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3300000068

第68章 老子出关、西入及飞升地考析(1)

老子姓李, 名耳(又名重耳), 字伯阳, 号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乡)人, 做过周朝管理图书典籍的守藏室史(又称柱下史)。他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 李姓人的先祖, 世界公认的中国古代第一位文化名人。他的《道德经》(又名《老子》、《老子五千文》)一书, 早就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 被国际学术界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学说, 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他本人一直受中国人尊崇, 更被历代的李姓人怀念和祭祀。然而, 对这位文化名人的身世, 史籍中除了《史记》有一篇语焉不详的《老子韩非列传》外, 别无篇章可寻。这里, 冒昧地对老子的出关、西入及飞升地试作考析, 以抛砖引玉。

一、老子西出散关而隐

“老子修道德, 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之久, 见周之衰, 乃遂去。至关, 关令尹喜日: ‘子将隐矣, 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莫知其所终。” 这是《史记》老子列传里唯一述及老子行踪的一段话, 为研究老子晚年行踪及其所终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它是本文考析老子出关、西入及飞升地的基石和起点。

引文中的“见周之衰”, 是老子辞官隐逸的根本原因。“周之衰”, 《史记》是这样写的: “平王立, 东迁于雒邑”。“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楚、秦、晋始大, 政由方伯。” 郑玄注云: “长诸侯为方伯。” 即周平王东迁洛邑后, 王畿由东西长一千余里缩为六百里, 且因赐予诸侯、被诸侯抢夺、被戎族攻占和给王族公卿大夫做采邑, 日趋减少, 方圆只有约一二百里。政治上诸侯不听周天子命令, 诸侯召天子, 召之即来, 天子成了傀儡, 依附于大诸侯。军队由原来的“八师” 十四万人, 减少到东周时一个大诸侯国三军、一个小诸侯国两军的程度, 到后来甚至不足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了。经济上, 王室的朝聘贡献这一主要来源几乎断绝, 相反还要向诸侯聘问, 周天子有事要向诸侯伸手。

平王去世后, 桓王曾向鲁国国君乞求财物办丧事。这种“衰” 的现象, 用老子的说话, 就是: “天下多忌讳, 而民弥贫, 人多利器, 国家滋昏,”, “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 “知者不言也, 言者不知也”, “我介然有知, 行于大道, 唯施是畏”。因为“大道甚夷, 而人好径, 朝甚除, 田甚芜, 仓甚虚”, 而王戚贵族“服文彩, 带利剑, 厌饮食, 财货有余。” 面对此情此状, 老子愤慨地说: “是谓盗芋, 非道也哉”, “强梁者不得其死, 吾将以为教父”。一句话, 老子对周王朝是彻底地绝望了。

此外, 我以为周王室内部嫡庶子之间争夺王位的斗争, 是老子隐逸的直接原因。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的时间, 据《孔子家语》云在周景王(前544—前520年)时, 即公元前521年。

一年后, 周景王死, 周王室内部发生了长达十八年的争夺王位斗争。《史记·周本记》载:

“景王十八年, 后太子圣而早卒。二十年(前520年), 景王爱(长庶子)子朝。欲立之, 会崩。

子丐之党与争立, 国人立长子猛为王。子朝攻杀猛。……晋人攻子朝而立(猛母弟)丐, 是为敬王(前519—前477在位)。敬王元年(前519年), 晋人入敬王, 子朝自立, 敬王不得入, 居泽(邑)。四年, 晋率诸侯入敬王于周, 子朝为臣, 诸侯城周。十六年(前504年), 子朝之徒复作乱, 敬王奔于晋。十七年(前503年), 晋定公遂入敬王于周。”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 年)记载: 拥立王子丐的单公和刘氏, 杀死了拥立王子朝的大夫宾起; 在一次战斗中杀死了八个王子; 在另一次战斗中俘虏了对方的将军鄩肸, 烧死于街市。晋国支持单公、刘氏, 反对拥立王子朝的一方。贵族尹文公、召公奂、南宫极和甘氏, 拥立王子朝。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记载: 王子朝一方攻下刘氏的刘邑, 放火烧城。鲁国出兵援助单公、刘氏, 将居于泽邑自立为王已四年的周敬王姬丐保送至周京洛邑, 要王子朝为臣。王子朝及支持者召氏、毛伯得、尹氏固和南宫嚣等, 载着周王朝的典籍逃到了楚国南阳的西鄂。老子“居周久之”, 周景王在位的二十五年, 他是亲历了。他深知景王爱子朝之因, 也了解子朝、子丐各方的实力。他以卓异的哲学家智慧, 预料到这场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用老子的话说, 就是“天无以清, 将恐裂; 地无以宁, 将恐废; 神无以灵, 将恐歇……侯王无以正, 将恐蹶。” 所以, 我认为老子是在这场斗争开始后的公元前518年或在已无典籍可管的前516年“遂去” 西行的, 并非如胡适考证的那样“老子在公元前518年至511间会见过孔子, 老子过关西去是神话”。相反, 老子出关西行于秦是任何人否认不了的事实。

