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2100000010

第10章 递进的含义和特征(1)

第一节递进的含义

一、哲学意义上的递进

1.1递进是运动从哲学的角度看递进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范畴。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形而上学》中的论述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在《范畴篇》第十章中,亚里士多德区分了四种意义的“对立:(1)相关者的相互对立;(2)相反者的相互对立;(3)缺乏者和实有者的对立;(4)肯定命题与否定命题的对立。”(亚里士多德,2000,1997)

后来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他指出:“有些事物只是实现地为事物,如某一个本体,有些只是潜在地为事物,如具有某一个量,又有些则是潜在地与实现地为事物,如其它各范畴。离开事物就没有运动,变化常按照实是的范畴进行,各范畴间不相通变。每一范畴中一切事物之成是者,必于两个方式中择取其一,例如,于个体,其—类为‘正面形式’,另一为其‘阙失’;于‘质’,其一为‘白’,另一为‘黑’;于‘量’,其一为完整,另一为‘不全’;于空间运动,其一为‘向上’,另一为‘向下’,或是一物为‘轻’,另一为‘重’;这样,有多少类实是就有多少类动变。”(亚里士多德,-2000,2002:96)第五卷第十章中,亚里士多德在上面四种意义的“对立”上又加上了两种,即“生成和消解所从发生和所向演进的两端”及“一切事物的质性,其两极可涵融于同一事物中而不能同时出现的。”(亚里士多德,-2000,2002:276)这构成的亚里士多德的整个范畴观。其中从动态的角度看,运动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空间就有事物,事物在时间中进行运动。在方位上的上下、前后、左右运动就是变化,在量上的增减也是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这些变化的最后结果要么是空间位置的移动,要么是由量的增减最后形成质的改变。那么在“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的位移过程中或是结果,在量的增减最后导致质的改变中就存在递进或递退,各种递进或递退最终构成一个递进范畴。不仅如此,递进内部还可再进行分类。

黑格尔说:“如果我们将定在的两个环节,某物与别物,分开来看,就可得出下面这样的结果:某物成为一别物,而别物自身又是一某物,这某物自身同样又起变化,如此递进,以至无穷。”(黑格尔,1659,2002:217)

由黑格尔我们知道递进之中也还有环环相扣的一面:A是B的基础B是A递进后的结果,B又是C的基础,C是B递进后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逐步递进。因此递进不仅存在于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中,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他又补充道:“置身于思考这种无限进展之所以单调无聊,是因为那是同一事情之无穷的重演。人们先立定一个限度,于是超出了这限度。然后人们又立一限度,从而又一次超出这限度,如此递进,以至无穷。凡此种种,除了表面上的变换外,没有别的了。这种变换从来没有离开有限事物的范围。假如人们以为踏进这种的无限就可从有限中解放出来,那末,事实上只不过是从逃遁中去求解放。但逃遁的人还不是自由的人。”(黑格尔,1659,2002:218)

不仅如此,递进的环环相扣无穷发展是客观世界无穷无尽发展的模式,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之一,递进也就是其本质存在。

1.2递进是发展对于递进的含义,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递进有不同的解释。社会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地进步的。人类每前进一步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人类社会无处不存在着递进。没有进步人类就会停止,所以只要有进步的地方就存在着递进。事物的发展也就是一物成其为别物,别物又成其为别物,始终是两个环节的递进,以至无穷。

发展有平行的,也有不平行的,有按顺序的,也有不按顺序的。“离开事物就没有运动,变化常按照实是的范畴进行,各范畴间不相通变。”这正好表明:事物是可以有对立的,而这种对立又是不能同时出现的。那么递进则表示:两种事物可以是在等级上有所差异,前一事物是后一事物的基础或是铺垫。亚里士多德的动态发展观、黑格尔的物物相变相通的事物发展观为我们理解事物范畴的运动、发展和变化奠定了基础。这就是递进范畴的哲学基础。

