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3800000038

第38章 科技博物(3)

较为流行的看法是:豆腐在公元前二世纪由淮南王刘安所创制。这个观点在元、明、清时期流传颇广,影响很大,至今仍受到不少人的赞同。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化学史》中,作者李乔苹专列一节“豆腐之肇始”论证了豆腐始作于刘安。其引用的史料是《天禄识余》所载:“豆腐淮南王刘安造,又名黎祁。”还有谢绰所著的《拾遗录》中“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有此物,至汉淮南王安始传其术于世。”除此以外,在不少食品烹饪史著作与文章中,刘安始作豆腐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所论证的史料除上述两书外,有的还牵强附会或曲意杜撰。如有人曾指出,刘安始作豆腐一事在他本人所写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明文记载。可是人们查遍《淮南子》全书,并没有看见刘安发明豆腐或其他有关豆腐的记载。《淮南子》一书,只在第十四卷中有一个“豆”字,而这个“豆”并不是指豆科植物的豆,而是指一种古代的餐具。

明朝李时珍在著名的《本草纲目》中曾说:“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见卷二十五)对此,在李时珍之后,明末清初时期的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一书中说:“朱子诗‘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盖‘本草’言豆腐为淮南王刘安所作者也。”(见卷六)据此,有人指出,朱熹的“这首诗可能被明朝人误解为刘安发明豆腐,造成了后来不可靠的误传”。(见袁翰青《关于“生物化学的发展”一文的一点意见》载《中国化学史论文集》,又见袁翰青《关于豆腐的起源问题》载《中国科技史料》1981年第二期)

在具有世界权威性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也列有“豆腐”专条。该书认为:“豆腐的制作技术始于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这里把豆腐的起源置于400多年的长时间跨度中,并不断言是何人、何时所发明,较之前说,更为委婉、谨慎。

如果说豆腐始作于汉初刘安,那么,在当时或后代与之相近的文献中,应有蛛丝马迹可寻,但从两汉到隋及唐末,这900多年中,人们至今尚未发现豆腐和豆腐制品的确实文献。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众所周知,成书于5世纪的贾思勰《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记载农产品加工的一部系统农书,但书中大量有关食物制作的记载中,并没有涉及豆腐。在其他通常记载食物较多的有关农家、饮食烹调、医家、本草医方、杂家等书中,以及丰富的唐代诗文中,豆腐始终没有踪影。难道是人们漏记了?这在情理上也说不通。所以,袁翰青、曹元宇等人均否定了豆腐始作于汉初刘安之说。

但仍有人以新的论据支持了豆腐起源于汉代说。认为我国古代食豆历史悠久,而且早就有了石磨这种粮食加工工具,加上刘安的方士懂得炼丹术(化学),在汉代发明豆腐是理所当然的。或曰:刘安讲求黄老之术,陪伴他修炼的僧道,常年吃素,为了改善生活而研制出了豆腐,并把它献与刘安享用,于是,豆腐的发明权就记在刘安的名下了。此外,持论者还指出在1959年至1960年间,河南密县打虎亭一号墓中有豆腐作坊的石刻,图像上有把豆类进行加工,制成副食的情景。(见周光武《中国烹饪史简编》)此画像石的内涵是否确实,还待考证。

从目前的豆腐史料来看,除了五代时期谢绰的《拾遗录》外,陶谷的《清异录》披露了豆腐的明文记载:“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因此,曹元宇认为,在10世纪左右,豆腐在华中一带已是日常的食品,它的创制年代虽然还要更早一些,但不会太早,因为到唐末以前的豆腐资料尚未见到。他推测,“豆腐的发明年代,可能是在9世纪末叶。”是谁发明的呢?据他推想:“可能是农民和乡村医师。创制豆浆的想法是农民,但他们手中无凝集剂,而医师有之。我又推想,可能是医师想改变‘白虎汤’,以豆腐浆来代替‘白虎汤’中的粳米而偶然发现凝集作用,因而发明了豆腐。”(《豆腐制造源流考》载《中国科技史料》1981年第4期)袁翰青也认为,豆腐的起源无法证明其早到唐朝,很可能是在五代的时候,即9世纪或10世纪这段时间里发明的。

豆腐在国外也大受青睐。有人认为(包括一些日本人),豆腐制作法在唐朝就已传至日本,是由鉴真和尚带去的。(参见《鉴真东渡与豆腐传日》载《中国烹饪》1980年第2期)但此说在史料的证据方面很不充分,仅能作为传说而已。

