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96400000004

第4章 长城雄关(2)

紫荆关城自建成以迄明初,早已破旧不堪。为了加强对蒙古的防备,明朝廷下令拆除旧关城,重新建筑一座新的关城,且城池高深,形势十分雄固。整个关城有四座关门,南北两门为交通通道,北门题有“紫荆关”与“河山带砺”两额,南门额题为“紫塞金城”。在关城的南、西、东三侧墙外还筑有一道城墙,而北墙则濒临拒马河为险阻。另外,在拒马河以北的三里堡,为了增强紫荆关的防御功能,还建有一处坚固的城堡。虽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如今依然留存,并成为人们凭吊沧桑历史的一处见证。

紫荆关所在的紫荆岭,为太行山脉北段东侧的一处低山。绵延于晋、冀边界的太行山脉,本身就陡不可攀,再加上汹涌的拒马河从山地内部沿断层谷流出,并穿过紫荆岭而迂回于太行山前的低山丘陵之间,就使正处在其隘口处的紫荆关更为险要。据史书中记载说,拒马河上游的沿河谷道——蒲阴陉,是当地人进入太行山内部的唯一通道,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太行第七陉。确实,蒲阴陉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紫荆关入蒲阴陉向西通向涞源及晋东北的交通要地灵丘;而灵丘又有“灵丘古道”直达晋北大同,从此可转入蒙古高原,并另有大路直通晋中重镇太原;再有,从涞源向北出飞狐口,可达北部边郡代城和宣府(今河北宣化);而从紫荆关向东不远便到了易县,从而进入华北大平原。由此可见,蒲阴陉是古代河北内地与晋中及北方边境联络的唯一纽带,而紫荆关就控扼在这一要道之口,其战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另外,虽然紫荆关周围崖壁峭矗,状如列屏,拒马河环流于北及东北面,河谷深狭,关城倚山负水,据高控险,易守难攻。但是,明代时蒙古骑兵常从大同南下进攻紫荆关,从而威胁京师。于是,紫荆关的得失就直接关系到北京城的安危,所以明代十分重视紫荆关的防务,曾专门设置巡关御史每每巡回于紫荆关与居庸关之间。

上党三关——井陉关、壶关、天井关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以西的井陉关,因为地处太行山的“井陉”之口而得名,它与南面的壶关、天井关因与上党郡连界而合称为“上党三关”。

据说,古人因为这块地方的地势四面高平而中部低下如井,因此称其为“井陉”。实际上,井陉自古就很著名,据《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中称,“井陉”为天下九塞之一,是穿行太行山的一条隘道。早在汉朝时,朝廷就在此口设置关城,最初称石研关,后来改名为土门关。到了唐代以后,有的称土门关,也有的称井陉关,叫法不一。称井陉关,则是明清时期的事。据《述征记》中记载:太行山自北而南,由山麓经山脊,险峻不可攀越。古人谓独有八处相通微径,称为八陉。这著名的“八陉”依次为: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由此可见,“井陉”为太行八陉中的第五陉。

太行山由北向南迤逦而来,层峦叠岭,几无间断,平均海拔在一千五百米以上,到了这里山势则显得更加高峻。由于太行山为褶皱断块山,东麓有大断层切过,因此东坡特别陡峻,如同秦岭北坡一样,难以攀登,从而成为晋冀之间交通的一大阻碍。好在太行山内部也有许多断裂带,一些沿断层谷发育的河流,由西向东,穿过山脊,注入华北平原,它们为太行山东西两方的交往提供了天然孔道,著名的“井陉”就是其中的一条孔道。在这里,滹沱河的支流绵河(也称桃河)横穿断裂谷流出,其沿河隘道便是“井陉”。由“井陉”东出,可直达古代河北重镇真定州(今河北正定),入华北平原;西出,则上山西高原,通往晋中的政治中心太原,并可转入关中地区。正是因为有了这条通道,才把太行山东西两方及广大地区连结起来,从而大大方便了北方的交通。

