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的女儿借了王戎几万贯钱。女儿回娘家小住时,王戎整天拉着脸,不见笑容。女儿心知其故,赶紧回家筹措还了王戎,王戎才释然,眉眼亦生动起来。几万贯钱对于王戎,可能也就跟我兜里的几块钱差不多。摊上这样的父亲,应是女儿心中一生的隐痛。我想这样一位父亲,是不会欢迎女儿回家多住几天的,因为住一天,就有一天的消耗。洛阳王家,并非穷家小户,少了这几万贯钱,日子就过得揭不开锅。王戎乃洛阳首富,光在洛阳的家产,天下就无人与之相比。
郗超在一天之内,几乎散尽了老父数千万的家财。郗超役于物,而不被物役,王戎心中有物,自然为物所累。钱财是一面镜子,在它面前可照出人的灵魂。俗语云:女儿是心头肉。痴于钱财的王戎的眼里,却只有白花花有银子,黄灿灿的金子。对女儿如此,对外人更不要说了,从侄结婚,他大方地送了一件单衣,过后又心疼起来,火烧火燎的,就厚着脸皮跑去要了回来。想起一个故事,一位女子因为老爸欠钱还不上,无奈只好嫁给了债主。新婚第一天晚上,女子对得意洋洋的新郎说:“我嫁给你,是因为老爸欠你的钱,你别太得意。”第二天凌晨,女妇睁开眼睛,摇醒熟睡的新郎说:“我爸到底欠咱们多少钱?可不能就这么算了。”这女子与王戎啊,有一比。
常常在深夜于昏暗的烛光之下,与夫人一起拿出家中的券契帐目,亲自用筹码计算财物,是王戎的爱好,似乎睡前不算一下自己有多少财物,不看一眼自己的金银财宝,就会睡不踏实睡不安稳。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写道,守财奴老态龙钟的时候,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到眼睛里,女儿把金子放在桌上,他几小时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呆望着同一件东西,也好像孩子一般,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容,偶尔说上一句:“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神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深夜里的王戎或许也是这个心态吧。只是不知王戎在临死之时,会对女儿留下点什么话语,史无记载。《晋书》对他的评价是“贪财嗜利,聚敛无度,鄙吝出人意表,时晋室多难,王戎阿谀取容,无志节。” 王戎如风中芦苇,随世风俯仰,身后之名一片狼籍。
还是年轻时的王戎,面目可爱一些,从游于竹林名士。星月之下,竹林之内,偃仰啸歌,肆意畅饮。竹林名士,优雅飘逸,不食人间烟火,斯情斯景,一下子就烙入脑海,日久发酵,酿成浓浓的情绪,只想厕身其间,给他们中的某一位做一名书僮,亲领他们天幽地远的清言玄谈,趁他们不注意时,偷偷地饮一杯他们的酒,我相信酒是使人走向神仙的一道灵符,酒能让人天辽地阔。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自治一方印章,上书“青藤走狗”,齐白石老人亦做过一方朱印,上刻“青藤门下狗”,大师对大师的惺惺相惜和发自内心的敬佩之意,从一方方印章里流泻而出,可惜,我不会治印,不然一定要来一方“竹林书僮”的印章的。
既富且贵的王戎,也有神情渺渺的时候,不过,那只是他在回忆之时。坐高头大马着朝服的王戎,路过黄公酒垆时,回头对客人说:“过去,我与嵇康、阮籍在这酒垆边痛快喝过酒。自从嵇先生早死,阮公去世以来,被时俗世务所累,难得清闲自由。今天见到这酒垆,它虽在咫尺,却好像隔着遥远的山河。”陷入回忆的王戎,神情萧索,如叶落雪飞的冬日,予人烟淡淡雨蒙蒙之感。
上了年纪的王戎老于世故,不复有竹林名士“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放洒脱,终日浸在财物的算计之中,沉浸在算计的快乐之中。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儿子不幸夭折时,却又情不能已,悲不自胜。山简安慰说:“小孩子不幸夭折,为什么如此悲伤呢?”东晋时,讲究礼不逾制,情不逾规。王戎却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父子情深,只是父女之情,为何又如此凉薄。
西方神话中传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因而有的人半人半魔,像王戎谁会料到他是如此之人?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集合体,好人、坏人,在多数情况下,是无法区分的。
王戎,在官,清言玄谈,领袖一时,在家,则是地地道道的守财之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