老子为什么不回很近的家乡曲仁里, 而要到很远的秦地去?因为《庄子·寓言》说, 此前, 老子的学生“杨子居南之沛, 老子西游于秦, 归于郊, 至于梁而遇老子”。老子对秦地曾有过一次短时间的游历。老子对秦国长期无战争、社会安定、爱人治国、劝励农耕是目睹了, 而别的诸侯国和曲仁里正处在不断的战乱和灾祸中, 民不聊生。还因为老子“身在柱下, 无所不观, 所见方书”, 秦地“圣迹” 甚多, “小国” 里古风犹存, 自己的远祖曾采食于陇西邑。上次“西游于秦”, 时间短, 未寻访。现在“将隐”, 就要去传播学说, 寻访“圣迹” 和“小国”, 还要“寻根问祖”。老子怀着这样的目的, 迈上了西行之路。

引文第三句中“至关” 的“关”, 对了解老子西行踪迹是个关键。这个“关”, 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函谷关(古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 另一种解释为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 多数人采用前一种解释, 我以为后一种解释更符合老子出关西行的史实。从两关所在方位看, 都在洛邑之西, 说明老子出洛邑“至关” 是实实在在地向西了, 并没有隐居到洛邑东南方的老家鹿邑去。从洛邑至两关的距离看, 函谷关近, 散关远, 远近距离相差三倍以上。取何种解释, 对研究老子西行出关的行踪就大不一样了。如果是函谷关, 那么, 老子在未走出今河南西部时, 就“莫知其所终” 了。如果是散关, 那就说明老子是在走过今日的关中平原到达东秦岭一带时, 才“莫知其所终” 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北魏郦道元, 在《水经注》卷十七《渭水上》“又东过上邽县(今天水)” 一句的注文中说: (渭)“水东入散关”。《抱朴子》、《神仙传》曰: 老子西出关, 关令尹喜候气, 知真人将有西游者; 遇老子, 强令之著书耳。不得已, 为著《德》《道》二经, 谓之《老子书》也。(散关)有老子庙。干宝《搜神记》云: “老子将入关, 关令尹喜, 好道之士,睹真人当西, 乃要(即邀)之途也。” 在这几句引文以前的注文中, 还说到散关西面的渭水支流有“伯阳谷水”、“伯阳水”、“伯阳城南谓之伯阳川, 盖李耳西入往迳所由, 故山原畎谷, 往往播其名焉。” 又《隋书·地理志》记载: 天水郡统辖的上邽、冀城、清水、秦岭、陇城、成纪六县中, “秦岭: 后(北)魏置曰伯阳县, 开皇中改焉。” 北魏设置的伯阳县城,就是郦道元注文中的“伯阳城”, 设置于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之后的太平真君初年(约440年), 距老子西游途经此地已近千年, 北魏朝廷还要以老子之名作县名。从而可知, 郦道元和北魏以前的学者们, 早就将“老子西出关” 的“关” 确定为渭水中游天水以东的散关了;

古代人民和官府, 早就将老子过散关后经过的河水、平川和城市冠以伯阳之名, 纪念老子,“播其名焉”。

老子“至关” 的“关”, 还可通过“关令尹喜” “强为我著书” 的事实进一步判明。

喜, 字公文, 春秋末陇西(今临洮)人, 秦国大夫, 曾为散关令。《抱朴子》说: “老子西游, 遇关令尹喜于散关, 为喜著《道德经》一卷, 谓之《老子》。” 《列仙传》说, 尹喜“善内学星宿, 服精华, 隐德行仁, 时人莫知。老子西游, 喜先见其气(紫气浮关), 知真人当过, 候物色而迹(视其气物有异色而寻迹)之, 老子果乘青牛而过。老子亦知其奇, 为著书” 。照此看来, 老子“著书” 之“关” 无疑是散关了, 但古来也有“或以为函谷关”的。何说为是?可联系与老子有关的事实再加以考析。

