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4000000016

第16章 三军一江山岛联合登陆战(1)

1954年7月起,中共中央、毛泽东从国际国内形势考虑,又提出了“解放台湾”和沿海岛屿等问题,并密切关注着美蒋的阴谋活动。1954年7月20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召集会议,他说:“形势变了,准备打大陈,先解决浙江沿海岛屿,美帝不会有大的干涉。你们就准备吧!”

东矶列岛解放后,敌盘踞的大陈岛和一江山岛屿就赤裸裸地暴露在我军面前。于是,我华东军区首长立即把解放大陈岛,列入了议事日程。

记得,那是在解放东矶列岛之后不久,我们海防大队正在休整之际,一天,忽然接到要参加新的战斗任务。不料这消息竟不胫而走,一下便在指战员中间传开了,大家无不为之欢欣鼓舞。随后,部队便以高昂的士气投入了热火朝天的战前练兵活动(解放一江山岛,当时还是保密的)。

在战争年代里,老战士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只要几天听不到枪声便会闷得慌。也许这是当年我们这些军人的一种“职业病”,也许还是受到那无形的历史使命感所驱使,一离开战场,如同演员阔别舞台一样,生活里总像缺点什么似的。东矶列岛解放后,敌机还分批到我海门昼夜袭扰。

不知是出于对那硝烟弥漫的战场的迷恋,还是由于听惯了大炮轰鸣缘故,作为一个革命战士,总是以能多参加战斗、多歼敌人为最大的快活。

哪一个人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哪一个战士没有自己的问题,但共产主义的理想把我们个人命运联系起来了。战争年代,生活是艰苦的,物质待遇是菲薄的,但没有人为这些事烦恼。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是革命者,不是来求:“功名”的,当然更不是“功名”的投资者。

当时部队正处在实行“薪金制”、“军衔制”和“义务兵役制”三大制度前夕,但部队的思想一直是稳定的,很少有人考虑个人的去留与待遇问题。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有谁能不被这种高尚的情操所感染!

那时我们还年轻,当时我28岁,在临战前,家中发生了不幸,第一个儿子夭折,爱人在杭州浙江军区医院生命垂危。我听到这个消息,心情十分沉重……。

大队政委许维清同志主动向领导机关给我请假,叫我去医院看望爱人,但在临战前的关键时刻,我们海防大队全体官兵即将开赴新的战场,作为大队的主管干部,我怎能离开部队呢?况且许维清政委刚从公安16师48团政治处主任的岗位调来不久,情况不大熟悉。他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大我5岁,在战争中左眼伤残失明,行动不便又不习惯海上生活,一下海就晕船呕吐,我不能丢下不管。

对军人来说,枪声就是命令,打仗要紧。顾不上许多了,一切别的事情只好等打完仗再说啦。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这虽是一句俗话,但此时却缓解了我的心情。于是提笔给爱人写了一封信,给以书面安慰,同时,委托浙江军区后勤部政委夏玉华和军区医院医务主任李鸣涛等首长和老战友代为看望,该医院直属他们领导。他们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前往探视和处理此次医疗事故,并给我来信和电话说:“宫敏同志已脱离危险,可以放心了……”。此后,我便和部队一起开始准备紧张的渡海作战训练工作了。

一、为何要选择一江山岛——“杀鸡”

在全国大陆及东矶列岛解放后,继而解放国民党所盘踞的沿海岛屿‘包括台湾),是历史的必然。至于时间和突破口的选择,则要看环境和条件,更要看战役指挥员的组织才能和指挥艺术。

据了解,张爱萍同志1951年2月调任职浙江军区兼七兵团司令员后,关于解放浙江的沿海敌占岛屿就有过考虑。

1952年3月,他调往华东军区任参谋长不久,陈毅司令员把他找到上海,授意他主持研究解放浙、闽沿海敌占岛屿问题。根据当时情况,张爱萍的决策,很自然地把筹划解放大陈岛当作首要任务,即由北向南的作战方案。