此外,《事物原会》一书曾说过“孔子不食”豆腐一事,言下之意,豆腐在春秋时期就已产生了,但《论语》等记载孔子的古籍中均未言及此物。所以,此说殊不可信。

总之,我国豆腐起源于何时?目前主要有前述的两种说法。对于五代已有豆腐一说,基本上已能肯定,而汉代起源说还有待继续辨析后得出结论。

至于豆腐是由哪个人发明创造的,看来是难以说清楚的,权且把它作为一个谜存疑于食品史中吧。

古代的“鞋”

你见过用铜、用银、用陶、用泥、用纸、用石头做成的鞋吗?也许你不会相信,然而,在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史中不仅确确实实有过这样的鞋,而且历经数百年、千余年后,依然完好地保留至今,从而成为人类不可多得的一份历史遗产。

铜鞋制于波斯时代,鞋帮和鞋底全部采用铜皮,以锡焊制而成。鞋呈卯形,供波斯妇女在伊斯兰教堂内穿着。如此,铜鞋与宗教礼节产生了必然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根源又何在呢?在古代人类尚未发明胶雨鞋时,雨天穿着的鞋无奇不有,而以焊锡法将铜皮制成整鞋正是最好的防雨鞋之一。

牛鼻鞋是德国16世纪的一种胄甲靴。其鞋帮和鞋底是用十块皮料缝合,形似“百页”。如果不加说明,谁也不会认为这是鞋。可它千真万确是四百年前的武士靴。牛鼻鞋是古代日耳曼民族对牛崇拜的反映。在他们看来,牛以无穷的力量成为必胜的象征。“百页”结构也未失其实用性。行军打仗时,对高频率的脚部弯曲是适宜的。那么,武士脚是怎样穿进去的呢?谁也无法回答。

浙江衢州出土的一种南宋银鞋,系由银质鞋面二片、银质鞋底一片焊接而成。鞋头尖而翘,口沿錾忍冬纹一周,鞋面錾宝相花,鞋底錾刻线纹及双钩并刻有“罗双双”字样,估计为女主人姓名。鞋长仅14厘米,是我国几千年来唯一的银质“三寸金莲”。用银制鞋是不实用的,那么,女主人仅仅是为了显示其高贵的身份吗?

1980年在湖北省安陆县唐代吴王妃杨氏墓出土了两件石质鞋形器,呈椭圆形。考古学家认为是鞋底。其正背两面中部突起,周边刻线条,一端有圆穿孔,形制相同,大小不一,石质坚细。一只长24厘米,可能为男鞋,另一只长22厘米,可能为女鞋。除推断其为鞋底外,详细用途尚无史料辅证。

隋开皇二十年(600年)迁葬的王乾墓内有陶鞋一双出土于安徽亳县机制砖瓦窑场。陶鞋长12.7厘米,为女鞋形制。从实用角度论,陶质完全可以用来防潮,但如此脆弱的材料是经不住体重压力的,故而,它应该属于随葬品。可为什么偏要选择陶材料制鞋呢?它似乎告诉我们,墓主生前的所在区域为隋代“陶都”。

以上古鞋,无论其造型之古怪,材料之独特,技术之巧妙,还是用途之神秘,都令人百思不解。

算盘起源

为了记数,人们用十个指头、小石头或者在木头上刻的几条槽做计算。

人们在沙盘上划出几条痕分别表示个位、十位、百位……通过移动摆放着的石子的位置,人们就可以做加法和减法。把小石子安装在一些直杆子上同样可以起到计算作用。这种装置是算盘的起源。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认为算盘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大贡献。然而,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算盘的呢?从清代起,就有许多算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日本的学者也对此投入不少精力。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算盘的起源问题直至今天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说:

一是清代数学家梅启照等主张的东汉、南北朝说。其依据是,东汉数学家徐岳写过一部《数术记遗》,其中著录了十四种算法,第十三种即称“珠算”,并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后来,北周数学家甄鸾对这段文字作了注释,称:“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这些文字,被认为是最早关于珠算的记载。但是一些学者认为,此书描写的珠算,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记数工具或者只能做加减法的简单算板,与后来出现的珠算,不能同日而语。

二是清代学者钱大昕等主张的元明说,即算盘出现在元朝中叶,到元末明初已普遍使用。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第二十九卷《井珠》,引当时谚语形容奴仆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日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后人称此为“三珠戏语”。把老资格的奴婢比作算盘珠,拨一拨动一动,说明当时的算盘已很普及。宋末元初人刘因的《静穆先生文集》中有一首以《算盘》为题的五言绝句:“不作翁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这也是算盘在元代出现的明证。至于明朝,永乐年间编的《鲁班木经》中,已有制造算盘的规格、尺寸,还出现了徐心鲁《算珠算法》、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等介绍珠算用法的著作,因此算盘在明代已被广泛使用,这是毫无疑问的了。

