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95700000007

第7章 对话(1)

精神飞翔的优雅姿态

本色朱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朱虹研究员访谈录

于玉蓉

学者朱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行者

于玉蓉:朱老师,您好!1981年,您在《世界文学》上发表论文《美国当前的“妇女文学”—〈美国女作家作品选〉》。1983年,又以这篇文章为序言,编选了包括29篇小说和一个剧本的《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其出发点主要是介绍“妇女意识”,引进“性别”视角。这部著作被学界认为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声。著名学者陈骏涛先生曾这样评价:“真正涉足女性文学,并致力于介绍西方女权主义的是朱虹。”“在80年代初,在国人对女权主义所知甚少的情况下,朱虹的这些推介,对推进国人了解和认识女权运动和女权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无疑是具有启蒙意义的。”您进入女性主义研究领域是出于怎样的一个契机呢?

朱虹:我经常说,我和哈佛—燕京学社(Havard-Yenching Institute)缘分匪浅!1980—1981年,作为哈佛—燕京学社与中国中断联系三十年后的第一批访问学者,我在此待了一年多。虽然当初我是带着撰写《美国文学简史》现代戏剧章节的任务而来,但实际上,我的收获远远不止于此。可以说,正当我们的社会在转型而我自己也面临“选择”的时刻,哈佛—燕京一年的积累大大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对我治学道路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中的收获之一就是“发现”了女性主义。

那个时候我读了E.肖华尔特的《她们自己的文学》,对我很有启发,这让我意识到阶级是一个范畴,哲学上的一个范畴,性别也是一个范畴!我就想介绍这个观念,但不是从理论上介绍,而是从作品上介绍,所以我就选编了《美国当前的“妇女文学”—〈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后来听朋友们告诉我读者的反应,几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于玉蓉:您在去年出版的作品集《爱玛的想象》中收录的一篇文章《关于“性别”的“敏感”》里面也提到,“在性别上加引号是要说明,性别是被当作一个基本范畴来看待的。在敏感上加引号是要通过一种联想来突出性别的概念。过去不是爱说‘阶级敏感’吗?凡事一旦归结到阶级,就算是说到根儿上了。遇事能很快嗅出其阶级性的那种特殊能力被誉为‘阶级敏感’。”您是不是认为中国其实还很需要培养“性别”的“敏感”?

朱虹:应该说是这样的,过分地强调阶级这样一个范畴,从单一的视角去看世界,实际上会遮蔽很多的真实。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给世界万物都打上一个“阶级属性”的烙印,以此来确认其“本质”。可是,比起“阶级”,“性别”实际上更根本,更本质,更天然。

在中国还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虽然我们总是口口声声说要从阶级分析,可是性别判断却在无形地发挥巨大影响,尤其是探究负面事件的根源时,往往归咎于女性,这实际上是一种隐形的“性别敏感”。

于玉蓉:这不仅仅是性别“敏感”,而是性别“歧视”了,就是由来已久的“红颜祸水”这样的观念?

朱虹:对。那个时候有一系列作品,都是说女人坏,这成了思想上的一个模式。比如20世纪80年代非常有影响力的小说《人到中年》,从女主人公陆文婷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中年知识女性的疲惫和迷惘,那么造成她的困境的仅仅是小说中的那个“马列主义老太太”吗?还有春节晚会一个节目,叫作“给局长送礼”,那个局长不收,是他太太收的。80年代初,我们(社科院外文所)英美室组织召开了一个学术会议,那大概是我作为英美室主任组织的第一个会,主题就是“当代文学中的恶妇形象”,就是探讨这样一个模式,我们称之为“夏娃模式”。

于玉蓉:是指《圣经·创世纪》中夏娃偷食禁果,从而造成人类的原罪及其他罪恶的开端?

朱虹:对,蛇引诱夏娃,说你应该有知识,因为那个果子是智慧之果。结果夏娃拿了,自己吃了又给亚当,上帝就来了,亚当特别没出息,指着女人说,“是她给我吃的”。这样一种陈述本身就具有一种性别的自觉——总是把恶之源归于一个女人,是这女人好奇,不安分,做坏事。

为什么一系列作品中都有这样的一种叙事模式?实际上是当时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可能是由来已久的,但在当时表现得很明显。比如“****”过去了,我们反省这个民族大悲剧,好像总是不自觉地归罪于江青这个坏女人。所以说,中国并不是只有阶级意识、没有性别意识;相反,有一种很强烈的性别偏见,或者性别歧视在影响国人的思想。

于玉蓉:西方文化和文学中也有“夏娃模式”,比如特洛伊战争的起因不就是为了争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海伦吗?

