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怯是一种不敢正常接触社会的消极心理。它使人敏感、胆小、紧张、无法发挥自己应有的才能。由于思想紧张,发散思维能力低,束缚了想象力的展开,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受到限制。苦恼是由于某种(些)不顺心的因素引起的不愉快的情绪,其实质上是因为生活中的一些麻烦和不顺心而给自己过不去,怨恨抱憾自己、折磨自己。致使精神不振、意志衰退、颓废沮丧、神志恍惚、精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作业效率下降等。
封闭心理是有两种表现:一是害怕别人算计自己,而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敢与人交往;二是学习时间太紧,无暇与人交往,颇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味道。
虚荣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自尊心,它追求的是一种脱离了自己客观实际而被夸大了的虚假荣誉,俗称“死要面子”。虚荣心太强的同学,往往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以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因而看不起别人,不能虚心向别人学习、拒绝接受别人的帮助,很难搞好人际关系。
疑虑心理的最大危害是使人长期处于“疑神疑鬼”的情绪生活中。经常怀疑别人在算计自己,处处提防别人,不敢与人交往。造成情绪不稳,同学关系紧张,乃至敌对,从而严重影响了中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和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严重的会使学生陷入消极、苦闷、甚至对他人产生仇恨、敌对的情绪中,愤怒是一种激情的爆发。人在愤怒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记忆力减退,思维模糊,认识范围缩小,丧失理智,导致情绪低落。
忧虑是由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而引起的一种情感体验。它使人精神沮丧,斗志涣散,精力不集中,胆小怕事,自暴自弃。任性指的是中学生不管他人的意愿与利益。不顾后果的好坏和大小,听凭自己想法和欲望而毫无约束,他人的劝阻批评和帮助都难以奏效。心理学资料表明,任性虽然与先天的遗传因素与精神类型有关,但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是养成任性的关键所在。与“自私”一样,它的形成与早期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家庭过分的溺爱或过多的责骂,与形成任性的性格相关。
报复心理有三种情形:一是对得罪过自己的人有仇恨,伺机报复;二是对从事某一职业的人怀有仇恨,伺机报复;三是对所有的人都采取了敌视态度,伺机报复。
过度紧张是指精神紧张超过一定限度。它使高级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出现不平衡,引起一系列心理异常:心慌不安、激动烦躁、思维、记忆准确度降低,分析综合不能正常进行,长期过度紧张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由上可见,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对正常的学习有着巨大的破坏作用,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同时所有这些不健康心理都不同程度地危害同学关系的正常发展。因此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地、有意识地克服这些不健康心理,努力培养自己坦荡的胸怀、平易的态度、大方的举止,要相互信任,相互团结,相互交往。
总而言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任何一个同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相互交往中,班主任要指导学生随机应变,妥善处事,务求为各自的学习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学生礼仪的基本要求
一、尊重他人:
文明礼貌的核心便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这是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基础。
首先是要尊重他人人格:如礼貌待人,不打人,不骂人,不欺负弱小,不讽刺挖苦别人,不嘲笑别人生理缺陷,不以自己的长处攻击别人的短处,不乱开玩笑,不损害他人自尊心等。其次是要尊重别人的劳动。如上课认真听讲,是尊重老师的劳动;不在校园内乱丢脏物,是尊重工人师傅的劳动;在家里不浪费饭菜,是尊重父母的劳动,等等。第三是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二、尊敬父母、老师、长者:
1.尊敬父母。父母生育了自己,也是自己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为了自己花费了无数的心血、精神、财力,所以应该热爱父母,尊敬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与父母加强思想感情上的沟通;生活上体贴、关心父母;尊重父母劳动;在家庭中尽自己的义务。
2.尊敬老师。老师是“解惑、传道、授业”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品德上的进步,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老师的工作辛苦,责任重大,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尤其是广大学生的尊敬。要从心底里尊重老师,热爱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和管理;虚心向老师请教;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对老师要有礼貌。