事实一, 老子做周守藏室史时, 远在曲阜的孔子曾带领学生“适周问礼” 于老子。事实二, 《庄子·庚桑楚》说, 庚桑楚对学生南荣讲, 老子的学说有很高的智慧。为求教, 南荣麟“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 如愿而返。可见老子在“出关” 前, 早就闻名遐迩了。如果尹喜是函谷关令, 去洛邑只需一两天, 早该向老子求到书了。事实三, 老子在出关前, 至少有过一次“西游于秦”, 往返途中两过函谷关。如果尹喜守的是函谷关, 如此良机岂能错过, 也早该求到书了。事实四, 老子是“见周之衰, 乃遂去, 至关” 的。难道周的衰落之气在函谷关就一点也不见了吗?“以百姓心为心” 的老子, 刚离开洛邑, 还没有改变“人之所畏, 不可不畏” 的心绪, 怎能在这地面狭窄交通繁忙的函谷关, 为尹喜凝神静气地“著五千余言” 韵文呢?相反, 如果尹喜守的是散关, 老子这次来关著书就情通理顺了。尹喜早就倾慕老子, 但离得太远, 难得求教, 老子上次“西游于秦” 未到这里, 现在老子来了,却要“将隐”, 尹喜才苦苦哀求“强为我著书”。老子呢, 进入秦地后, 见到的是“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 的喜人气象, 来到散关后, 关令尹喜求“著书”, 使他有了传道的好机会, 便慨然应允。所以, 我认为老子“至关” 写下“五千余言” 的“关” 是散关, 而不是函谷关。

顺此, 最后一句的“遂去, 莫知所终”, 也就不难理解了。写完“五千余言” 后, “以自隐无名为务” 的老子, 为达到目的, 向更西面去了, 散关以东的人, 再也见不到老子了。

“莫知其所终” 五字, 表达了西汉初期的人们对老子的深情怀念, 也说明老子走出散关后真正做到了“自隐无名”。同时, 我们还可以推论出: 老子出散关后, 隐入了民间, 官府的文字中不可能记录下他的行迹; 老子经过的地方, 无人认识他, 传讲他; 老子进入的地区,荒僻, 闭塞, 无法向中原传递信息; 后因战乱与灾祸不断, 知道一点情况的人, 也极少存留人世, 所以到西汉时, 实“莫知其所终”。

二、老子西入夷狄

老子“自隐无名” 了, 但他的学说和创立的道家学派却越来越闻名了, 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日俱增, 对他著作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在司马迁写下“莫知其所终” 250多年后, 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 襄楷给汉桓帝的上书中有这样的说法: “或言老子西入夷狄为浮屠。” 此说, 我认为符合老子西过散关而隐的史实, 虽属“或言”, 但写在上皇帝书中, 如果当时社会上无此传言, 言而无实是要问罪的。所以, 有一定的可信性。

关于“夷狄”, 《公羊传》云: “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 即春秋时期把四面边境居住的民族统称为夷狄, 居住在西北边境的又称西戎或戎狄。那时, 西北夷狄居住的地区在渭河上游、洮河中下游和湟水一带, 即诸侯国秦的西边全是夷狄。遗憾的是襄楷的这句话只说了“老子西入” 的大范围, 没有指出具体地名和行迹。

现在, 我们只能从老子西行的目的来探讨老子西入夷狄的行迹。本文第一部分里已说过, 老子西行要访圣迹, 寻“小国”, 传播学说, 寻根敬祖。那么, 什么是老子心目中的圣迹、“小国” 和祖根呢?还是让《道德经》中的话和史料来回答。

傅奕本《道德经》里有“圣人” 的句段三十二个, 其中两处为“圣人云”, 字数为660个, 占全书总字数5419个的12.3%, 可见“圣人” 在老子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不论是老子论“圣人”,还是引用“圣人云”, 都正面表明了老子的“圣人” 标准和对治国者的希望: “以百姓心为心”,‘贵以身为天下”, “后其身而身先”, “常善救人”, “常善救物”, “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 “为而弗恃, 功成而弗居”, “有功不自矜”。《老子》, “终不自大”, “为天下贵”,“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死而不亡者寿”。只有这样的“圣人” 创过业绩的地方, 才是圣迹。

