为在这个时候,无论天下多么愚蠢的男女,即使反对兼相爱的人,也必然要托付给主张兼相爱的人。在口头上即使不赞成兼爱的,具体行动却又选择兼爱,这就是言行相违背。我不知道天下的人都听到兼相爱就反对它,这原因又是什么呢?
原文
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犹未止也,曰:“意可以择士,而不可以择君乎?”姑尝两而进之。谁以为二君,使其一君者执兼,使其一君者执别。是故别君之言曰:“吾恶能为吾万民之身,若为吾身?此泰非天下之情也。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是故退睹其万民,饥即不食,寒即不衣,疾病不侍养,死丧不葬埋。别君之言若此,行若此。兼君之言不然,行亦不然,曰:“吾闻为明君于天下者,必先万民之身,后为其身,然后可以为明君于天下。”是故退睹其万民,饥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兼君之言若此,行若此。然即交若之二君者,言相非而行相反与?常使若二君者,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然即敢问:今岁有疠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既已众矣。不识将择之二君者,将何从也?我以为当其于此也,天下无愚夫愚妇,虽非兼者,必从兼君是也。言而非兼,择即取兼,此言行拂也。不识天下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译文
然而天下的士子,攻击兼爱的言论还是没有停止,说道:“兼爱的理论诚如以上所说,但是兼爱大概只可以选择士大夫,恐怕不能选择君王吧?”那么姑且让我们按照兼相爱和别相恶两种思路展开看看究竟如何吧。假设这里有两个国君,其中一个主张兼相爱的观点,另一个主张别相恶的观点。所以主张别相恶的国君会说:“我怎能像对待我自己一校对待天下百姓呢?这太不合天下人的情理了。人生在世上并没有多少时间,就好像马车奔驰缝隙那样短暂。”所以他看到他的万民挨饿的,也不给吃的,受冻也不给穿的,有疾病也不给疗养,死亡后不给埋葬。主张别相恶的国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主张兼爱的国君的言论不是这样,行为也不是这样。他说:“我听说在天下做一位明君,必须先看重万民之身,然后才看重自己之身,这以后才可以在天下做一位明君。”所以他看到他的百姓挨饿时,就给他们吃的,看到他们受冻时就给他们穿的,生了病就给他们疗养,死亡后就给予埋葬。主张兼相爱的君主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既然这样,那么这两个国君,他们言论不同而行为也相反吗?假使这两个国君,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符合得像符节一样,没有说过的话不能实现。既然如此,那么请问:假如今年有瘟疫,万民大多因劳苦和冻饿而辗转死于沟壑之中的,已经很多了。不知道从这两个国君中选择一位。你将会跟随那一位呢?我认为在这个时候,无论天下的多么愚蠢的人,即使是反对兼相爱的人,也必定跟随主张兼相爱的国君了。在言论上反对兼相爱,而在行动上又选择兼相爱,这就是言行相违背。不知道天下的人听到兼相爱的主张而非难它的做法,其原因是什么呢?
原文
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也,犹未止也,曰:“兼即仁矣,义矣;虽然,岂可为哉?吾譬兼之不可为也,犹挈泰山以超江、河也。故兼者,直愿之也,夫岂可为之物哉?”子墨子曰:“夫挈泰山以超江、河,自古之及今,生民而来,未尝有也。今若夫兼相爱、交相利,此自先圣六王者亲行之。”何知先圣六王之亲行之也?子墨子曰:“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泰誓》曰:“文王若日若月乍照,光于四方,于西土。”即此言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即此文王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文王取法焉!
译文
然而天下的士人,否定兼爱的言论还是没有停止,他们说:“兼爱算得上是仁。也算得上是正义的。即使如此,难道可以实行吗?我认为兼爱无法实行,打个比方,就好像让你提着泰山而跳过长江、黄河一样无法做到。所以兼爱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哪里是可以实行的事啊?”墨子说:“提举泰山而跳越长江、黄河。从古至今,自有人类以来确实还不曾有过。至于现在说到兼相爱、交相利,这则是自先圣六王就亲自实行过的。”怎么知道先圣六王亲自实行了呢?墨子说:“我并不和他们处于同一时代,能亲自听到他们的声音,亲眼见到他们的客色,我是从他们书写在简帛上、镂刻在钟鼎石碑上、雕琢在盘盂上留给后世子孙的文献中知道这些的。”《泰誓》上说:“周文王如日如月,光茫无际。普照四方和西周大地。”这就是说周文王兼爱天下,无比广大,就像日月普照大地,没有私心。这就是文王的兼爱。墨子所说的兼爱,正是取法于周文王的!
