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02100000007

第7章 体院生活

从湖北省队到武汉体院,我的训练、生活状态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武汉体院本身是一所大学,所以它对学生有着全面的要求。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在这里,文化课上得多了,我们的生活训练安排是早上出操,上午上课,中午休息,下午训练,晚上上晚自习,在体院的院子里,我们走路会比以前快,因为时间都是按照分钟来计算的:早上6 点整出操,到7 点15 或者20 分吃早饭,7 点50 上课,一节课45 分钟,课间休息10 分钟,一上午4 节课,中午11 点半下课——这些安排应该跟普通的中小学生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是,我们这一上午全都是主科课,没有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什么的,而且我们教室是在我们宿舍楼的最顶层——五层,因为去操场不方便,所以我们课间也不出去玩儿。

下了课之后我们就迅速去吃午饭,然后就午休睡觉。其实我们不愿意午休的,都恨不得抓紧时间多玩儿一会儿,也是到了1993 年之后,学校抓得紧了,我们也练得更辛苦了,才发现午休的重要性。

1993 年,我遇到了练体操以来的最大一次伤病,左手尺骨骨折了。

睡醒之后就要训练了,我们下午2 点20 分开始训练,练到5 点半、6 点的样子,然后洗澡、吃晚饭,晚上7 点30 分上晚自习——我很庆幸在体院的这段日子里能如此好地感受上学的气氛,说实话,绝大多数运动员在文化课学习方面都会有缺失,至少没有感受过上晚自习,这一点我还挺自豪的——晚自习上到8 点50,收拾一下,9 点30 准时熄灯睡觉。这就是我在武汉体院除了礼拜天以外的真实生活写照,一周六天,周而复始。

当年的我是不是喜欢这样的日子,我也不太记得了,但是现在的我知道,这样的日子带给我很多好处:武汉体院的生活会让你感觉自己很有规矩,每天的作息很规律、很紧凑、很充实。这跟在省队时候的懒懒散散大不一样,在省队虽然也有框框,但是你也能随时跟社会打交道,早上上课的途中你可以去早点摊子上买早点,晚上没事儿干可以去打游戏机。所以,比起省队而言,体院给我们的就是一个学校式的管理,它的培养目标就是有文化、高素质的优秀运动员。所以,我很庆幸,当年我爸送我上了体院。

当然,在体院最让我爸和我感到欣慰的是,我有人管了,训练开始真正进步了。

我一直很感谢丁杰教练,是他在武汉体院给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丁教练20 世纪90 年代就是研究生,那个时候我虽然不懂啥,但也觉得他跟其他教练不一样,他有学历,训练有思想,教学水平也比别的教练高;但是很遗憾,当时武汉体院给丁教练的待遇很差。他和他老婆都在体院上班,但是住的房子特别小,就这样他还经常省吃俭用,照顾我们的生活。丁教练教得非常规范,他先教我们一些基础动作,让我们对体操动作有了正确的认识;他教我们怎么去学动作,他说不是教练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自己要动脑子去想、去感受。就这样,我每个项目基本的动作都开始慢慢练起来了,对男子体操的六个项目,我也有了全面的、直观的了解。

从1990 年到1995 年,我跟着丁教练在武汉体院进行了5 年枯燥但是卓有成效的训练。其实做什么都一样,想做好都要从最枯燥的基础开始,练体操尤为如此。当时我们的训练就是一个动作每天重复、不断重复、逐渐定型,然后再提高质量、增强稳定性,每天都是同样的内容。

我挺排斥这种不断重复的训练方法,因为运动员有很多类型,我属于那种自信特别强的,如果我掌握了的动作,就基本上不会失误,我也就不想总去重复地练——这个动作这次做好了,下一次我就有把握做好。所以教练说做5 个,我就绝对不会做第6 个,有的时候我对他让我总做同一个动作也挺不情愿的,也会很疲劳。

除了不喜欢重复已经掌握的动作之外,我还有一个从小到大都没克服的困难,那就是怕跑步!