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又形成了算盘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的第三说。

其依据是:一、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家药铺,其正面柜台上赫然放有一架算盘,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将画面摄影放大,确认画中之物是与现代使用算盘形制类似的串档算盘。二、1921年在河北巨鹿县曾挖掘到一颗出于宋人故宅的木制算盘珠,已被水土淹没800年,但仍可见其为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毫无两样。三、刘因是宋末元初人,他的《算盘》诗,与其说是描写元代的事物,还不如说是宋代事物的反映更为确切。同样,陶宗仪的“三珠戏语”所见元人谚语中已有算盘珠之说,也反映出“是法盛行于宋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算法统宗”条)。四、元初的蒙学课本《新编相对四言》中,有一幅九档的算盘图,既然在元初已为训蒙内容,可见已是寻常之物,它的出现,至少可上推到宋代。此外,宋代的算盘从形制看已较成熟,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因此,较多的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因为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科技文化的发展较为滞缓,算盘诞生于此时的可能性较小。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经济文化都较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使用了2000年的筹算在此时演变为珠算,算盘在这时被发明,是极有可能的。

算盘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关它的起源却争论了上百年,无法统一。但愿有更多的有志者投入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早日得出科学的结论,以告慰于古人,无愧于后代。

“木牛流马”是“古代机器人”吗

随着最新一代的带有智能的机器人的研制成功,人们对中国古代的“木牛流马”又表示出浓厚兴趣,有人认为“木牛流马”是“机器人”的雏形,有关“木牛流马”的争论又重新掀起。

“木牛流马”最有影响的记载是《三国演义》。该书102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说,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蜀军伐魏,从剑阁往祁山大寨运粮,为解决蜀道之难,诸葛亮教人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转运,昼夜不绝。”司马懿抢去了几匹,仿造后也用于运粮。但诸葛亮教将士用机关控制木牛、流马之法,让他们化装成魏兵截夺运粮车队,当魏军来抢夺时,扭转木牛、流马舌头,使其驱赶不动,魏军被打退后,又把舌头扭回,让木牛、流马运粮回蜀寨。司马懿不知所以,竟认为有神助蜀。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并非小说家罗贯中的编造。《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诸葛亮集》也有木牛、流马的记载。有关木牛一段有:“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于腹,曲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鞭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

问题是,按《诸葛亮集》描述,木牛几乎具备了真牛的肌体结构与功能,倒真像“古代机器人”了。不过,根据机械工作原理,不存在不继续给予一定动力而能连续工作的机械,在15~16世纪有利用弹簧的弹力而自动行走的玩具人,在近代有利用电能的机械人,但在1700多年前,不可能真能造出这样的“机器人”。

所以,对木牛、流马历来存在争论。近年来,更是争论迭起、众说纷纭。

中国机械史的奠基人刘仙洲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根据《宋史》与宋代史籍的记载,认为木牛、流马其实是独轮车。例如,宋史载有宋真宗时杨允恭建议按照“诸葛亮木牛之制”,用“小车”运军粮。又如宋代高承所著的《事物记原》也有“木牛即分之小车有前辕者”。宋代离三国已有700年之距,史载是否准确,仍是悬案。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则认为,木牛是独轮车,而流马是四轮车。他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所谓一脚四足,就是车旁前后装四条木栓,行车停车时不容易倾倒。‘人行六尺,牛行四步’,就是人走一步,轮转四次。”流马正是由此改良,演化为四轮的。

1983年,同济大学著名专家陈从周及陆敬严著文提出,木牛流马是“具有特殊外形与特殊性能的独轮车”,陆敬严还到川北栈道遗址实地考察。并制成木牛流马模型。1986年,《中国机械报》开展了木牛流马的专题讨论,这场讨论产生了几件外形与性能各具特点的木牛、流马模型,它们现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近年,专家王湔宣称制造与验证了木牛、流马,认为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可归为奇异发明,是一种古代的“步行机器人”。有人高度评价王湔的研究,称他是“制造与验证木牛流马第一人”。有人则不同意这种评价,指出早在公元5世纪,科学家祖冲之就制造与验证过木牛流马,祖冲之才是“第一人”,把木牛流马归为奇异发明也只是一家之言,它并不是电脑时代的现代机器人的雏形。

同类推荐
  • 艺术文化史论考辨

    艺术文化史论考辨

    本书收录作者有关艺术、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与学术随笔,共分了六章,反映了作者在上述领域的学术观点与造诣。
  • 走进定西

