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7500000003

第3章 儿童和青少年时代(3)

这天清晨,滕益打发自己的老婆、儿媳和几位女眷来东大村打理孩子的行装。打理完了,又张罗着吃了午饭,之后抱的抱,背的背,抬的抬,出了北口直奔南城寨,一路风风火火,有说有笑,早有人遥见大队人马过来了,便撺掇着滕益去寨口迎接,接到了家,歪老汉唯恐姐夫心里难受,一直陪着姐夫喝茶说话嗑瓜子,一会儿说年景,一会儿说两家的娃儿,企望姐夫就当走了一趟子亲戚,串了一趟子门子;老四老五年龄尚小,心中无所牵挂;婆子媳妇们沏茶递水,杀鸡蒸馍;待众人团团围坐,该吃吃,该喝喝,人人落个欢天喜地,各得其所。

吃完了晚饭,聊有片时,张鸿恩配合众女眷安排老四老五早早睡下。翌日卯时,趁娃儿们未醒,张鸿恩辞别滕家,单自上路,走了大约1个时辰,进了北口径奔自家屋院,一屁股坐于八仙桌前,眼泪吧嗒吧嗒掉成了线儿。仅1夜之间恍若隔世,空荡荡的屋院死一般的沉寂,想起病故的爱妻及两个幼子,终忍耐不住伏在桌上哇哇大哭。

一年以后,张鸿恩续弦许氏,之后又添二子,起名张翰麟、张阁麟,在张家同代兄弟中排行老六、老七。舅舅这边,老四老五与几个表兄弟一起成长,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直至晚年,老四张秀甫的一大快事就是能与表弟滕金堂见面聊天。张灵甫两三岁即由舅舅代养,在性格及为人处世上,深受舅舅滕益的影响。长到七八岁,兄弟俩重返父亲怀抱,每逢节假日,小哥俩少不得结伴回舅家住上一段时日。张灵甫长大成人后,知恩图报,自入伍提干有了薪水,第一个接到他薪水的人就是舅舅滕益。

30年以后,张灵甫以74军副军长的身份荣归故里,大爸张鸿儒逢人便说:“当年多亏娃儿他舅了,老五现在可是成大气候啦!”

六、 绛帐清风与头名状元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各州、县、村开展启蒙教育,大办学社。至晚清光绪年间,学社改称学堂,多为私塾,一塾一师,师长始称教习,后称先生或教员,再以后又有了助教、讲师、教授等层次分明的称谓。

1908年,住于东大村东头的王家,首开学堂,初始招收学生8人,皆为王家后裔,后来也开始接纳其他姓氏的子弟。教员叫王朝宾,世代书香门第,人称六先生,字帖、文章、诗词远近闻名。清末,王朝宾及哥哥王士杰均考中过清朝的秀才,有了秀才身份,方有资格开办学堂。

学堂分初、高级班,均由王朝宾开讲。初级班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七言杂字》,高级班教材为《孟子》、《论语》、“四书”、“五经”、《春秋左传》。

到了清末民初,规定儿童7岁入学,先就读初级小学(初小)4年,之后再读两年高级小学(高小)。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主修有公民(修身)、国语(国文)、算术、地理、历史、自然、体育、音乐、美术(手工)9个科目。

张、王两家相距不远,两家人彼此尊重,和睦相处。十几年下来,东大村及邻村凡有出息的读书人,大多出自王朝宾门下,其中包括张鸿儒的大儿子张德甫和三儿子张致甫。

早年,凡做出成绩的教书先生被人尊奉为“绛帐”。那年秋天,王朝宾家宾客云集,灿烂的秋阳照耀着那张大书桌和一长排木书柜,也照耀着悬于堂屋的那块大牌匾。牌匾上镌刻着四个大字:“绛帐清风”,牌匾由张德甫、张致甫发起,联名诸多学生一同捐资赠送。在牌匾的右下角,注有几位得意门生的头衔,如:佳县县长张致甫,省建设厅材料科科长张德甫。

到了1913年,何生勇的叔父何惠川亲任校长,在东大村崇寿寺内办了一所“三民学校”,生源来自东大村、西大村、北大村和索庄村,学生7岁、10岁、15岁不等,多时高达300余人,学校为私塾复式教学,分低、中、高3个班,班与班轮流上课,由先生领读,学生跟读,每日填鸭式地满堂灌。低年级学生上课,中高年级学生自习,反之也是一样。课后学生们背书,背完书先仿一个大字,大字中间写中字,中字之间写小字,先生批阅时,对写得好的字句,用红颜色的笔以画圈方式予以肯定。