我最害怕的是冲400 米,每次跑完我都感觉要崩溃了。每天早上出早操,还没出门就默默祈祷,今天千万别冲400、千万别冲400,跑5000 就行了,然后一路碎碎念,就盼着能念对。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念不对的,当跑完5000 米后,教练来一句:“好,冲一圈400”,我整个人就感觉进到冰窟里了。真不想跑啊,但是还不能不使劲儿跑,因为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里跑完,就还要重跑一圈。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免不了会有些惰性,于是我们就会时不时地耍点儿小聪明。比如早上出操,我们就会派一个人到体操房的一个窗户盯着,看看教练是不是看着我们呢,那会儿我们也挺牛的,能根据自行车的声音分辨出是哪个教练来了,然后做出不同的反应。嘿嘿。

如果说在体院,我的精神世界有了很大变化;那么,我的物质生活也有了一些下降。体院的条件真的不如省队好,当时我们8 个人住一间房,非常拥挤;宿舍的环境也很差,经常有老鼠、百足虫。大家随便想想就能知道,8 个10 岁的男孩子长期住在一起,这屋子里得脏乱成什么样子:我们洗衣服就是用脚在桶里踩两下,也不拧干,直接就挂上;大家都不会打理自己的生活,东西胡乱丢,转眼就找不到了;武汉本来就潮湿,我们经常在屋里洗衣服,还有各种动物跟我们住在一起,被子潮霉了都不知道……只有在爸爸妈妈来了帮着收拾了以后,才觉得我是睡在了床上,因为白天他们会给我晒被子,晚上盖被子就会有太阳的味道。但是两个礼拜以后,又会回到脏乱差霉的状态了……

而我最难适应的是洗澡问题,在体院洗澡要到澡堂去洗,还要交钱,当然我们也可以跟着教练混教职工的澡堂,但是我胆儿小,基本上不敢跟教练套近乎,就只能去学生澡堂交钱洗澡。如果只是交钱也就算了,学生澡堂开得晚关得早,有时候我们训练晚了就没热水了,还得跟那些大队员抢水管子,费了半天劲儿也抢不到,所以我们练体操的小孩没办法,就只能到开水房打半桶热水,然后跑到体操房的厕所里边用冷水兑一满桶水,这一桶水就把头和身子都洗了。要是夏天,这么洗也就算了,到了冬天,可遭罪了,因为冬天冷,这么洗又冷又不尽兴,但是又不能不洗。你想啊,身上镁粉啊、汗啊,什么都有,不洗掉不敢上床,上了床也睡不着觉,所以最后慢慢养成了冬天也用冷水洗的习惯,有时候外面下着雪,我们就深吸一口气,冲进澡堂,用冷水冲五秒就出来,洗完了往被窝里一躺,这一天就算过去了……

在体院练了两年之后,我就有机会出去比赛了。到了1992 年,仙桃举办了一次全国少儿比赛,那是我的第一次全国比赛,特别长脸,在家乡父老面前拿了5 个单项冠军,再加上团体和全能,我一共拿了7 块金牌,只有跳马没拿金牌,还是因为天津的教练过来跟我们教练商量,叫我让出去的。

我对那次比赛印象很深,是因为我们一大家子人都去看我比赛了,那会儿还不发奖金,发的奖品是景德镇花瓶和一床毛毯。7 块金牌就是7 床毛毯,正好够给我们家每个亲戚送一床的。

那会儿我跟同龄的小朋友比,会的动作算是比较多的,单杠和双杠尤其突出,一上赛场就跟别人不一样。除了比赛本身之外,还有两件事情让我很兴奋:一个是比赛在仙桃,我可以趁机回一次家,毕竟从小离家,很珍惜每一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第二就是那次正好是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之后,李小双刚拿了奥运冠军,大双、小双又一起拿了男团亚军,所以也像一个庆功会。我第一次见到了教练们一直让我学习的榜样,也见到了榜样的教练黄玉斌,也就是这一次,黄导保护了我的动作。

第一次逃跑

正当我在体操的道路上稍微感到春风得意的时候,却忽然间不想练了,原因是我内心其实是一个羞涩、内敛的小男孩儿。

从仙桃回到武汉体院,丁教练就发现找不到我了,宿舍没有、体操房也没有——我跑到东湖边上躲清闲去了。丁教练后来在湖边找到我,问我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去训练,我说:“难道拿冠军了就会被人采访、拍照?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就不想练了。”我一直是一个内敛、不希望被关注的人,当时是,现在也是;我练体操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拿完冠军之后会被人关注,所以当小小的我被叔叔阿姨采访的时候,我就从心里不想继续练了,我觉得那种很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你身上的感觉,特别不舒服,特别不自在,我大概就是大人们说的那种“没出息”的孩子吧!

