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寻求发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古人所云,恰可以用来概括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把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发展,才能从一个台阶迈向另一个台阶,才能从成功走向卓越。
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人犹如一件艺术品,需要自己精心雕刻,才能永远保值。
有一次,着名演讲家丹尼?考克斯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一家公司的总部做客。当他和公司的副总裁一起参观公司时,注意到了写在墙上的一句格言。那位副总裁告诉他,几年前公司的经营十分保守,但是现在已经从衰落走向复苏了,这句话就是成功经验的总结。
是什么话具有这么大的作用呢?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学无止境”四个字。
皮尔博士在86岁高龄时还在不断学习,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当我躺下面对死亡的时候,才是我停止学习的时候!”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无数次改变,生活的改变、工作的改变,只有那些不断提升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才能适应种种变化,才不会被生活抛弃,也才会迅速成长!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即将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这种变化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带来剧烈而深刻的变革。
知识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又是一个新的世界时代。
当知识经济形态出现和发展的时候,它将会使整个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具有新的特征,把世界带入一个新的时代。说知识经济是一个时代,是就全球范围而言。当16世纪英国等少数欧洲国家开始产业革命的时候,世界其他地方还停留在封建农业经济时代,但这些国家工业革命的成功,就标志着世界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今天,也将是这样一个局面,少数先进国家的知识经济形态率先成为其经济主导,那么,也就标志着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预计,人类将在21世纪的下半叶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对人的能力的挑战,而人的能力又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程度。要想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弄潮儿或者领跑者,必须有相关的知识做后盾。
而且,由于“知识”概念的扩展,使得学习的环境、目的、方式、内容等都比传统概念大大扩展了。
例如,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不懂一种或一种以上外语的人,就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很难走向卓越。一些富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已率先在这方面向自己的员工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日本大企业伊藤忠商社从1978年开始,要求其全体员工都要在4年之内通过一定级别的外语考试,并逐步达到能用外语会话交流、撰写文章。松下商社和丰田汽车公司分别从1993、1995年开始,公司不再设翻译,要求全体职工无一例外地具有独立地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能力。
在这种新形势下,你不学习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学习的目的,也不再仅仅是短期的功利或长期的悟道。而是边干边学,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那句“活到老,学到老”。下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黄宗汉做过宣传工作,担任过北京东风电视机厂厂长等职。离休后,致力于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搞起了大观园,先后策划了两部大型电视剧,而且受到了广泛好评。
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64岁开始攻读硕士学位,他写的硕士论文《孙中山第二次到北京》,引起海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应邀到美国讲学。2003年,他已经73岁高龄,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成为目前为止中国年龄最大的博士生。
黄宗汉说:“学海无涯,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
年轻的你应该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的同时抓住这个机遇,发展自己,重新塑造自己,使自己跟上时代的节拍。从现在起横下一条心,确定一个远大的目标,通过不断学习,塑造一个完善的新的自我。
充实你自己
记得有一则伊索寓言:
狐狸和豹相互比美,豹一味夸耀自己的皮毛五彩斑斓。
狐狸回答说:“我可比你美多了!我不仅着意修饰外表,而且注重美化心灵。”
这则寓言寓意就是与其修饰形体,不如注重精神。
现在这个社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形式大于内容,是一个包装的时代。商品注重包装了,人也开始包装自己,但很多人都像寓言中的豹一样,只注重外在包装,而不善于去包装自己的内心和精神。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不仅要包装自己的外形,还要充实自己的精神。只有如此,才能被社会所认可,也才有走向成功的可能。