朱虹:但对这种现象的反思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是很薄弱的,甚至是缺席的。反而是西方率先从学术上来思考性别化与中国的关系。1992年,哈佛大学举办了“性别化的中国:妇女、文化与国家”(Engendering China)学术研讨会。你若认为中国是无产阶级****的国家,这就是政治化的中国;你若认为是中国是一个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这是民族化的中国。哈佛这个会议就是做了当时中国人自己还没有做的,从性别的角度看中国,即性别化的中国,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好多问题。有些事情如果不从性别的差异、对立、矛盾、斗争、偏见、歧视等角度去看,就无法窥视到真相。

我受哈佛大学这次学术会议的启迪,发表了两篇论文:一个是《中国当代文学当中的恶妇形象》,一个是《中国当代文学当中的病妇形象》。

于玉蓉:您不管是研究也好,翻译也好,似乎都对女性题材格外地关注,您曾将自己的观点归纳为“本色女性主义”,怎么来理解这个概念?

朱虹:我就是想不出来怎么表达,我其实是想跟那些研究各种女性主义的专家有所区别。他们是读了好多书,掌握了很多理论,她们在做学术研究,有理论。而我比较感性,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女性的直觉,一种本色的体悟,本色的表达。

于玉蓉:“本色女性主义”和“女权女性主义”区别何在呢?

朱虹:我没有想去争什么“权”,我就想跟“权”分开,我这个概念就是表明我意识到女人生下来跟男人就是不平等的。仅止于此。我也意识到女性的权利没有得到保护,或者保护得还很不够。但是我不愿意多去想那些事情,那已经在我力所能及之外了。

于玉蓉:能不能这样理解:本色女性主义就是说既不要像以前那种观点认为女人很卑微,附庸于男权;也不要像国外兴起的女权潮流,认为女人可以蔑视一切,可以驾驭男人。本色女性主义是又回归女性角色本身,承认男女不平等,承认女性是弱者,但又觉得阴柔也是有力量的,是跟男性不同的一种理解和面对生活的方式。

朱虹:可以这么概括:首先要意识到男女是不平等的,而不是迷失于“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等口号中。其次就是要直面这种不平等,勇敢地面对。很多女人没有意识到,或者她不面对男女不平等的客观事实,她认为就是平等,或者已经都做得很好了。

作为女人,有必要意识到不平等:对不起,我知道你对我不平等,那咱们还是这么生活,因为这是现实;但是你要我说瞎话,说我们很平等,我不能这么说。哪怕你压迫我,把我当奴隶,我要意识到我是奴隶,那我就满足了,首先我得到了第一个满足。

于玉蓉:苏格拉底曾说:“没有经过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作为女人也是如此,要始终自觉自己所处的境遇,我要知道是处在一个什么经历中,而不是浑浑噩噩一辈子。受压迫也不知道受压迫,权利被剥夺了也不知道。

朱虹:对,别傻,也别装傻。即便是我没有行动纲领,我还不知道如何去改变,但是我必须意识到,并且有勇气面对,要活得明白。

于玉蓉:我觉得您这个女性主义,真应该叫“活得明白女性主义”。

朱虹:哈哈,你这么概括也挺好!

于玉蓉:您觉得作为一个女人这一生应该追求什么?追求活得明白就行了?

朱虹:活得明白,在有限条件下努力实现自己,过得快乐,享受自己的“明白”。哪怕不明说。

翻译家朱虹:搭起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虹桥

于玉蓉:汉译英是您的最爱,其实挺有家学渊源的。您的父亲、叔父都有美国留学的经历,您从小也是在教会学校长大的。

朱虹:我出生于天津,我的父亲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后没有马上回国,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了三年。他是我的英语启蒙老师。我记得他教给我ABC,把那26个英文字母贴在墙上让我去背。改革开放初期,我曾被派接待两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他们问起我的家事、我的父亲。我记得很清楚,我说“父亲除了教我英文,什么都没有为我做……”他们说:“那还不够吗?”

我先就读于天津的天主教圣芳济修士会的附属圣若瑟女子学校,后转入其姊妹学校——位于北京的圣心学校。学校里不学别的,修女们只教英文,外语是法文,史地以英国为主,基础数学用的是英镑、先令、便士。物理、化学是闹着玩,等于没有。

于玉蓉:您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自己在少女时代很自卑,“驼背,不漂亮,加上出身不好,很少讲话”,童年及少年时期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朱虹:我在家里面非常压抑,不跟母亲交流。在天主教学校里面没有地位,因为我不是教徒,不是外国人——在学校里面教徒有钱有地位,他们家长每个星期拿着马蹄莲给修女送礼,而我们属于边缘。新中国成立以后,又跟什么资产阶级、反革命、地主沾边了,也觉得丢脸。我后来被定为“成分不好”,一个主要原因是我的教育,说我们受的是“帝国主义奴化教育”。新中国成立后,修道院的修女都被驱逐出境了。