张灵甫幼年丧母,童年和少年时代,得益于舅舅、舅母和父亲的疼爱与呵护。父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舅舅剽悍、大气,王朝宾老先生的学养、学识,还有“三民学校”潜移默化的影响,都对张灵甫的成长起过重要作用。

听何生勇老人说,张灵甫在三民学校就读时,学习成绩相当不错,尤其对历史、古文和旧体诗词兴趣浓厚,国文成绩非常突出。少有大志,心比天高,张灵甫常与志趣相投的同学谈古论今,信奉“男儿当力挽狂澜,做中流砥柱”。每每评说岳飞、拿破仑,面颜英迈,目光熠熠,既能与人吐肺腑之言,又不肯与人苟同,且性情直杠,事事不甘人后。有一天,他父亲跟一个村农说自家的田地不够种,想再租种别人家的几亩地。13岁的张灵甫站在一旁,当即反问父亲:“为什么非要租种别人家的土地?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土地才对呀!”

临近高小毕业,德甫、致甫全力劝说二爸要让老五一直把书念下去,高小毕业后还应送省城完成中学学业。张家为耕读传家,既然老五书念得好,就要供他,多坚持几年,兴许就能供出个名堂来。

二爸心中自有盘算,自续弦许氏,又添两娃,如果继续供老五去省城念中学,自己、许氏、老四、老六、老七就要付出更多的辛劳。不过,两个侄子见过世面,考虑问题长远,且十分坚定地表示:“倘若不让老五继续念书,就等于把他坑了。如果仅仅因为经费困难,侄儿们愿解囊资助。”二爸思前想后,终于点头答应。

中学毕业考试时,张灵甫中了头名状元,名列毕业班榜首。张居正老人回忆说,他记得很清楚,有一天王朝宾老先生从西安返家,一进东大村的南门楼子,逢人便讲:“灵甫这次为咱村争了光了,考了一个头名状元,了不起呀!了不起!”

1918年夏,张灵甫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每逢假日,他带着笔墨纸砚,去西安文庙临摹王羲之、何绍基、柳公权、颜真卿的碑帖,有时错过午饭时间,就买上一块烧饼充饥,渐渐练就了一手好楷书。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打倒列强,笔诛卖国贼”、“士可杀不可辱”、“头可断,血可流,青岛不可丢”,学生们向民众宣传抵制日货,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北京学运风潮迅速蔓延到秦川大地,西安的大中学校纷纷罢课响应,高举横幅标语,涌上街头游行示威。时代的风起云涌,在青年张灵甫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印记,毋庸置疑,师范学校的求学经历,对张灵甫的人生影响巨大。

1921年夏,张灵甫师校毕业,因国文成绩优异,对中外历史情有独钟,老师和同学们劝他报考北京大学历史系。

能成为一名北大学子,张灵甫当然求之不得。可是进京城念大学,一年至少要花五六百块大洋,这跟念省立师范完全不是一回事。张灵甫写信垂询父亲意见,父亲求哥哥鸿儒代笔向儿子述说苦衷:

“我们非大户人家,不论你继母同意与否,做父亲的都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你兄张秀甫小时候只读过几年私塾,这些年与老六、老七一起,一直给父亲当帮手,父兄4人整年辛劳自不必说。老四现已娶妻成家,老六、老七眼瞅着也要娶媳妇。如果一直供你念到大学毕业,父母、兄嫂、两个弟弟及堂兄们都要背负沉重的包袱。你已定婚,师范也毕了业,咱村就办有三民学校,声名在外,莫不如回乡教书,择个吉日把婚事办了,也算了了做父亲的一桩心事……”

张灵甫想了很久,觉得父亲说的句句都是实情,自己已长大成人,到了该为父兄们排忧解难的时候了。这样想来,张灵甫果断地决定:返乡教书,成家立业,开始人生新的征程。

七、白虎上床,八字犯忌

师范快毕业时,经人介绍,21岁的张灵甫与19岁的邢勤英鸾凤和鸣,喜结良缘。邢勤英乳名倩倩,生于1905年,小灵甫2岁,家住东大村西头,与北头的张家相隔不过百米。倩倩的父亲叫邢世荣,当时在东大村任保长。

