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51600000022

第22章

但是,变法的制定者们在政治上既不成熟也缺乏手腕,他们徒有激情而未顾及现实。改革官制,废除八股,取消旗人特权等,每一项改革都冲击着庞大的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维新党行动过于操切,言辞过于激烈,康有为面对一众大臣,竟然说出“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变矣”的狂言,实在是书生意气。情急之下,他们想到“围园杀后”。本以为看准了袁世凯,可惜,谭嗣同夜访袁世凯并未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袁世凯察觉到风向不对,担心引火烧身,便跑到天津,将康梁等人的计划向直隶总督荣禄和盘托出。事态扩大了,康梁之“罪”已不是同慈禧政见不同,而上升到了“谋反”的程度。震怒之余,慈禧下令逮捕维新人士,“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百日维新以失败告终。

当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刚刚结束访华的行程,滞留北京。他对日本驻华大使林权助说:“救救梁启超吧!让他逃到日本吧!到了日本,我帮他。梁这个青年对于中国是珍贵的灵魂啊!”在他和林权助的帮助下,梁启超剪掉辫子,换上西服,在领事郑永昌的帮助下,先逃到天津的日本使馆,再化装成猎户的模样,准备离津。25日,俩人在天津车站的月台上行走时,被梁启超的熟人发现并报告了官府,捕手很快追了上来。俩人跳进帆船,躲至深夜才敢开船,沿白河朝塘沽方向驶去。

捕手发现动静,又乘蒸汽船追来。眼看蒸汽船越来越近,梁启超绝望了,准备束手就擒。正在此时,停泊在白河上游的日舰大岛丸向帆船驶来。原来,林权助事先打过招呼,让大岛丸在此接应。梁启超终于摆脱了清廷的追捕,登上开往日本的大岛丸。望着苍茫的太平洋,梁启超心事沉重,思绪万端,写下“忍慈割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的诗句。

梁启超抵日后不久,康有为也在英国人的帮助下,从香港辗转来到日本。师徒相见,犹如重生,热泪盈眶。康有为告诉梁启超,他的老家被清廷查抄,幸好梁宝瑛和李蕙仙已携家人逃到了澳门。梁启超立刻给妻子写信,并将近照附在信中。在照片的背面,他写道:“衣冠虽异,肝胆不移。见照如见人。”

从共和派转向立宪派

流亡的生活并不平静。除了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外,在日本内阁大臣犬养毅家,梁启超结识了孙中山。

在以“得君行道”的康有为看来,孙中山倡导暴力反清,大逆不道,自己深受皇恩,断无与他合作的可能。

梁启超却没有丝毫成见,他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从善如流,赞成革命,很快便与孙中山打得火热。当时,孙中山的声望无法同梁启超相比,很多东南亚的华侨和日本重臣都是由梁启超介绍给孙中山的。1899年夏,康有为被日本政府驱逐,离开日本去了新加坡。少了老师的掣肘,梁启超同孙中山往来更加频繁。其实,梁启超并非对孙中山笃信不疑。

不久,梁启超联合康有为的13位弟子给老师写信说:“国事败坏至此,非庶政公开,改造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今上(光绪)贤明,举国共悉,将来革命成功之日,倘民心爱戴,亦可举为总统。吾师春秋已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启超等自当继往开来,以报师恩。”

康有为接信后,怒不可遏,立即令其离开日本,到檀香山办理保皇会。梁启超表面上听从老师的话,内心却很不满。除了政见不同,经济的原因也很重要。梁启超流亡海外,主要靠办刊、卖文维持生计,生活清苦。而康有为声称有光绪的“衣带诏”,以保皇为名一路大肆敛财,掌握了百万巨款,却并未很好地接济梁启超。

