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火器出现以后,各种后膛枪的发明不断出现。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爆炸时的气浪冲向开枪人的面门。最终的解决办法是使用一个独立的雷管,把炸药的弹头密封在一起。自从1800年发现了镭汞(一种敏感的炸药,能用来起爆的火药)以来,各种各样的新想法层出不穷。一些看来不可能在这方面作出发明的人却作出了贡献,例如,一个叫福赛思的苏格兰牧师和一个叫肖的风景画家发明了撞击引爆和铜雷管;一个叫鲍利的瑞士工程师发明了一种独立的弹药筒。不久,鲍利手下工作的一个普鲁士军械工人冯·德雷泽发明了长撞针。他把自己造的枪称为“针枪”。
事实上,德雷泽枪由于口径大和枪机漏气,远不如罗兰兹前膛枪受人欢迎。但是在打仗时,能在后膛迅速装弹使德雷泽枪成了一种优越的武器,直接从这种枪发展起来的机柄式步枪成了标准设计。它的初速高,射程为2000~3000码,每分钟能发射10发子弹。这种步枪,至今还是广泛使用的步兵武器。
机关枪的由来
机关枪简称机枪,是装有枪架,能自动连续发射的枪,分轻、重、高射等几种。机关枪源于英国,由英国人海勒姆·马克沁发明。马克沁出生在美国,他40岁时到了伦敦。那时欧洲各国造出的步枪都很笨重,能不能把火药气体的力量利用起来,造出一种自动射击的枪呢?
从此,马克沁就开始研究自动武器。他首先改变了供弹方式,造出一条长的弹带,可是,最关键的是怎样使枪自动地完成发射、抽壳、抛壳和供弹,马克沁反复琢磨着,终于攻克难关。1884年,机关枪试验成功,消息很快传遍欧洲。此后,马克沁不断改进机关枪的性能并且到各国进行实验和表演。不久,英、美等国相继装备了机关枪。
潜艇的由来
潜艇,做为一种新式武器出现,与船舶有所不同,它经历了极为曲折的过程。假如不是战争和鲜血,潜艇是不可能及早地问世的。
人类设想制造一种水下航行工具的想法,很早以前就已经萌生了。1620年,荷兰人德雷贝尔发明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潜艇,在英国泰晤士河上试航时,成功地潜入水下4~5米深。后来,美国人大卫·弗休奈尔又建造了一艘供实战使用的潜艇,名叫“海龟号”,只能乘坐一个人,完全是用木头制成的,它利用人力摇动曲柄转动的螺旋浆推进。1776年,美国的水兵埃兹拉·李,驾驶这艘海龟号潜艇驶近了停泊在纽约港的英国舰只。因埃兹拉无法将炸药包固定在船底,只是在英舰附近的水面上爆炸了,英舰并未受伤。
在世界潜艇史上,最早把潜艇推到实战中去的,恐怕要数英国约翰菲利普·霍兰了。
潜水艇第一次在海战中正式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4年9月间,德国人和英国人在丹麦海岸附近发生海战。德国潜水艇U-9号,击沉了英国的“亚博克号”、“克雷塞号”和“霍格号”三艘巡洋舰。当时,霍兰才逝世一个多月,德国人正是根据霍兰的潜艇结构和原理,建造出了使世界为之震惊的潜水舰只的。
凭指纹破案的由来
1905年3月的一天,在英国伦敦一家颜料铺老板法罗被杀害了。侦探福克斯闻讯赶到出事现场,他发现在房间的角落里有两个黑色的面具,由此分析这桩凶杀案是由两个人干的。在法罗的床下,福克斯看到一个已被洗劫一空的小钱箱。在箱盖的内衬上,福克斯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指纹印。于是,他极细心地用纸将钱箱包好,然后亲自带着钱箱去警视厅化验。
接着福克斯在法罗的左邻右舍中开始了周密细致的调查。一位老太太回忆,发生凶杀的那天早晨,她从窗口看见两个男人从颜料店的门前疾跑而过,其中一个穿着件咖啡色的大衣。一个小姑娘对福克斯说,她曾在法罗被杀的那天早上,看见颜料铺的大门里探出一个衣服上沾有血迹的男人来,只见他慌慌张张地四处扫了一眼后,急忙将身体缩了回去,随后关上了铺门。又经过一番调查和分析,福克斯认为洁里德和伯尔特兄弟是重点嫌疑犯。他又从房东太太那里了解到,房东太太在一次打扫房间时,曾在伯尔特的被褥下发现过黑色的面具;而洁里德在案发的当天就穿着一件咖啡色大衣。
人证物证俱在,可洁里德和伯尔特兄弟俩百般低赖,就是不认罪伏法。这时,福克斯取来了他们的指纹印,发现洁里德右手的拇手指纹同留在法罗钱箱上的指纹一模一样,凶杀案终于真相大白!警视厅批准逮捕了洁里德和伯尔特,福克斯也因第一个使用指纹破案而被人们看成是个了不起的人。
元素符号的由来
在化学元素这个大家庭中,至今已汇集了107个成员,在周期表中,它们各占一个位置,而且还用了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古代,全世界并没有统一的元素符号,人们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定符号,真是五花八门,既复杂又难懂。
在古希腊,化学家们把金属的符号都用行星符号来表示。例如,太阳等于金,月亮等于银,火星等于铁,金星等于钢,等等。其他一些元素符号则采用希腊名称的缩号。
到19世纪,道尔顿改用各种圆圈来表示元素,尽管比前面的符号有些改进,但是使用仍然不方便。
