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3300000020

第20章 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文化管窥(初稿)

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濂溪研究所朱雪芳蒋华

一、虚静思想

从《道德经》的内容上分析, 老子十分重视个人的内在修养, 在生命哲学的角度上看,老子的哲学, 可以说是“主体性” 哲学。

老子的“虚静” 思想是希望培养一种纯真朴素的境界, 让心灵可以在宁静中涤除玄览、反观内照, 直接体认心灵的本处、人性的本质; 同时亦能观察万事万物的变化, 发挥独特的洞察力。

老子讲“致虚极, 守静笃” (16章) 就是要在修道时高度入静, 涤除心灵的污垢, 开发心灵潜能, 达到道的境界, 在道的高度上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他认为使心灵趋于虚寂,持守清静状态, 从万物的生长, 看它们在循环往复。事物尽管纷纭变化, 但是最后仍然回到它们的起点。

静观、玄览即是认知主体保持内心虚静, 排除一切思虑活动和杂念, 反观内照, 通过心灵的活动, 以达到主体和客体的沟通, 来体认人性的本质, 来证悟宇宙的本源———道。

主客体一致。

有学者批评老子的“虚静” 思想会陷入“虚无” 或成为“虚无主义”。事实上, 老子哲学并不是这样的, 道家十分重视“无为”, 认为只有“无为” 才可以“无不为”, 因此,在“有”、“无” 二者之中, 老子强调“无”, 不是老子不要“有” , 恰恰相反, 老子也讲“有”, 只是在老子思想中, 认为只有守住“无”, 才能不断“(拥)有”。

道家智慧, 静可以守, 动可以变。极其深邃,“致虚极, 守静笃。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 妄作凶。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全, 全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没身不殆。” (16章)

有关道家对于动静循环的关系, 胡孚琛先生认为“这就是说使内心虚寂、清静达到极点, 才能反观体悟到万物生长、活动, 循环往复的情形, 才能透过复杂纷纭的现象, 看到万物回到它们的根源———‘静’, 也即复归本性。复归本性就是自然的常道, 懂得这种自然的常道就可以称作明智。懂得这种常道的人则能通达事理, 立于不败之地。” 二、平和精神

从老子重视道德主德的实践看, 道家所注重的首先是个人品德的建立, 然后透过互动的发展, 或潜移默化的生活方式, 这种由自觉性所带动的平和精神, 正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之一。

老子认为真正的道德实践是建立在个人的身上, 才能显示道德的价值。他说:“修之于身, 其德乃真。” (《老子》54章) “道” 是从人身中体验出来, 才能显示道德的真实意义。

同时人体亦是宇宙的缩影。人的身体是一个小天地、小宇宙, 人的身体包括天地自然的规律, 是大自然的缩影。人亦具有实现道的能力。

三、从平和精神到和谐社会

国由家庭组成, 家庭由家庭成员(人)组成。由家庭成员的平和共处, 推而广之, 发展为和谐的社会。老子的“鸡犬之声相闻” 一样, 体现出人与自然的一种生命和谐。

自汉代独尊儒家, 迨至唐代, 在唐代国君追认老子为祖宗, 在尊儒之外又复兴道学, 在唐代盛世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 即可发现道家的治国优势。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57章)

司马谈对老子思想甚为推崇, 他所写的《论六家要旨》谓“道家使人精神专一, 动合无形, 赡足万物。其为术也, 因阴阳之大顺, 采儒墨之善, 撮名法之要, 与时迁移, 应物变化, 立俗施事, 无所不宜, 指约而易操, 事少而功多。” 其中事少而功多, 指出建构社会所作的努力, 就是说明人民的生活有一定的空间, 让人民自由地发挥其所长, 开展和谐的社会气氛, 正是对老子哲学的赞叹。

同类推荐
  •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这是一本有趣的哲学简明史,也是人类最厉害的天才们自我折磨的历史。哲学家们只想在思考中寻找终极真理,但在他们的争吵中,世界却意外地被改变。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休谟到康德,两千多年的哲学史,一代代哲学家不断思考,并对我们的世界做出形形色色的阐释,而哲学却并没有所谓的终极真理。那么,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他们在重复没有意义的活动吗?
  • 普通逻辑学教程

    普通逻辑学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判断、推理、普通逻辑学的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论证与反驳等。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二主讲中古哲学。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热门推荐
  • 几念深