那个时候,我最大的精神依托就是看书,看各种英文书。有一次,母亲偷偷把我的书藏起来,她不理解这个孩子怎么天天抱着书看。

于玉蓉:难怪您英文那么好!大部分人都是到中学甚至是大学才开始接触英语的,而您则从小就是双语环境中长大的,英语实际上占据了您基础教育阶段绝大部分的时间。所以您15岁就考取了辅仁大学英语系;一年以后,又成功地转学到北京大学西语系。

朱虹:1949年解放,我才15岁,正值高校招生,我就谎报18岁投考当时还是天主教的辅仁大学。数理化我都不会,就在卷子上写英语作文,论证我要学英文,管你什么数理化!后来我的老同事董衡巽调侃我说:“朱虹,你才是中国第一个交白卷的!比张铁生还早!”

后来张榜公布录取名单,家人帮我去看,从榜末开始看,看了十来个人都没有看到“朱虹”,就回来和我说,你没考上!我自己骑着自行车去看,从榜首开始看,第一个就是我的名字。那一瞬间真的是挺开心的。

于玉蓉:您在北京大学西语系遇到了很多的名师、大师,这对你今后的学术道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朱虹:应该说是毕生受益的。卞之琳先生开课教英诗,英国现代小说,后来在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他又是我的导师,后来还是同事。朱光潜先生对我的影响最大,他是我的偶像。朱先生给我们上过一个学期的翻译课,但这堂课对我的一生有决定性的影响。他教得非常好,第一节课就把我征服了,话不多,但字字句句都是真金。我模糊地记得,那个时候我的作业经常被作为范例,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自己的信心,我立志把翻译当成我这一生最要做的一件事,尤其是中译英。

所以,我大学毕业时最向往的单位是外文出版社,可以从事自己心爱的中译英,但是因为成分不好没去成。材料转到刚刚筹建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文学研究所,“政治不好、身体不好、英文好”,何其芳所长拍板,收下我了!现在回想,到文学研究所对弥补自己的知识不足很有好处,你想想,钱锺书先生、杨绛先生那个时候都在文学所。

于玉蓉:所以说,“上帝做的每件事都是富于深意的”嘛。少年时期在教会学英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大学期间在北京大学西语系求学,工作后到最知名的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对于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而言,这样的履历算是稳扎稳打。改革开放后,您又是社科院第一批走出国门的学人。清华大学的李学勤教授曾经是您社科院的同事,你们当时一起出访澳大利亚。他回忆说,澳大利亚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曾经感叹:“朱虹女士,您的英语太棒了!”

朱虹:我们是1979年出访澳大利亚,好像确实是社科院第一批国外访问团,为期五个星期。这个团一行五人,我是团员也兼翻译——澳方配了翻译,但有时听不懂刘仰桥团长的家乡口音。李学勤本身英语就非常好,更难得的是,他有自己的专业,精通考古和中国古代史,能用流利的英语和对方探讨学术问题,介绍中国的历史研究状况,这是很了不起的,让对方很尊重我们。当时国门甫开,很多刚出国的中国人没见过世面,忙着到处看风景、买东西,但是李学勤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很珍视这次国外学术交流的机会,善于观察、学习国外学术前沿动态,总是那么地沉稳、大气,非常有风度。后来,对方还专门邀请他再去访学。我本人也在回国后不久得到澳方的邀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半年。

同类推荐
  •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诗,具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诗,是人类心灵的深切呼唤。诗是一条流经人类每个角落永不枯竭的清清小河。诗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那是因为由诗所传达出的人的美好情感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诗,可以越过沧桑岁月,到达地老天荒。诗是整体意义上的美,是春风沉醉的美。诗是美的极致,因为诗具有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 花雨

    花雨

    《花雨:唱给共和国的抒情诗》,一部可以供喜爱朗诵的读者登台朗诵的金本;也是一部可以给默读低吟的读者审美咀英的佳品。这是诗人雷抒雁三十余年来,写给人民共和国的一束情诗。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和优美典雅的诗句,抒发了对人民、对土地、对共和国的深情厚意。许多诗篇,都是常在电台、电视台及各种诗歌选本里与读者见面的。雷抒雁是我国新时期以来具有影响力的诗人,诗风刚正、亲切、大气、典雅。三十年前,一曲《小草在歌唱》成为思想解放潮流里一声振聋发聩的春雷。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人生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人生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中华谚语(第二卷)

    中华谚语(第二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周瓒诗选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周瓒诗选