到檀香山组织保皇会后,梁启超对当地华侨说,他组织保皇会,名为保皇,实则革命。此举顿时得罪了改良、革命双方,很多人指责他“挂羊头,卖狗肉”。然而没过多久,梁启超的态度就180度大转弯,彻底摒弃了用暴力革命建立共和的主张,转而支持开明专制的国体。

思想的转变源于他1903年应美国保皇会之邀游历了一番美国。在这片曾被他称作“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的土地上,他失望了。他见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兴旺发达的工业,却也见到了世纪之交的怪物--托拉斯,见到了马克·吐温笔下暗箱操作的“黑金政治”,更见到了华侨社会帮派林立、互相残杀的种种丑陋现象。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共和不适用于中国。信仰崩溃的梁启超写道:呜呼痛哉!吾十年来所醉、所梦、所歌舞之共和,竟绝我耶?吾与君别,吾涕滂沱。

回国后,他冷静地想了想,认识到以中国之大、国情之复杂、民众素质之低下,搞起革命来,一定是多年大乱。而最终收拾动乱的人,一定是有极大能量和权术的独裁者,到底还是专制。梁启超给革命开出的公式是:革命--动乱--专制。给立宪开出的公式是:开明专制--君主立宪--民主立宪。

从此,梁启超走上了坚定的改良主义的道路,利用各种渠道不遗余力地呼吁立宪。

革命党对梁启超的转变极为不满,他们在东京创办了《民报》,第三期就下了战书。一场立宪派同革命派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论战拉开了帷幕。

革命派说:要自由,就得流血牺牲。

梁启超说:暴力革命得不到共和,只能得到另一个专制。

革命派说:日本、英国搞君主立宪,也要流血。

梁启超说:法国大革命,动乱80年,血流成河。其他欧洲15国,君主立宪,都和平完成转型。共和当然最好,但鉴于中国现实,只能从立宪做起。

革命派说:既然立宪是过渡,共和是最终目标,为什么把时间耽误在过渡上。

梁启超说:因为渐进改革损失小。

两派你来我往,革命派占据着《民报》,章太炎、胡汉民、汪精卫轮番上阵。立宪派只有梁启超孤身一人,阵地是他1902年创办的《新民丛报》。

通过和革命派的论战,梁启超确立了舆论界骄子的地位,并代替康有为成为立宪派新的精神领袖。

同时,在论战过程中,梁启超发明了一种介乎古文与白话文之间的新文体,后世称之为“新民体”。由于百姓和士子都乐于接受,新民体传播很广。用这种读者喜闻乐道的文体,梁启超写下感人至深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铿锵之语激荡着那个时代无数年轻人炽热的心灵。

黄遵宪就极为推崇新民体,称赞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再加上梁启超善用“拿来主义”,直接将日文的汉字词语引入中国,诸如“政治”“经济”“哲学”“民主”等等,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而这其中,有一个词是梁启超的原创,那就是“中华民族”。

不过,梁启超文采横溢也是一件可惜之事,他写惯了报纸文章、论战文章,只追求打动人。他的一支笔可以惊醒中国长久睡梦的人心,却没有精力写出真正大师级的着作。陈独秀就评价梁启超的着作为“浮光掠影”。

“吾爱孔子,吾尤爱真理”

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演讲时,引用《易经》里的话,勉励清华学生要做君子,树立“完整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鼓励清华的同学“先从个人、朋友等少数人做起,诚诚恳恳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去做,一毫也不放松”,这样终会“在社会上造成一种不逐时流的新人”,即使做学问,也要“在学术界造成一种适应新潮的国学”。他的演讲对清华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养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清华即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定为校训。

在清华聆听梁启超演讲的梁实秋回忆说:“他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顾盼左右,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康有为是梁启超的授业恩师,可以这样说,没有康有为的培养,就不会有后来的梁启超;而梁启超更是因为与康有为共同致力于维新变法,被人合称“康梁”。

梁启超拜师康有为,对其性格生成及一生的道路选择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富有强烈事业心和美好追求的他,如铁块碰上了磁石。万木草堂打破了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方法,把求知和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经过万木草堂的学习,梁启超开始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