    几念深

    一个个短篇小故事,讲述了人妖仙,三界,现代,古言不同的故事。
  • 枳巷

    枳巷

    梧桐山是整个苍穹大陆最高的山。山顶原是一方天池,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或天灾或人祸,竟是干涸了,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便成了一方宝地,而后不知何时起,渐渐有人家居住于此,这片沃土也便得了个名儿:枳巷。枳巷内呈点状分布着十三户人家。据说种植着大片扶桑花的那带着一双儿女居住于此的女子,是前扶桑国最受宠的长公主殿下,赫赫有名的巾帼英雄。据说院子里栽着一棵不开花也不结果的巨大梨树的那个老伯,其实年轻时是名扬天下的神偷,却也是声名显赫的捕快。据说搬来时间最短的那户人家的男主人是江湖上有名的神医,而他的夫人却是毒宗的掌门人……十三户人家,十三个故事。有家有国有天下,有血有肉有江湖。客官,欢迎光临。有酒有故事,枳巷十三家。
  • 养匪为妻之娘子又休夫

    养匪为妻之娘子又休夫

    兄不友,弟不恭,母不慈,子不孝,枕边人对她还冷冷淡淡,泥人还有三分气性呢!姑奶奶撂挑子不干了!你们兰家这一大家子爱咋地咋地!姑奶奶回去打家劫舍潇潇洒洒过日子去了!一纸休书,抽她冷情丈夫滚一边去,她玉面狐狸要回山做她的山大王去了!
  • 豪门宠婚,首席的金玉良缘

    豪门宠婚,首席的金玉良缘

    初见,为气死那个没品的男人,她六千块买他十分钟。再见,她代友相亲,差点被他逮进民政局。第三次见面,她被设计。他不屑趁人之危,她势必让他就范……隔天满城头版她强了豪门长子,必须奉子成婚!双喜临门!摸摸纤纤美腹,她无力望天:“子在哪里,喜在哪里?”他意味深长的笑容,她却越来越心慌意乱。似乎她被迫闪婚,只方便他婚中捉妻,而她是他早早锁定的猎物。他是跨国大财团的少东,尊贵儒雅,淑女们趋之若鹜。独她用完就想跑。她避他,鄙他,却发现他慢慢主导了她。他逗她,斗她,却发现他再也离不开她。身为老公,他理所当然地粉碎她身边所有的烂桃花。他宣言:幸福的女人背后,好男人都只需一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桥殇绝恋

    桥殇绝恋

    一曲误终身只要桥不断,我们就不会分开可桥未断...
  • 红楼之雍皇夺玉

    红楼之雍皇夺玉

    这是一幅华丽唯美的清宫画卷;这是一段步步惊心的皇室血斗;这是一个世外仙姝郁郁红尘成长为一株香樟树的追寻故事:大清狠厉帝王心,待得面对江山与爱情时,会如何抉择?江南灵秀小女儿,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爱与被爱如何选?一代浊世佳公子,是一心守护妹妹,还是选择追求爱情?温润如玉八贤王,家有悍妻,官场浮沉,谁是心中最爱?剽悍高傲蒙古王,来如风,迅如雷,最终是否得偿所愿?
  • 妃啼长生

    妃啼长生

    得天启者长生,得地灵者长护。六百年前,亘野护骑绯茗被人间女子迷惑,导致主长生的天启玉辗转于人间皇室,亘野痛失圣物,奈何不得公然掀起人亘大战,只得遣人默默苦寻。如今天启玉即将精气尽失,需要与主长护的地灵石合璧方可延续精气,正是夺回天启玉的大好时机,奈何已过六百年,无人知晓天启玉的去向。亘野右元师夜妖嫦长徒花姈受命前往平朝。天启玉与持者的气数相连,听闻太子久病缠身……
  • 重生之换面千金

    重生之换面千金

    她本是名门正室的继承人,却被自己的姐姐和妹妹迫害至差点命丧黄泉?她本是天真无邪的纯情少女,上天偏偏要她成为坚忍铿锵的嗜血玫瑰身负屈辱怎能就此罢休忍辱负重,再度重生,改头换面,只为复仇。正当准备计划之时,只听一声温和细柔的轻声“放心,有本少在,尽管去把叶门搅个天翻地覆便是”他满怀期待的看着她。她却眉头一皱,冷若冰霜的脱口而出一句:“雨女无瓜”。
  • 天团皇妃驾到:朕的皇妃太淡定

    天团皇妃驾到:朕的皇妃太淡定

    穿越神马那都是浮云——花梨木榻上一轻靠,扶家四小姐扶云拨了拨茶水,啜了口香茗,神态慵懒却是暗自悱恻。是哪群女人天天叫嚣着穿越甚好来着?又是哪些女人杜撰穿越后的美男多得琳琅满目顾此失彼来着?——全特么都是浮云!
  • 俗世繁花不如卿

    俗世繁花不如卿

    这是一部现代女穿越到异世大陆,偶遇傲娇王爷。这两人天生是一对欢喜冤家,就这么吵闹着、拌嘴着,缘分在彼此间生根萌芽,终归到一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