树根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将一个人比作一棵大树,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就是大树的根,也就是人的生命之根。生命之树常青,全在于根系的发达。而根系的发达就要靠我们提供的养料,以使枝干繁茂的生长。而现代社会,物质食粮基本上是充足的,我们缺乏的是精神食粮。
如果你不能与时俱进,不断地通过勤奋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你很可能从一个“人才”变成企业乃至社会的包袱。人才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永恒的。它需要不断地晋级,不断地发展,只有学习能力不断地加强,不断地提高,才能保证人才的新鲜,这样的人才才是信息时代的人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谁的学习能力强谁就能在同等条件下赶在竞争对手前面,成为第一赢家。
要在精神上重塑自己,就要不断的学习,增加知识的养分,这样才能充实你自己,迎接各种挑战。要多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这里读的书包括很多,不是简单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书籍,而是多方面的书籍。你可以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因为文学是一种让人变得高雅、变得充实、变得聪明、变得有情趣的精神作品。也可以用前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而后发展前人。
主动学习、学以致用,你可以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培训,主动提高个人的工作技能。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无论是单位组织的培训还是你自己有意识地汲取知识,都要通过严格的自律和勤奋的努力来实现。
同时,读书使人高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保持高尚的境界。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但精神境界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和塑造的。讲正气,必须养正气,这就要不断的学习和读书,知识多了,本领就会增大,精神境界就会提高。从而达到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目的。
你肯花时间和金钱去装修头脑的外部,为什么不花一些时间和金钱好好修饰你的头脑内部呢?你应该通过定期阅读来充实自己。你自己的头脑越充实,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把学习作为人生的第一选择
有些人走出学校投身社会后,往往不再重视学习,似乎头脑里面装下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再学会胀破脑袋。殊不知,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基础知识,数量也十分有限,离实际需要还差得很远。
我们已经生活在21世纪里,新世纪是知识世纪,知识不仅成为财富和资本,更是人们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最佳手段。在知识世纪,知识的老化、更新迅猛异常,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的主动权,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不能搞好本职工作,有被淘汰的危险。所以要时时不忘学习,把学习作为人生的第一选择。
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只有以更大的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以便更好地投身到工作和事业中。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至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7至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知识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
因此,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地的必要的人生第一选择。美国人认为:年轻时,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懂得学习,就会获得足够的知识。
于是,企业与公司里的上班族已成为学习市场上成长最快的人群。1992年,全美企业员工中仅接受企业正式拨款学习的人数就增加了400万,平均每人每年可以享有31个半小时学习课程,因此全美企业员工的总学习时间增加了1.26亿小时,相当于25万名全日制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换句话说,大约要建好几十所和哈佛大学规模相当的新大学,才能满足企业员工的学习需要。
目前,美国已有26家知名企业成立了自己的大学。学习的效益也日趋明显。在摩托罗拉,每花1美元投资在学习上,就可以连续3年提高30美元的生产力。
“用学习创造利润”——这已被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公认为当今和未来“赢”的策略。
