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中还含有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磷酸盐,加热时也会以不溶物质形成沉淀。当牛奶加热至1OO℃左右时,牛奶中的乳糖开始分解,使牛奶带有褐色,同时还会生成少量的甲酸,使牛奶带有酸味。最好的煮沸方法是采用“巴氏消毒法”,把牛奶加温至61.1℃~62.8℃之间30分钟,或加温至71.7℃煮30分钟,这样就可以把细菌杀死。如无法控制以上温度,也可以将牛奶烧开盖1~2分钟,但千万不能煮沸时间过长。
熟牛奶不能在保温瓶内保存
保温瓶是用来保温开水的,但有的家长喂养小儿贪图方便,将煮好的牛奶灌入保温瓶里保温,以为可随吃随取,方便省事,殊不知经常饮用存放时间长的牛奶对人体是不利的。
牛奶营养丰富,灌入保温瓶贮放时间过长,随瓶内温度下降,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会大量繁殖,用不了3~4小时,瓶中牛奶就会腐败变质,小儿喝了这种牛奶,容易引起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中毒。
因此,牛奶应随吃随煮,如暂时不吃,可放少许砂糖和少许食盐。
喂养双胞胎的方法
绝大多数双胞胎不是足月分娩的,发育不成熟。双胞胎的胃容小,消化能力差,宜采用少量多餐的喂养方法。
双胞胎出生后12个小时,就应喂哺50%糖水25~50克。这是因为双胞胎体内不像单胎足月婴儿有那么多的糖原贮备,若饥饿时间过长,可能会发生低血糖,影响大脑的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第2个12小时内可喂1~3次母乳。此后,体重不足1500克的新生儿,每2小时喂奶一次,每24小时喂12次;体重1500~2000克的新生儿,夜间可减少2次,每24小时喂10次;体重2000克以上的新生儿,每24小时喂8次,3小时1次。这种喂哺法,是因为双胞胎儿个子瘦而轻,热量散失较多,热量需要按体重计算比单胎足月儿为多,每天每千克体重需35~36千卡。若无母乳或母乳不够,可用牛奶和水配成1∶1或2∶1的稀释奶,再加5%的糖喂养。奶量和浓度可随孩子情况和月龄的增加而逐步调整。在双胞胎出生的第2周起应补充鲜橘汁、菜汁、钙片、鱼肝油等,从第5周起应增添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泥糊、宝宝福等。但一次喂入量不宜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新生儿不能剪睫毛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爱美,甚至在孩子生下来就考虑怎样使他将来更漂亮。有的父母为了孩子睫毛长得长、密,在孩子生后不久就将其睫毛剪掉,希望再长出的睫毛更粗、更长。其实,睫毛的长短、粗细、漂亮与否,主要与遗传等因素和营养状况有关,用剪睫的方法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人的睫毛排列成2~3行,上眼睑约有100~150根,每根长约8~10毫米,下眼睑约有50~75根睫毛,每根长约6~8毫米。人类睫毛的寿命为3~5个月,不断地脱落,又不断地生长出新的。
人的睫毛不是为美丽而生的,有其特殊的作用。上下睑睫毛在眼睛前方形成一个保护屏障,起到遮挡灰尘和过强光线的作用,对眼睛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人为剪掉睫毛后,在新睫毛长出以前,眼睛暂时失去了这种天然的保护作用,易受到伤害。如尘沙较大的天气人们要眯起眼睛,睫毛便可起挡住尘沙的作用而人又能清楚地看到一切。
没有睫毛者在这时只能闭起眼睛,才能不被风沙迷眼,但就不能看到东西了。
剪掉睫毛后,刚长出的粗、短、硬的新睫毛,容易刺激睫球、结膜和角膜,会产生怕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异常症状,严重者会继发眼部感染,另外,在剪睫毛的过程中,如果孩子的眼睑眨动,或者头部摆动,都可能造成外伤,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不应有的痛苦。
