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态度,赢得吕不韦的支持。只要吕不韦不倒,成蛟、嫪毒和六国联军都泛不起什么浪花;变通国策,进行改革,为获取战略物质,同意吕不韦废除秦孝公只有军功才能获得爵位的法令,召告全国,纳粟千斤者便可拜爵一级;寻找盟友,借着军中对纳粟换爵政策的不满,提拔蒙氏家族,委以重任;在吕不韦身边安插自己人,消弱吕不韦的力量;设岗分权,赢政还接受昌平君的建议,在吕不韦出征后,马上进行了人事安排的调整,设立左右两相,分出吕不韦的权力;搞地下工作,对于公子成蛟和嫪毒的问题,赢政用李斯的建议设立特务机构,派遣大量奸细潜伏在六国大臣和秦国重臣身边,或者收集隐私威胁,或者重金收买,或者暗杀,时刻掌握天下的动向。
赢政的种种举措,不仅帮助秦国度过了灭国之危,还保住了自己的秦王之位。在复杂的政治关系中,赢政成为掌控各股势力的最大赢家。他巧妙地运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在寻求平衡的过程中,攫取了自己本该拥有的权力和利益。
人事管理是一个精细的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这些传统的方法只能用来应对一些简单的人和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面对许多更复杂的内外阻力和挑战。
★吕不韦借用秦王赢政的名义,掌控大权受到重用。一旦脱离赢政,他的一切权力就失去了合法性,公子成蛟和嫪毒就能名正言顺的剥夺他的一切。所以无论从血缘关系还是从实际利益都不会先把赢政灭掉。只要赢政听话,不损害自己的权益就行了。
★公子成蛟和嫪毒的势力是想取得秦国大权。他们如果军变、政变成功,损失最大的是吕不韦。有吕不韦在,他们就不能成功。六国集团是想兼并秦国,必然会将吕不韦、公子成蛟和嫪毒的一切打算化为泡影。所以六国联军要想灭秦,首先要打败吕不韦和公子成蛟这些势力。这就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制约链条。
★小事情,大智慧,这就是夹缝中求生存的王道。企业管理中面对彪悍的下属、严苛的上司、处心积虑的同事、同行业的打压应对的不二法门就是因势利导,相互制约构建一个相对力量的平衡。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特别是在无法掌控的危险环境中,就要韬光养晦,隐藏自己,待时而动。春秋时代的老子就说过: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人生之道如是,企业之道亦如是。
赢政强势出头,就会引起吕不韦的猜忌,有利的环境就会被打破,夺取大权的时间就会被无限制推迟。没有实力的他选择了韬晦之术,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在无声无息中蓄积力量。从赢政的作为中,可以看出韬晦之术三个特点:
★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从韬光晦迹的表演策划开始,直至整个实施过程,自始至终都包含着非常明确的政治目的。赢政就是针对吕不韦和身边的危险,假装顺从,蓄积力量待时而动。消除了首患,细枝末节也将迎刃而解。
★以退为进,有所作为。赢政表面同意吕不韦的政策,背后却利用大家对吕不韦政策的不满,拉拢军队力量,分解吕不韦的势力。故意示弱赢得对方的信任,换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在对方放松戒备的时候,才能自然而然地发展自己的势力。
★抓住机会,悄然行动。吕不韦忙于军务,赢政以此为借口设置左右相,无声无息之中瓜分了吕不韦的大权,设间谍制度,悄悄壮大自己的力量。不放过任何进取的机会,不浪费任何可以利用的资源,才能将成功慢慢地累积,最终成为击败对手的强者。
8.先发制人,乾纲独断:企业管理少不了得力助手
无论是商业竞争,还是处理企业内部关系,都要讲究策略。装聋作哑、韬光养晦都是为了最后手握大权、乾纲独断,一鸣惊人。只要机会来临,就要全力以赴,以狮子博兔的态度,扭转乾坤,不给对手留有半点翻身的机会。
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太远。熬过了一天又一天,赢政终于等到权力的春天。按秦国的规矩,二十二岁的赢政应该接过秦国大权开始亲政。行百里者半九十,胜利在望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几年的精心策划,成败就在此一举。
嫪毒得到赢政正在调查他与赵姬“宫闱秽事”的消息。要是放在前两年,他是绝对不怕的,因为赵姬可以罩着他。然而赢政马上就要亲政,赵姬这棵大树再也不能压制握有实权的赢政。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旦赢政拿他开刀,后果不堪设想。富贵险中求,以往成功的经验敦促他再次开始冒险的行动。嫪毒召集手下一帮乌合之众,决定在赢政举行加冕礼的日寸候发动恐怖袭击,让赢政千古一帝,变成千古一叹。
英明与睿智往往是在关键时刻体现出来的,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下,也是在遇到事故的时候才表现得最充分。嫪毒刚刚商议完毕,密谋的情报就到了赢政手中。多年的沉默,只为以后让别人沉默。嫪毒刚好成为赢政踏上权力巅峰的祭品。如何除掉嫪毒,又不让吕不韦集团得利呢?当然还是坐山观虎斗,最后渔翁得利。