当然,我的反抗是无效的,说不练的结果就是被教练说、被我爸骂。

我爸专门来武汉体院骂我:“你练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出成绩了,却又说不练了这样的狠话,你这是想怎么样?”我绝对是那种怕老爸发狠的人,所以只好又乖乖地回去练了。

经历了体操生涯的第一次“逃跑未遂”之后,我又回到了正常的训练生活轨道上。训练日复一日,没什么变化,反而是“吃东西”又成了正在长身体的我的重要记忆——果真是“民以食为天”,由此可以看出,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简直是太重要了!

那段时间我比其他任何阶段都更饿一些:每天上午上课都会饿得要死,吃完早饭还要从食堂带回包子来。我们偷偷买了一个电炉子放在宿舍里,把包子放在上面烤,课间十分钟休息的时候就跑到宿舍吃包子。

为了让自己不饿,什么纪律啊、安全啊都不管了,现在想想也挺吓人的,万一电炉子出点儿意外,又没人在旁边看着,有把整栋楼烧着的危险呢!

所以我现在除了关心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外,还特别注意对他们的安全教育。

在我最饿的时候,碰到了一位特别和善的食堂师傅,我们都特别喜欢他,因为只要他值班打饭,我们就一定能吃饱。

即使到现在,省市队里的食堂也会分等级,有成绩、重点保障的运动员就可以吃得更好一些,我们那会儿也是。如果你拿了全国比赛的前8 名,就能享受一个月220 块钱标准的伙食,下面还有两个标准,就是120 块的和80 块的。我那会儿已经算是小有成绩了,吃的是120 块标准的。但是有一个师傅就觉得我成绩很好,有一次我把饭盒一伸进去,他就问我:“220 的,是吧?”我当时应该是没反应过来,就没吱声,但是这个师傅就以为我默认了,从那以后,每次只要是他,就都给我打220 块的饭菜,我就特别开心。所以,我每次到窗口打菜的时候,就特别希望是那个师傅值班,后来,我们都叫他220 师傅。

在武汉体院,我们的生活基本上就是训练和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但是礼拜天我们的生活是可以自己安排的,而我们最期待的时刻,就是看电视。那会儿真是艰苦,整个体校就一台电视,平常它就被老大爷锁在电视柜子里,柜子一周才能打开一次。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很豪爽,直接把电视推到体校的大门口,所有人围在一起露天看,时不时地还会受到蚊子的袭击,但是这些都不会影响大家看电视的热情,这就是一周一度的大事儿!每周到看电视的时候,就会有人去求大爷把锁打开,大爷也是仙桃一带的人,而且觉得我们体操队的小孩儿最不容易,就经常让我们拿钥匙去开锁。

那时候没看过几个片子,到现在却也是如数家珍,比如《精武风云》啊什么的,那绝对都是我的最爱。一般看到10 点、11 点的时候,大爷就会过来收电视,我们就会拉着大爷,求他:“让我们再看一会儿吧,再看一会儿就结束了。”大爷也心疼我们,所以我们每一次央求都会有好结果。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玩儿也有了更多的要求,比如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打游戏机了。

那个年代的小孩应该都喜欢打那种游戏机,就是街机,什么街霸、忍者神龟,等等,我们都挺喜欢打的。那会儿胆子大了,也敢违反纪律了,晚上9 点下了晚自习,我们就以冲刺的速度跑到游戏厅,玩半个小时,然后再火速冲回宿舍,一毛钱一个币,一晚上也花不了几个钱,又解馋。

