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手工艺可谓种类繁多,广植民间。比如风筝灯彩,大江南北无处不有;笔墨纸砚,绘画书法案头必备;香扇、梳篦,闺阁小姐心爱之物;盆景,为家庭增添自然美景;乐器,为节日增加欢乐气氛。当我们感叹这些手工艺品为我们生活带来丰富多彩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感谢那些制作出这些精美手工艺品的师傅们。“喝水不忘挖井人”,只有大家都有尊敬保护手工艺人的意识和行动,中华的传统手工艺一定会代代流传,发扬光大。
§§§第一节 风筝:好风送我踏青云
放风筝是老幼皆宜、健康身心的娱乐性体育活动。它既能就地取材、制作方便、容易普及,也可以精细制作,显示不同民族的精湛工艺水平和美术构思。近年来,由于放飞技术的发展,风筝日益成为竞技性很强的体育活动。我国是风筝历史最为古老悠久的国家之一。
一、历史渊源
风筝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大约在12世纪,中国风筝传到了西方。从此,这项古老的活动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发展,形成各有特色的东西方风筝文化特色。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向风筝这一工艺中融入,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将神话故事、花鸟瑞兽、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土地上,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
(一)风筝的起源
说起风筝的起源,由于受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能流传到现在的历史痕迹并不多见。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风筝起源于先秦时代。此据有《韩非子外储说左》的记载为证:墨子花三年时间做了一个风筝,飞了一天才落下来。另据《鸿书》记载,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日:“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因墨子与鲁班同是鲁国人,有关学者据此说推断风筝鼻祖“木鸢”发源于齐鲁一带。
第二种说法是:韩信是风筝的发明者。依据是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卷八纸鸢》中说:所谓之风筝,古今相传,说是韩信所创。高祖之征陈郗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
第三种说法认为:风筝的发明年代在南北朝时期,即羊车儿之说。支持此说的文章和引用的不少,在《资治通鉴》中是这样描述的:高州刺史李迁仁、天门太守樊文皎,将援兵万余人至城一。台城与援军信命已绝。有羊车儿献策,作纸鸱系以长绳,写敕于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题云:“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太子自出太极殿前乘西北风纵之。贼怪之,以为厌胜,射而下之。
第四种说法是:风筝由五代时期的李邺发明。明代陈沂在《询刍录风筝》中这样写道: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人竹,如鸣筝,故名风筝。
(二)风筝的发展
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经有过多次转换,其最初的功能据说是用于军事,许多历史资料中都曾提到:汉将韩信曾将风筝放飞到空中,根据风筝的放飞线长度来计算到未央宫的距离之事。到了唐代中期,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能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使得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改为使用纸张。风筝走向民间,风筝的类型也多了起来。中唐诗人元稹(公元779—831年)在他的咏物诗《有鸟二十章·纸鸢》中写道:“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其他一些诗人也在诗中多次写有咏风筝诗词。通过这些文献记载,可以看出盛唐时期的风筝活动情况。到了宋代,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宋徽宗十分喜爱风筝,他除了自己在宫中放飞风筝外,据说还曾主持编撰了一本《宣和风筝谱》。因有文人的参加,象形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当时,风筝已成为儿童的普通玩具。儿童在野外竞放风筝已成为春天郊外的一景。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使制作风筝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到了明清时期,风筝的发展达到了鼎盛。由于年代距今不是太远,在很多文献资料都有关于风筝的记载。在这里不一一列出。