不过,“井陉”两边石壁峭狭,车不能放轨,骑不能并行,极为险恶难行。即便如此,古代晋冀之间或北方每有战事,两方军队的行军则多取道于此,从而达到出其不意而制胜。特别是,这里原为古代政治中心,关中地区通向河北的驿道所经,这条驿道在真定州与太行山东麓南北大驿道相接,北通蓟燕及辽东,这就更增强了“井陉”地位的重要性。

井陉关背负太行,遥对华北平原,扼晋冀交通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古代军事家所必争,所以历史上这里战争频繁。不过,古代井陉关虽然常被战争烟云所笼罩,但这依然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好地方。

在井陉县的东面,有著名的苍岩山,石灰岩构成的峰峦层层起伏,危崖峭壁,重林苍郁,殿阁楼台掩映于山麓古木之间,透出一种宁静、雅致和庄严。从山脚沿涧入山,一路上怪石嶙峋,树根盘结交错,奇姿异态,宛如盆景。登行三百六十余级的石磴道,可直达山上的福庆寺,相传这是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出家为尼的修炼之处,风景极其秀丽而迷人。在福庆寺的大门两侧,悬有一副金字对联:“宝殿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

细细揣摩,心中顿有禅意涌生。门前,峭立石壁,飞架三孔石桥,上建桥楼殿,从下仰望天空,仅露一线。记得昔日有诗云:“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这实在让人叹为奇景。在山上,还有苍山书院、藏经楼和公主祠等建筑,以及岩关锁翠、风泉漱玉与阴崖石乳等十六景。人入其中,但见瀑布清泉,飞珠散玉,禅房古刹,碑碣夹道,步步引人入胜,难怪此地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名呢。

“水上长城”附三关——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

位于河北平原中部的瓦桥关,因地属古瓦桥而为名。大约在唐朝末年,这里开始设关以防契丹。据说,其时在瓦桥关的东北面又连置有益津关和淤口关,故合称“三关”。

瓦桥关故址位于今河北省雄县城西南,地当冀中大湖白洋淀之北,拒马河之南,距古代九河下游,河湖相连,水路交通便利。由瓦桥关向西,可至河北重镇保定,东可循拒马河下游大清河而入海,北连冀北军事重镇幽州,南通冀中诸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由于“三关”一带地势低洼,到处是河湖盐碱地面,居民稀少,易为敌人所乘,故在此设险,以利于防守。

唐朝末年,东北地区的契丹已日渐强盛,并屡屡南犯,致使“三关”一带时有战争。到了五代时,契丹更加激烈地向外扩张,“三关”更是战火不断。后来,石敬瑭乞兵于契丹,灭后唐而建后晋,竟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致使瓦桥等三关为契丹所有。后周世宗皇帝神明英武,有一平天下之志,开始对契丹用兵。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世宗亲自率军伐辽,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和“三关”,于是“三关”以南始为国境。不过,直到北宋建立,因为国力不强,没能在这一带国境线上前进一步,始终采取守势,而瓦桥等三关则成为北宋北方的边防要地。北宋初年,曾集结重兵驻扎“三关”,以防契丹辽军南侵。然而,“三关”四周尽属平原,无大山大河可作为据守的凭借。于是,为了增强边防的御敌能力,宋真宗时驻防瓦桥关的六宅使何承矩,“因陂泽之地,潴水为塞”,壅塞九河中徐、鲍、沙、唐等河流,形成众多水泊,河泊相连,赫然构成一条南北防线。以后,水域逐渐增广,终于成为一道沿流曲折八百里,宽处竟达三十公里的“水上长城”。这道“水上长城”为瓦桥关等三关助威不少,对阻遏辽兵的南侵确实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时至今日,瓦桥关等三关早已不存,那道“水上长城”的大部分也都填成平陆,垦为农田,只有西部的白洋淀尚保留下来。现在的白洋淀是冀中平原的最大湖泊,水面广阔,自然风光优美,湖产丰富,有“华北明珠”之美称,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夏季,湖中百种荷花盛开,水鸟翻飞,全国各地前来赏玩湖景者络绎不绝。

