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25500000002

第2章 莱蒙托夫的生平、思想与创作(2)

它摇一摇手帕便把人从茅屋里唤出,

饥饿将使这可怜的国土受苦;

漫天大火将要照红河上的波纹:

到那天将出现一个有力的伟人,

你会认识他——你会知道,

……

诗人预言“俄罗斯的凶年”必将到来,那时“漫天的大火”将照红山河。沙皇王冠落地之日,就是“一个有力的伟人”出现之时。这首诗寄希望于农民起义,把对农民起义领袖的歌颂和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憎恨结合在一起,意境深邃,铿锵有力。

同年夏天,他又写了长诗《最后的自由之子》。诗中歌颂诺甫哥罗德地方的英雄瓦季姆。在九世纪时,瓦季姆曾鼓动人民起义反对柳里克公爵。

但是,过了许许多多年以后,

瓦季姆将要越来越有声名,

人民用你轰轰烈烈的名字,

好像它是他们的自由的幽灵,

吓得那些公爵胆战心惊。

他们说:“为了可爱的故乡,

他毫不踌躇,洒下了鲜血,

幸福与爱情他全不在意……

来呀,拿他做个榜样……”

莱蒙托夫歌颂了人民、自由和故乡。其实对故乡的歌颂也是对祖国的歌颂。瓦季姆正是为人民的自由,祖国的自由而名传天下。诗人热烈赞美瓦季姆的英雄业绩,呼唤人民要“毫不踌躇”,不怕洒下“鲜血”,“拿他做个榜样”。

普希金和雷列耶夫都写过瓦季姆。他们把瓦季姆的形象视为自由的象征。

从很早的时候起,莱蒙托夫就开始记载自己的思想、写诗、记录各种作品的构思。他用的是自己装订好的笔记本。他喜欢把耐用的纸装订成笔记本,用花纸作封面,把封页装饰得漂漂亮亮。有时还用珍贵的山羊皮作封面,再烫上金边。这种笔记本流传到现在的总共有十六本。每本里面都记载着丰富的资料,从中可以窥见诗人是怎样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什么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东西。

显而易见,寄宿学校和斯托雷平庄园所保留的十二月党人的传统,对莱蒙托夫来说,是一所好学校,从这里他学会了热爱人民,憎恨尼古拉一世的专制统治。

一八三○年九月一日,莱蒙托夫经过考试被正式录取为莫斯科大学的学生。

大学时代

一八三○年金风送爽的时节,莱蒙托夫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走进莫斯科大学。他先在伦理政治学系学习,但不久便转入语言学系。

莫斯科大学的校舍是莫斯科最美丽的大楼。莫斯科大学从它奠基的那天起就成了俄罗斯的教育中心,后来被称为“十二月党人精神的苗圃”和自由思想的发源地,而在莱蒙托夫学习的年代里,莫斯科大学则处在最艰难的时期。

在尼古拉统治的年代,俄国进入最黑暗的时期。被十二月党人起义吓得发抖的尼古拉一世,发现到处有叛变,各地都有秘密团体,有再度爆发起义的不祥之兆。于是在他的办公厅设立第三厅,利用秘密警察来加强自己的统治。俄国到处绞杀自由思想,迫害进步的仁人志士。

莱蒙托夫酷爱莫斯科。他认为莫斯科胜过那雾气茫茫,天昏地暗的彼得堡。莫斯科这个远离皇权的处所,要比彼得堡的生活轻松一些。

可是,沙皇尼古拉一世恨透了莫斯科大学,把它叫做“混沌世界”,认定大学生是谋叛分子。据说沙皇到莫斯科,甚至不愿经过这所大学的门口。他下令,要赶走大学里的优秀教授,开除不安分的学生。他要求对最高学府进行严格的警察监视,停开哲学讲座,把所有“反对宗教、政府和道德”的进步作家的著作从学校图书馆里清除出去,教学大纲里不列普希金的作品。剩下来的教授,多半是庸碌无能、胆小如鼠的人,他们年复一年地捧着腐朽不堪的教科书照本宣科。这种教育方针和沉闷、枯燥、毫无内容的必修课,使学生们感到十分厌倦。

先进的青年们从俄国各地聚集到莫斯科大学里来,想在科学的殿堂里接近世界文化,得到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解答。然而学生们从教授的演讲中吸收不到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可是,另外一种力量,即研究科学的兴趣和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关心并行不悖,这使进步同学之间相互接触的机会增多了,这对他们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似乎被压抑下去的反抗精神继续存在于莫斯科大学的校园里。学生们可以自由谈论政治问题,禁诗的目录单在人们手头传递,形成了读禁书的热潮。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自由颂》、《乡村》,十二月党人的诗篇,鲍列扎耶夫的叙事诗《萨什卡》等,都是大学生争先恐后传阅的书籍。