说实话,玩游戏真挺上瘾的,特别是礼拜天。兜里揣着一块钱,花三毛钱来回坐公交车,手上还剩下七毛钱,买五六个币玩儿一整天。其实不用坐公交车的地方也有游戏机厅,但是只有几台机子,花样少又有人抢,我们宁愿花一点儿钱坐公车去远一点的地方,那个游戏厅大一些,能玩儿得爽一些。有一次我们跑到蛇山大世界的游戏厅,那里有几百台机子,一字排开,又没什么人,想玩哪台玩哪台,那真是爽啊!感觉像到了天堂一样!

有过什么样经历的人,就会理解现在孩子们的行为。我现在不会限制小队员太死,让他们觉得生活无聊,但是我也要跟他们讲明白,喜欢玩儿可以,但要有个度,千万别伤身子,别影响训练。

最大的伤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多年来大运动量的训练,我也免不了受到了伤病的困扰。

1993 年,我遇到了练体操以来的最大一次伤病,左手尺骨骨折了。

那个瞬间我记忆犹新:当时我做单杠,因为武汉比较潮湿,杠子就比较潮,加上护掌也潮,卷到杠子上了,我的左手卡在那里不能动了,但是身体还在转,我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就觉得手很疼,也控制不了自己,就只能盼着教练把我救下来……

后来我被送到体院里的医院,大夫见多识广,给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手术,过一会儿就说接好了,很快就放上夹板、打上绷带,让我回去休息。我爸我妈也为这事儿过来看我了,我妈可心疼了,哭得特别厉害,还说当年就不该让我练体操,现在受这个罪,我只能安慰她说没事儿,但是说实话,骨折的时候还真是有点儿害怕。

尺骨受伤算不得什么大伤,但是也要休息一段时间。我不用训练还挺清闲的,但是丁教练特别着急。我现在能深刻地体会到,当一个教练花了几年时间把一个队员培养出来之后,就在他快要出成绩时受伤的心情了。那种感觉很复杂:一是心疼,觉得孩子挺可怜的;二是觉得耽误训练,影响以后的发展;三就是可能直接影响他参加比赛。当时丁教练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把我带到他家,让他老婆帮忙一起照顾我。我在他家里休息了一个月,最开心的是他们家有游戏机,我既不用训练还有的玩儿,真是太幸福了,即使手指不利落,我也想打游戏。

但是恢复训练就太痛苦了,伤筋动骨100 天,刚回体操房也不能练手上的项目,教练索性就让我练能力。我那时候腰腹力量特别差,他就狠练了一下我的腹背肌。当时练腹肌就是靠“睡觉”——把头和腿放在高处,腰腹部被架空,没有支撑,但是身体还要保持在一条线上,这是练习腰腹力量的绝佳动作。为了让我练得更有效果,丁教练还想了很多招儿,比如放一个尖的东西在后背的地方,那时候我是绝不敢有丝毫放松,因为你一往下掉就会被刺到,扎一下也挺疼的。

这是我体操生涯中唯一一次“硬伤”。其实我在体操运动员中算保伤保得相当好的,这么多年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伤病,就是踝关节和颈椎因为长期劳损会差一些,其他都还好。所以我现在也要求我的队员在16 岁以前一定以控伤为主,要不然就算练到很高的水平,伤一出来就全白费了。过了16 岁,动作基本上成型了,再上难度也不会有新的伤病冒出来。

这次骨折我前前后后整整养了四个月,也让我错过了一次全国比赛。

本来1993 年在重庆举行的全国青少年锦标赛我也要参加的,因为这次伤,我没有去成。不过还好,丁教练还是带着我去赛场了,我就帮其他队员拎包,看他们比赛,然后跟他们一起吃火锅,就回来了。我现在回想起来,才明白丁教练为什么会让我去,他其实挺看重我的,就算我不能上场,他也希望我能见识一下在外地比全国比赛是什么样子,为今后打基础。 其实看着队友比赛,我也挺郁闷的,所以,我这十几年来最大的挫折就是:第一次去重庆竟然不是比赛,而是看别人比赛,难过的同时我也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小心,不能在放过这样的机会,让自己遗憾。