二、逻辑学意义上的递进

传统逻辑同语法研究的密切关系是大家公认的。古希腊时代,语法学和逻辑学都是建立在希腊文的基础之上的。古希腊时期的语法理论和术语同逻辑理论和术语很难区分,甚至可以说逻辑学的理论支配了语法学的理论。例如柏拉图认为话是由名词加动词组成的。名词指某种动作或状态所陈述的东西,而动词则是对名词的陈述。正因为这一点,柏拉图把希腊文中在形式上属于名词一类的形容词归入动词一类,因为形容词同样可以作谓语。古希腊时代逻辑上和语法上把一个句子分为主词和谓词两部分,这是逻辑分析受语言的结构形式的影响,而语言的分析又以逻辑为基础的最典型的例子。理性语法(波斯塔-罗耶尔语法)甚至把语法范畴和语法结构同普遍的思维的逻辑形式联系起来,用普遍的逻辑形式来解释语言,而不仅仅是用逻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分析语言。(王维贤,1999:214)逻辑学是从逻辑关系、真值条件上分析表示递进关系的典型格式“不但A,而且B”的。逻辑学上把“不但A,而且B”所连接的两件事用符号标示为“不但A,而且B”,就是说,从A到B有递进的关系。A、B 所反映的事物或情况之间是共存的关系,但B的涵义应该比A多,或者B的要求应该比A高,整个句子的逻辑重点在于B。因此,A和B的位置是不可互换的。

三、语法学意义上的递进

事物或事件之间可以毫无联系,也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这些联系投射到句子中就体现为各种各样的语义关系。递进就是一种语义关系。因此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解释说“两件事情的加合,可以是平列的,也可以有轻重之别。要是分轻重,大率是先轻后重,就是一层进一层,我们称之为递进。”像“不但A,而且B”就是表示递进关系的一组连接成分,连接两件事或两种情况,在两件事或两种情况的加合关系中用以引进更进一层的意思。

刘叔新(1983;1984)曾指出:从许多迹象来看,现代汉语的语法范畴绝不贫乏。相反,可能相当丰富。除了本文提到的趋向范畴、态范畴和继续范畴而外,像句式(语气)范畴、体(aspect)范畴、单位范畴,是大家都感觉到存在的,而且大体上都承认其为事实。另外,还可能存在着极(程度)范畴、体量(包括集合体和独体)范畴和指示(包括逐一指、分指、统指、不定指、确指等)范畴。这许多还不大明确或很不清楚的语法范畴或类语法范畴现象,都值得发掘和考察。必须从现代汉语自身的特点出发,突破西方传统的语法范畴观念,来深入研究它们。研究成果能揭示现代汉语体系上的许多重要特点,从而丰富、发展关于语法范畴的一般理论。

四、语用学意义上的递进

表示两件事情或两种情况的递进关系常常用“不但A,而且B”为代表的连接成分来实现,这是因为根据说话人和听话人交际心理需要的选择。说话人认为后一件事比前一件事重要,B的涵义比A高,B的要求比A高,或者说B比A范围大等,特别强调B,因而用“不但A,而且B”等连结成分来实现这一交际目的。因此,篇章连接成分“不但A,而且B”表示的是一种语用进层义。

如果说话人不特别强调后者,则可以用意合法或用表示平列关系的连接成分“既…,又…”,“又…,又…”或“一方面…,一方面…”。

对于表示两件事情或两种情况的递进关系,也是可以用意合法来实现。例如:

(1)A:“……你们那里是出才子的地方。”

B:“出才子,也出佳人。”

例(1)中回答语如离开语境,单从句法语义平面上看是并列复句。但句子里的“出才子”是上文已出现的旧信息,“出佳人”是新信息,是对上面的旧信息提出的更进一步的情况,这个句子在语用平面上,根据上下文,是一个意合的递进复句。

这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关联词语来印证:

(2)a.不但出才子,而且也出佳人

b.虽然出才子,但是也出佳人

c.一方面出才子,一方面也出佳人

d.因为出才子,所以也出佳人

比较:

(3)a.空气中湿度增高,东西容易霉变。(张斌用例)

b空气中湿度增高,于是东西容易霉变。

c因为空气中湿度增高,所以东西容易霉变。

e.如果空气中湿度增高,那么东西容易霉变。

f.只要空气中湿度增高,东西就容易霉变。

g.只有空气中湿度增高,东西才容易霉变。

f.不但空气中湿度增高,而且东西容易霉变。

例(2)因为“出才子”与“出佳人”都是好现象,与之相近的有“出优质物品”、“出伟才”、“出奇珍异宝”等等,如果是“出妖怪”、“出奸贼”、“出怪病”则是与之相反的现象,从总体上说是又出产一个类别,因此在语义上有扩大,在层级上有差距,也就是产生了递进。“才子”与“佳人”也可以并列,但不能是转折与因果。

而例(3)“空气中湿度增高”与“东西容易霉变”在语义上有密切联系,至于是没有实现的假设、条件,还是已经实现的并列、顺承、因果等等关系,但在语义都没有扩大,也不存在层级上的差距,因此不能形成递进关系,也不能进入递进范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递进的理解,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分析,我们这里要谈的递进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以认知为基础的语法学意义上的递进,当然在分析时,还要受到语用条件的制约。

第二节递进的特征

递进作为一种语义关系范畴,不仅有其句法上的特征,而且也有其语义上的特征。

一、递进的句法特征

1.1递进体的构成成分具有递进意义的句法结构体我们叫做递进体。递进体可以是短语、单句、复句,也可以是句群、段落、篇章等。递进体的构成一般由基事A和递事B两部分构成。还可以由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多级递进体:基事A,递事B,递事C(递事B成为兼事)等。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把多级递进体从递进体中分离出来做专门研究,没有特别强调的分析都是以最简式的递进结构体作为研究对象,即只有基事项A和递事项B构成的递进体。

1.2基事和递事的构成充当基事和递事成分的语言单位一般来讲是一致的,即具有共同性质的语言单位:词、短语、句子、段落。

1、由词构成的基事和递事

(1)我们拥有了一片热土——不尽的人才将在这里萌芽、抽枝、拔节、结果。(《大公报》1994、9)

(2)陈红深爱丈夫:我对他不但尊敬,而且崇拜。

例(1)“萌芽”是基事,“抽枝”、“拔节”、“结果”是递事,因为“萌芽”是基础,是后面一系列发展变化的起点,没有“萌芽”后面的一切都谈不上,因此“萌芽”是基事。例(2)中“尊敬”是基事,“崇拜”是递事。因为“崇拜”在意义上程度更深一些,是“尊敬”的必然发展。这两例都是用词作为基事和递事的。

2、由短语构成的基事和递事

(3)伊拉克人会认为自己没有遇到好邻居,在对外打仗的时候它们不但不帮助自己,反而抢夺自己的石油资源...(网上例子)

(4)他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老舍《骆驼祥子》)

例(3)“不帮助自己”是基事,而“抢夺自己的石油资源”是递事。因为“不帮助自己”仅仅是没有提供益处而已,并不造成对自己的损害,而“抢夺自己的石油资源”则是对自己有严重的损害,因此在程度上要深得多,是递事。这两者都是由短语构成的。例(4)“年轻力壮”是基事,指身体状况优良;“自己有车”是递事,指除身体状况优良以外还有财产。

3、由句子构成的基事和递事

(5)王孙待要向回退缩时,一看那房门是洞开的,由外向里看得清清楚楚,不但陈东海在这里,小南也在这里。(《美人恩》)

(6)不但马锐喷有烦言,街坊四邻也侧目而视。(王朔《我是你爸爸》)

(7)这个新秩序,不仅给中国人民造成灾难,也给日本人民造成很深的痛苦。(《火凤凰》)

同类推荐
  • 语文教学的趣味谚语设计(上)

