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远远没有赵老倔老两口和陶小毛想的那么简单,其实这一切都是日本人策划的一系列有计划的阴谋,而这一切是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支持下,目标就是攻击中国的“大陆政策”,以掠夺资源、打造殖民地为主,以摆脱政治和经济上的危急,所以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就对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东北发动攻击,3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东北三省。第二年悍然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占领了上海,继而攻占大片华北土地,直奔平津,又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在华北地区大搞“自治运动”,希望能够长期的占领这些地区。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对华战争的战争部署。
卢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史料记载,金代伊始,中原腹地进入京城,都要在卢沟桥停留,此地是京师进出中原腹地的必经之路。而兴建于1640宛平城,是捍卫京师的重要的军事要寨,拿下了卢沟桥,北平也就唾手可得,而整个华北也将收入囊下。于是,日军看中了这座要塞,中国军队在卢沟桥进行抵抗,开启了日中战争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一场狂风暴雨即将席卷整个华北。这一日下午,日军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小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的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当晚七时三十分,日军开始演习。至夜里十时三十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名名叫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县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219团严词拒绝。双方进入交涉状态,而日军却暗地里对宛平县城形成了保卫进攻的态势。7月8日凌晨五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事情正向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7月9日、11日、1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与冀察当局三次达成协议,却屡次用炮声来证明空文的无用。正是借助此计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到25日时,日军已经集结了6万人以上。
26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宋哲元严词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同日,日军参谋部经天皇批准,命令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动攻击,增调国内5个师约20万人到中国,并向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达正式作战任务:“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
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香月清司指挥日军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配合、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发起全面攻击。第29军驻南苑部队约8000余人(其中包括在南苑受训的军事训练团学生1500余人)浴血抵抗,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28日夜,宋哲元撤离北平,29日,北平沦陷。29日凌晨,冀东保安队第1总队队长张庆余和第2总队队长张砚田,在通县发动起义,反正抗日。1937年7月29日,第29军第38师在副师长李文田的率领下,发起天津保卫战。第38师攻击天津火车站、海光寺等处日军,斩获颇众,但遭日机的猛烈轰炸,伤亡亦大,遂奉命撤退。30日,天津失守。
而这一切,陶小毛根本不清楚,他知道的也就在连营知道的那些,而在宛平县城里到处躲藏的那些日子,有那么几次枪子都贴面而过,更有炮弹在不远处爆炸,十分的恐怖,唯一幸运的是能找到吃的和喝的。渐渐地枪声稀薄了,宛平县城里出现了一波波的鬼子,到处搜查。直到这天晚上,陶小毛饿的实在受不了啦,悄悄从一个破房子里出现了,不成想还没找到吃的,就被小鬼子的扫荡分队发现了。幸亏他早已经探好了去赵老倔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