我感谢武汉体院的经历,因为它给我打下了良好的训练基础,也因为它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学习机会。作为一个体操运动员,我的学习生涯是很动荡的,小学我就念过三个:仙桃市体校、第一次在省队试训时的学校、武汉体院。在仙桃市体校的学习也还算正常,一是因为那个时候小队员到底走哪条路还不清楚,学校老师抓得紧,再一个也因为小学前几年的课程简单;在省队那一年,我知道我真没学到什么东西,上课也是敷衍;所以我格外感谢武汉体院,让我有了完整的小学和初中学习经历。

我小学的成绩还算好,无论在哪所小学,我都是跟普通的同学成绩差不多,所以,升上初中之后我还挺兴奋的,从心里面就想好好学习,初一的时候超级喜欢英语,学习情绪高涨,整天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成绩也不错,期末考试还考了92 分。但是从初二开始就不行了,各种语法搞得我很狼狈,结果只考了61 分——我对学习的兴趣也由此降到了冰点,随后也就不太在乎学习成绩,跟着大家一起混了。

我发现我周围的很多优秀运动员都有类似的经历,一开始成绩特别好,然后中间不知道为什么忽然间就掉下来了。我现在能想明白点了,其实我们都是能学好习的孩子,只是当我们进入到专业训练的阶段之后,训练量一大,人的精力完全转移到训练上了,在课堂上也只剩下了打打瞌睡,换句话说就是已经没劲儿学习了,再加上学习内容是逐渐加深的,学得越来越难,精力却越来越不济,成绩不掉下来才不正常。我现在也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能让我们的小运动员在保证训练成绩的同时,学习成绩也达到应有的水准。

虽然在武汉体院我的学习成绩掉得很厉害,但是我很幸运学校一直还很关注我们的学习。每次开大会的时候,校长总要求我们:“你们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优秀运动员,文化学习一定要抓紧,去比赛回来后一定要补课……”所以我很幸运能有系统的学习,每天起码上午在上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思想品德、英语、自然……这些课程基本上跟外面同步,而且老师们也很敬业,虽然我们上课经常打瞌睡,没有办法专心听讲,但是他们也不会太多苛责我们,当我们向他们求教的时候,他们也非常热心,所以我真心感谢那些老师们。

在武汉体院待了将近5 年以后,我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青少年体操运动员了,于是1995 年,我参加了第三届城市运动会。那届比赛的武汉市体操队是由4 名湖北省队的运动员和2 名武汉体院的运动员联合组队的,赛前还给我们发了一整套装备,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领参赛装备。我记得当时我领到了一套李宁运动服,还有一件大衣,那件大衣特别像阿迪达斯的,但是肯定不是,由此看来“山寨”的历史还挺悠久的。拿到这些装备我特别高兴,后来才知道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我其实还没取得武汉体院的正式资格,原则上是不能发参赛服装的,但是校长觉得我和另外一个小孩挺可爱的,就特批给我们配发了装备。

那次城市运动会体操比赛最大的明星是黄旭。那时候黄旭已经在国家队待了三年了,他一出场就跟我们不一样,难度啊、编排啊、质量啊,绝对都比我们高一截儿,我们都很羡慕他。但是南京队只有一个黄旭,虽然他很厉害,团体却没拿到什么成绩,而我们武汉队的小伙伴们实力平均,最终获得了第二名。后来我还进了双杠的单项决赛,但是非常可惜,我没有抓好一上杠子刚做了两个动作就掉下来了,当时我是准备做一个难度动作的,结果手一打滑,就直接飞出去,摔下来了。其实比赛之前我也没对双杠决赛报有多大的希望,就算是没失误也很难上领奖台,只是失误之后真的感觉很难过,当我出了比赛馆看到丁教练的时候,就觉得特别对不起他。

全国城市运动会是一项大型赛事了,获奖运动员应该是有奖金的,据说第二名有8000 块钱,但是我没有见到,我爸后来说,我们的奖金都被丁教练拿走了。因为武汉体院的待遇太差了,城运会之前丁教练就策划着要出国执教,比赛结束之后,他就带着我们的奖金去美国了。