梁启超求学问的欲望极为强烈,平时对康有为虽无成见但却勇于坚持己见。从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开始,梁启超与康有为思想上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初到日本梁启超与康有为一道主张“尊皇”,而仅一年光景,梁启超便大肆宣传民权、批奴性、讲自由,甚且鼓吹破坏主义。梁启超的行为引起康有为的不满,只因天各一方,康有为无可奈何。1900年7月,梁启超至新加坡,两人见面,由于学术思想分歧很大,康有为气恼竟至出手殴打。但梁启超仍坚持己见,并作诗“我所思兮在何处,卢孟高文我本师”“宁关才大难为用,却悔情多不自持”等句,表达出自己的心志。

但是康有为死后,梁启超甚是悲痛。梁启超痛哭几天,率清华园全体同学在法源寺开吊,自己披麻戴孝,在法源寺守灵三天,每天有人来行礼,他都在孝子位上站着。梁平时喜打麻将,但在康有为死后的三个月内他都不玩。

梁启超自称:“吾爱孔子,吾尤爱真理;吾爱先辈,吾尤爱国家;吾爱故人,吾尤爱自由。”所以即使和老师有冲突误会,他也并不退让,而是坚持真理。也正是因为坚持真理,所以他后来坚定地与复辟、祀孔等思想行为进行斗争。

梁启超晚年受聘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担任导师,教书育人,同时展开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

梁启超认为,用科学只能发展物质文明;但却难以发展精神文明,尤其是人生问题,更为西洋哲学所缺乏。“从前西洋文明,总不免将理想与实际分为两撅,唯心唯物,各走极端。宗教家偏重来生,唯心派哲学高谈玄妙,离人生问题都是很远。唯物派席卷天下,把高尚的理想又丢掉了。”梁启超说:“所以最近提倡的实用哲学、创新哲学,都是要把理想纳到实际里头,图个心物调和。我想我们先秦学术,正是从这条路上发展出来。老、孔、墨三位大圣,虽然学派各殊,‘求理想与实用’一致,却是他们共同的归着点。”因此,“国中那些老辈故步自封,说什么西学都是中国所固有,诚然可笑;那沉醉西风的,把中国什么东西都说得一钱不值,好像我们几千年来就像土蛮部落,一无所有,岂不更可笑吗?”

梁启超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并非无限抬高中学,贬低西学。在他看来,“要发挥我们的文化,非借他们的文化做途径不可,因为他们研究的方法,实在精密。”他希望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它,得它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它,叫它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个新系统往外扩充,人类全体都得着它好处。”这一看法在今天看来也是值得借鉴的。

一纸电报点燃“五四运动”

1918年11月14日,北洋政府宣布,全国放假3天,北京突然之间旌旗招展,光彩照耀,东交民巷至天安门一带,游人更是摩肩接踵。这一天,人们在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成为战胜国,尽管这次胜利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12月初,梁启超筹措了10万元经费,挑选了一批各有所长的专家,组成一个民间代表团,赴欧洲参加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确立世界新秩序的会议,梁启超希望能利用这次机会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特别是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12月28日,梁启超率丁文江、蒋百里等人,乘坐日本轮船横滨号前往欧洲。一路上,大家打牌、聊天,非常热闹。每天早上8点,每个人都抱着一本书,在甲板上冲着大海高声朗读,45岁的梁启超也开始学英语。

在巴黎,梁启超以中国民间代表的身份会见了美国总统威尔逊,请他帮忙在和会上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益,威尔逊答应了。

1919年1月,被中国人寄予了厚望的巴黎和会正式开幕。会上,同为战胜国日本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遭到中方代表顾维钧的严词反对。

顾维钧慷慨陈词,说山东是孔孟之乡,中国的文化圣地,自中国参战以来,与德国订立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均已废除,不存在日本继承权益的问题。威尔逊也从旁相助,为中国据理力争。