3.尊敬长者。一切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长辈、老年人都应受到青少年的尊重。听从长者的教诲、指导;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礼节。如长者来家,要热情打招呼,起立让座等。在公共场所,见到长者要让道、让座或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三、说话文明: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语言文明常常反映心灵的美化,情操的高尚。语言粗野则是缺乏教养的表现。要教育中小学生使用文明语言,做到“和气、文雅、谦逊”。
四、举止有礼:
行为举止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的外部表现。首先表现在外部动作姿态上给人以美感。更重要的是在待人接物上有修养有礼貌。平时衣着也要注意,因为这存在一个礼节问题。
班级集体的人际关系及基本形式
班级集体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既受成人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又具有儿童的年龄特征。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表现为正式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与自发的非正式组织的人际关系。正式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以行为成分为主要的调节机制,而自发的非正式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则是以情感成分为主要调节器。学生在班级集体中的人际关系,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人缘好的学生。与人关系好,受欢迎,有一定威信,热情为大家服务。学生所以受欢迎、有威信,取决于下列条件:善于交往,对人热情;拥有较多的知识技能,并乐于助人;仪表端庄,和蔼可亲,给人以好感。
第二,受排斥的学生。受人的选择少,排斥多,与多数人关系不好。
第三,被孤立的学生。既未受到选择,也未受到排斥,在班上默默无闻。无足轻重学生被孤立或受排斥的主要原因是:学习马虎,不关心集体,不注意自己的仪表态度;对交往不感兴趣,不愿意和同学交朋友,不主动与人来往;不善于和同学相处,在共同的活动中往往不能适应。
竞争与合作是班级集体成员联系的最基本的形式,对集体的心理气氛和个人的心理状态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班级集体或个人的实际进步起着直接的推动或抑制作用。竞争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这种动机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与别人的比较而激发产生的。它对激励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保持紧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但竞争超过适当的限度,可能会引起学生过分的紧张和焦虑,因而抑制学习。竞争还会使集体气氛紧张,同学彼此视为竞争对手,扭曲集体的人际关系,导致班级成员的心理涣散。因此,应将竞争掌握在适当的限度内。合作是集体成员之间为达到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活动形式。与竞争相比,友好合作对于学生学习进步和心理发展,以及增强集体凝聚力等都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分析
社会心理学把人际关系定义为,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在交往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
1.人际认知与人际吸引
人际认知包括:体态认知,体态和颜面是人际认知的接口;表情认知,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人际认知;目光认知,是对整个心态的认知。由于以人为对象的知觉的特殊性,又由于青少年自身存在着认知的表面性、片面性,思维的肤浅性,以及归纳的标准掌握不准等弱点,在班级人际认知中往往会产生偏差,比较多见的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心理定势和刻板印象等五种。
交往双方,除认知因素外,还有情感因素维系着。个人能否被他人乐于接纳、相容,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距离,亦即反映为人际吸引的心理问题。造成人际吸引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个人品貌上的吸引力,包括长相、性格和能力诸因素。二是人们相互协调上的吸引力,主要指相近性、相似性、相悦性和相补性等因素。教师如能把握人际认知和人际吸引的因素和特点,就能正确判断学生的人际关系现状。从而有可能正确指导交往,调节不融洽的人际关系结构。
2.交往态度和交往行为
交往态度由交往的认知、情感和意向等成分组成,是交往行为的准备状态。它是班上学生以同学、老师为对象的实际交往的中介环节。交往的态度越是坚定,对学生的实际交往行为影响力就越大。而交往态度的坚定性与构成态度的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的深刻性、正确性和强烈性有密切关系。要使交往态度对交往行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还要使构成态度的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协调一致。教师在工作中,既要注意形成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正确认识,有积极的评价,又要激发他们与之相适应的情感体验,使之形成强烈的行为意向。