所以,希望孩子美是每个家长的共同心愿,但这种美如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又是每一个家长所不能接受的。为孩子剪睫毛的做法不仅使孩子受苦,而且有造成孩子终生眼疾的危险,家长千万不能用这种方法实现自己的心愿。
女婴的乳头不能挤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在乳房处可能会出现隆起,甚至还能流出乳汁一样的液体。一些地方有为新生女婴挤乳汁的做法,认为不及时为女婴挤乳头,孩子长大了会形成乳头内陷。
事实上,为新生女婴挤乳汁不是预防乳头内陷的方法,乳头是否内陷与此毫无关系。而且挤乳汁的做法是十分危险的。
新生儿乳房肿大和泌乳是一种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无论男婴或女婴,在生后几天内都可能出现乳房秘乳或肿大。这是胎儿在母亲体内受到母血中高浓度的生乳素等激素的影响,使乳腺增生造成的。出生以后,因为母体激素还会在新生儿体内存留一段时间,所以新生儿的乳房肿大,甚至还可以分泌乳汁。出生后大约1~2周,新生儿体内的激素水平逐渐降低,最后全部分解并排出体外,乳房肿大的现象也就自动消失了。所以无需将乳汁挤出来。
如果给孩子挤乳汁,那倒可能引起乳腺组织发炎。
如果乳房肿大、泌乳的同时伴有乳房处皮肤发红、肿胀,触之孩子即哭闹,就应考虑乳腺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至于将来会不会发生乳头内陷,与发育情况、孕期是否做好了乳房护理有关,而与新生儿期是否挤乳房没有直接关系。
不能让孩子含空乳头入睡
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能尽快入睡,就用空的橡胶乳头放到孩子嘴里,以为这样对孩子是一种安抚。时间一长孩子习惯于含着空乳头入睡或自己安静地躺在一边了。有时孩子一哭闹,家长便把空乳头塞进孩子嘴里,孩子也就不再哭闹了。在家长们看来,这实在是一种十分省事且有效的方法。
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孩子常含着空乳头,有诸多的不良后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常含空乳头,孩子总在进行吸吮,会咽下过多的空气,能造成胃内空气胀满,孩子吐奶的可能较大,而且可能引起腹痛。
(2)由于孩子总在不断地吸吮,口腔的发育有可能受到影响,造成上下颌骨发育畸形,影响面部的美观。
(3)如果形成了吸吮乳头的习惯以后就很难改正,日后孩子稍大需要断奶时会非常的困难。
(4)小儿含乳头睡着以后,乳头有可能堵塞孩子的口鼻,造成窒息。
因此,用空乳头哄孩子睡觉不仅不是一种好的育儿方法,而且对小儿的健康有很多害处,做父母的不可贪图一时的省事,让孩子受苦。
促进新生儿的感觉的发展
刚出生的小儿味觉相当发达,能辨别酸、甜、苦、辣、咸味,喜欢吸吮和吞咽甜食。但是,嗅觉发育不及味觉,只是以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表现出不愉快的感觉。新生儿皮肤温觉敏感,遇冷时表现出烦躁不安或啼哭。新生儿某些部位的皮肤触觉已发育很好,当触及口、眼、手掌及足心等部位时都很敏感。新生儿皮肤的痛觉发育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痛觉也会逐渐敏感起来。
促进新生儿智能的发展
对于婴儿的智能发育,父母应注意:
(1)不要让婴儿生大病,要保持婴儿的身体健康。
(2)夫妇要同心协力养育孩子。
(3)要充分地接触婴儿,经常对婴儿讲各种各样的话。
(4)不要因急于增长婴儿的智能而过早实行“填鸭”教育。只要身体健摩,用一般的养育法,即使没有什么特别的做法,婴儿都会发挥出他本来潜在的智能。
防治新生儿“睡偏头”