当时,经陈毅同意,张爱萍即以华东军区司令部名义,颁发了《解放上下大陈列岛登陆作战的指示》。为加强海防、巩固国防、彻底歼灭浙南沿海残余敌,打通南北航运,并为解放金门、台湾创造先决条件,决定以陆军第21军全部、22军65师和华东海军全部与空军主力协助下,坚决攻歼上、下大陈据守之敌,解放大陈岛,并相机解放浙江及闽北沿海敌人占岛屿。

同年6月,陈毅司令员将上述作战方案报请中央军委、毛主席批示。根据华东军区建议呈件,7月24日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在报告中的《对解放上下大陈岛登陆作战的指示》上批示道:“进攻上下大陈岛时,美海空亦可能参加,为慎重计,须待朝鲜停战实现后举行为宜,请主席考虑批示。”

7月2日,毛泽东主席批示道:“同意你的意见,在朝战前不要进行对浙江上下大陈岛作战。朝战结束后何时进行及如何进行亦须慎重考虑。”

这仗暂时不打,但张爱萍于8月,还是在穿山岛组织了以21、22军和海、空军等部队参加的登陆演习结束直至为止。

1953年3月,张爱萍参谋长率王德(处长)和章尘科长并率一个在朝鲜打过坑道的工程技术勘察小组到福建现地勘察后,将作战方针改为由南向北,即先夺取大、小金门,以收不战或小战而一举解放闽、浙沿海岛屿之效。

战役准备工作有陆、海、空三军参加(预计20万人的兵力),并在福清、同安、漳州等地修建机场,同时修筑集美到高奇的海峡堤坝及鹰厦铁路的方案。1953年7月此方案经陈毅、张爱萍直接向毛主席和彭总汇报,依据情况的变化,毛主席同意了由南向北的作战方案,并任命张爱萍参谋长为总指挥。

张爱萍颇感突然,忙说:还是请叶飞同志担任合适,这二三十万人我可指挥不了。

毛泽东说:人家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你这二三十万就讲太多了?

陈毅说:“毛主席已经决定了,我们就这样落实吧!”

毛泽东询问了一下沿海敌岛屿活动的情况后,对张爱萍说:“现在看来,朝鲜很快就要停战,你和叶飞还没去过朝鲜战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到朝鲜去见习一下嘛。解放金门的准备工作,修机场用部队,在家军区领导指挥就行了。”

1954年6月,美、蒋即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强占台湾。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严正指出是一个卖国条约,侵略条约!中国人民极大义愤。

1954年7月起,中共中央、毛泽东从国际国内形势考虑,又提出了“解放台湾”和沿海岛屿等问题,并密切关注着美蒋的阴谋活动。1954年7月20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召集会议,他说:“形势变了,准备打大陈,先解决浙江沿海岛屿,美帝不会有大的干涉。你们就准备吧!”

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一定要解放台湾》。

8月1日,朱德总司令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7周年大会上讲话,要求全军指战员加强政治、军事训练,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提高警惕性,经常保持战斗准备,为解放台湾,保卫祖国而奋斗。

1954年8月2日,即解放东矶列岛两个多月以后,彭德怀在总参谋部主持召开了解放浙、闽沿海岛屿的作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总参谋长粟裕、作战部长张震、铁道部部长吕正操、通信部长王诤、海军副司令员方强、空军副司令员壬秉璋和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邓华、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等人。

会上,张爱萍参谋长专题汇报了解放大陈列岛战役设想一首选攻占一江山岛,同时佯攻披山,得手后,全力进攻大陈本岛的设想,彭总组织与会人员作了充分座谈。在讨论中,当有人提出解放台湾问题时,彭总说,解放台湾是个长久任务,要做长期准备,我们要有“卧薪尝胆”的精神……。彭总最后表示同意张爱萍的攻占一江山战役设想,并说:“要充分准备,慎重初战,攻则必胜。”

接着,粟总长讲话,大意是,同意彭总对一江山作战计划的指示。这是我军首次陆、海、空联合登陆作战,组织工作比较复杂,要估计到美国可能插手,要作艰苦打算,组织小编队轰炸一江山,同时也轰炸大陈岛,摸摸敌人的反应……。你们(指张爱萍等人)回去后,拟一个详细作战方案再来京向军委汇报一次……。