一般来说,正确的交往态度,导致正确的交往行为。在产生交往行为时,有两点需加以综合考虑:一是交往的情境。一个学生在某一情境中的交往行为,决定于对交往对象的态度和交往情境的态度。这两者相互作用着,要使某一学生的交往态度有效地影响交往行为,交往态度一定要与交往情境一致(即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样才能产生强烈的行动意向。二是交往的能力与技巧。如果学生缺乏交往能力与技巧,往往会使他心有余而力不足,乃至放弃实际行动。教师在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交往态度,以期导引出正确的交往行为时,要想法创设与交往态度相一致的交往情境,还要传授和训练交往的技巧,培养交往中必备的能力。
3.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分化
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了班级中的人际关系。按交往的深浅可划分为:表面接触阶段——人际关系建立的初期,交往较多的是角色性的接触而非情感上的融合;伙伴互惠阶段——人际关系建立的中期,以共同活动为中介,彼此成伙伴互相帮助而融洽相处,从而结成互惠关系;友谊阶段——人际关系建立的后期,以思想上激励、学习工作上关怀为基础建立的一种最可珍贵的形式。
据一些实验班调查,班级人际关系大致在新组班过半月之后,就开始分化。从人际关系的结构看,分别有星状结构(有核心人物);环状结构(无核心人物);全通道式结构;链式结构(仅一一相连)等。由于在人际关系系统中各人的抱负水平不同,实现群体期望的情况不一,对社会管理的贡献不同,以及个性特点迥异,各人就会有大不一样的社会地位,分别扮演着明星、人缘儿、孤星、嫌弃儿等不同的角色。教师要掌握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分化的规律和特点,并设法改善那些社会地位不高、处境不佳学生的现状,使之抬起头来走路。
4.小组的人际关系
小组是班级的基础单位,是青少年建立人际关系的主要依托点。小组人际关系发展的共同趋势:一是趋向多样化。有行政小组、团队小组、学习互助小组、劳动小组、体育锻炼小组、课余兴趣小组等等。学生同时是多个小组的成员,个人的交际范围就广泛,他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就多样,深入到社会关系的方面也就深刻,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会变得丰富。二是趋于微型化。一个小组的人数,不再像过去那样搞成十几、二十人,而是3~7人为宜。微型化利于增加学生间的交往频率和密切帮助,每个学生在小组里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也会增多,有助于改善个体在小组群体中的社会地位。三是小组长尽量不兼职,让尽量多的学生能在一个小组里担任正副小组长等职,从而有众多的学生体会管理别人和受别人管理的不同感受,让他们学到在不同的地位上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能。总之,多样化,微型化的小组,促使学生现实地置于不同的关系系统之中;而角色的变换;又使学生处于不同地位与人交往,从而丰富了学生心理活动的内容,使个性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形成较全面的思想和道德品质。
5.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
据实验班了解,一个班总有几个甚至几十个非正式小群体。它们与班级、小组等正式群体相比,人际关系有几个明显特征:一是自发性: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出于个人的某种精神需要或物质需要的满足,自愿结成小群体;二是相似性:它以相近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求为基础,自然组合而成;三是相容性:成员彼此以感情为重,心理相容,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四是一致性:它具有很强的群体意识、群体压力和不成文的规范,对成员的思想言行有着很大的影响;五是畅通性:成员间信息传递灵敏,彼此之间思想交流畅通;六是权威性:其核心人物有权威,对其他成员的心理吸引和心理影响力很大。
非正式小群体,按其与班级的组织目标一致性程度区分,可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破坏型等。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班级的非正式群体视为理解教育对象的重要渠道,接受教育的重要单位,塑造和改造教育对象的重要途径。
学生交往动机的教育引导
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交往动机,就是个人愿意与别人接触并得到别人接纳和关心的动机。它反映了交往愿望的心理动力。在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实现着各种信息的交流和行为上的互动。个体的人,才不断被社会化,人格才趋于成熟。
交往动机的心理功能,一是表现为协调作用,即协调情感和协调动作,交往可以使相互心理得到某些满足,从交往的信息中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二是保健作用,通过交往,保持人与人的充分的思想情感的交流。保持实现沟通行为所必须的条件,是保证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三是在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性心理中有着重要作用。人的社会性心理正是在同他人进行的相互交流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交往中的信息交流,就没有社会心理的产生。
所以,安全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和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需要是交往动机最基本的因素。学生参与交往的动机,总的来说主要也由以上几方面所引起,不过,由于每个人情况不同,会有不同的特定需求,这也就决定了学生不同类型的交往动机。其中,有出于情绪上的交往,有出于活动性的交往,有出于关系性的交往,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交往,交往的最基本动机就是在于希望从交往对象那里得到自己需求的满足。很自然,如果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交往需求,学生便很难产生与之交往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