为了便于各国进行技术交流和使用元素符号,1860年世界各国化学家在卡尔斯鲁厄召开代表大会,制订通过了世界统一的化学元素符号。规定:元素符号均以该元素拉丁文开头字母来表示。如果碰到有些元素拉丁文开头字母相同,就在开头字母旁另写上第二字母(小写),以示区别。假如第二个字母也相同,则取第三个字母。
“核按钮”是怎样控制的
原苏联实行双重“核按钮”制度,即把所有核导弹的发射权都集中于总统和国防部长二人之手,由二人分别控制。在发动核打击之前,总统身边的一个特别专家小组协助他译出存放在黑匣子里的密码,同时国防部长也译出由他保存的发射指令密码。两组密码必须在同一时间内传递到总参谋部作战处,并由电脑将两组密码混合成一组有十二位数字的密码,再通过特别通讯频率传给导弹基地、潜艇或飞机。当它们接到发射密码后,要同本部队保存的密码核对,经证实完全吻合后才能启动发射装置。发射装置须由两个人用各自专配的钥匙同时启动,而这两个钥匙孔至少相距三米,以确保只一个人无法发射核导弹。
美国的核战略部队也有类似的指挥控制系统,总统是唯一有权下令按动核按钮的人。而一切战略核打击的具体实施,则要由五角大楼作战室与国家指挥中心协调指挥。
黑匣子为何能查明失事飞机的原因
民航机上通常有两个黑匣子(实际为桔红色),被安装在飞机尾部最安全的部位。
第一个匣子较简单,只不过是个无线电话记录器,记录机组人员之间的对话和与其他人如劫机者的对话。这个匣子共有四条音轨。第一条记录飞行员与地面设施人员的对话;第二条记录正、副驾驶员之间通过驾驶舱内部电话的对话;第三条通过驾驶舱内的一个监听器记录室内所有声音(包括舱内人员“聊天”,特别是可记下异常声音:威胁、爆炸、发动机声音异常等);第四条记录机长和空中小姐对乘客的讲话。
这些记录器的最大录音时间是30分钟。录完30分钟后再从头开始录音。这样,当事故发生时,记录器内只有事故前30分钟的录音,这足以使人了解事故出现前的情况。
第二个匣子比较复杂,它是个数据记录器,记录能力为25小时,根据不同类型的飞机,可记录16~32种参数。它们包括变化缓慢的格林威治时间、舱内温湿度、收放起落架;变化迅速的风压油压、垂直加速、驾驶员反应等等。32种参数记录25个小时需要大量磁带。它通过飞机各部位的传感器接收信息,转成数码,用电码脉冲调制法先后记录在磁带上,类似数字录音机和激光唱片,节省了信息载体,扩大了信息容量。
这种记录器也使用自动回转磁带,上有14条音轨,录满后再从头开始抹旧录新,足以提供分析事故时作参考。
上述两个黑匣子记录的信息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查明空难飞机事故原因的唯一线索。
用红色作危险标志的由来
太阳光谱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三大部分。其中可见光最多,将近一半,由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单色组成。
可见光中以红光波长最长。太阳光射入大气圈后,遇到空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色光的透射能力较强,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而红光又最醒目。
根据红光透射能力强、传播远的特点,许多危险标志及其他重要标志都采用红色。这样,人们在灰尘弥漫或大雾茫茫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较远的距离看到红色标志。
诺贝尔奖为何没设数学奖
数学是“科学女皇”的骑士,却得不到每年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诺贝尔奖金。过去没有得到,将来也不会得到。因为诺贝尔留下的遗嘱中就没有提到设立数学奖。
但是事实上,遗嘱的第一稿中,曾经提出过要设立这项奖金。那么,为什么以后又取消了呢?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在法国和美国流行的说法:由于瑞典著名数学家米塔格—勒弗列尔(俄国彼得堡科学院外籍院士,后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曾经死乞白赖地追求过诺贝尔的女友,而且不无进展,于是遭到了诺贝尔对他本人以及他所从事的科学进行的这种特别的报复。
另一种在瑞典流行的说法是,在诺贝尔立遗嘱期间,瑞典最有名望的数学家就是米塔格—勒弗列尔。诺贝尔很明白,如果设立数学奖,这项奖金在当时就会授予这位数学家。而诺贝尔是很不喜欢他的。
约翰·菲尔兹是第一个提出要改变长期没有国际数学奖状况的加拿大数学家。在他担任国际数学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期间,于1932年提出设立数学优秀发现国际奖。当时为强调这项奖的国际性,决定不以过去任何一个伟大数学家的名字命名。1932年在苏黎世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通过了菲尔兹的提议,但菲尔兹本人在大会开会前一个月去世。为纪念他的功绩,大会决定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项数学奖。与诺贝尔奖不同的是,这项奖每隔四年只授予年龄在40岁以下的数学家,奖金为1500加元。这虽然不能与诺贝尔奖金相比,但获奖人应是在过去四年内被公认的优秀数学家。