    语文教学的趣味谚语设计(上)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超神奇的身体语言

    超神奇的身体语言

    《超神奇的身体语言》是哈里·巴尔肯著作中影响大、流传广的一本,是一本在性格分析的基础上了解人们的个性特征、兴趣趋向和职业趋向的实用成功指南。
  • 语文教学的趣味歇后语设计(上)

    语文教学的趣味歇后语设计(上)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上)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上)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下)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下)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热门推荐
  • 仙王斗

    仙王斗

    写了一位学院的院长的儿子赤天,因为父母亲被袭击,发暂要成为仙王要复仇的故事
  • 大世界系列血路之悲惨世界

    大世界系列血路之悲惨世界

    轮回的终点即时起点,至高之器带来未知的变数,命运的转轮悄然运作,宿命的仪式点燃衍化之火,雏凤清鸣决定世界的抉择。世间的污浊扑灭星天礼赞,恶魔之血带来生灵涂炭,希望火种在荒芜风雨中飘摇,毁灭之火的重燃宛如宿命重现,坦神之途指针破茧光辉的结局,晨曦微笑象征黎明重现。微笑化为幻梦破碎,留在凡间的便是无垠无际的悲叹与绝望,归途战神的怜悯是希望之匙,绝对的力量斩断沉重的宿命,仅存的是一片荒芜的大地。
  • 最后一次心跳加速

    最后一次心跳加速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无父无母无友的三无少女,陈春夏,自小就是一个孤儿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亲是谁,只知道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而她没有。不过,好在她也并不是真的一无所有。即使,只有一人来到无名C市的二高来闯荡,但她并不孤单,在这里,在这片陌生的天空下,她慢慢地找回属于自己的心跳,最后地一次地心跳加速也从这里开始!别爱我,没结果。终有一天我会离你而去的……
  • 异路逃亡

    异路逃亡

    林绍风的父母临终前留下的遗物之一,就是一个看起来破旧不堪的手环。某天,林绍风在阁楼无意间找到这个手环,可手环突然苏醒,带领主角探索一个又一个未知世界,以及如何逃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林绍风遇到了叶舒,叶舒仿佛也有着什么心结。渐渐地,林绍风似乎也发现了许多从未得知的秘密……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落下眼角的烟火

    落下眼角的烟火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你又会在哪里。如果我们不曾相识,你可否听得懂,我说的每一句抱歉。--------苏浅阳
  • 小农民悠闲生活

    小农民悠闲生活

    打点猎,养点蜂,钓点鱼,摘点果,厌烦了还可以泡泡妞。小农民的悠闲生活!求收藏,求推荐!
  • 寻物坊

    寻物坊

    裴千里觉得自己有很多长处:有钱、能打、聪明、长得帅、不要脸。短处嘛,就是在京城里新开了一个专门替人寻物的店——寻物坊之后,喜欢上了被人扔在他家门口记忆全失的韩冷香,还认识了几个损友。原以为是天意让他们相逢,可是替京城首富家的教书先生找到其声称丢失20年的金戒指而名声大噪,还解开了妓院头牌红玉的金簪失踪之谜等难题之后,他惊觉这些人都是带着不同的目的来到他身边,还跟他苦寻的身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他尚在襁褓中,就被迫参与了二十年前发生的皇宫盗抢案,这里面到底还有多少苦心隐藏的秘密……
  • 红罗萌在中世纪

    红罗萌在中世纪

    某年某月某日,某个穿越者带着消失数百年的古典军团。重返欧洲大陆的争霸舞台。——————————罗马卖萌中世纪哦,亲们~有推荐的求推荐,有收藏求收藏哦~
  • 神职预言者

    神职预言者

    浩瀚的宇宙,有一个特殊的星球名叫圣光星,圣光球离地球两万多光年,星球中存在着一群热爱和平的特殊的群体名,圣光星人可自由驾驭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能量,除此外圣光芒还设有神职人员为圣光战士,星球的最高领袖为预言师,预言师能知过去和未来拥有着神秘的力量,星球上的人们尊称为圣光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