一部分优秀学生以继承十二月党人的事业为己任。一八三○年莱蒙托夫来到莫斯科大学时,同在莫斯科大学学习的还有别林斯基、赫尔岑、斯坦凯维奇、奥加辽夫、冈察洛夫以及一些后来成为俄国文化与文学方面重要活动家和优秀代表的其他人物。

在这些年代莫斯科大学的生活是纷扰而激荡的。学生们联合成立许多小组。

莱蒙托夫有自己的小组,有他的一伙朋友。他们一同看戏,一同散步;他们常在莱蒙托夫住的带阁楼的小木屋里集会。阁楼下面住的是外祖母。莱蒙托夫的阁楼里面放着木床、写字台、书柜。在他的那些书中有普希金的《高加索的俘虏》、《巴赫契萨拉伊的喷泉》、《茨冈》、《北极星》丛刊,杂志,还有许多外文书籍……写字台上摆着墨水瓶、鹅翎笔和他心爱的笔记本。有时,朋友们坐到夜阑人静。他们谈论俄罗斯的生活,谈论文学,谈论普希金,阅读新杂志,聆听莱蒙托夫作的诗。

这一时期凡进步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莱蒙托夫同样关心。他并没离群索居。他在发奋读书,他读的书非常多,而且能读英国、法国和德国文学的原著,对俄国出版的新书从不放过,他熟悉俄国文学,醉心于普希金和拜伦的诗。他忧国忧民,老是担心自己的贡献少。然而他的笔记本里记录着多么深刻、多么大胆的对于祖国、对于生活的见解,多么广泛的未来的工作计划,多么美妙的诗篇啊!

莱蒙托夫不仅与那些大学生兴趣相投,而且还参与了他们的共同活动,一起驱赶反动教授马洛夫。“马洛夫是个愚蠢、鲁莽、不学无术的教授”,一八三一年三月,学生们串连起来,把他赶下了讲台,逐出校门之外。这一事件很严重,弄不好学生要受处罚,去服苦役,“敕令他们去充军”。莱蒙托夫也知道有可能遭到不幸,做了思想准备。三月二十三日他给鲍里瓦诺夫题了诗:

喂,假如我被审判,

发配异乡,去当囚犯,

被人歧视,郁郁寡欢,

你可要常常把我思念。

接着他又和文学教授波别多诺斯采夫发生了冲突。在圣诞节前考查大学生知识时,这位愚蠢的教授向莱蒙托夫提了一个问题。莱蒙托夫大胆而坚定地做了回答,讲个滔滔不绝。教授起初听着,后来制止他说:

“我没有给你们讲过这些。我希望你回答我所讲过的。你从什么地方能够得来这些知识呢?”

莱蒙托夫答道:“是的,教授先生,我现在所说的是你没讲过的,也是你所不能教的,你还没见到哩。我所使用的材料,是我私人图书馆里的,那里有一切所需要的图书。”

莱蒙托夫用同样的态度回答了另外一位教授。

到大考时,莱蒙托夫又同教授们发生了新的冲突。最后,他被迫离开了学校。他想要转入彼得堡大学,未成,才入了禁卫军军校。

莱蒙托夫生活中的莫斯科时期便这样结束了。

军旅世家

一八三二年仲夏之末,莱蒙托夫随同外祖母从古都莫斯科迁居到帝国京城彼得堡。诗人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城市给他留下的第一个印象:

哎哟,这座城市多么闷人!

雾蒙蒙,雨绵绵……

不管朝哪里望去,

眼前都是讨厌的红领子……莱蒙托夫笔下的“红领子”指的是警察,加上宪兵的蓝色制服,都是尼古拉一世统治的实际象征。尼古拉一世预感到革命的到来,十分恐惧,因而千方百计加强秘密的和公开的警察统治,实行军事管制和强迫纪律,大力扩充官僚机器。莱蒙托夫一进入这座古老兵营般的城市,就感到窒息。在《萨什卡》中,他把莫斯科写得令人十分眷恋,可是一提起彼得堡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情调了:

那里的生活严酷、空虚、消沉,

好像芬兰湾的平坦海岸。

的确,他非常不愿意离开莫斯科。他热爱莫斯科,他儿童时代和少年时代的许多愉快和悲伤的回忆,都跟莫斯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许多朋友和他爱恋着的亲爱的洛普欣娜,都住在莫斯科。他的青年时代,也是在莫斯科度过的。可他一生创作的成熟阶段,除却被放逐高加索那段时间以外,则是在彼得堡度过的。

彼得堡很不热情地接待了莱蒙托夫,他入彼得堡大学的意图未能如愿。那儿不承认他在莫斯科大学的两年学历。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借口,实际上俄国其他各个大学也都不接受被莫斯科大学开除的学生。

那年夏天,莱蒙托夫的五名同学从莫斯科来到彼得堡,进入禁卫军士官学校。他们都不愿意当文官,其中有莱蒙托夫的谢列德尼科沃庄园的密友阿列克塞·斯托雷平。

这些同学都劝莱蒙托夫进军校。他动摇了。莱蒙托夫早就决定献身文学,不过要搞文学,还得有个固定职业,使生活自立才行。因为当时的习俗认为,一个贵族靠稿费生活是很不体面的事情。

莱蒙托夫作出了最后决定。一八三二年十一月十日,“贵族少年米哈伊尔·莱蒙托夫”考入了禁卫军士官学校,成为骠骑兵联队的士官生。于是,这个家族中又多了一个军人。

莱蒙托夫出身于军人家庭。不仅他的父亲是军人,而且他的母系亲属也都是出众的军人。外祖父曾为现役军人,军职很高,只是后来自杀了。外祖母出身于罗曼诺夫王朝的斯托雷平显族。外祖母的哥哥亚历山大·斯托雷平,年轻时曾给伟大的苏沃洛夫元帅当过副官,曾随同苏沃洛夫攻占过伊斯玛尔,而且曾名噪一时,以至拜伦在他的叙事诗《唐璜》里还歌颂过他。外祖母的两个兄弟德米特里·斯托雷平和阿法纳西·斯托雷平,都在炮兵部队里服过现役,其中一个后来还升任为团长。两人还参加过波罗金诺战役,并在决定性时刻曾大显身手。莱蒙托夫的《波罗金诺》一诗,在创作素材上,其中有一些就是取自家族中参加过那次战役的人的回忆。

看来,莱蒙托夫进禁卫军士官学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好像是为了继承军旅世家的传统。从此,他也开始了军旋生涯。

在军校度过的两年,莱蒙托夫称之为“可怖的两年”,这环境,比起莫斯科来,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未来的军官们每天伴着鼓号声起床。他们是在一种野蛮的军事训练和无度的酗酒中度过时间的。校长是沙皇的兄弟米哈伊尔·巴甫洛维奇将军。他以练兵严厉而出名。他随意惩罚学员。

莱蒙托夫在《士官生的祈祷》这篇打油诗中,描写了军校的日常生活:

天上的王啊!

快来帮帮忙。

叫我像逃出火坑一样,

脱掉这身瘦小的军装。

拯救我吧,

让我免遭行军的苦刑,

也别把我赶上

列队的演兵场。

在军校里,士官生是不许阅读文学作品的。莱蒙托夫那时只有一个愿望:尽快毕业,早日离开这个窒息人的环境。但就是在这里,他也仍然坚持文学创作。每天晚上,操练课上完了,他便背着军官们,冒着受处分的危险,躲在远远的教室里,一直写到深夜。在万籁俱静中,他一个人可以自由地思索、阅读、写作。那时,他正在写一部叙述普加乔夫起义的长篇小说。他早在莫斯科读书期间,就已动手写这部作品了。小说的名字叫《瓦季姆》。

描写普加乔夫运动,在那时是犯禁的。莱蒙托夫心里明白,但他没有因此而停止写作。

莱蒙托夫从很小的时候起,就目睹过塔尔罕内和谢列德尼科沃庄园里农奴们的悲惨生活。他在童年时期也常听奶娘和仆人们讲述,农奴的生活有多么可怕和痛苦,也看到塔尔罕内与他做游戏的那些村民的孩子,他们住的是烟雾弥漫的木板农舍。他还常听那些亲眼看到过普加乔夫起义的老人,讲述有关义军的故事。他的外祖母也常给他讲普加乔夫起义的故事。

阿尔谢尼耶娃给外孙讲,说她娘家有位军官,在一七七四年跟普加乔夫起义军作战的时候阵亡了。起义队伍曾从塔尔罕内庄园附近路过,吓得地主们惊慌失措,四方逃难,说普加乔夫是地主们的灾星。