新生儿出生后如不及时注意睡眠姿势,头部长期偏向一侧,头部容易形成左右不对称,俗称“睡偏头”,影响仪表。预防和纠正这种“睡偏头”的方法很简单,即婴儿的头部不要长期处于一种姿势,应定期更换睡眠姿势,久后即能起到防治作用。
新生儿房间夜间不能常开灯
许多刚做父母的年轻人,夜里为便于给小儿喂奶、换尿片,总爱在房内通宵点灯,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不久以前,英国一家医院的新生儿医疗研究小组报告,昼夜不分地经常处于明亮光照环境中的新生儿,往往出现睡眠和喂养方面的问题。研究人员将40名新生儿分成两组,分别放在夜间熄灯和不熄灯的婴儿室里进行观察,时间均为10天。结果前者睡眠时间较长,喂奶所需时间较短,体重增加较快。
有关专家认为,新生儿体内的自发的内源性昼夜变化节律会受光照、噪声及物理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昼夜有别的环境对他们的生长发育较为有利。
新生儿不宜睡软床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家具不断更新换代,木板睡床被舒适造型美观的沙发软床或弹簧床代替。做父母的为了让婴儿睡得好,睡得舒服,往往买上一张沙发软床或弹簧软床给婴儿,认为婴儿睡软床,不会碰伤孩子的身体。其实,这种作法是有害的,不利于小儿的生长发育。
婴儿出生后,全身各器官都在发育成长,尤其是骨骼生长更快。
婴儿骨中含无机盐少,有机物多,因而具有柔软、弹性大、不容易骨折等特点。但是由于小儿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很弱,容易导致脊柱和肢体骨骼发生变形、弯曲,一旦脊柱或骨骼变形,往后纠正就麻烦了。
国外有的专家对500多例婴儿睡各种床的实验表明,小儿长期睡在凹陷软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脊柱畸形的占60%左右;睡在木板床的婴儿,脊柱畸形只占5%左右。所以,奉劝父母不让婴儿睡软床,不睡软床应从新生儿就开始。
那么,小儿理想的睡床是什么呢?一般说来,家庭中木板床、竹床或榻榻米都可以,睡这类床,小儿就完全可避免脊柱畸形,骨骼变形,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不宜抱着新生儿睡觉
孩子的出生给家庭增添了许多欢乐,父母亲千方百计爱护着他,甚至舍不得让孩子哭一声,孩子一哭就赶紧抱起来哄一哄,即使睡觉的时候也要把孩子抱在怀里。这样,日久天长,使孩子养成了不抱不睡的坏习惯,这对母子健康都是不利的。
产后母亲的身体需要恢复一段时间,由于分娩使体力大量消耗,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如果经常抱着新生儿睡觉,母亲就不能充分睡眠和休息。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体力恢复和生殖器官修复,而且也很容易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新生儿初到人间,从此时起就要使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孩子独自躺在舒适的床上睡觉,不仅睡得香甜,而且还利于心肺、骨骼的发育。如果经常抱着孩子睡觉,不利于孩子呼出二氧化碳和吸进新鲜氧气,影响孩子的新陈代谢,也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如果真正的爱你的孩子,那么就不要抱着孩子睡觉。
培养新生儿的自然睡眠习惯
有些新生儿出生后,睡眠规律尚未形成,该睡觉时不睡,甚至哭闹,只有大人将其抱起,拍拍摇摇,或者含着奶头才能入睡,这习惯是大人养成的。
新生儿大脑发育还不健全,出生后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每天大约有18~22小时在睡眠中,只要环境安静、舒适,片刻后孩子就本能地自然入睡。