雄关防卫京津唐

慕天峪

北京怀柔境内的慕田峪长城,明朝时叫慕天峪关,是朱元璋手下大将军徐达领人修建的。不知何时更名为慕田峪的长城,并不像八达岭长城绵延不尽且有多重城墙,以致无法测量其准确长度,而慕田峪长城据专家测定,其全长的确切长度为两千两百五十米,共有敌楼二十二座,最高处海拔五百四十多米。不过,慕田峪长城之险要,在于它是建在陡峭山势的顶峰外侧,紧紧贴着悬崖边上,如此就更显得异常险恶难攻了。

慕田峪长城,人们欣赏的有“四绝”:一绝秀,二绝楼,三绝势,四绝水。秀,在于它植被茂盛,无论春夏秋冬绝对不会像八达岭那样一到冬天就光秃秃的,慕田峪周围的山上四季景致不同,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楼,除却其他敌楼的险峻不说,单是关城处那并排矗立的三座敌楼,其奇特构造在十万里长城线上也属于极为罕见的了。势,慕田峪长城有两处别具一格的气势造型,一是在高达千余米山上有一段长城,从远处或空中鸟瞰恰似一副完整的牛角,显得苍劲而雄阔;二是另有一段长城就修建在山巅之上,而那里的山势如果说是用刀斧砍削犹不为过。水,北方少水是人所共知的,而慕田峪长城脚下却有几眼清澈的泉水,这实在是奇绝之事。

司马台北京密云区境内的司马台长城,虽然距离北京市区远了点,但远离人世的喧嚣与噪杂,实在值得寻古旅人到此一游。

全长近二十公里的司马台长城,共有三十六座敌楼,并以司马台水库为界分为东西两段,西段长城较为平缓,东段长城也只有第十四到第十六敌楼间奇险无比,前一段称为天梯,后一段叫着天桥。这一段长城充其量只能叫做一堵墙,因为其顶部仅有三十厘米宽,与八达岭那高大厚实的城墙简直无法相比。不过,司马台长城向来以其奇、特、险著称,特别是近年来那修旧如旧的修缮保护措施,使司马台长城似乎驮伏着一种历史的沧桑,给联合国来此考察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官员留下了极为难忘的印象,这才是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惜毁坏祖先遗产者应该效仿的范例。

金山岭

位于河北省滦平县巴克什营乡,距北京约一百三十公里。这里长城的最大特色是视野开阔,城墙曲折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敌台林立,气势极为壮观,是万里长城中独一无二的景观。在长城的修筑上更为独特的是,在金山岭长城的某些地段,城墙上面还修有与墙沿垂直的一道又一道的障墙,障墙上开有射击孔和了望孔。一旦敌人攻上城来,长城上的士兵还可步步为营,凭险抵抗。有的段落,在主城墙外四十米或五十米处,还有用山石垒成的一道外墙,这是长城防守的第一道防线。这些,不但是这里长城的特色,更体现了修城者的匠心独运。

这里的敌楼,别有风采。一般说来,这里敌楼的间距为一百米,在较平缓的地段敌楼间距只有六十米或五十米,两楼的火力完全可以控制中间地段。有的敌楼旁边,修有存储粮食和武器的仓库;有的敌楼外面,还修有一道防护用的矮墙。敌楼的楼顶,也修得非常精巧,有的为四角顶或八面顶,也有的为硬山顶或歇山顶,不但实用,而且美观。有的还用砖磨成椽头,既坚固,又富有民族特色。

公元1987年,金山岭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古北口在居庸关东面,北京市密云区东北,是燕山中段的一处隘口。燕山山脉自西迤逦东来,至此又中断,形成了这个隘口,有路可通南北,自古为北方边防要地。