在军官学校的时候,关于普加乔夫起义的种种回忆,有了特殊的意义。当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时,四处流传着有关新的“普加乔夫运动”即将到来的议论。于是,“俄罗斯的凶年”的传说对莱蒙托夫就更有吸引力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日益认识了历史的真相,明白了拉辛和普加乔夫是为了什么才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十二月党人是为了什么而奋斗的。他看到自由燃烧起生活的希望和事业的追求,他学会了憎恨农奴制。他这时把自己的全部思想和感情,几乎都倾注在《瓦季姆》的写作上。自然,《瓦季姆》的初稿还留有作者思想和艺术上不够成熟的痕迹。

《瓦季姆》这部长篇小说,在俄罗斯文学中是第一部描写普加乔夫起义的作品。在莱蒙托夫以前还不曾有任何人写过这一主题。普希金在一八三三年才开始写《普加乔夫的历史》,而《上尉的女儿》则是在一八三六年写的。莱蒙托夫的《瓦季姆》是在普希金这两部作品问世以前很早就已经开始创作了。

在军校期间,莱蒙托夫还写了长诗《哈吉·阿勃列克》。他有个姓尤利耶夫的亲戚和朋友,他们都是军校的士官生。有一次,后者背着莱蒙托夫把他的这篇长诗偷偷拿走,交给了《读书文库》杂志社的编辑先科夫斯基。这位编辑很赏识莱蒙托夫的诗作。一八三五年八月号的《读书文库》全文刊载了《啥吉·阿勃列克》,署名是莱蒙托夫。这是诗人第一篇印刷出版的作品。

军旅世家出了一位年轻的墨客,他正朝着与禁卫军士官学校的培养目标相反的方向发展。军旅生涯,对他的文学事业,并无多大影响。相反,他的诗才和他在军校的骑术一样,却在与日俱增。

一八三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莱蒙托夫毕业于军校,被派往禁卫军骑兵团联队。

京城风云

一八三四年末,莱蒙托夫由军校毕业,以禁卫军少尉旗手的军阶,被派往骠骑兵联队。从此开始了他的军官生活和上流社会的生活。联队的驻地皇村,位于彼得堡近郊,是现在的普希金城。莱蒙托夫经常来往于京城和皇村之间。他的生活日程,白天是皇村阅兵、操练,晚间则是彼得堡的舞会和剧院。

在这里,莱蒙托夫经常接触宫廷人物,但他的目光不曾被宫廷富丽堂皇的伪装所迷惑,也从不为宫中的诱惑所动;他写道:

面对上流社会那些蠢驴,

我绝不卑躬屈膝。

每次到彼得堡,莱蒙托夫都是住在早已故去的外祖父阿尔谢尼耶夫的寓所。一八三六年春,外祖母要从塔尔罕内到彼得堡来,想与外孙住在一起,便在花园大街沙霍夫楼租下一套房间。

到皇村不久,莱蒙托夫就写完了长诗《大贵族奥尔沙》和剧本《假面舞会》。剧本的构思就其立意而言,是要反映上流社会的道德面貌。在这方面,他受格利鲍耶多夫的《聪明误》的影响最大。

同类推荐
  • 我是一个爱美成嗜的人

    我是一个爱美成嗜的人

    在《我是一个爱美成嗜的人》中,作者借描写花木表现自己爱美的人生哲学,这些隽秀精美的千字短文,通过介绍花木培植和对艺术问题的独到见解而表现出一种对美独有的追求,文章中处处体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社会主义新生活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深情。《我是一个爱美成嗜的人》中的散文不以气势磅礴见长,而以婉约多姿取胜。它们不是用小号吹奏的激越的进行曲,而是用小提琴轻奏的优美的小夜曲。
  • 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

    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

    《名家散文典藏·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丰子恺的经典散文,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作品风格雍容恬静,亲切率真,幽默风趣,构思精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
  • 蔡澜说美食:学会浅尝二字

    蔡澜说美食:学会浅尝二字

    蔡澜先生说:吃不饱的菜,最妙。豆那么细小,一颗颗吃,爱惜每一粒的滋味,也爱惜了人生中的一切细节。虾一定是吃不热不冷的,温温地上桌,才是最佳状态。鱼和饭的温度应该和人体温度一样,过热和过冷都不合格。水平的要求,是逐步地提高,从便宜的,吃到贵的。原则上,应从淡薄吃到香浓。学会浅尝二字。蔡澜先生也说:活着,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最过瘾的莫过于放纵自己。偶尔地放纵自己,是清福。有灵性的人,从食物中也能悟出道理。
  • 藏地兵书