1982年又设立了以芬兰著名数学家、芬兰大学校长涅瓦林纳命名的数学奖。这项奖专门授予在信息论方面取得优秀成果的青年数学家,奖金为5000瑞士法郎。
诺贝尔精子银行的由来
对于格雷厄姆的“诺贝尔精子银行”,国际科学界毁誉不一。造成者认为,这是改变人的遗传素质,加速人口优化速度的创举。反对者认为,获诺贝尔奖和智商高不能作为有益社会或衡量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同样,也不能单纯地、机械地看待基因的遗传。部分科学家还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基因是起决定作用的智力复合体。有的社会学家则尖锐批评,格雷厄姆是步希特勒“培养纯亚利安后代”的后尘。罗伯特·格雷厄姆是一位美国学者。早在1970年,他就设想建立一座收集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或其他各界杰出科学家精液的银行,采用遗传学技术,加速人种的优化。经过10年努力,
1980年,“诺贝尔精子银行”的设想变为现实,它坐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郊100多公里外的埃斯孔迪多镇。格雷厄姆将收集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精液依次编号,注明该人的智商、从事专业、杰出成就、爱好及身体状况等。
发现“梅毒”的由来
梅毒(旧称杨梅疮),是一种主要通过性交传播的疾病。梅毒的发现源于欧洲。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87名水手,分乘3艘海船,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了震惊世界的环球航行。他们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现在的古巴、海地等岛。在海地岛,由于天气恶劣,他们不得不逗留了42天。这期间,水手们每日登岸,抢掠岛民,奸淫妇女。不料,其中不少人染上了当地土著人的一种地方病。至第二年5月船队回西班牙时,船员中患此病者已达50%以上。后来,这种病通过他们传播而蔓延开来。这时,欧洲的医生才发现了这种怪病。
起初,此病名称在各国不尽相同。到1496年,欧洲几乎没有一个城市不遭受此病的侵袭。当时,在法国等国,此病被叫做“法兰西痘”。正式出现“梅毒”这个名称是在1530年。当时的意大利诗人、物理学家弗来大斯陶威斯写了一首叙事诗。诗中的主人公斯弗利斯是个感染了此病的悲惨人物。由于这首诗流传很广,所以主人公的名字成为“法兰西痘”的代名词,学术界最终就以“斯弗利斯”来命名这种怪病。“斯弗利斯”被译成中文,便是“梅毒”。
约在1500年,一批葡萄牙商人来到印尼爪哇,后又进入我国广东、台湾。他们在“通商”的同时,到处寻花问柳,奸淫妇女,造成了梅毒在我国的出现和蔓延。
奇闻逸事
中国人智商最高
美国有关人口研究专家认为,中国人的智商大大超过欧洲人、美国人和日本人。
专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在建筑师、物理学家、博物学家等专家中,智商都以美籍华人为最高,美籍日本人次之,美国人则最低。
在其他10个行业智力测验中,也有8个行业美籍华人超过美国人的智商。只有律师、牧师2个专业略低。
专家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人的智力优势在于:一、中国儿童智力开发具有极大潜力;二、中国汉字认识的独特方式比认识西方拼音字母有更多优越性;三、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对智力发展影响大;四、中国人有特殊推理技能。
五百罗汉的传说
关于五百罗汉的来历,佛经中也是其说不一。有说他们是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有说他们是参加第一次结集三藏或第四次结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即和尚)。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前身是五百只大雁。一次,雁王误入猎人网中,猎人将取杀之,一雁在雁王前悲鸣不已,五百大雁亦在半空盘旋不去。猎人见了大为感动,放了雁王,雁群高兴地随雁王飞去。这雁王即释迦牟尼,五百雁是五百罗汉。又有一说,说他们前身是五百只蝙蝠,住在一棵大枯树的树洞中,一群商人在树下烧火取暖,不慎烧着枯树。有个商人在树下诵经,蝙蝠们太爱听佛经了,大火烧身亦不离去,最后与枯树同归于尽。它们以后托生为人,后来修成五百罗汉。再有一说,说他们是受佛祖感召的五百强盗,放下屠刀,而成罗汉的。此外,还有一些别的说法。前两种说法还比较合理,后几种说法不过是在宣传佛教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