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历来能歌善舞。在原始公社中,农人为了抓季节、抢农活,往往以歌助兴,完成繁重的耕作。《环宇记案》中记载:扬歌,郢中田歌也。一人唱,和者数百,音乐极悲。此处所说的“郢中”,应是现在的鄂中,而不是楚都郢城之中,不然,岂不是栽秧栽到郢城大街上了。“悲”,应理解为歌者动情,声情并茂。因而,可解疲乏而加快劳作进度。
“尚方宝剑”一词的由来
所谓“尚方”是官署名,专掌管供应制造皇帝所用的器物。尚方剑本名斩马剑,很锋利,可以断马。汉代的尚方是少府属官。由于斩马剑藏在尚方,所以俗称“尚方宝剑”。《汉书·董贤传》里有:“武库禁兵,尚方珍宝”的话。可见,尚方宝剑在汉代已经有了。《前汉书·朱云传》载,朱云上书皇帝说:“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历其余。”明代刘伯温的《赠周宗道六十四韵》诗中也有:“先封尚方剑,按法诛奸赃。”可见持尚方宝剑的人,是皇帝最信赖的,他有先斩后奏的特权,但仍须“按法”去办案,“先斩”犯人“后奏”皇帝,不得胡来。
“一亩三分地”的由来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常常会听到:“不要只顾个人的一亩三分地,要多为大家着想点!”以指责对方的利己主义。何谓“一亩三分地”?原来,在我国清朝时,住在深宫大院里的封建皇帝,为了“了解”农时,“熟悉”节令,显示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便在中南海划出了一块地,每年以演试“亲耕”,世代沿袭,他人不得改用,这块地恰好一亩三分,于是人们把它推而广之,便称其个人利益或个人势力范围为“一亩三分地”。
且说“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管三七二十一”,含有不管好歹、吉凶如何,也要干一干、试一试、碰一碰的意思。
三七相乘的积为不祥之数,最早可能是谶纬家、阴阳家的用语,尔后经过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才成为今天“不管三七二十一”这样的口语。例如,《汉书》第五十一卷《路温舒传》记载,路温舒跟他祖父学习“历数天文”的时候,他祖父就说过汉朝的“厄运”在“三七之间”。后来,张晏说这是指的“三七二百一十岁”,意思是说从汉初到汉哀帝、平帝要衰落了。其实,其间并不到210年。三国时代的陈琳作《神女赋》又有“汉三七之建安,荆野蠢而作仇”的话,也是说从东汉之初到建安时期又该交“厄运”了。其实,从东汉建武元年到建安时期也不到200年,凑不成“三七”之数,但却证明“三七”之积已经成了不祥的数字。太平天国起义发布《奉天讨胡檄》,也有“三七之妖运告终”的话。
上述例证至少说明,以“三七二十一”作为一个不祥的数目字,和今天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意义比较接近。
“临时抱佛脚”的由来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句俗语是借旧时某些人平时吝啬,不肯花费钱物去庙堂进香上供,待有了危难之事才去祈求佛爷佑护的做法,喻指平时不积极努力,关键时刻临阵磨枪仓促应付的行为。但“抱佛脚”的本意却是中国古代滇南某少数民族的一种风俗。据清人褚人获笔记《坚瓠二集》卷一“抱佛脚”条载:“云南之南,有番国,俗尚释教。人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愿髡发为僧,以赎前罪,即贳(通赦)之。”是说那些番国人犯了死罪,只要到寺庙抱住佛脚悔过一番,皈依佛门,就可以不再追究了。
机场送客忌“一路顺风”
为什么在机场送客忌讳“一路顺风”?原来这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飞行条例》中明文规定:通常情况下,飞机应当逆风起飞和着陆。这是因为从运动力学原理看,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逆风最安全有利。首先,起飞时飞机的速度要由零逐渐增加到一定的飞行速度。若顺风,速度加大,则在较短时间内就增至起飞速度,速度增加过快,容易出事故,安全性差。着陆时飞机的速度要逐渐减为零。若顺风,速度减小,飞机着陆滑行的时间和距离长,也容易出事故。逆风着陆的安全性则大于顺风着陆。所以,当您在机场和亲朋好友告别时,请勿用“一路顺风”为宜。
