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虽对外开放自由,但对内部有各成员国协调统一的困扰。相对于欧元,中国的人民币却正好相反,人民币对内统一,但对外是不开放不能自由兑换的。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体巨大,与全球经济之间的吐纳很深,理论上,人民币具有成为国际硬通货的潜在条件。如果今后中国经济稳健发展,其他国家为了购买中国产品与劳务而持有人民币的需要将自然产生。当然,最后的关键,还是在于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人民币何时开放自由兑换,理论上是一个时间问题,国际间对此也有很高的期待,甚至给予相当程度的压力,中国有必要做好相关准备。
展望未来全球化大趋势,强国之前必先富国,而要富国,除了埋首经济建设之外,更要注意国际贸易之间因为货币而出现的不公平竞争。美国占尽天下便宜,是这个原因;欧盟要推出欧元,也是这个原因。
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此一关键体现在如下的现象与逻辑之上:
一、美元从来是世界上“惟一”的国际货币;
二、美元作为世界“惟一”国际货币的“重要性”,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三、自1970年代开始,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使美元发行(即美钞)理论上不受任何约制;
四、1980年代开始,美国贸易出现巨大顺差,美国乃顺理成章地以增加美元发行来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与劳务,与此同时,商品与劳务的供给者也视美元如珍宝,纷纷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外汇储备为得计,并进一步,再以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购买美国政府公债,美国占尽天下便宜。在这种形势下,全球所有国家同美国的贸易与经济互动,都处在不公平竞争的状态下。美国处于绝对优势,所有它的贸易对手国则均处于相对劣势;
五、任何国家要想扭转劣势,同美国争取公平竞争的地位,只有一条路:把自己的货币也发展成能为国际接受的“硬货币”。欧盟作了第一个尝试,而且,应该说,已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中国的未来,无论是和平崛起也好,和平发展也罢,不能只有实物面或甚至仅仅是制造业的壮大而已。长久以来计划经济管制下的思维,使中国对于资本主义下金融机制的运作,可说仍处在一个学习与认识的阶段。但1997年的东亚金融风暴,对全球尤其是中国而言,应该是一个来得正是时候的警惕,人们得以亲眼目睹一个国家经二三十年胼手胝足、辛勤努力累积而成的财富,竟能在短短数天甚至数小时之内,被美国资本主义的金融炒家,洗劫一空。也许没有人会认为这样的游戏是公平的,但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现实。任何国家,除非愿意自外于全球化,否则就须面对这个现实。
1997年中国的人民币在金融炒家的虎视眈眈下,侥幸逃过一劫,是因为中国的资本账户尚未开放。然而中国目前已加入世贸组织(WTO),金融的国际化与自由化必须按时间表推动,于是中国除了必须对内加速金融改革,对外也应做好各种因应准备。人民币逐步地走上国际化,应是相关准备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一步。
人民币硬货币化的可能
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就能成功地把它的货币变为硬货币的。所谓“硬货币”,就是能为国际接受的货币,在世界流通。美元行,欧元初步成功,都有其独特的条件,那么,中国的人民币有没有可能呢?