原文
且不唯《泰誓》为然,虽《禹誓》即亦犹是也。禹曰:“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禹之征有苗也,非以求以重富贵,干福禄,乐耳目也;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即此禹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禹求焉。
且不唯《禹誓》为然,虽《汤说》即亦犹是也。汤曰:“惟予小子履,敢用玄牡,告于上天后曰:‘今天大旱,即当朕身履,未知得罪于上下,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简在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万方。”’即此言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且不惮以身为牺牲,以词说于上帝鬼神。即此汤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汤取法焉。
译文
而且不只《泰誓》这样记载,即使大禹的誓言也这样说。大禹说:“众位军士,请听我说:不是我斗胆妄为,发动战争,而是苗民在蠢动,因而上天对他们降下惩罚。现在我宰领众邦的各位君长去征讨有苗。”大禹征讨有苗,不是为了追求富贵和福禄,也不是为了追求耳目之娱,而是为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就是大禹的兼爱,即使墨子所说的兼爱。也是从大禹那里取法的!
而且并不只《禹誓》这样记载,即使《汤说》也是如此,汤说:“我叫商履,请允许我用黑色的公牛祭告于皇天后土:‘现在天下大旱,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缘故得罪了天地。于今有善不敢隐瞒,自身有罪也不敢宽饶,这一切都鉴察在上天的心里。万方有罪,由我一人承担;我自己有罪,不要累及万方。’”这说的是商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尚且不惜以身作为牺牲祭品,用言辞向上天鬼神祷告。这就是商汤的兼爱,即使墨子所说的兼爱,也是从商汤那里取法的。
原文
且不唯《誓命》与《汤说》为然,《周诗》即亦犹是也。《周诗》曰:“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底。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若吾言非语道之谓也,古者文、武为正均分,贵贤罚暴,勿有亲戚弟兄之所阿。即此文、武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文、武取法焉。不识天下之人,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译文
而且不只是《誓命》和《汤说》是这样,《周诗》中也有这类的话。《周诗》上说:“治国之道,非常宽广,没有偏向,没有私党。治国之道,非常平坦,没有党羽,没有私偏。治国之道,正直如箭矢,平平如磨刀石。君子所践履的,百姓都看在眼里。”如果以我所说的话不符合道理的话,则古时周文王、周武王为政公平,重视贤能处罚暴虐,对父母兄弟也不偏私。这就是周文王、武王的兼爱,即使墨子所说的兼爱,也是从文王、武王那里取法的。不知道天下的人一听到兼爱就非难,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文
然而天下之非兼者之言,犹未止。曰:“意不忠亲之利,而害为孝乎?”子墨子曰:“姑尝本原之孝子之为亲度者。吾不识孝子之为亲度者,亦欲人爱、利其亲与?意欲人之所恶、贼其亲与?以说观之,即欲人之爱、利其亲也。然即吾恶先从事即得此?若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爱利吾亲乎?意我先从事乎恶贼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乎?即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然即之交孝子者,果不得已乎!毋先从事爱利人之亲者与,意以天下之孝子为遇,而不足以为正乎?姑尝本原之。先王之所书,《大雅》之所道,曰:“无言而不雠,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译文
然而天下的人反对兼爱的主张,还是没有停止,他们说:“这个兼爱,恐怕有不符合双亲之利,而对孝道有害吧。”墨子说:姑且让我们一起来考察一下孝子是怎样为父母考虑的,我不知道孝子为双亲考虑,是希望别人爱护和有利他的双亲呢,还是希望憎恶、残害他的双亲呢?按照常理来看,当然希望别人关心和有利于他的双亲。既然如此,那么怎样做才能得到这个呢?假若我先爱护和有利于别人的双亲,然后别人会以爱护和有利于我的双亲来报答我吗?还是我先从事于憎恶、残害别人的双亲,然后别人以爱护和有利于我的双亲呢?必然是我先从事于爱护和有利于别人的双亲,然后别人以爱护和有利于我的双亲来报答我。然而这一交相利的孝子,果真是出于不得已,才先从事于爱护和有利于别人的双亲呢,还是以为天下的孝子都是愚笨,完全不值得善待呢?姑且试着探究这一问题。先王的书《大雅》说道:“没有什么话我不践履,没有什么恩德我不报答。人家赠给我桃,我就报人以李。”这就是说,爱别人的一定被别人所爱,讨厌他人的也一定被他人所厌恶。不知天下的人,一听到兼爱就反对,究竟原因在哪里呢?
原文
意以为难而不可为邪?尝有难此而可为者。昔荆灵王好小要,当灵王之身,荆国之士饭不逾乎一,固据而后兴,扶垣而后行。故约食为其难为也,然后为而灵王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乡其上也。昔者越王勾践好勇,教其士臣三年,以其知为未足以知之也,焚舟失火,鼓而进之。其士偃前列、伏水火而死者,不可胜数者也。当此之时,不鼓而退也,越国之士,可谓颤矣。故焚身为其难为也,然后为之,越王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乡其上也。昔者晋文公好苴服。当文公之时,晋国之士,大布之衣,牂羊之裘,练帛之冠,且苴之屦,入见文公,出以践之朝。故苴服为其难为也,然后为,而文公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乡其上也。是故约食、焚舟、苴服,此天下之至难为也,然后为而上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何故也?即求以乡其上也。今若夫兼相爱、交相利,此其有利,且易为也,不可胜计也。我以为则无有上说之者而已矣。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