场外,梁启超作为民间代表进行了频繁的游说活动,发挥了出席和会的中国外交代表所起不到的作用。他写下《世界和平与中国》一文,并翻译成多国文字,广为散发,宣传中国的要求,驳斥了日本占据山东的借口:“胶州湾德国夺自中国,当然须直接交回中国,日本不能借口有所牺牲有所要求,试问英美助法夺回土地,曾要求报偿耶?”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梁启超大声疾呼:“若有一国要承袭德人在山东侵略主义的遗产,就是世界第二次大战之媒,这个便是和平公敌。”

就在此时,日本代表平静地公开了一份令人震惊的秘密协定。这份签署于前一年的协议规定,日本给段祺瑞政府2000万日元的贷款,换取在山东修路、驻军的权利--山东的命运早就注定了。

由于日本早在和会召开前就与协约国务方达成了秘密共识,因此,在和会上,威尔逊成了孤家寡人。并且,日方屡次扬言如不满足其要求,就退出和会。威尔逊担心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破产,便妥协了。直到此时,梁启超才打听到和会条约的内容,而且得知,部分中国代表已准备在条约上签字。他赶紧致电国内好友林长民(林徽因父亲)告知他巴黎的详情,并称: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万勿署名,以示决心。

林长民4月30日接到梁启超电报,5月1日就写成《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刊登在《晨报》上。他在文中惊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

林长民文稿披露的第二天,北京大学的墙报就贴出了13院校学生代表召集紧急会议的通告。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大学等14个学校的5000多名学生走上街头,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了。

当时,游行队伍中并没有“打倒帝国主义”之类的口号。相反,为了保住山东,学生还目标明确地去找美国大使馆,请求美国人帮助。因此,“五四运动”的实质是由梁启超的一封电报引发的爱国运动。

同类推荐
  • 三国袁耀传

    三国袁耀传

    重生成了袁术之子袁耀,率先蹦出了两个问题。其一,老爹到底拿没拿到那块破石头?其二,吕布到底有没有把女儿嫁过来?新书上线,水浒之我不做包子
  • 秦宫密录

    秦宫密录

    焚身又回来了,不让书友们等急了,因为生活的压力,前几天焚身并没有解禁,现在没有了,焚身这几个月找到了一个安定的工作,要开新书也只是娱乐性质的,所以如果书友们还相信焚身的话,就期待焚身为大家带来的新书吧!过几天焚身的新书《兽欲人生》就要上传,希望老书友能够支持!另外,对于《秦宫》的书友们我应该说声抱歉,因为这本书几乎等同于半TJ,它的结局太简略了,希望大家不要怪我,有经验的书友都知道这就是生活的无奈,有多少好书都是让作者身边各种各样的事情给羁绊住了!这里我也不辩解什么?我只是想说,至少,我还出来见大家,我没有一声不吭的就TJ了!这算是我唯一的坚持吧!另外,过几天焚身要开新书,新书已经有不少稿子了,而且新书预计会有100万字以上,这次不管能不能签约,焚身都会把它完成!即使它签约了,而且只有很少的订阅,只要还有10位书友在看我的书,我就会一直写下去!这是焚身用自己在起点的最后信誉所做的承诺!
  • 明末新海商集团