地名考辨
南方新“四大火炉”
我国气象工作者,近来计算了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1979~1984年6~8月的感热温度(所谓感热温度,是以“体感温度”量来表示人体对大气环境的感觉,人们所称的“火炉”,即可用感热温度来准确地确定)分布,结果表明:1979~1984年的6年中,长沙共出现感热温度≥40℃的次数为12次,≥41℃的次数为5次,列首位;韶关感热温度≥40℃的次数为10次,≥41℃的次数为1次,居第二;南昌感热温度≥40℃的次数为9次,≥41℃的次数为1次,坐第三;南平感热温度≥40℃的次数为8次,≥41℃的次数为1次,排第四。接下来依次是常德(6次,1次),杭州(5次,1次),龙州(5次,0次),武汉(4次,1次),南京(3次,2次)。
所以,南方夏季新四大火炉的座次排列应该是:长沙(湖南)、韶关(广东)、南昌(江西)、南平(福建)。
古今长江的称谓
在古汉语中,“江”是长江的专用名,见诸文献的“江”字早在春秋时代即已有之。如吴王铜剑上刻有“处江之阳”的铭字;《山海经》亦有长江又别称为“九江”、“汉阳江”、“汉洋江”、“川江”、“荆江”,散见于各历史时期的文献中。长江的各段江面又有不同的名称。岷江以下上游叫“南江”,
湖北江陵至江西九江称“中江”,其下游又泛称“北江”。以流经地域而命名的有:“楚江”,指安徽沿江段,这一带古属楚国;“横江”指安徽和县附近一段江面,长江在此受山门山阻遏,由东西流改南北流;“浔阳江”,专指九江市附近江面,九江古称浔阳;“巴江”指四川巫山县到湖北巴东江面段,明人吴本泰诗:“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为此称之肇始;“扬子江”又泛指南京以下的长江下游。
现今,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等名字则是长江各段的正式名字,而扬子江则是长江的国际通用名。
我国一些城市雅号
陶都——宜兴(江苏)雾都——重庆皮都——张家口(河北)木都、丝绸城——丹东(辽宁)雨都——基隆(台湾)红色故都——瑞金(江西)不夜城——上海鲤城——泉州(福建)诗城——白帝城(四川)绿城——郑州(河南)樱花城——大连(辽宁)诗都——洛阳(河南)甜城——内江(四川)河城——开封(河南)江城——哈尔滨(黑龙江)潭城——长沙(湖南)火炉城——武汉(湖北)葫芦城——韶关(广东)果城——南充(四川)花果城——南宁(广西)石堡城——西宁(青海)鹅城——百色(广西)香蕉城——茂名(广东)榆城——大理(云南)春城——长春(吉林)煤海——大同(山西)江城——吉林(吉林)鞋城——温州(浙江)园林城——苏州(江苏)车城——十堰(湖北)珠城——蚌埠(安徽)
安徽:桃花潭的争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赠汪伦》句,扣动了多少唤友呼朋者的心扉啊!无怪乎秋瑾在《去常德舟中感赋》诗中吟道:“一出江城百感生,论交谁可并汪伦?”汪伦,可真成为挚朋诤友的代称了。
地因人名,人因地杰。安徽泾县清弋江边的翟村,也因桃花潭在此而名闻遐尔了。历史吟咏之作,且不去说它。近读清人赵知希之《泾川诗话》,才知道清代时,为了争夺这个“旅游热点”的交通要津,有过一番争论。乾隆年间,翟村有两户大姓,一姓翟,一姓万,两户为争夺渡口的所有权而闹起来了。万家说:虽说村庄叫“翟村”,但在古代却叫“万村”。我们的祖先万巨,是李白的至交,李白诗中称他为“万夫子”,因此渡口至今叫“万村渡”。可见这渡口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主权属我们。翟姓反驳道:古代这村子并不叫“万村”,李白有诗“桃花潭水深千尺”,千尺者,万寸也。所以古代叫“万寸村”,并不是因为你们的姓万,渡口当然也就与你们祖先无关。二姓族人各执一词,争讼不休。当时有位乡邑赵云翔者,有感于二姓之重利而轻情,写了一首《万村渡》诗:“万村渡口趁轻风,千尺桃潭水自东;但有汪伦皆可住,何须更问主人翁。”诗流传开后,想争做“主人公司翁”的二姓感到惭愧,争讼遂止。