在我看来,丁教练是不辞而别,我是忽然一下子才发现他不在了。

我很敬重他,因为是他在我10~16 岁的时候为我奠定了训练基础,给了我参加全国比赛的机会,更多的是他培养了我的是非观、社会观和世界观。

丁教练去了美国之后,我们几个人一下子就散了。没人管我们,于是我们几个人晚自习后就把钱聚在一起出去玩儿:打游戏机、喝酒或者打台球,凡是年轻人喜欢做的事情我们都想尝试一下。很快钱就没了,我们就把硬币找出来,接着出去玩儿;后来连硬币都没有了就借钱,最后竟然借到我们班主任那儿去了。我们班主任是一个很严厉的女老师,她非常严肃地批评了我们,但是正处于最容易学坏时期的我们并没有悔改之意,继续过着吃喝玩乐的街头小混混生活。

那段时间每天晚上我们都会玩儿到很晚,然后翻铁门回来休息。有一天我们跑到了一个特别远的游戏厅去打游戏,还喝了好多酒,几个人都醉醺醺的。我没有想到,那就是我在武汉体院的最后一个逍遥的日子,第二天上午我们也没去上课,下午训练的时候,体操房来了一个省队的教练,对我说:“你跟我走吧……”就这样,五年一轮回,我再次回到了湖北省体操队。

同类推荐
  •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无论从道德文章,还是文韬武略各方面看,英雄都是旷世奇才。他们知识渊博,论天下形势如同掌中观文;他们腹藏玄机,帷幄之中可决胜千里之外。
  • 艾克卡

    艾克卡

    这是一个当代美国汽车大王的故事,也是一本美国金融巨子感人肺腑的传记。这部传说谈的人和事纯属大洋彼岸——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艾克卡的个人奋斗史。世人如此称赞艾克卡,崇拜艾克卡,迷恋艾克卡,他的书在世界各国印了上千万册,这是不足为怪的,这足以证明人的能量是无限的,人的感情是没有国界的,人类在生存竞争中进步,社会在发展中走向成功的里程碑。艾克卡这个成功者是在逆境中成长的,他攀登的每一步都会出了汗水、心血和代价,有时甚至是屈辱的代价。他曾尝试过从珠穆朗玛峰被人一脚踢下来的痛楚。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

    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

    《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中的名媛淑女其实不过是隔壁女孩,她们也都向往一份真爱,也都希望得到一个温暖的怀抱。但名人的光环并没有给她们带来超越常人的爱情和幸福,相反,她们的浪漫和感情却因此掺杂了更多的烦恼。民国,一个纷乱的时代,一个率真的年代,浪漫的爱恋已随着岁月的风烟远去了,只留下丝丝的情愁。
  • 信念改变命运

    信念改变命运

    一个15岁的男孩,在风雪肆虐的小路上,拖着两只烂脚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一厘米一厘米地往前爬,逐个学校去请教老师数理化难题。饿了,咬上一口随身携带的冻得硬邦邦的玉米面饼子;渴了,抓一把路边的雪含到嘴里……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他走访了39所中学,请教了379位老师,没用家长陪读,没花家长一分钱补课费,凭自学,学完了小学、初、高中全部课程,1978年7月20日,奇迹般地考上了大学。当年他没有考上名校,他做推销员的故事2002年却走进了哈佛商学院;当年他没有机会去读一所很好的学校;今天却走进了数不清的著名高校、中小学为全中国的校园做国旗下的讲话!这是一部对于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和创造精神的颂歌和礼赞。
热门推荐
  • 瑾德传