关于老子理想的“小国”, 《道德经》有一章专门作了描述: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 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使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俗, 乐其业。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这样的“圣人”, 这样的理想“小国”, 老子在周京和东面的诸侯国没找到, 在西来散关途中也没找到, 这次在散关, 结识了陇西人尹喜, 听尹喜讲述后, 对陇西邑所在的夷狄区古圣迹和“小国” 古风更加向往。因而, “喜去吏而从之” , 边为老子作向导, 边向老子学习, 老子至少走访过以下著名圣迹:

1.女娲圣迹

女娲氏“抟黄土作人” , 又在“四极废, 九州裂, 水浩洋而不息” 时,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鳖足以立四极, 杀黑龙以济冀州(今中原地带), 积芦灰以止淫水”, 从此“苍天补, 四极正, 淫水涸, 冀州平, 狡虫死, 颛民生” 。女娲是化育万物的远古圣女, 其出生地成纪, 在今甘肃秦安县大地湾遗址的女娲沟。

2.伏羲氏画卦台

传说伏羲氏和女娲氏兄妹二人结婚生育了人类, 是人类始祖。因为是兄妹结婚, 子女中有痴呆傻子, 所以后来他制定婚礼, 禁止兄妹结婚; 教民结网, 从事渔猎畜牧; 上观天象,下察地理, 中观万物, 画出了八卦太极图。一画开天分阴阳, 推演万物定乾坤。这位功高日月的古圣人遗迹, 即今甘肃省天水县北的画卦山画卦台。

号称“西伯” 的周文王, 将八卦发展成了《周易》的六十四卦。他也是从泾渭一带发迹的。

3.李氏远祖伏羲氏后裔在陇西邑的遗风

炎帝赫胥氏和黄帝伏羲氏, 这远古二皇开发过陇西邑在内的秦地, 陇西是李氏远祖伏羲氏后裔的食邑地。唐朝李敬实墓志铭记载: “其先陇西人也。昔伏羲之佐赫胥氏征西戎,分封其裔, 食于陇西, 子孙家焉, 代称令族。” 在其治理陇西邑时, “民居不知所为, 行不知所之, 含哺而嬉, 鼓腹而游” 。在春秋时, 古陇西邑内, 其遗风犹存, “上含淳德以遇其下, 下怀忠信以事其上, 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 不知所以治, 此真圣人之治也” 。这和老子“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多么一致。

“食于陇西, 子孙家焉, 代称令族”, 正是老子所寻之根, 所敬之祖。这一点, 本文将在第三部分中作进一步地考析。

4.高阳氏的流沙圣迹

皇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高阳氏治世时, 曾“西至于流沙” , 大禹导“弱水至于合黎, 余波入于流沙” 。那里有民生息。

古流沙, 即今河西走廊上武威张掖北边的沙漠。春秋到西汉时, 流沙中有两个居延泽。

居延泽是匈奴语“天池” 的意思。泽之源为祁连山雪水, 因蒸发量大, 泽中永注不满, 周围有绿洲, 古人以为奇。从出土汉简可知, 西汉时居延泽有军屯。因而, 春秋时的老子寻访过流沙完全有可能。否则, 西汉刘向怎能写下尹喜“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 的话, 唐《临川郡公主墓志铭》怎能刻上“真人(即老子)播迹于流沙” 的铭文, 让千秋传颂呢?5.大禹故里及治水圣迹

《水经注·河水》中“河水又东洮水注之” 的注文说: 洮水过狄道(今临洮)城后, “左会大夏川水(今广通河)”。其水“出西山”, “东迳大夏城故城南。《地理志》曰王莽之顺夏,《晋书·地道记》曰县有禹庙, 禹所出也”。大禹的出生地大夏城(或顺夏城)大约在今之甘肃省广河县城东面。大禹治水前“见长人, 受黑玉书” 的事, 也发生在洮河上。

大禹治水之功早在《国语》里就称“禹迹”。他用疏导法治水, “劳神焦思, 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大禹在西北地区导山时, 自“西倾、朱圉、鸟鼠同穴, 至于太华” , 导水时“导河积石”, “导渭自鸟鼠同穴” 。

同类推荐
  • 陈来儒学思想录:时代的回应和思考

    陈来儒学思想录:时代的回应和思考

    《陈来儒学思想录:时代的回应和思考》是陈来先生三十多年来儒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儒学与现当代、古典儒学新诠、论现代新儒家、国学论衡等方面展示了作者的文化观、儒学观和国学观,展现了新时代儒家思想在实践智慧方面作出的新探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价值论美学

