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更是出类拔萃的六年级学生,学习经商之余也爱玩耍。她会和学校的小朋友、妹妹杰西以及小动物纵情嬉戏。公司的利润所得她是这样分配的:10%作为自己的打工酬劳,50%用来投资基金,投资于富兰克林基金会和西铁城基金等环保基金,30%捐赠给53家慈善组织,余下的10%用于日常开支。
要问如此重任是否有利于一个11岁女孩的健康成长,德文还会引用约翰·列依的话回答:“生活的意义在于为有所作为而忙碌。”德文的母亲说:“女儿的行动不是少年的冲动,她是在体验成人世界。”
一个天真可爱的女孩,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哈佛家训和其他名人不同,德文是我们的同龄人。当我们还在为学业而苦恼,为口袋里有多少零用钱而发愁的时候,她已经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了。热爱生活,从小事做起,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最终,你会收获成功和快乐的。
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一个夏日的傍晚,阳光很灿烂。
报纸上的天气预报说,今天的降水概率为10%。于是,小莉很放心地揣了钱包,准备到一家超市去买东西。
不料走了一会儿,天气突变,下起了小雨。小莉有点儿后悔没有带伞。看到附近有一家银行的屋檐,便跑过去躲在下边避雨。
这时,有几个年轻的女孩子,也叽叽喳喳地叫嚷着,和她来挤在一起躲雨。
几分钟以后,小雨中出现了一对骑自行车的情侣。
男的骑着一辆蓝色的赛车,一只手执着一把很结实的黑伞,二十七八岁,白白净净的,很清秀。
女的二十三四岁,皮肤有点黑,显得非常健康,也很漂亮。她骑着一辆红色的自行车,紧紧地跟在男的身后,身上没有穿雨衣,手里也没有伞。她的长发湿漉漉地贴在额头和肩膀上,身上的裙子也被雨淋透了。
小莉和身边的女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瞥了他们一眼,对那个女的有点同情。
有个女孩子很愤然地说:“你们看!那个男人真不像话,自己打着伞,让女友淋雨,真自私!”
另一个女孩也不屑地附和:“真是!要是我,立刻把他踹了。”
第三个女孩子微笑着说:“我觉得不是,也许那个男的病了,女的是心疼他,才把伞让给他的呢!你们看他多瘦弱啊!”
第四个女孩子也羡慕地接话:“嗯,真有可能呢!那个男人真幸福!”
最后一个女孩子若有所思地说:“你们也许都错了!我觉得他们一定不是恋人,我看他们倒像是哥哥妹妹,我小时候我哥哥就经常欺负我呢!”
……十多分钟后,雨终于停了。
小莉继续步行去目的地。
在超市门口的露天咖啡店,她突然看见了雨中的那对男女,可能是刚才女孩子们的争论激起了她的好奇,使她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
“你们好!”小莉微笑着,很冒昧地跟他们打了声招呼,“我有一个很冒昧也好像有点愚蠢的问题,想请教你们一下——”
两个人有点疑惑,但很快笑着点点头。
小莉接着说:“哦,对不起,是这样的,我只是好奇——刚才,刚才我看见你们在雨中骑车,这位先生打着伞,而这位小姐却淋着,我有点疑问……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他俩对视了一下,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女人边笑边说:“你是不是觉得他很没风度?其实也没有什么。我出门前以为不下雨呢,结果就没带伞。但他未雨绸缪,还是带了把伞出来。下雨的时候,他一定要我打,我也一定要他打。互相谦让了一番,白白浪费时间。于是,我们就‘石头、剪子、布’决定,谁输了谁就打。结果我赢了……有时候淋淋雨,不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吗?”