赢政加冕仪式如期举行,自以为得计的嫪毒被早就埋伏好的吕不韦、吕平君、昌文君等人“包了饺子”。一代“奇人”嫪毒兵败逃走,最后以五马分尸的方式华丽地退出了战国的舞台。嫪毒事件的另一主角赵姬被剥夺一切权力,赢政将其送往雍地监视居住。
赢政在嫪毒集团的鲜血和哭泣中,完成了加冕仪式。凶残并不是赢政的本性,但千古一帝的丰功伟业却是他的欲望之源。嫪毒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死了总要拉个垫背的,吕不韦在嫪毒与赵姬事件中的作用,被嫪毒合盘托出。
借着刚刚铲除嫪毒的东风,赢政想一鼓作气拔掉吕不韦。可吕不韦不同于姆毒,他在秦国的发展过程中作出过杰出贡献。吕氏势力不仅根深蒂固,还与赢政在血缘上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因此吕不韦只被免掉国相的职位,保留文信侯的封号,贬到河南封地闭门思过。
平定嫪毒的叛乱、放逐吕不韦是秦王赢政与嫪毒集团和吕不韦集团的权力之争。秦王赢政要掌控泰国大权最大的障碍就是母亲赵姬和丞相吕不韦。赢政冠礼,嫪毒因为恐慌而发难,这正合赢政的心意。他一举铲除嫪毒,顺利地拿下母亲这边的势力。只要嫪毒身死,赵姬被控制,那么威胁赢政权力的一方势力就等于土崩瓦解。借着处置缪毒问题的机会,赢政又打压了吕氏集团的势力,终于实现了完全掌控秦国大权的目的。
吕不韦虽然迁居河南,却并没有避免被猜忌。邀请吕不韦出山的六国诸侯使者进出吕不韦府,可谓川流不息。他的数干门客也往来于咸阳、河南之司,动员很多官员为其上书求情。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人,当然不能为敌国所羽。秦王一道诏书下去,吕不韦“饮鸠而死”。这个曾经富可敌国、权势熏天的商人,终于画下了人生的句号,变成了北邙山上的-捧黄上。
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和杰出的政治家,经过一步步的努力,他取得了荣华富贵,爬上了权力的顶峰,然而被胜利和运气冲昏了头脑,失去了往日审时度势的智慧。在秦王渐渐长大后,依然贪恋权位,不知激流勇退,将自己置入被动地位,最后身死权消,悲惨收场。
吕不韦就像一个赌徒,一开始赌运当头,赢得盆盈钵满。不知见好就收,怀有贪欲,想把赌场里的钱全都赢过来。赌运不在了,也不知道退场,最后连本带利都输得精光。
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时刻认清自己的位子.这样才能和领导构建一个和谐的关系,既发挥自己的价值,又不失去自己应得的权益。吕不韦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明锐的眼光、精确的计算、大胆的投资让他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他的失败来源于三大因素:
★咄咄逼人,孤家寡人。吕不韦是外来人才,虽然一开始得到领导的赏识,但是与企业内部有资历的秦国贵族官僚们关系处理不好。吕不韦后来居上,被秦国旧有官吏所嫉妒,而吕不韦为了实现自己的宏愿,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得罪了很多人,将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
★性情耿直,难以斡旋。吕不韦的身份注定不可能取代秦王,他承担的责任是巩固赢政的地位。公子成蛟等人想要得到秦国的最高领导权,必须除掉吕不韦。这也决定了吕不韦一生所辅佐的便是赢政,而非他人。就算是在吕不韦被罢相后,他依然不为诸侯使者所动,甘心领受赢政的赐死。
★位高权重,遭主猜忌。吕不韦在秦国上一任领导面前得到重用,又在新一代领导面前立下许多功劳,但是他没有认清自己的位子,不肯放松企业的控制权,必然要被新领导嫉恨。权臣过渡的作用实现之后就要诚心地退出。这样既有利于新一代君王迅速成长,又可以明智地保全自身赢得好的名声。
“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企业家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并不需要事必躬亲,只要用上得力的人,进行合理的安排,就可以垂拱而治。从赢政夺取大权的过程来看,只要把赵姬和吕不韦这两个关键人物扳倒,其手下势力就如土鸡瓦狗,树倒猢狲散。这给企业家两个启示:
★面对企业人事问题或者商业问题时,要乾坤决断。企业家要充分地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等时机成熟就果断的决策,摆平关键人物和主要环节,把一切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抓住对手的死穴,而不全力进攻,将丧失主动权,最终难免受到残害。
★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要精挑细选。合作伙伴的多少并不能代表成功,有时反而会将自身拖累。寻找合作伙伴,要挑选自己最为着重的要点,恰如其分地进行合作。条分缕析,权责分明,才是帮助自身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