昆明何时称“春城”
昆明以它的地理气候和自然风光享有“春城”的美称,而这一美称起于何时,这倒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明嘉靖间,状元杨慎,因得罪嘉靖皇帝被充军云南昆明,在西山著书、讲学,曾奔走于昆明及滇池周围各县。他到呈贡时登安江村海宝山寺,写下了《登海宝山寺》一诗,对滇池和周围景物备加赞颂。在《二月八会留别》的诗中他写道:“东台北道苦相留,花月春城夜色悠。锦伞夫人双毂转,金冠太子四门游。九枝灯下开化晏,百戏棚中夺彩筹。乘兴佳期殊不远,绿波红岛更轻舟”。这首诗载于清代《呈贡县志》中。据所掌握的资料看,称昆明为“春城”,早已出现在明代杨慎的诗句中了。
香港为什么称“香”
香港,为什么称“香”呢?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从前有一个女海盗,名叫“香姑”。这座小岛是她的根据地,后来就称它为“香港”。一种说,在从前称为“石排湾”、现在称为“香港仔”的附近,曾经有一道大瀑布,水质甘甜,航海的船只总在这里取用淡水,因而人们称这地方为“香港”。其实,很久以前,在石排湾附近就有一个小村庄,它本来就叫“香港村”,现在,人们还把这地方称作“小香港”或“香港围”。现在的香港岛和九龙等地,过去都隶属于中国广东省的东莞县。后来,从东莞县又分出新安县(后改称宝安县,即今深圳市),香港岛等地便属宝安县。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才先后被迫割让或租给英国。
当初,广东省东莞县盛产一种香料,由一种名叫古蜜香树的液汁凝结而成,有的像松香,有的像檀香木,可作为许多香料制品的原料,也可以用来熏衣、净室,有的把它放在博山炉中,下面用盘盛热汤蒸,香气便会缓缓地散发出来。
这种产于东莞的香,叫“莞香”,当时大都集中到石排湾的这个小港,用船运至省城,再远销苏杭和京师,这小港就被称作“香港”;这里的村子也就叫“香港村”。这种香的上等品,价格很昂贵,与黄金几乎等值。最名贵的叫“东莞女儿香”,是东莞妇女在沙土山田中把古蜜香树的树根凿出来,拣最好的树根贮集起来作为私蓄,然后卖给外来香贩的。据明末广东诗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苏松一带每到中秋之夜,就有燃“莞香”以“熏月”的风尚,而东莞人也“多以香起家”。又据说,到雍正年间,因宫中需求很急,而这种香的产量又极有限,朝廷曾派出“采香专吏”去东莞坐索,搜求不得,使用严刑逼迫。香农不堪其苦,便干脆把香树毁了,携家逃亡。从此,“莞香”就衰落而渐至灭绝,成为历史的陈迹。但香港之名却一直沿用至今。
苏州为何又叫“姑苏”
苏州有一个典雅的别名“姑苏”。相传,在夏朝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谋臣叫胥。胥不仅有才学,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的敬重,封他为大臣,并把吴地册封给胥。从此,吴中便有了“姑胥”之称。年代久了,“胥”字又不太好认,而在吴语中,“胥”、“苏”两字相近,于是“姑胥”就渐渐演变成“姑苏”了。
四川何以古称巴蜀
四川地区在古代被称为“巴蜀”,至今也常被人称为“巴山蜀水”。追溯这一称呼的来源,与这一地区主要民族分布与形成有关。
从史籍考查,巴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最初分布于湖北清江流域一带,后繁衍为五支民族,其中一支迁入四川东部。因居住地盛产一种植物“苴”,俗称芭茅,故称巴人。西周时武王伐纣,巴族人曾参加征战,身任前锋,立下战功,被周武王封为巴国。
春秋战国时期,巴人以今重庆为中心建立奴隶制国家,与当时以成都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蜀常发生战争。公元前316年,秦国派兵征服巴、蜀二国地,设置巴、蜀二郡,以巴作为地名自此开始。