倩倩中等偏高,平日发不抹油,脸不施粉,看上去亭亭玉立,眉清目秀。夏季倩倩脑后常梳着一个小辔,手持一把芭蕉扇遮阳,上穿白绸短袖衫,下着灰蓝色女布裤,逢人不笑不说话,声音洪亮,动作麻利,唯一缺憾的就是裹着一双小脚,走起路来一拧一拧地晃。

张灵甫回到东大村,先去村办三民学校求职,很快获得通过,只是不按月发放薪水,而是按年给教员们发放小麦,依据年景的好坏,每年三四百斤不等。自有了工作,结婚成家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筹办婚事,万事皆顺,婚期临近时,算命先生突然说老五的生辰八字沾白虎,与倩倩的生辰八字犯冲。结婚之日午夜之时,洞房灯光若明若暗,影影绰绰,此时白虎极有可能蠢蠢欲动,一旦占床,颠鸾倒凤,会惊吓到刚刚进门的新娘子。但也不要害怕,破解有办法,就是要在午夜时分,派数人进洞房猛敲铜锣,白虎闻声害怕了就会回避,这样一来,新郎新娘圆满合房,双双无忧。

“白虎”的说法向有来历:

古时候每遇战事,手中有了“虎符”,才有可能调动一兵一卒。“虎符”由上下两块严丝合缝的模块组成,一块存在皇帝那里,一块握在统帅手中,可见一旦启用“虎符”,绝非寻常。

到了宋代,人们用“白虎堂”比喻帅帐,宋朝高太尉(高俅)商议军机之地即冠以“白虎堂”之名,也称“白虎节堂”。朝廷制有严格的规定,凡持刀擅闯“白虎堂”者,行刑残苛,重者死刑,轻者发配。当年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买了一把宝刀,高俅设好陷阱,传信邀林冲前去比刀,结果林冲带刀误入白虎堂,自此脸刻黄金印,发往沧州服刑。

“脸刻黄金印”,是指在犯人脸上刻字,又称“打黄金印”,行刑时犯人面部血流不止,印迹也会永远留在脸上。这是对持刀擅闯“白虎堂”者所实施的凶暴的刑罚之一。

我国近代著名大诗人聂绀弩(生于1903年,与张灵甫同龄),曾为林冲的这段遭遇写过一首著名的《题壁》诗。诗中有这样两句:“男儿脸刻黄金印,一笑心轻白虎堂。”寥寥14个字,字眼新奇而不失韵味,言词幽默却饱含辛酸。大意是说,林冲脸上虽被打上了黄金印,内心却轻蔑耻笑高太尉:你个权贵老儿,居心歹毒,下流卑鄙,“白虎堂”原来不过如此!

算命先生说张灵甫的生辰八字沾白虎,是说新郎的命运与帅帐、兵部衙门、军机要地有关联,破解的办法是在新婚午夜派人进驻洞房,猛敲铜锣,以驱吓白虎。

对“白虎占床”之说,张家长辈半信半疑,老五仅仅是村办高小的一位教习,什么“帅帐”、“兵部衙门”的,边都不沾。再说村办小学位于崇寿寺旧址,与“军机要地”相差十万八千里,你想攀都攀不上。呃,听说你这个算命先生方圆百里满有名望,我们花钱请你算命,你怎么扯出白虎来啦?还让我们找人三更半夜闯入洞房敲铜锣,真按你的话去做,不伦不类的,这事儿要是传扬出去,我家老五成什么了?一个大小伙子结婚,居然会引来一只吓人的大白虎,岂不让村人们笑掉大牙?商量来商量去,半信半疑的张家长辈,又不想得罪算命先生,于是采取折中的办法——洞房花烛夜,既不安排人进去敲铜锣,也不让夫妻俩午夜圆房。待客人走尽,新郎先在老屋打盹歇息,卯时之后再回新屋;新娘可留在新屋梳头洗脸,整理嫁妆,俟凌晨再圆房不迟。

新婚伊始,布衣张灵甫对倩倩知疼知热,衣食起居样样关心备至;倩倩对丈夫更是一往情深,百依百顺。灵甫每天去学校任教,倩倩在家生火做饭,蒸炒浆洗,侍奉公婆。

2006年6月10日,调研组来到陕西扶风,见到了83岁的刘桂霞大妈。刘桂霞是张居敬(老四张秀甫的次子)的媳妇,也是张灵甫的侄媳妇。她向我们讲述了她所熟悉的五娘:

“若算上雇工张顺德、李彦龙、刘应勤,家里每顿能有十来口人吃饭。若吃面条,就要和一大盆子面。大娘(堂长兄张德甫的媳妇)和五娘的手劲都特别大,和面、揉面、擀面、切面,一眨眼的工夫,几大盖帘子的面条就等着下锅了。我刚嫁过去的时候,年纪小,手劲也小,第一次擀完了面,左手腕子肿了起来,一碰疼得受不了。‘一定是抻了筋了’,五娘听说后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抓过我的左手腕,一会儿胡噜,一会儿揉搓,很快手腕红肿起来,但疼痛感已大大减轻。”

采访中,刘大妈告诉我们,“因为张家的家风好,所以大娘、二娘、三娘(县长张致甫的媳妇,常住西安)、四娘(后移居西安)、五娘、六娘、七娘,7个妯娌之间都处得好。张家长辈们常教导说:‘多个妯娌间,休要耍滑奸;只要心合意,黄土也能化金砖;又买骡子又买马,转眼又可置庄田;家家日子过得好,回走娘家母心安。’”

辞别之前,刘大妈向我们透露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她丈夫(即张居敬)在村里念小学的时候,五叔正在部队当兵。部队经常换防,有一年由河南洛阳迁至甘肃大良,从城市到乡村,条件骤变,家眷不便跟随,五娘只好从洛阳回到东大村。年纪轻轻,空守宅院,时间一长,五娘心里空落落的。因不识字,心里焦愁,却无法给丈夫写信表明心迹。五娘把周围的人想了一遭,思来想去,觉得找自家年幼的亲侄子最为妥帖。于是每过上一段时间,五娘便去找侄儿居敬。居敬识文断字,聪敏过人,既然婶子找上门来,便一次次充当代言人,且多年诚实守信,守口如瓶。直至1945年7月,张居敬考上了南京中央政治大学,代言人的身份才宣告终结。

问及对五娘的印象,王树勋、何生勇等老人是这样说的:“张灵甫的大女人好啊,除了没文化,几乎没有别的欠缺,为人品行端正贤德,婚后既孝敬公公张鸿恩和婆婆许氏,又善待兄嫂和弟弟、弟媳。没文化,也不是她的错,那时候村里的女孩子很少有机会接受儿童启蒙教育。虽说五娘没文化,但心灵手巧,勤奋过人,记忆力过人。在张家,五娘威望很高,甚得大爸、二爸的信任及全家人的敬重,胞兄张秀甫对这位弟媳更是另眼相看,言谈举止极为尊重。五娘在张家能有如此地位,颇为不易,因为婆婆不是自己的亲婆婆,兄弟4人之间也是同父异母,何况自己的丈夫常年在外,极少回家。”

常说开弓没有回头箭,随着张灵甫军旅生涯的旷日持久,若干年后,还真就应了算命先生的“沾白虎”之说,且“白虎之路”越走越顺——从排、连、营、团、旅、师,一直干到74军军长兼南京警备区司令,刚满40岁便铺平了自己的将军之路。虽说日久天长,夫妻关系日疏日远,形同虚设,但直至战死,张灵甫一直承认邢勤英为自己的原配夫人,从这一点上说,邢勤英又是幸运的。始初,张灵甫也曾产生过离婚的念头,但想法刚一冒头,便被舅舅滕益给按了回去,其细节可参见本书第二章第4小节——“舅舅大闹张灵甫”。

同类推荐
  •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本书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拿破仑代表一个时代,被称为一代“军事巨人”,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天才。他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作者通过对拿破仑心路历程的描述,使世人对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 求知文库-生物学的开拓者

    求知文库-生物学的开拓者

    本书为青少年读物,主要介绍了为生物学的发展以及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纵观中国历史,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个是秦始皇,另一个就是汉武帝。秦始皇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然而这个帝国由于缺乏统治经验——尽管秦始皇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它还是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之后的大汉屹立于民族之巅,经历过不温不火的统治时期,汉武帝的诞生,为这个王朝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如果历数历代帝王,也许只有汉武帝才算得上是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伟大君王……本书是其传记,讲述了其生平事迹。
  • 王莽