可是有许多家长最怕孩子哭闹,常常是孩子一哭就抱起来。其实,“哭”是新生儿的本能。当孩子哭时,家长要分析一下哭的原因。
一般新生儿在吃饱奶后又无其他不舒适(如尿布湿了,皮肤皱褶处淹了……)时,哭闹常常是疲倦的表示。如果这时大人总是抱着孩子拍、摇、抚等,倒是破坏了孩子本能的自然睡眠的调解规律,而形成新的条件反射。这样,孩子以后则必须在大人的拍、摇情况下才能入睡,渐渐地养成“闹觉”的坏习惯。
所以,当新生儿确实是因疲倦而哭闹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诱导孩子自然入眠:首先,妈妈要靠近孩子,并发出单调、低弱的噢噢声;或者将孩子的单侧或双侧手臂按在他的胸前,保持在胎内的姿势,使孩子产生安全感,他就会很快入睡。这样,孩子慢慢地就养成自然入睡的习惯。
给新生儿缝制睡袋
妈妈为了照顾孩子,担心婴儿踢开被子受凉生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妈妈不妨自己动手试做一件婴儿睡袋或睡袍。
睡袍里可用柔软的棉布或绒布,面子可用美观柔软的花涤棉。用膨松棉虽保暖不如棉絮,但易洗,不用拆。婴儿睡在睡袍里既舒适,又保暖,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宝宝踢被子而受凉。睡袍如同一件宽大的衣服,无袖、无领,用尼龙拉扣将前襟、下摆扣上,便于穿脱及换尿布。睡袋也可不装棉花,可做成单睡袋或夹睡袋,分别在不同季节里使用。
贮存新生儿的衣服
小宝宝快要出生时,家人和准妈妈早给小宝宝准备好了衣服。这些衣物常与大人的衣服放在衣柜里。平常,人们在贮存衣服时常放入一些樟脑丸,以防止虫蛀。但是,请母亲注意,千万不要把小儿衣服放在有樟脑丸的衣柜内。
这是因为市场上出售的樟脑丸含有萘及萘酚的衍生物。有人患有一种遗传缺陷造成的溶血性贫血,患者平时无任何症状,一旦接触到萘酚之类物质,红细胞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就会受到破坏,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这种现象多见于新生儿,临床表现为贫血及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或进行性加重,重者可发生黄疸。因此,贮存小儿衣服不要放樟脑丸,同时,也不要放在有樟脑丸的衣箱内。久放的小儿衣服,穿前一定要充分晾晒,假如衣服含有萘酚类物质,其受热后很快就会成气体挥发掉,这样新生儿可免受其害。
不能用松紧带扎尿布
许多父母喜欢用一根环形松紧带套在婴儿的下腹部以固定尿布,在每次换尿布时,只需将尿布的两端往松紧带里一塞就行了,既省事又省时。但是,有利也有弊,一旦应用不当,会造成婴儿的两侧髂腰部软组织勒伤,轻则皮肤破损,重则局部伤口溃烂疼痛等,这必定给婴儿增加痛苦。
因为每次换尿布时前抽后拉,松紧带与皮肤之间发生强烈摩擦,产生锯齿作用,婴儿(尤其新生儿)皮肤细嫩,很易勒伤。另外松紧带过细或勒得过紧,也会勒伤,所以最好不要用松紧带扎尿布。
不能用卫生纸给新生儿垫屁股
受各种丢弃式用品的启发,越来越多的母亲用卫生纸代替尿布给新生的婴儿垫屁股。认为这样既可以避免反复洗涤尿布的麻烦,又可防止病菌的感染,岂不知这样做给婴儿带来很大的痛苦。
到目前为止,人们所用的各种保健、药物名称的卫生纸,不管工艺制作多么精细,都不能完全清除纸中残存的烧碱等碱性物质,也不能完全除去纸中的漂白剂等氧化程度不同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虽然浓度不高,对人们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对皮薄肉嫩的初生婴儿来说,其腐蚀或刺激作用就不可忽视。根据有关一家医院接诊调查,仅2003年一年时间他们就接诊了由卫生纸引起的皮肤病婴儿患者达26例之多。患者的肛周以及外阴局部皮肤鲜红,甚至糜烂,整日哭闹不安。为此,提醒年轻的妈妈们,不要再给你们的初生儿用卫生纸来垫屁股,以免造成宝宝的痛苦和不安。
新生儿腹部要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