就理论而言,人民币要成为国际接受、世界流通的硬通货,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一、经济规模够,使用人数多,贸易量大,且产业门类齐全,使国际间很自然地产生获得人民币、持有人民币、使用人民币是很方便又有好处的感觉。这个条件无疑是具备的,且将随着中国与周边、与全球贸易量的快速增长而更形优越。
二、对内一致。所谓“对内一致”,是指使用该货币的地区范围内,经济、社会尤其是财政体制的一致。这一点,美国没问题,欧洲有待进一步磨合,但假以时日,相信会越来越好。至于中国,当然也不是问题。
三、对外自由(开放)。货币要能为国际所接受,世界流通,当然必须能自由兑换,通俗地说,就是能“输出”(又同时也能“输入”)之意。美元、欧元都满足这个条件。人民币目前不行,但配合一些做法,循序渐进,人民币具备潜在能力。
四、周边环境。“国际金融学”中有所谓“货币区”的概念,指的就是使用某一种货币在地理上的范围。美元的“货币区”理论上已覆盖全球,自不在话下。中国与美国比,有一现象似为美国所无,即是中国周边地区邻国众多,若彼此贸易往来日渐频繁的话,人民币的“货币区”很“自然地”、“很方便地”就能从中国大陆向四周扩大延伸。
因此,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人民币硬货币化,成为一种为国际接受、世界流通的货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亚洲化”:人民币硬货币化的第一步
人民币要成为国际硬通货是一个最终目标,但第一步,可以而且应该先从亚洲尤其是周边地区开始。具体地说,有三个步骤与重点。
一、货币输出
中国对周边国家或地区,如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东盟十国,及朝鲜、韩国东北亚诸国,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宣布:1.欢迎各国使用人民币或使用各自本国货币向中国购买商品与劳务,各国货币理论上都可以成为中国外汇储备中的一个组成成分;2.对各国视情况给予人民币长期(如20或30年)低息或无息贷款,各国可用之向中国购买商品及劳务。
在人民币相对于各国货币币值稳定、流通量广的趋势下,人民币很快可以成为中国周边地区同中国进行贸易的主要媒介,甚至也有机会成为周边地区当地市场的主要交易货币。
二、建立人民币境外(离岸)交易中心
为使人民币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境外能更方便地自由兑换,可考虑以香港及新加坡或其他合适地方成立人民币境外交易金融中心,包括港、新在内的适合地区,相信对此都有强烈的兴趣与意愿。
三、健全货币管理
人民币要能成为国际货币,严格的货币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大至于合理控制货币发行,小至于杜绝伪钞,提高人民币纸张及印刷的水平等。
这三步做到,人民币“亚洲化”就可能实现,而“亚洲化”即是“国际化”的第一步。
中国人民币战略思维与核心
以人民币作为中国新世纪的一种战略思维,其主要核心为:
一、以气功为喻,中国已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吐纳量极大,一“吐”,大量出口,即有助于全球物价的稳定;一“纳”,大量进口,即造成全球资源价格上涨的压力。全球的购买者、供给者与中国之间,如没有一种与中国经济体挂钩的货币同中国进行贸易,理论上必会增加因为使用第三种货币(即美元)而产生的汇率及汇兑风险及成本。
二、对中国与周边地区国家而言,相互贸易用第三种货币,其实既无必要,又相当可笑。犹如中国人与越南人见面,如越南人可讲中国话,或中国人可讲越南话,又何必讲双方都未必方便流利的美国话呢?所以,现在中国就可以“因势利导”(“势”已如前文分析),让更多的周边地区“很自然而喜欢地”使用人民币,创造一个实实在在的“双赢”局面。中越边境的友谊关不就是这样吗?问问友谊关的中国与越南人民,为什么他们不用美元而用人民币交易?人民币战略思维的核心,即是友谊关模式。
三、在金融全球化出现以美元作为“惟一”(或惟二)国际硬通货所形成的不公平竞争形势下,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更有必要来矫正此等有违国际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的做法,重建全球货币秩序与纪律。中国政治哲学中有“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说法,可再加一句,“己富富人”。
中国和平崛起的关键,不在于中国本身壮大到了什么地步,而是别人如何评价,如何面对你的壮大。只有在中国的壮大不为人所畏惧,反而是受到大家的欢迎与尊敬时,这才是真正的和平崛起。
历史或会证明,1997年东亚在金融风暴肆虐下,中国做出承诺与承担——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是中国新世纪迈向和平崛起的“暖身”,而当中国果真将人民币成功地“亚洲化”,充分展现出中国有别于其他强权的“单边主义”,而为利人利己的“多边多赢”树立起一个新的典范时,就是中国和平崛起跨出了真正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