明、清时期的风筝无论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比从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明、清时代,许多文学家、画家还以风筝为题材,吟诗作画,留下了不少佳作。清代诗人郑板桥在《怀潍县》诗中描写当地放风筝的盛况是:“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似蝴碟斗春归。”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清明节放风筝、打秋千的情景。明代画家徐渭(公元1521—1593年)晚年时画了许多风筝画,并题了许多风筝画诗,据后人统计有30多首。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飞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当时,许多文人也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朋友,并认为这是件极风雅的事。这也在另一方面促进了风筝工艺的繁荣和发展。
近代,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风筝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风筝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休闲娱乐活动开始普及,国内外的风筝比赛促进了风筝这项活动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加入到了这项活动中。
二、制作工艺
(一)风筝分类
风筝常用的是构造分类法,分为串式、桶式、板子、硬翅、软翅、自由类和现代类。
串式是把数只相同或者不同的风筝拴在一根或多根线上放飞的风筝。像蜈蚣、七仙女下凡、八仙过海等。
桶式是立体的,一般采用折叠结构的骨架,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如宫灯、花瓶、火箭等。
板子类是就是平面板形风筝,中间无凸起,四周有竹条支撑。升力片就是主体部分,四边有竹条支撑,形状多八角、菱形、正方形、四边形等。
硬翅类是将升力片(翅)用上下两根横竹条做成翅的形状,两侧边缘高,中间凹,形成通风道。翅的端部向后倾,使风从两翅端部逸出,平着看像元宝形。
软翅类是将升力片用一根主翅条构成,翅子的下端是软性的,没有依附主条。骨架结构多做成浮雕式,适宜于禽鸟和昆虫风筝。
自由类是以上种类的结合体,吸收各类风筝制作的长处而制作的风筝。
现代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现代材料、现代工艺制作的风筝。它的特点是放飞好,空中观赏效果好。运动风筝是现代风筝的一种,操作这种运动风筝需要两手同时牵动,能使放风筝的人获得很好的健身效果。
(二)设计与制作程序
1.草图
在构思考虑形态的同时兼顾结构,把解决问题的各种造型及结构~一用速描画出,数量愈多愈好。
2.检讨、评价
将草图一一检讨及评价,经去芜存菁后,选择其中最佳之方案。
3.决定方案及制图
决定最佳方案后,规划其结构及各部分的大小、长短、尺寸,然后制平面图,立体风筝造形尚须绘制结构图。
4.材料及工具的准备
准备竹材、纸、颜料、浆糊、捆绑骨架用线等材料及小刀、剪刀、小锯条、铅笔、毛笔、蜡烛或酒精灯等工具。
5.扎骨架
选择笔直的三年生桂竹,将竹先剪成0.4—0.5厘米见方之长条形竹筋,选择其中较直者用刀削成适当粗度,然后用小锯一一锯成,根据所需长度再开始扎架。有时弯曲部分必须用蜡烛或酒精灯加以熏烤,呈预定的弧形,熏烤时竹筋不可离火过近,否则会烧焦。竹材过干需要沾水,竹筋受热后,执竹两端之双手宜稍加用力使其弯曲,有变形征象及感觉后即将竹筋移至火烛旁边,候其稍冷后再行松手,否则竹筋会自行弹回。捆绑竹架应自中央主干部分着手,立体几何形态风筝有时做成很多单元形状,然后接合在一起。扎架以前,最好在所有竹筋预定扎接处用尺量准并作成记号。扎架完毕后,各处予以检查是否对称、是否冷胶涂在了线绳上,这样等骨架干燥后,就会异常坚固、不致松脱。骨架扎好后有些地方须要用线绷紧,以防骨架变形。
6.糊纸
将纸比照骨架之形状先用铅笔轻描轮廓,再在各边多画出1厘米左右的边缘,然后按此边沿裁剪。糊纸时除将纸边涂抹浆糊1.5厘米左右宽度外,竹架部分也应该稍擦浆糊,然后互相粘接。有些软面风筝,如蝴蝶、蜻蜓的翅膀边缘无竹条,可将纸边涂浆糊后予以折边,折边内的折叠处,如果再粘一条细线在内,可使纸边更加坚固、不易撕裂。中型以上风筝有时须要裁剪数块纸一一粘在竹架上,如果某块面积较大,可裁两厘米宽的纸条,糊在背面的竹条或拉线上,施放受力时纸面不致被风鼓起。
7.绑拴提线
选择适宜之施力点绑拴提线,视骨架结构情形系绑一根或两根以上。
8.试飞
选择对风筝受力强弱适宜的风力及施放场地试飞,试飞不理想时移动提位置再行试飞。
9.修正
经更换提线的位置及长短,仍未能顺利飞升时,视试飞情况变更部分结构,或将竹筋削细调整受力面。
10.试飞成功
经一再试飞及修正,最后直至风筝能平稳飘浮于天空才算成功。
11.着色
试飞成功后再开始敷色,如果试飞前即将颜色涂好,试飞有问题需修正时会将颜色弄坏,有时纸面破损须重糊后再敷色彩。
12.完工
全部工作完成,将风筝妥当收藏,等合宜之时间及风力再行升放。
(三)传统沙燕风筝制作
沙燕风筝分为:雏燕、肥燕、半肥燕、瘦燕和半瘦燕等。这里以肥燕为例,因为其他几种都只是在结构上有所不同,而制作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刚开始削制竹条的时候,不容易将竹条削成对称,一个简易的方法就是:可以将膀条用宽一些的竹条,均匀地由厚到薄削制,然后对劈为二,再削成要求的宽度,先用酒精灯煨成一定的弧度,然后把这两根竹条绑成一根膀条即可。
架子的扎结顺序如下:
先将上下膀条与头、腹条用细线绑在一起,注意上下膀条要放在头腹竹条的前面,且有竹青的一面朝前。腹条的下端在下料的时候要每边长出10毫米,绑好后再用钳子剪去。然后将尾竹条的上端削成楔形,在腹条中间用刀切一小口,将尾条插入其中用乳胶粘在一起,并用线绑好其与腹条中部和与下膀条相交的两点即可。
传统的沙燕风筝是三根提线,上二下一,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你绑二根提线,在上绑条和下绑条的正中间各绑一根提线,因为二根提线的调整要比三根提线容易得多。当风筝飞起来向某一方向偏的话,只须将上提线向这个方向移一些即可。
沙燕的绘画有着一定的规则,主要是因为这种风筝历史悠久的缘故,已经有了不少的定式形成,当然也可以进行各式各样的改进和创新。
(四)风筝保存的方法
风筝如是平面有图案的,可挂在客厅和房间内作装饰品。纸风筝的保存可以用胶袋装好,放在平宽的地方,这样不易损坏。大型风筝的保存用两片三夹板夹起来,挂在高处,比较妥当。立体风筝的保存最好用大型纸筒,把风筝装入保存,比较安全。
§§§第二节 灯彩:光影声色忆往昔
灯彩在民间也叫“花灯”。每逢春节、元宵节等喜庆的日子,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家家户户都要挂灯笼。中国的灯彩是用竹、木或金属做框架,再裱糊上纸或绫绢做成的。有的灯笼上还画着彩色的古今故事,或者贴上剪纸。灯彩既是中国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年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历史渊源
凡喜庆时节,中国民间有张灯结彩的习俗。“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俗称“灯节”的元宵节,尤其是一个以灯为俗、借灯兴舞的狂欢之节。届时,城乡处处花灯竞放、焰火满天,神州万民沉浸于灯山舞海的欢乐气氛中。据记载:汉武帝秉承原始传统,于正月十五日举盛火,通宵达旦坛祭天神“太一”,开元宵放灯之先河。后世相沿成俗,灯彩艺术日益繁盛精进。
在民间兴灯、观灯习俗中,灯彩远不只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观赏对象或装饰品,更是人们祈福迎祥、寄情达意的民俗裁体。有民间歌谣说:“务农的人来看灯,风调雨顺五谷登;行商的人来看灯,般般如意家业兴。”红艳的灯彩寄托着中国百姓对生活的美好理想。中国民间灯彩品类样式极其丰富:有功能各异的观赏灯(如宫灯楼阁灯)、玩耍灯(如用于社舞的龙灯、花鼓灯)和俗用灯(如日常照明的行灯、祈子贺生的孩儿灯、庆灯、行商广告的幌子灯);有造型不一的拟形灯(如鱼灯、虎灯、牌楼灯)和几何形灯(如圆纱灯、四方灯、五角灯);有结体各样的单体灯(如单整的六方宫灯)、子母灯(如多个单位组合一体的走马宫灯、六方子母宫灯)和集合灯(如灯山、灯楼、珠囤);更有因工艺材料不同而各式各样的花灯名目,如刻纸灯、墨纱灯、罗帛灯、稻草灯、麦秸灯和冰灯等等。在民间灯彩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些生产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地域特色较强、流通范围较广的专业产地,产品多属匠作式,工精艺绝,饮誉四方。其中久负盛名、延续至今的产地有:佛山、潮州、泉州、硖石、苏州、北京等。冰灯是中国北方特有的一种灯彩样式。“冰城”哈尔滨尤其以群众性的冰灯享誉四方。结冰为器或雕冰成形的冰灯,利用冰的晶莹透亮特性,辅以光烛,造成既天然朴素又光彩斑斓的奇丽效果。
二、制作工艺
(一)硖石灯彩制作工艺
海宁是观潮胜地,又是灯彩之乡,古镇硖石制作灯彩的历史悠久。据传:硖石灯彩始于唐而盛于宋,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其融工艺、书画为一体,以精湛的针刺工艺而独树一帜,早在宋代就已列为贡品。
海宁硖石灯彩的工艺特色主要有针、拗、结、扎、刻、画、糊、裱八大技法。它的优美奇特之处,在于其独特的针刺花纹,即采用多种针法,完全用手工针刺工笔绘画,制成灯片,其灯片置于灯彩上,光线透过针眼,构划出一幅幅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图画,给人以清雅之感。
(二)如皋灯彩制作工艺
如皋灯彩的制作材料因体型不同而有所选择,但总的可分为传统用料和现代用料两大类。传统用料中比较贵重的有苏绢、杭绸、珠宝、玉片、琉璃、通草、金银丝、真丝线等。民间制作灯彩则多用彩纸、纱布、竹篾、芦柴、麦草、玻璃丝、羊皮、棉线、浆糊、蜡烛、木棍等价格低廉的材料。在保留传统用料的基础上,现代又发展出使用金属框架、有机玻璃、电池电珠、吹塑纸、塑料、彩穗等材料。
如皋灯彩的制作工艺,因具体式样、制作材料和定购者要求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需经过设计、出样、扎骨、裹丝、裁剪、糊表、蒙面料、着染、彩绘、装饰、总成等10—30道工序。最基本的工序可归结为扎、糊、绘。
§§§第三节 宫灯:炒光浮影显古雅
宫灯不同于现在任何灯具,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灯具与工艺美术品相结合的产物,既有实用价值,又表现出东方艺术和我国民族风格,因此驰名中外。清光绪三十四年,我国宫灯还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
一、历史渊源
宫灯原是封建时代宫廷御用照明工具。据文献记载:在春秋时期公输班(鲁班)营造宫殿时,曾用木条做支架,四周用帛围上,里面点上灯,虽然构造极其简单,但可以说是原始宫灯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