蜀的先民是从青海、甘肃迁来的氐人,分布在成都及附近地区。“蜀”字最早见于殷代甲骨文,是野蚕的象形文字。远古四川因种桑养蚕业发展而被称为“蜀”或“蚕丛”国。春秋战国时,蜀已形成以成都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司马错伐蜀,设置蜀郡。
至北宋时期,公元1001年(咸平四年)在巴蜀地区境内划分为“川峡四路”(即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故取名为四川。
上海简称“沪”的由来
上海有种种别称,如上洋、海上、春申或简称为申等等,大多由于地理位置关系或历史传说而来。此外,上海人也常爱用“沪”字作为上海的简称。沪是沪渎的简称。沪渎就是松江的下游,也就是苏州河。
沪渎二字,最早见于梁简文帝的《吴郡石象铭》:“建兴元年(公元313年)癸酉岁,吴郡娄县界松江之下,号曰沪渎。此处有居人,以渔者为业。”同样的记载,见于唐朝和尚道世所辑的《法苑珠林》。总之,沪渎这两个字在六朝和唐代的历史记载上,是屡见不鲜的。
究竟为什么叫作沪呢?沪是古代的一种捕鱼工具,也可以说是一种捕鱼方式。它的制作和功用,陈顾野王的《舆地志》里说得最明白:“插竹列于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即没,潮落即出,鱼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这种捕鱼方法,比起用网罟来捉,用力省而捕获量高,不能不说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创造。但是,扈和沪又怎样会发生联系的呢?唐陆龟蒙《渔具咏》的序文里说:“列竹于海曰扈,吴之沪渎是也。”可见,这样的渔捞方式在松江下游一带,曾广泛使用,以致连这条江也因此得名。不过为了表明它是一条水名,所以加上了“水”字旁。
张家界地名的由来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大庸县境内西北,主峰朝天关,海拔1227米,位于武陵山脉尾段,现已辟为国家森林公园,成了风景名胜。国内外前来旅游者,络绎不绝。过去有人曾把它命名为“青岩山”,但这里以泥盆纪的红色砂岩为景观特色,用“青”岩命名,缺乏地理性。不论怎么改,人们还是称呼它“张家界”。据民间传说,从前有个官吏叫张万冲,来到这里后,见风光绚丽,便以7棵银杏树为界,并在树上刻上“张万冲”3字,独霸山地,不许他人狩猎。后来,有个叫张家雄的猎人,来此打猎,见树上有“张万冲”的名字,顿时怒火万丈,拔刀将“张万冲”改为“张家雄”。次日,张万冲带领一班人马上山,见状大怒,扬言要处死全村的人。正在此时,7棵银杏发出光来,瞬间,山溪猛涨,冲走了张万冲一伙人马。最高大的一棵银杏说道:“仙境之地,大家有份。现在张万冲已被天神安排下河喂鱼了,天下太平,大家可享仙境之乐。”说完,7棵银杏显现出7个大字:“人间仙境张家界”。从此张家界这个名称便流传开来,一直沿用至今。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系傣语。原来这里新中国成立前实行的是一套封建领主制度,最高领主的称号——“召片领”,意是广大土地之主。在最高领主“召片领”之下又分为若干个次一级的领主及各级行政机构,即“版纳”(相当于小县)、勐(相当于内地的区)、“陇”(相当于内地的乡)、“火西”(相当于村)。由此可见,“版纳”是区域的意思,而“西双”,则是傣语中的数量词——十二。总之,西双版纳系指12个行政区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规定,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政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于1953年1月24日正式成立和命名。不过“西双版纳自治州”现在并没有划分为12区域,而是只包括景洪、勐海和勐腊3个县。
天涯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