张爱萍参谋长回南京不久,便接到了军委指示:“华东军区应以海空军轰击大陈岛国民党守军,并准备以一部陆军攻占一江山岛,以打击美国和台湾当局的‘协防’阴谋,查明美军可能采取的行动,为解放浙东沿海所有岛屿创造良好条件”。

根据军委首长指示,8月10日,华东军区张爱萍参谋长主持了作战会议,研究作战部署,决定以步兵20军60师为主力,在海、空军直接协同下,于充分准备之后,在有利时机,发起对一江山岛的登陆作战,进攻时,南北一江同时登陆。此方案经华东军区常委讨论同意后,一面给20军60师下达预先指令,并于8月20日派石一宸处长第二次去北京,于22日当面向粟裕总参谋长汇报作战方案。8月24日,彭总亲自听取了汇报。据石一宸同志回顾,这次汇报很扼要,整个作战方案只讲了半小时,尔后彭总指示,他一口气讲了两个半小时,讲得很多,很具体,很详细。彭总逐条地讲了他对军区作战计划意见之后,强调说,要用宰牛的刀子去杀鸡,他解释说:“人们常说‘杀鸡焉用牛刀’,这次我们要用宰牛的刀去杀鸡”。为什么这么做,他讲了很多道理,讲得很精辟。接着彭总说:“轰炸大陈的那一天,要想尽一切办法查明大陈港内及其停泊在那里的美舰,如美舰在那儿,我们暂时不攻击,等他离开以后再打,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麻烦。我们的原则是既不惹事生非,但也绝不示弱……”。

对大陈列岛战役中的一江山登陆战,中央军委和总参首长极为重视,当晚,19时30分,总参就给华东军区发了电报:“同意石一宸同志代表军区汇报的作战方案,可先着手准备……”。

随后,军委又作了如下具体指示:

(1)要充分准备,有把握后才发起攻击;

(2)在组织海军与空军行动中,要严格掌握对美国的政策,即不主动惹事生非,又不示弱的自卫原则:

(3)从小到大,从实践中训练和锻炼部队,为解放大陈、马祖、金门及台湾创造条件。

除上述3点外,军委发了电报:“要充分准备,作最艰苦的打算……”。

二、一江山岛的概况和战前准备工作

一江山岛地处台州椒江口东南面,西北距黄岩县海门镇(现为椒江市)30余公里,东南距大陈岛16.6公里,北距头门山9公里。分南、北两岛,相距110~250米,中间相隔一条江,形成南北对峙(这就是一江山岛的由来)。北一江稍大,东西宽1900米,南北长100~700米不等,面积约1平方公里。南一江东西宽约1010米,南北长约300米,面积约0.7平方公里。

岛的四周全系岩石岸,岸高约10~40米,北江海岸地段陡崖峭壁,一般约为40~70度,两岸可供攀登的地段全长不足1000米,近岸水深7~8米,但受海潮和风力的影响易产生“旋涡”和“岩头浪”,地形易守难攻。

该岛守敌为国民党军第四突击大队和突击二大队4中队和一个炮兵中队,共1087人(原判断敌为1300人)。一江山地区司令王生明上校,曾任防卫部副师长,是国民党军1954年的“战斗英雄”。第四突击大队大队长是王辅弼中校(王在淮海战役中曾被我军俘虏过)。

守军在美国“西方公司”协助下,长期设防,构筑有永久性、半永久性地堡154个,堑壕两道,以203和180制高点为支撑点,火力可两岛互相支援,并有铁丝网和地雷、绊网等副防御设施。其火力配系分四层,主要控制滩头前沿;

——以配置在山腰处的山炮、榴弹炮为第一层火力;

——以战防炮、机关炮置于前沿突出部作为第二层火力;

——以迫击炮及配置在前沿的火箭筒和机关枪为第三层火力;

——以冲锋枪、卡宾枪、手榴弹为第四层火力。

敌人声称一江山岛为“生物通不过的钢铁堡垒”和“打不沉的‘美造’军舰”。

国民党“国防部长”俞大维声称:“一江山岛是大陈的门户,大陈是台湾的屏障,一江不保,大陈难守,大陈不保,台湾垂危!”他们把确保一江山叫做保卫“自由世界”前哨阵地。蒋介石对一江山岛设防特别关心,提出了“保卫台湾,必先固大陈”等口号,并在舆沦上自欺欺人地不断叫嚣什么:“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还搞什么“克难英雄运动”以及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盟军一齐收复大陆”的欺骗宣传。