春秋战国时,燕国在燕山之北始筑长城。汉代就已在此驻兵戍守,以防匈奴。五代时称虎北口,金代称留斡岭,并于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在此建铁门关。明代初,沿山筑长城,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在口边建城,叫营城,立守御千户所,防御亡元蒙古残余势力及北方其他游牧民族的入侵。明代的营城建于隘口边的山上,大概是为了避免潮河经常发生的洪害。古人有诗云:“诸城皆在山之坳,此城冠山如鸟巢。”说得很形象。城周两公里余,有东、北、南三门,今城墙尚有遗迹可寻。至于守御千户所,据《昌平山水记》记载:“沿潮河两旁筑垣五台,东台下有铁门关,为出入道,常扃钥不开,而台上有楼……关外为夹墙,下有小城曰北关营,有二门。河口东南又有小城,曰潮河川堡,亦二门。”潮河从山区内部流出,穿过古北口,沿河隘道是当地沟通山南、山北的主要孔道,北通承德,南达密云可入北京,也是古时由冀北和内蒙古东部南下而至华北平原北部的重要路径。因为古北口当此要道,且近在京畿,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两边山崖壁立,下临滔滔河水,谷深道狭,只通人马,不可行车,古称绝险。北面为一片低山丘陵,古时为兔径乌道,崎岖难行。距古北口不远处有一胜岭,山径盘曲,地势犹为险峻。宋元祐年间,翰林学士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取道于此,曾有诗云:“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索回长傍溪。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诗人把这条山径比作川南险恶的蜀道,由此可见这里的地形确实险要异常。

正因如此,山环水绕的古北口风光壮丽,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古北口一带的长城,均建在燕山第一峰雾灵山与卧虎岭之间大、小金山岭上,故称“金山岭长城”。这段长城以气势雄伟,敌楼众多,建筑精巧而著称,被誉为“第二八达岭”。它是明隆庆年间蓟镇总兵戚继光时在原有边墙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所以特别坚固。

从敌楼数量之多来说,附近数十公里内几乎没有哪一个深沟峡谷和险要山头没有敌楼的。从其设计之精巧和造型之多样来说,有方形、扁形、圆形,有三眼、五眼、六眼,有平顶、船篷顶、四角钻天和八角钻天的穹窿顶,可谓是多彩多姿,令人眼花缭乱。这段长城选建在险峻的山脊之上,非常雄奇壮观,无论是建筑艺术,还是建筑质量,都称得上是明长城中的精粹。不过,遗憾的是如今每座敌楼的当腰处都有累累弹痕,百孔千疮,那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留下的罪恶见证!登上敌楼,视野开阔,只见蜿蜒于山顶上的长城巨龙,忽然在潮河边俯首,仿佛是入河饮水,蔚为壮观。而东面的雾灵山高耸入云,南面的燕山明珠密云水库水天一色,北面群山起伏,一片茫茫,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在古北口的东南山坡上,有一座闻名的杨令公祠,那是后人为纪念宋朝抗辽名将杨继业而修建,明初大将军徐达曾经重建。到了民国初年,爱国将领冯玉祥驻军古北口时又曾捐资重修。杨令公祠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前后有两座大殿,前殿内塑有杨家众男将,后殿内供有杨家各女英。在山门外的墙壁上,还书写有“威镇边关,气壮山河”八个大字。整座建筑,一派正气凛然,使人肃然起敬。不过,考诸历史,杨继业生平中并未到过北京一带,这显然是后人出于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崇敬心理而修建的。即便如此,也不妨碍今天人们的祭奠与朝拜。

同类推荐
  • 石板塘上卷

    石板塘上卷

    洞庭湖南岸那一大片低矮的丘陵上,有一座孤零零的高山突兀而起。那山呈带状,高低起伏,绵延百里,很像一条卧伏的蚕虫,故名卧蚕山。但卧蚕山只是地图上的名字,老百姓并不这么叫她。当地人最重风水,起房盖屋时,讲究“前有照,后有靠,左右山环水抱”。卧蚕山巍然耸立,气势雄伟,形状颇有点像照壁,且终年郁郁葱葱,风光秀丽,还有许多历史遗迹、离奇传说以及名人的活动踪影。
  • 读者·卷首语

    读者·卷首语

    读者卷首语,在编辑看来,每期都是钻石之于珠宝,在读者看来,卷首语则是精华之于精品。通过阅读《读者》卷首语,您可以看到《读者》真、善、美的阳光主题和亲切自然的人文关怀;您也可以了解《读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追求,以及在喧嚣市井中保持一方精神净土的风格。
  • 走进珠穆朗玛

    走进珠穆朗玛

    屹立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的地质构造和举世无双的高度,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为世界各国的科研工作者所注目。珠峰地区的登山和科学考察活动始于1921年,但早期的科学考察资料比较零散。自1959年我国先后对珠峰地区进行了3次较为系统的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该地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近十几年来珠峰地区开展的冰芯、冰川变化、大气等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对珠峰地区的认识在不断加深。
  • 伦敦郊外漫笔