    明末新海商集团

    穿越成为郑一官的邻居,黄宇南为自己先定下一个小目标,强健体魄。
  • 我是大唐李世民

    我是大唐李世民

    带着九叔的世界,重生在那个唐人世界,利用民国资源,平四周敌国,提高工匠社会地位,发展工商业,发展海军……
  • 带着淘宝到宋朝

    带着淘宝到宋朝

    【日更万字】赵舜带着淘宝穿越到了宋朝。一代资本大鳄,就此崛起。
热门推荐
  • 爱情有约:蝶恋花

    爱情有约:蝶恋花

    安蝶恋捡到个金主,混吃混喝,将米虫做到最高境界。谁知……当她羡煞旁人,女人羡慕男人恨时,头下刀子雨,脚涨唾沫水,她瞬间被水淹没。深潭里,她抓到温热的大手,抬头就撞进一眼万年的眼眸,“二爷,救我!”“嗯”醇醇的声音,自喉间发出,带了致命的性感。男子暴力地将女子拉出水,看着湿身尽显诱惑的她,真心觉得自己还可以更暴力点。男子身带雅魅,面显邪肆,“如今二胎政策放开,我们生两个孩子,有他们保护你,我放心!”安蝶恋挑眉看男子,他这是让自己刚出水坑,又跳火坑啊!可是……就凭这双眼眸,她认!上刀山,下火海,有他相陪,无怨无悔,“二爷,脸呢?”“不要了!”男子说完饿虎扑食:有你就够了,要脸做什么?
  • 祸岛

    祸岛

    请拿好你的您的船票,坐好扶稳(ヾ^_^?)岛屿上的大逃杀,马上开始!!!
  • 伏魔诛圣

    伏魔诛圣

    神隐魔殇,天下修士皆力争上游,殊不知总是在陷阱中徘徊。痞赖少年身不由己做棋子,最终却掀翻了神魔的棋盘。
  • 巨星他总是在伪装

    巨星他总是在伪装

    【已完结】【娱乐圈校园明星1v1】【小甜文】徐赫冉作为席琳的偶像大抵有些累,因为不仅因为要拍在校园真人秀,而且还要改头换面地以一个普通人的形象对自己粉丝席琳隐瞒自己的身份。这样也就算了,你知道作为偶像学渣在粉丝面前多掉面子吗??这这样也就算了,为什么要我一人分饰两角,一会儿当学渣男同学一会儿当偶像??席琳作为徐赫冉的路人粉宣布单方面脱粉了,因为她忽然发现自己身边那个傻傻的男同学竟然就是自己的偶像徐赫冉……别误会,不脱粉怎么安心做女友?
  • 每一天的我都很快乐

    每一天的我都很快乐

    末世到来的前一天,亲哥哥厌恶自己……邻家哥哥想杀了自己……还有司机小王……他“觊觎”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小姐妹翻脸不认人,这一切……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湮灭?各位看官敬请期待……
  • 神妃驾到:王爷别挡道

    神妃驾到:王爷别挡道

    被囚禁了六年的阮家疯子,一朝惊起居然害的念青阁阁主家财散尽,神都之主都当她跟班儿,什么?她身后的那只小鸡是凤凰,一时间阮家三小姐从疯子变天才,废物变土豪:“喂,前面的那个,还不快给本姑娘让开,误了本姑娘的约会,小心一指头把你秒成渣!”某王爷回头,神颜成了猪肝色,一把扛回家:“敢背着本王偷吃,还不回家生宝宝。”
  • 霸气校草宠溺甜甜萌女

    霸气校草宠溺甜甜萌女

    啦啦啦啦啦啦啦易烊千玺跟女主会发生什么呢~拭目以待吧!第一章第二章纯属凑字,女主可不是这个名字的呀!
  • 王俊凯之雪花纯爱

    王俊凯之雪花纯爱

    女主在重庆巧遇了王俊凯,因双方父母的支持,他们不得不住在一起,因此对对方产生好感后,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墨苍灵动

    墨苍灵动

    莫冲,莫家天赋最差的子弟,受尽了其他家族的歧视,可在莫家中过的还算安逸。也许是老天的捉弄,只想安静的过完这一生的莫冲接连遭遇大祸。父母双亡,家族灭门。凶手是谁,他又能否完成复仇……
  • 异界召唤之大领主

    异界召唤之大领主

    穿越到异世,成为牧世家族第36代守护者,意外获得武将召唤系统,让天下人俯首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