朝鲜停战后,国民党加强了驻浙江沿海岛屿的守备力量。他们以上、下大陈岛为中心,并在渔山、一江山、披山、南北麂山等诸岛设防,部署了国民党46师3个步兵团、军官战斗团、直属炮兵团、工兵营、宪兵连和6个突击大队,还有匪特等共21000余人,有舰艇10~15艘停泊在大陈港,由国民党中将67军军长刘廉一统一指挥。

他们不断派出飞机、军舰对我温州、台州等地进行袭扰。破坏我渔业生产和我海上交通,严重危及我沿海军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严惩敌人、解放浙东敌占岛屿是当地军民的共同愿望。华东军区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于1954年8月,华东军区召开作战会议,研究部署对一江山岛登陆作战并就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要攻占一江山岛,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正确选择登陆时间和地点。要解决好这两个关键问题都有一个从我军实际出发,确定具有自己特色的打法问题。

要解决登陆时间等一些重大问题,要有科学的论断,张爱萍和与会者就一江山岛登陆战进行了讨沦:参加会议的除两级高级指挥员外,华东军区的苏联首席顾问也参加了。主持会议的张爱萍先请顾问“老大哥”讲话。

顾问看来是事先做了认真准备的,讲起来一套一套的。他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战役动用了6000艘军舰、10000多架飞机和200万部队参加,历时两个月。苏联顾问引经据典,主张夜间登陆,但他讲的与我国一江山之战现实情况甚远。

夺取制海权和制空权以后,摆在参战部队面前的是如何攻占—江山岛了。

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陶勇和华东军区空军副司令员聂凤智听后不约而同地起来反对,主张白天航渡傍晚登陆。

这位苏联顾问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很强,一听有人反对他的意见,就提高嗓门用教训的口气说:“如果白天航渡傍晚登陆肯定要失败!”

陶勇和聂凤智都是驰骋沙场几十年的名将,提起意见来,从来是不饶人的。陶勇说:“制海权、制空权控制在我们手中,怕它什么!”聂凤智紧接着说:“就是台湾的飞机倾巢出动,我们也能牢牢控制制空权。”

苏联顾问的意思,要张爱萍出来表明态度。张爱萍一言未发,暂时保持沉默。苏联顾问气哼哼地合起本子离开了会场,在座的同志有些惊愕。张爱萍说,请大家继续讨论。这时,张爱萍笑了笑说:“走了也好,让我们自己来决定自己的事情吧。”又说:“顾问是我们请来的客人,我们要尊重,他对现代化作战是有经验的。但是,我们的仗是在特定条件下打的,不能脱离我们现有的条件来研究现代化作战。我们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作战之路。”

同类推荐
  • 彩云新天遇有时

    彩云新天遇有时

    本书精选近两年的散文、随笔75篇有余,其有爬崂山游记,作者多以赋、兴笔法,描述一个“驴友”眼中的自然物象与自在物象。与野人为善,成野人之美,感纯粹诗意之流转,想神圣华夏之道统,山水之爱,山水之心,野的行走,野的善美。部分文章已在网络发表,受到众多“驴友”与读者的喜爱。
  • 西西伯利亚笔记

    西西伯利亚笔记

    纪实文学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状态,是任何文学校式的在任何年代的发展无法比拟的,这令人欣喜,也令人忧虑。欣喜的是纪实文学无、论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形式的创新的变化、出版的速度和规模以及读者的接受和反应都已经在文学界和出版界一马当先。忧虑的是过快和过度的膨胀容易形成泡沫,而泡沫是不会结出果实,留下种子的。
  • 叔本华的辩论艺术