    藏地兵书

    这是一部比小说更精彩的反映解放军将士在西藏战斗生活的情感大散文。作家王宗仁以最贴近青藏线士兵的心,真情写了一辈子西藏,再现了当代军人热血报国的情怀。
  • 思想杂碎

    思想杂碎

    本书为杂文、杂感集,书中许多文章为作者对一些事情所发表的一些事情所发表的一些感慨,例如《公仆与保姆》《救救家长》等,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全能赘婿

    重生之全能赘婿

    世界巅峰男人重生在一个废物赘婿身上,他将会带领赘婿演绎一个怎样的传奇人生......
  • 你是我恋恋不忘的甜

    你是我恋恋不忘的甜

    被朋友设计,一夜之后她怀孕被逼国外,六年后,她带着小包子回来,没想到第一天,就给某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 神殒大陆

    神殒大陆

    亿万年前,有神物从天而降,砸在了一片虚无之中。众神知其不凡,纷纷出手抢夺,并引发了连天大战。那时,天崩地裂,神死魔灭,一切皆是不复存在了。神血染红了苍穹,遗骸填平了沧海,留下的,只有一片金属废墟。后来,天地初开,废墟衍变成一片浩瀚无边的大陆,众生重现,并开始繁衍后代,流传至今。
  • 伏龙啸

    伏龙啸

    三千沙砾,万般法道,蚩尤神尊残魂陨落下界,附在一名普通的门派练丹弟子身上,百年之后修真界再掀风雨,为之八方动荡,且看伏龙一啸,威震阴阳三界!
  • 如果青春是一段旅行

    如果青春是一段旅行

    校庆四十周年,大家以为那年毕业典礼上惊羡全校的那场告白的男女主角,可能已经有属于他们的爱情结晶了;然而后来却听说,男主远赴美国8年未归,女主放弃保研资格去西部支教,已有5年。
  • 苹果树之恋

    苹果树之恋

    没有人知道,以优秀成绩进入金泰证券的康子翔,其实是董事长的独生子;为了证明自己卓越的能力,他不直接入主公司,反而选择以实力进入最具挑战性的交易部。虽然才进公司不久,但有关他的上司──交易部经理倪静的流言,他已听得多了!据说,身为唯一一名女性主管的倪静,美丽能干、冷酷淡漠,是著名的冰山美人。的确,他俩第一次见面时,她只说了三句话;从此,她的身影便在他心底烙下了印!他看透了她的心,表面冰冷其实却脆弱;他欣赏她出色的能力,更爱极她的冷及艳;所有的计划就此改变,当他公布身分的那一刻,就是他对公主展开追求攻势的同时……
  • 霸道墨爷偏执我

    霸道墨爷偏执我

    墨子宸:冷若冰霜,一双深邃犀利的眸子足矣将人秒杀,不过谁让他满眼星辰皆是紫芸呢?顾紫芸:前世被渣男利用,被闺密欺骗。重生后做墨爷的小乖猫……墨爷:“每天……很想你……”顾紫芸:“……”墨爷:“我希望睡前看到的是你……”顾紫芸:“呃呃。”摸爷:“你再看啊你,再看我,我把你吃了!别动,我咬一口!”顾紫芸:“那是我的冰激凌……”……
  • 异世之眼

    异世之眼

    道家天眼,亦称异世之眼!古九州之一青州刑警张逸,凭借此异世之眼,纵横环宇,破奇案、诛巨恶!进昆仑,生死卧底抓捕南派盗墓祖师。入西域,死里逃生刀毙境外魔首!
  • 复苏后的旅途

    复苏后的旅途

    人生,本就是一场有悲有喜的旅行。而我,就是带着你去旅行的人。
  • 热血女王帅到炸

    热血女王帅到炸

    我堂堂“s国”的女王。竟然穿越成了一个高中生。学习全校倒数第一!长相不堪入目!父母厌恶,姐妹陷害!“我靠!又是这种老套的剧情。”“还必须按照剧本。”“哎!好吧。”热血重归,看我如何虐渣渣。可是各路美男,都来找本王,烦死了。都怪本王长得倾国倾城,到处桃花运。红颜祸水呀!——哟,听说,我不在“s国”的这些日子。都说本王死了。有人想谋皇篡位。“他妈的,找死!”作者大大:“女主霸气多金,帅到炸。”作者大大:“无男主!不要问我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