    走进定西

    本书侧重于收集人文方面的背景资料,在定西的历史地理环境中,通过它的景观、民俗和民间艺术,给读者展示了定西简明的历史脉络。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中国文旅产业观察·《延禧攻略》爆红样本:影视公司后流量时代“机与危”(《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中国文旅产业观察·《延禧攻略》爆红样本:影视公司后流量时代“机与危”(《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是南方报业集团下属中国最大的商业报纸媒体,是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致力于服务最优秀的人群,是在世界经济界最受关注的中国经济类日报。全国三大经济类报纸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创刊,始终坚持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以优质内容服务用户,以专业和高度推动商业中国发展,秉承移动优先的方针,大力拓展新媒体业务,旗舰产品21财经APP下载量已经突破6000万,传播力、公信力以及影响力居同类客户端前列,并不断积极开拓知识付费、研究智库、内容电商等创新业务。本期为《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文旅产业专题。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热门推荐
  • 魔王也要善待世界

    魔王也要善待世界

    获得强欲魔王权能的洛尔盖,如何面对不断变动的世界局势,以及虽归顺却各怀心思的十二麾下门徒呢?身为位面之子但不懂事只想杀死自己的诸多勇者们,各个帝国的只注重自己利益的自私贵族们,以及无处不在的位面之外邪恶强大入侵者的不断入侵,内忧外患之下,承担起诸多沉重责任的洛尔盖,奋力前行着。而那一直蕴藏深处的,惊天动地的世界秘密,正一步步被自己揭开。(永不收费,如果不TJ的话)
  • 网游:小神搞事情

    网游:小神搞事情

    慕笙歌喜欢玩网游,在里面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小神一枚,一朝与大神结婚,又知道她是现实中的‘路痴学长’,妈妈咪呀,整个人都不好了!“我暗恋了你那么多年,终于拐到手了。”大神学长用下巴抵着她的肩头。某人愣,“什么叫拐啊……”大神学长坏坏一笑,立马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拐!拐过某个某人的脑袋,使劲亲了一口,笑着看着她,“懂了吗?”嗯,没错,这就是所谓“拐”!!很强势!!做人果然就是要强势!!
  • 雪,倾城

    雪,倾城

    她的前世,如水般温柔安静的女子,却是魔界公主,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她离开疼爱自己的哥哥,孤身一人,仙魔相恋,天地不容,最终她与心爱的人双双殉情,她说,这一生,她没有辜负他,她只辜负了爱她胜过爱自己的哥哥,若有来生,她定要做哥哥的枕边人,还他一世情债。哪知,这一世的她,欠下了更多的情债……
  • 杳杳念想

    杳杳念想

    再见何杳辰,依然如记忆中一般,清隽,孤冷多年之后安之也只是淡淡一笑:“好久不见啊,年少不懂事,给您添麻烦了。”
  • 都市龙魂传说

    都市龙魂传说

    他身世成谜,注定不凡,一朝回国,机巧鬼谋,冷酷杀伐,铁血柔情,风流不羁。黑白无需分明,善恶藏于心中,一剑在手,携兄弟爱人共战天下,共邀群雄,笑看风云骤起,回眸沧海桑田,终登王者之巅。
  • 穿越诸天的全职换装师

    穿越诸天的全职换装师

    世界分表里平凡的表世界日渐被里世界的镜兽所干扰我叫方周我妹叫方柔爸妈去跑世界挂机三年的系统叫我希望之子所以……我跑诸天去了……(PS:阿奈斯换装师,换装迷宫2)
  • 愿来你是对的

    愿来你是对的

    王强有一儿子,名叫王刚,小学时王刚成绩优异,品行良好。但自从上了中学,认识了所谓的兄弟后……
  • “金融风暴”与企业的战略选择

    “金融风暴”与企业的战略选择

    面对日益蔓延的“金融风暴”,数以千万计的中国的企业怎么办?这是当前许多企业界人士所关心的大问题,也是该书作者思考的出发点。《“金融风暴”与企业的战略选择》以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力图破解这个难题,着力为“金融风暴”下的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 梦想家系列:追杀K星人

    梦想家系列:追杀K星人

    银河奖科幻作家王晋康力作!基地载有6名科研人员的飞碟突然从雷达上消失了近两分钟。总部怀疑是K星人劫持了机上的科研人员,将他们复制后又重新放入基地以从事破坏活动。于是总部派出精明的军官于平宁前去调查。这6名科研人员真的被劫持过吗?他们真是K星人吗?
  • 易烊千玺却道相思尽

    易烊千玺却道相思尽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请勿上升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