    叔本华的辩论艺术

    叔本华讲述辩论艺术的传世原著,简体中文版全球首次出版。叔本华认为,无论主张是对还是错,所谓辩论,就是在彼此思考的激战中,大力维护自己的主张。因之,必须让争论成为一种艺术。诚如击剑者在决斗时关心的并非谁是谁非,而是如何出招与接招,辩证法也一样,它是一种思想的剑术,在针锋相对之际磨亮智慧,让论点听来言之有理,早一步看穿对手策略,识破并化解言语的诡诈。为此,叔本华以西方先哲的辩证与逻辑为出发点,归纳出38种辩论招式,涵盖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修辞学等学科领域,以绝妙的方式引领读者理解辩论的艺术。全书妙语如珠、睿见迭出,读来饶富兴味。本书位列德国、法国排行榜哲学长销书,高中指定阅读参考书。从每一种辩论技巧的解析,到具体的应用分析,全书结构清晰、篇幅精当、睿见迭出。无论你想学习逻辑严密的滔滔辩才,抑或想在思想的砥砺中找寻真理,本书都极为适用。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印下最美的记忆)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印下最美的记忆)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梁晓声文集·散文5

    梁晓声文集·散文5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热门推荐
  • 总裁独宠一生

    总裁独宠一生

    沈轩和顾涵是青梅竹马,从小沈轩就喜欢顾涵。毕业再见就是6年后,沈轩成为一名律师,接手了顾涵的离婚案,自从顾涵离婚后,沈轩开始一系列的追求,最后抱得美人归。
  • 小桃园

    小桃园

    男主本是一个安安分分的打鱼人,却因一天忙碌而忘了返回,与桃源女主的情缘,家人的牵挂该如何选择?世界与乐土的命运又会如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乡村小农民

    乡村小农民

    稻花村,一位苦逼少年无意间得到能力。村霸,村富,村流氓,通通跪下……且看,少年逆袭爆发带领稻花村民走出山村,冲出黑牛镇,奔向祖国大地……
  • 圈养笨笨熊

    圈养笨笨熊

    漫画小公主撂倒高智商王子,这是一个需要“高情商”的爱情故事!超豪华的学院,独立岛上贵族式教学,她是勤奋好学的漫画少女,偏偏就是学习一塌糊涂,遇到了天生大魔头的高智商冰山王子!
  • 锦门庶女生活手札

    锦门庶女生活手札

    一个女孩子的主题曲
  • 召唤神兵闯异界

    召唤神兵闯异界

    身带兵主召唤系统,纵横异界,争霸洪荒,终成为一。华夏十大名剑助我争霸人之战场;上古十大神兵随我斩杀异界神明;太古十大神兵为我屠仙;洪荒十大神器伴我成圣。唯一路上,斩魔兽、杀天神、屠金仙、虐圣人、废掌控者。血雨腥风成唯一,情断义绝舍佳人;大爱无疆悲天地,魂牵梦绕终无悔。不一样的异界,不一样的召唤。
  • 灵气复苏时代的懒熊

    灵气复苏时代的懒熊

    变成了一只混吃等死的小熊猫。张凡最大的愿望就是饲养员可以给它加点肉,熊猫可不是素食主义者啊!恰巧遇到了灵气复苏时代,张凡作为一只熊猫躺着躺着就进化了。作为一只有理想的小熊猫,张凡只希望少个安稳的地方睡觉。
  • 我与江先生没有关系了

    我与江先生没有关系了

    “我没有错,不是我害的,江轩墨你要相信我”。“苏婉你还要我怎么相信你,白清清都没有父母了,你怎么还不放过她,你怎么这么可恶”。“墨,让她走让她走我……我害怕呜呜呜”。“清清别哭我会让她消失的,我会让她付出代价的。管家,把她扔出去交给警察局,故意杀人案,够她坐个几年牢”。“轩墨……江轩墨真的不是我,不是,你要相信我……”“苏婉反正以后苏家就不复存在了,债你来慢慢还”六年,还爱吗?不爱了,还痛吗?痛。是这个男人的出现,给我光芒,给我希望,给我证明清白让他后悔。所以,风奕哲我会爱你,给你一个家。“苏婉,嫁给我吧。”
  • 情感百味录

    情感百味录

    这是一本由很多个情感小故事组成的一本小说,有喜有忧有遗憾有痛苦。亲情,友情,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