    伦敦郊外漫笔

    本书无疑是关于19世纪末伦敦周边自然环境的最经典读物之一,无论是花朵在风中起舞还是鲑鱼在水中谨慎前行,理查德·杰弗里斯都能用最为动人的笔触对他眼下最为细枝末节的事物进行最为精致的描绘。诗人托马斯因此而赞叹:“没有任何一个其他的作家能够以如此这般和蔼可亲的手法来表述这种广博的知识,甚至连一个对所述事物毫不了解的人都能从中得到乐趣。”作者最终登上了去往布莱顿的火车,而对人本身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更是使本书富含哲思。当然,在一百多年之后的今日,杰弗里斯对城市化无情扩张的警惕以及如何在城市周边重造自然生态,也许更具实际价值和意义。《伦敦郊外漫笔》中之所绘,亦正是今日人类之所失。
  • 从此旅游不吃亏:游客维权与防骗指南

    从此旅游不吃亏:游客维权与防骗指南

    外出旅游、观光休闲本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可由于一些商家和旅行社受利益驱动,在旅游服务、购物等方面使用一些不正当手段,侵犯消费者利益,使得一些游客受骗上当,高兴而去却扫兴而归,不仅没得到旅游之趣,还闹得满肚子是气。发展旅游业不能忽视旅游者权益的保护,只有充分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旅游业才能健康发展。
热门推荐
  • 还珠格格之重生幻梦

    还珠格格之重生幻梦

    自己看,(注:本书分为两卷,一卷是格格千岁,一卷是公主金安)
  • 我在漫威开Dc

    我在漫威开Dc

    Dc深沉似海,漫威厚重如山。两者本无交接之处,欧西里斯的到来引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史诗之路。故事发生在二战前期...
  • 文明窥视

    文明窥视

    文明从诞生到毁灭,亘古不变的是那颗恒星,以及那颗始终默默注视着的眼睛……而当地球的上空出现这个眼睛时,人类的未来又当如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级祖龙诀

    神级祖龙诀

    练神功,得神通!为誓言,为师表!教化弟子,脚踏天才……一位逝去的地球老人,在即将度入轮回前,偶得无上神血,重生神武大陆……
  • 梦之恋:慕少的小甜妻

    梦之恋:慕少的小甜妻

    这个世界上仿佛所有人都在逃,但我的身份这会让你们陷入困境所以还是不要来解答。我愿意用一生的运气与你重逢,这一次,我们都不要错过了好不好。因为爱你太深,所以我才偏执。即使三年的时间飞快流逝,我的心也仍然能为你跳动。......【各种身份...各种性格...到底是什么原因...看了你才知道!!】【新作开启,大家快来看吧!】
  • 尸行拂晓

    尸行拂晓

    勇气与个头高矮无关,勇气与种族肤色无关,勇气与贫贱地位无关。只要心中充满了爱,那么就会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当末世来临,丧尸横行无忌,人类社会礼仪崩溃,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开始发挥作用,在人命比草芥还要卑微的末世之中,永远不要忘记人的尊严不同践踏,人的明辨是非的善心并未泯灭。且看人民子弟兵周小凡,因为一句承诺,单价匹马,杀入滚滚丧尸群之中。陈琳,你要等我。。。。。。
  • 男神殿下,太危险!

    男神殿下,太危险!

    (强宠甜文)夜,他亲她一遍不够,还要亲第二遍第三遍:“你说的没错,我就是个禽兽,但是我只对你禽兽。”她嘴里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谁能想到,惊艳世界的第一跨国企业首席CEO,在外人眼里他高高在上,杀伐果断,对她而言,他其实只是一匹饿了二十七年的豺狼。他说,她是他的宝贝疙瘩,全世界都不如她。
  • 冥王殿下爱宠妻

    冥王殿下爱宠妻

    她,二十一世纪第一杀手孤煞,穿越到北佑国玉家有名的傻子玉寒鸾身上。他,北佑国人人闻之色变的冥王夜冷冥,人人说他嗜血绝情,自从他遇见玉寒鸾以后,他便多了一个称号:宠妻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