    《周瓒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的其中一册,共分为三辑。每一辑的创作时间相互交叠,但脉络清晰,不仅完整呈现了作者二十年间诗歌写作的总貌,还细致展现了人们颇为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极大增强了诗歌的亲切感。独特的女性视角写作不落俗套,也成为了该诗选的一大亮点。
热门推荐
  • 断断续续的随笔

    断断续续的随笔

    我不理解网文的世界,亦如网文不理解我。虚幻的世界随时可以拔地而起,真实的你我却从此不见
  • 逆者为魔

    逆者为魔

    暂时没有想好,等想好了再来补作品介绍……
  • 樱花飘落时,你是否还会记得她

    樱花飘落时,你是否还会记得她

    你相信命运吗?是否,经历过一种叫绝望的东西?“林夕你给我滚,滚出这里”“够了吗你还想害死多少人啊”“你真的,不配拥有!”“夕,走吧,放下这一切,离开这里……”放下?是选择还是等待?现在插播一条广告“今天凌晨六点,一位女生在百货大楼顶楼跳下……”十七岁的年龄,十七岁的雨季。我们一边成长,一边失去。一边成长,一边哭泣。
  • 魂穿霸世

    魂穿霸世

    主角胡笙从异界意外来到现代,走向人生巅峰?
  • 海是人鱼的归宿

    海是人鱼的归宿

    这是一个神秘的人鱼家族,沐氏。庞大的人鱼家族,生活了千年。人鱼家族从古到今,经历了很多的变迁和变化。到了这科技发展的时间,人鱼也是化身为人,因为有神秘的蓝色项链蓝域【项链的名字叫蓝域】。让人鱼们从而化为人身,出现在这科学发展的时代。2016年,这年代也是一个过去的时间,转向这2017年,人鱼们也是展开了很多的故事带给大家欣赏。
  • 别走我的他

    别走我的他

    本故事讲述着一个平凡的女孩从青春到剩女过程的寻爱之旅。暗恋时的她,遇到追求者的她,渴望爱情的她,相亲的她.......每一时段的她都有淡淡的故事。
  • 职业礼仪

    职业礼仪

    “本教材从我国中高职院校和本科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出发,针对职业礼仪的特点,设计了五个单元:职业礼仪原理,职业形象塑造,基本职业礼仪,职业礼仪的延展,境外职业礼仪。教材以一个学期十八周的教学时限为依据,设计了十七章,预留适当空间,利于课堂教学灵活安排。本教材2013年8月通过教育部评审,获“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选题立项;2014年6月被教育部评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教材适合作为中高职院校和本科职业院校“职业礼仪”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一线秘书和礼仪研究的参考书。”
  • 鹤北飞

    鹤北飞

    巍巍中华,延绵唱响五千余年,每个时期与朝代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与无穷魅力。无论是天下分裂、诸侯林立,还是天下一统、皇权集握;无论是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还是太平治世、百姓安宁,既有它的沧桑、平凡与不堪,也有它的活力、光荣与伟大。经历过一次次的战火洗礼,一轮轮的盛世繁华,时代更替中,涌现出一批批文滔武略、功绩卓著和非凡魅力的英雄人物。他们伴随着时代,毫不吝啬自己的才能与野心;而时代,也同样给予他们广阔的舞台发挥施展。时代与英雄,彼此成就,彼此需要。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动荡纷争和民族大融合的特殊阶段,这一时期,北方各民族非凡人物竞相登场,与南方汉人政权对立争斗的同时,也进行着深入的融合和学习。武林中,南境汉人与北境胡人之间也同样展开了角逐与争夺。南北两方朝代更迭,长期维持对峙形势,而江湖武林,亦是风云变幻,危机四伏。本书着重讲述北朝(东魏、西魏)、南梁的朝堂与武林人士发生的纠葛仇怨,带您领略大梁的民间富庶、朝堂变幻,展现北朝时政的风云诡谲与华彩人物,并述说江湖武林的豪杰义士与杀戮血腥。这天下,硝烟四起、人才辈出、风云莫测,好不热闹。
  • 天才逆天妃2:无敌毒妃闹天下

    天才逆天妃2:无敌毒妃闹天下

    看到了《逆天》1中的安雅璃英,现在让我们见证他的CP:风妍曦的故事。当21世纪天才毒公主,灵曦大陆修罗门的少主风妍曦,遇上暗黑神殿的无耻少主林谦辰,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想知道啊?看啊!!!
  • 爱你小恋曲

    爱你小恋曲

    从看到的第一眼,她就喜欢他。在相处半年后,如愿以偿的嫁给他。她知道,他宠自己却不爱自己,可还是一味住进自己编织的梦境;她一直坚信,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却在那个女人归来之后,美梦破碎,失去了孩子,她在不奢望,只想离开,可他,却再也不愿放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