哈佛家训生活是复杂和丰富多彩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匆忙地下结论。
福尔哈德家的拼图比赛克莉斯蒂安·福尔哈德出生于德国的一个艺术之家,父亲和母亲都具有很高的音乐和绘画才能。她的兄弟姐妹也个个都是艺术家,只有克莉斯蒂安一人走上了科学之路。
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父亲靠画画挣钱养活一家人。由于战后纸张缺乏,如果父亲的画卖不出去,他就会把画布翻转过来给孩子们画肖像。这时是杰妮(克莉斯蒂安的小名)最高兴的时候,她和家人一起围在父亲身边,惊讶地看着自己和家人的模样在父亲的画笔之下诞生,内心充满了对父亲的尊敬和崇拜,想像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父亲那样,纵横于画布之上。
每当夜幕降临,当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在钢琴前坐下来时,杰妮和家人就会自然而然地簇拥在母亲身旁,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音乐会”。在母亲优美的钢琴声的伴奏下,孩子们放声歌唱,歌声中饱含着浓浓的亲情,也流淌着他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他们为之陶醉不已。
除了绘画和音乐外,杰妮家还有一项教育活动——名画拼图。孩子们自己动手将一些世界名画的仿制品剪成小块,然后开始进行自己命名的“世界名画拼图大赛”,比赛谁能最快地把碎块拼贴在画板上。杰妮非常喜欢这项活动,总是第一个完成任务。
克莉斯蒂安·福尔哈德于199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哈佛家训。
游戏是动物的本能,所有动物都会做游戏。小动物在游戏中学会生存的本领,我们人类也是一样。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孩子身体、智能、品德的综合发展,使孩子的生活不至于单调,因此家长应给予关注,善于引导孩子做游戏。
外祖父的“语言大拼盘”
美国曼哈顿空旷的郊外布朗克斯动物园里,一位身材高大的老人领着一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在游玩。老人经常会指着面前的动物,向小女孩讲着什么,小女孩脸上露出好奇的神情。有时小女孩也会指着一种动物向老人问些什么。这个小女孩就是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犹太裔美国科学家埃利昂,老人是给予她终生受益的早期教育的外祖父。
制表匠出身的外祖父是个知识渊博的人,他在埃利昂3岁时从波兰来到美国,是埃利昂儿时最好的玩伴和教育启蒙者。外祖父精通好几种语言,他在给埃利昂讲故事时,一会儿用俄语,一会儿用英语,一会儿用波兰语,一会儿又用犹太人的语言,每一个故事都是荟萃了好几国语言的“大拼盘”,这让埃利昂兴奋不已。
不过,别看埃利昂从小生活在英语的世界里,但她最喜欢的语言却是犹太人的语言,她和外祖父交谈时,几乎每次使用的都是犹太人的语言。
早期的语言启蒙和知识的灌输,大大开发了埃利昂的智力,为她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哈佛家训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由右脑控制的,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能够刺激孩子右脑的敏感区,从而使孩子的头脑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孩子的智商。
科里的早期家教。
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格蒂·科里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中,父亲奥托既是一位化学家,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这给格蒂的童年提供了优裕的生活环境,也给父母疼爱孩子提供了充分的财务保障。
奥托认为,学校教育会阻碍孩子的创造性,限制孩子未来的发展,而且在他看来,让孩子那么长时间的学习也是一种“遭罪”,因此他专门为格蒂和两个妹妹请了家庭教师,在家里进行启蒙教育。
闲暇时,父亲就带着格蒂母女4人一起出去旅游度假,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布欧洲的名山名水。父亲边走边讲,他的博学在这时候更有了用武之地。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具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它不仅大大开阔了格蒂的眼界,使她感受到人类伟大的创造性,也使她终生热爱大自然。
直到10岁,父亲才为格蒂挑选了一所条件非常好的私立学校就读。从小的家庭教育和父亲的耳濡目染,开发了格蒂的智力,使她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为她的将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哈佛家训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一定阶段对培养人的要求,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给家庭生活实践,对于自律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从小喜欢听故事的温塞特温塞特出生于丹麦的卡隆堡。父亲英瓦尔德是闻名北欧的考古学家,母亲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一天下班后,父亲发现温塞特睁着那双大眼睛,呆呆地望着天空,他吓了一跳,以为出了什么事。一问才知道,原来温塞特正在想,太阳那边是否有一个公主。
说到温塞特喜欢动脑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温塞特的一个姨妈。温塞特在童年时的最大乐趣,就是到乡下听姨妈讲故事。姨妈是一个作家,特别喜欢孩子,姨妈给温塞特讲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那些美妙动人的故事,使温塞特对生活充满憧憬和希望。
正如弗洛伊德成为伟大的心理学家之后,始终念念不忘童年那位用童话带给他快乐的保姆一样,温塞特把自己进入文坛的原由,同她的这位姨妈联系起来。
故事使温塞特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稍大一些,她就开始阅读自己能找到的一切书籍,简直到了“嗜书如命”的程度。
温塞特于192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哈佛家训对孩子们来说,童话故事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它还能促进孩子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给孩子讲童话是一种非常好的早期教育方式,如果能够让孩子给成人讲故事,做到亲子互动,效果就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