    王莽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本书基于史料又不拘泥于史料,既引用历史文献,又运用文学手法,讲述了出生于显赫世家却又遭幼年丧父,笼罩在王氏阴影下的王莽如何从守拙、礼贤、奉公到上位、遭黜,进而蛰伏、隐居,克己、再上位,到又一轮勤俭、谨慎,大权在握,结交儒士,培植势力,自我膨胀,予取予夺,从“安汉公”到“摄皇帝”,篡位当真皇帝,改制天怨人怒,导致群雄并起,走向覆灭的全过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历史的、有血有肉的多面王莽及其走向自我毁灭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尸修大帝

    尸修大帝

    垃圾星上的乞丐乐飞,被强行注射“丧尸病毒”后,借助“大罗尸仙”的青色指环之威能重生为独一无二的“尸修”。白天,乐飞是惊才绝艳的俗世佳公子,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紫罗兰大公”!黑夜,他化身为冷血恐怖,除恶扬善的“嗜血判官!”当域内星魔疯狂屠戮人类,凶恶的妖邪肆虐,叛乱的烽火和硝烟四处弥漫,嘹亮的战歌再度响起。紫罗兰大公乐飞的挺拔身躯支撑起了坍塌的星河!披肝沥胆凌云志。翻云覆雨紫罗兰渴饮仇敌颈上血。笑看英雄不等闲!
  • 绝代双骄:腹黑王爷俏医妃

    绝代双骄:腹黑王爷俏医妃

    一朝穿越,为何别人都是废材小姐,可以逆天,俯瞰天下!而她就是一个不受待见的王妃?而且那个所谓的“夫君”王爷,竟然还有一堆侍妾?还各个都是小婊砸!无妨,反正也无聊,整一整小婊砸也不错!但是,那个啥狗屁王爷你吃错药了吗?不是要休了你姑奶奶我吗?不是不待见你姑奶奶我吗?现在一天到晚粘着你姑奶奶我是要作甚?哎呦卧槽你还脱衣服?卧槽你滚开!别过来!
  • 志权天下

    志权天下

    灵气最希薄的大陆,出现了一位修炼奇才,为了追求武道极致,腥风血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白露将晞

    白露将晞

    他步步为营,工于心计,踩着尸山步步往前。她无忧无虑,家庭幸福,忽然噩梦降临,幸得他相救,从此换了一种人生。遇见他之后,原以为踏入一场美梦,谁料竟是无尽折磨……“成大事者,必然要牺牲一些东西。”“所以你选择牺牲我。”若是那日溺亡与冰冷的湖中,若是从未遇见他,该多好。
  • 重要的抉择

    重要的抉择

    夙妤从小是夙家备受宠爱的小公主,拥有超高的智商及其各种马甲。她认为自己一生不会有所求。唯独遇见他,在次次追求,都已失败为终。在最后一次,他却宣布要和青梅竹马订婚。她选择出国,在回国后。他开始追求,但在从自己追求他开始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照顾自己的青梅竹马,她会选他们中的一个,还是会重新出现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 不孕不育临证效典

    不孕不育临证效典

    本书邀请相关学科专家,从中医、中西医结合角度,对不孕不育相关病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古方今用、单方验方、名老中医经验,以及西医治疗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特别是突出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具有科学、实用、先进的特点,可供相关学科医务人员参考阅读。
  • 走进科学·草木奇葩

    走进科学·草木奇葩

    在自然界中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奇异功能,等待着科学家们揭秘枝叶与光合作用与之融合后所产生的奥秘。
  • 穿越后成大佬团宠

    穿越后成大佬团宠

    【女强男强,穿越,团宠,1v1,娱乐明星】【双洁,男主自带检绿茶功能,无小三,无误会】易茈(zi三声)沫穿越了。从5020年,穿越到2020年[PS:与现实生活有关联,但不是全部]。从大佬穿越到一个小透明,大佬决定从此不做小透明。她开始进军娱乐圈,进军商业,进军赛车业,一不小心又得了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正当别人嘲笑她只有智商没有背景的时候,她的五个哥哥找上门来,五个哥哥把她宠得“不能自理”。这时墙角里一对父子儿子:爸爸怎么办?妈咪是不是不要我们了?某男黑了黑脸:走,找她去好日子还没过上两天,易茈沫一不小心又穿回去了,正当她想尽办法想穿到2020年的时候,一对父子站到她的身边:夫人(妈咪)孩子(我)都有了,还穿到2020年干什么?【PS:上一对父子和这一对父子是同样的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