学校里获取的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其价值主要在于训练思维并使其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应用。一般来说,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远不如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坚韧所得的知识深刻久远。靠劳动得来的知识将成为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财富,它更为活泼生动,持久不衰,永驻心田,而这恰恰是仅靠被动接受别人的教诲所无法企及的。这种自学方式不仅需要才能,更能培养才能。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探求其他问题的答案;而这样,知识也就转化成为才能。无须设备,无须书本,无须老师,也无须按部就班的学习,自己积极的努力就是唯一的关键所在。
学无止境,心理上千万不可有自满的想法,努力学习才是成功者的素质之一。
不满足现状,为更美好的明天储备知识
求知是积累优势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有成就的人往往更爱学习,因为这可以助长他们的优势。相信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比亨利?布莱顿更忙碌的了。
亨利?布莱顿这个大忙人虽然现在年仅30出头,但却已经是美国SERVO公司的总经理,为当今美国顶尖的弹道导弹专家之一。
虽然已身居要职,布莱顿依然勤学不辍,一天辛勤工作完后,晚上他还上夜校继续进修。
他选择的科目是素描。
为什么他要去学素描呢?针对这点,亨利的回答非常令人感动:“因为素描可有效地将我的创意说明给我底下的技术人员知道。”
虽然他现在已功成名就,但他认为这并非人生努力的终点。地球一直在转,时代不断地进步,若想跟上时代,就应该不断努力学习。
因此,他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学习打字、雷达技术、西班牙语、管理学、演讲术等,凡是对他的经营有帮助的他都学。
事实上,他也真的能学以致用,并且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即使每天工作再多再累,他也绝不埋怨,并且还能腾出时间继续进修。
为何他如此热衷于自我深造呢?其实,像他这类顶尖的人才多半都了解这个事实——人生是短暂的,每天能让自己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凡是能供自己思考的时间,他们是一分一秒都不愿浪费,并且设法做最有效的利用,因为他们都希望能在自己的工作上或专业范围内掌握绝对的成功。
的确,唯有努力才能使人成功,但一次成功并非终点,必须为获得下一次成功而再接再厉。
从古至今,凡是有大成就者都不肯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为更美好的明天做准备。
你不妨利用多余的时间去学一些对工作及提高工作效率有益的事情。
有效地利用目前可供自己自由思考的时间,可保证你将来的成功。这是投资,也是保险。
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工作时间全部加起来最多也只占一个星期里的一半的时间(一般公司机关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一个星期上40小时的班,为一周总共时数的1/3还不到),请问剩下至少一半的时间你都在做些什么?
这些时间包括一天工作结束后的余暇时间及至少一到两天休假的时间,这些时间都是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
现在,闲暇时间是有了,但问题是,你该如何去有效利用这些时间。
你不妨扪心自问是否珍惜过这宝贵的时间?譬如特地挪出一些享乐的时间或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公车的时间阅读一些与专业知识有关的书籍,或将这些时间用来思考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
这里并非在限制你该怎么想,最主要的是想让你明白:不能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玩乐上。
你应该审慎地去思考一些有意义的事,像如何利用时间创造将来等等。
亨利?来莱斯顿曾说:“人类拥有头脑。”如此神奇的东西,如果用来浪费在一些无聊事上,岂不太可惜了!”
如果你想创造美好的明天,就应将自己能自由使用的时间投注在增加今天的工作效率、有实际价值的事上。
你可利用闲暇时间吸收一些新知,然后用来引发深藏在心灵深处仅属于自己的原始创意。
将来有机会的话,这些创意都将成为你的优势,成为你走向成功的有利的工具。所以,知识永远不嫌多,你具备的知识越多,你便离成功越近。
自主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如果银行每天早晨向你的账号拨款864万元,你在这一天内可以随心所欲,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用途也没有任何规定。条件只有一个:用剩的钱不能留到第二天再用,也不能节余归己。前一天的钱你用光也好,分文不花也好,第二天你又有864万元了。
处于这种境况,你会怎么办呢?或许你会像大多数人一样,很快想出办法把每天的钱花光。开头你会购买你最需要的东西。但如果你是精明人,你会很快想出办法把每天的钱用于投资。从长远来看这投资会使你得到更多的回报。
不论你认识到也好,认识不到也好,其实你每天都在面临上述的境况。那家“银行”就是时间。你每天得到864万秒钟,随便你怎么利用。这些时间你如不利用,最后也不会回来。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精明的人,你就应当学会用时间为自己“投资”,也就是不断地学习,为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培养自己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上学是幸福的。在学校的时候,不用担心生存的艰难,不用考虑下一步如何找到自己的落脚点,总而言之,求学时期是最轻松的时光,也是“充电”的最佳时机。但是一般人都想早一点离开学校,认为到社会上生活有多么自由,而且自己还能挣钱花,因而上学时对“充电”的认识还是把握不住的。
在离开校园生活好多年之后,你或许有时还在惦念那段“充电”的日子,但怀旧归怀旧,时光是不能倒流的。
最现实的做法是不妨研究研究自己脚下的路该如何走。当然,要走好“路”,先要思考思考离开学校以后,如何进一步给自己“充电”。
教育专家主张“自主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自主学习”是从学校里出来后,为进一步加强自身实力,而随着时代的步伐掌握原来尚没有在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