    瑾德传

    天朝地震,瑾德公主逃出皇宫,在秀城巧遇神秘公子金西棠。金西棠是秀城首富家的大公子,母亲偏爱幼子,在金家老爷意外去世后,母亲伙同胞弟与他争夺家产。瑾德误打误撞,扯进了金家的纷争……此时,皇后派出杀手追杀瑾德。皇帝担心女儿的安危,秘密派出皇长孙祈殷,出宫寻回瑾德。同时,瑾德亲梅竹马的伙伴、大将军之子战之凌奉命驻守秀城,暗中帮助瑾德逃离一次次危机……==============================================================================谁是谁的缘?谁是谁的孽?事实,是否真像我们眼睛所看到的那样?随着瑾德卷进金家恩怨,一桩十几年前的命案重新浮现在人们眼前。……有时候我们离真相越近,越是不敢揭露。笔名已改~由“笑载我飞”改成“大小非”
  • 写给北中原的情书

    写给北中原的情书

    李佩甫是中原作家群中最具代表性人物。他从1978年发表处女作开始,四十余年创作,至今笔耕不辍,创作了近五百万字的作品。“对文学的热爱,是我一生的命题。”李佩甫曾如是说。
  • 观自在:星云说喻

    观自在:星云说喻

    本书是《人生的阶梯》、《留一只眼睛看自己》二本书的合集。主要讲述了星云大师对个人修身,自我反省的一些主张与看法。星云大师认为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我们不但要注意应对他人的行为言语,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一个审视与警醒。贤者深明包容的智慧而更严格的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阶梯上更上一层楼。这番深入浅出的教导令人受益匪浅。
  • 温柔悖论

    温柔悖论

    “嘿,你为什么想要从这里跳下去啊?”“因为找到了倾心的那个人,所以想脱离这片海,现在就起飞。”
  • 海贼王之这个果实有意思

    海贼王之这个果实有意思

    孙明魂穿到海贼王世界一个小商贩的身上,并得到了一颗很不一样的恶魔果实,然后他将会何去何从呢?
  • 傲娇仙妻:神主撩不停

    傲娇仙妻:神主撩不停

    她,是二十二世纪的天才黑客,黑遍天下无敌手,又精通医药,然,过慧遭天妒,就那么……被雷劈死了……一朝穿越,成了一个六七岁的女童,体弱多病我能忍,父母失踪我能忍,被人欺负我能忍,但是别人家穿越有随身空间,灵气浓郁山清水秀都能直接住人了,为什么我的是冰天雪地奇寒无比,等着我冻冰雕吗?老天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他,前世爱而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心爱之人心死跳下诛神池,这一世,我一定要找到你,护着你,谁敢跟我抢我灭了他!今生今世你只能是我的!且看一个黑客的修仙路,和一个神主的漫漫追妻路……读者群:欢迎加入卿来卿往,群号码:612941876,可调戏,可要龙套,可讨论剧情~
  • 神医太子妃别逃

    神医太子妃别逃

    一个机缘巧合,原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医生宫淼淼居然魂穿到了一个古代废材千金大小姐宫芊蔚的身上。原来是原主死前的怨念太重,她心有不满,上天看她可怜,便让我为她实现她死前许下的愿望。受尽欺辱?看我宫淼淼怎么替原主一丝一丝的欺负回去!无才无能?让你看看什么叫做医术高明和绝顶聪明!女茶婊?呵,老娘一朵一朵的给剪了!白莲花?呵,老娘一朵一朵的给摘了!宫芊蔚:“既来之则安之!”可是!你说穿越就穿越嘛,这这这,我丢,古风帅哥我好爱!知识渊博的叶陌尘,玩世不恭的慕容萧,霸气腹黑的南墨昶,还有可可爱爱的楚渊?啊啊啊啊,这要我怎么选?我都想要!一个从未谈过恋爱的可爱女人面对爱情要怎么抉择呢?1v1双洁文甜酥你们!
  • 灾变后的新生

    灾变后的新生

    “我”是一个普通的小白领,但是今天缺很奇怪。连续接受到了多条恶作剧般的短信,在倒计时!?企图向我敲响警铃,我在一条条的短信下也开始从最初的怀疑是哪个熊孩子的恶作剧,到脑袋里胡思乱想,终于倒计时两个小时的时候我忍不住了,我找了个借口冲出了办公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重气海

    万重气海

    无法修炼的废物柳昊无意间吞噬了灵魂方块,继承了强者记忆,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是传说中的超级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