    价值论美学

    美学不仅是知识学,而且是价值学的建构。基于此,从比较美学方法出发,《价值论美学》先行论证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结构。然后,着力探讨了审美价值形态与审美价值体验的内在机制。在确立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问题之后,作者从价值论美学的思想渊源与价值论美学的艺术实践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价值论美学的文明根性。作者认为:康德与马克思的价值论美学,展示了现代西方文明的价值追求;道家和新儒家的价值论美学,则展示了中国文明生活的诗性价值追求。不过。也应看到,乡土中国生活的悲歌,则突显了现代价值论美学重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全书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激情和理性,显现了现代人诗性生活价值的创造意愿。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鬼谷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鬼谷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语文新课标必读-庄子选译

    语文新课标必读-庄子选译

    本书内篇包括《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七篇。各篇均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但又具有内在的联系,反映了庄子的宇宙观(自然观)、认识论、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社会历史观。其中《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三篇最能集中体现庄子的哲学思想。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热门推荐
  • 绝色佣兵妃:倾覆天下

    绝色佣兵妃:倾覆天下

    她是现代狂傲女佣兵,一朝穿越,沦为任人欺凌的废柴…习惯了叱咤风云的她,怎会容忍这种屈辱?她厚积薄发,重拾强者之路,终会一鸣惊人,笑看天下!他是不受宠的皇子,腹黑冷血机关算尽,只为谋取天下,一统江山!恍若命中注定,他与她相遇,从最初的彼此利用到最后的生死相随。她问,“天下与我,在你心中哪个更为重要?”他弯起唇角,淡淡一笑,“宁负天下不负卿。”
  • 总裁,我们走着瞧!

    总裁,我们走着瞧!

    他是天宇集团的继承人,却在那天想着逃跑,可是,很不巧的在机场里被绊住了脚,使得自己计划的逃离落败了。他决定反击……在反击的过程中好像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变化……后来她却选择了离开……再次回来的时候她却说不记得他了!可是他记得了他们的种种,所以他没有办法就这样的放她离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复仇公主的勋章

    复仇公主的勋章

    十二岁之前,她还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大小姐,十二岁之后,一切都变了,她一步一步走向绝望的深渊,一首动听的曲子传入她耳中“而我受过的伤,都是我的成长。不管明天的路有多漫长,我再次启航,带着我的勋章。”她才觉悟,我不能死!我还要报仇!我要他们受到千倍万倍的痛苦!可是,她报了仇,却败在一个男人手中……
  • 解说名教幽默三国演义

    解说名教幽默三国演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教史说,红尘文学。解说经学意义下的中国古典文学密码,知者黄鹄明月千里,少小看懂三国会努力。不知者碎首黄尘,老大必看红楼徒伤悲。争鼎逐鹿天下秋,王旗变幻过城头。号角振起八荒雷,惟业成就万古侯。铜雀轻启女儿忧,一脉清水渡千愁,遥问逐浪生何在,还看东风笑春秋。
  • 致我失去的十年

    致我失去的十年

    一个女孩有多少十年?!十年之间的生活,从青春年少到而立之年,爱情、生活、经历、所有的事情让我们成长,长大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生活的点滴,积累成了自己的故事却又掺杂着无奈与悲离!世上有两种人,又没有这两种人,一种是有故事的你,一种却又是将故事雪藏心底的你,不愿触碰,不愿提起~~~
  • 巫央之作

    巫央之作

    出生贫困家庭的她,屡屡被虐造成叛逆多变。被强奸后更加的仇恨世界。可是在她复仇之际却遇见不该遇见之人。她的一生又该如何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向枉而生

    向枉而生

    如果有一次可以选择的机会他或她或他,三个人的选择就是怎样?兄妹从小分别,本是踏着不同人生,因为一场命案两人相遇,但却无法避免彼此伤害!他为了她放弃生的希望,只为救赎她对世界的认知。她剪断了他为她制造的羽翼,她宁愿忍受孤独!他为她放弃梦想,只为她对世界有希望!这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而是一个不懂爱的人在世间的挣扎
  • 只是舰娘而已

    只是舰娘而已

    好烦啊!明明都打了几百年的战了,好不容易战沉了,让我就这样睡过去不好吗?新世界我不熟啦!天使?恶魔?龙?哥布林?都是些啥玩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