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200000006

第6章 遍游四宇,汗漫九垓(下)

1954年4月6日,毛泽东和程潜等人到北京城北昌平县参观十三陵。毛泽东看了明成祖朱棣的陵墓——长陵,这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从地面城楼碑亭等建筑古迹到地下宫殿,都一一浏览。然后乘车沿着“神路”,穿过龙凤门,去看“石象生”。这是明宣德十年(1435年)整修长陵、献陵时雕造的。共有石兽24座,石人12座,均用整块巨石琢成,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毛泽东在石头大象前照相留影。

同年5月17日,毛泽东登上紫禁城城楼,同故宫博物馆的研究人员漫谈历史和文物。20日,又去故宫观看出土文物。24日,去陶然亭,寻访白居易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情景。虽季节时令不合,但在幽静的园林中散散步,亦能精神放松,“一陶然”。7月1日晚,到中山公园中山堂前的广场上,出席党的生日纪念大会,观看了古松环绕,灯火辉煌的公园夜景。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并用他那扭转乾坤的巨手拨动电钮开关,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天安门作为新中国的象征,永远留在人们美好的记忆中。以后,毛泽东多次登临城楼,检阅三军和群众游行队伍。他还陪同一些国家元首或外国友人来此。1970年10月1日是毛泽东一生中最后一次登临天安门城楼。据斯诺夫人洛伊斯·惠勒回忆:“那天,毛主席会见了我的丈夫和我,并表示欢迎,然后他让我们站在他的两边,一起站在俯视天安门广场的巨大城楼上,面对着在下面广场上参加游行的100万中国公民。这是一个正在形成历史上重大事件的时刻——孤零零的两个美国人象征着一种十分重大的变化。”在古老的天安门城楼上,在全世界新闻界都注目的重要时刻,毛泽东用他那独特的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导演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一个前奏。不久,《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和斯诺夫妇在天安门的合影照片,并在报纸右上角标明:“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事隔一年多,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终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从这件事再一次可以看出,毛泽东非常善于在探胜观景中,令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

毛泽东在北京的住处,均为名胜,或者是古老的宫殿园林,或者是绿树掩映、鸟语花香之地,具有当代文物价值。

1949年5月,为了便于工作,毛泽东搬入中南海,此后,这里一直是他最主要的居住地点。

中南海,由中海和南海组成,旧时与北海并称为“三海”。中海开辟于金元时,南海创建于明初,清代把三海统称为“西海子”,列为禁苑。民国时,中南海里曾设立过“总统府”、“大元帅府”。新中国成立后,中南海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主要办公地点。这里,湖面如镜,殿阁楼台,错落其间,前人赞曰:“翡翠层楼浮树杪,芙蓉小殿出波心。”可见其秀丽精巧之极。

毛泽东在中南海住过两处地方:一是丰泽园的菊香书屋,一是游泳池。

菊香书屋是一座古旧的四合院,东西南北各5间共20间屋子。毛泽东只住北房中较大的两间,里面堆满了书;其他,东房用来开会、办公,南房住家属,西房主要由警卫、值班和工作人员居住和办公。中间空地,种有树木。起初,工作人员在此布置了许多盆名花,毛泽东看到后,批评说:“不要摆这么多花了,少摆几盆花,再摆一点松柏树就可以了。你们知道,到我这里来的人很多,以后还会有工人、农民的代表来。他们来了,就是为了看看我,看看我住的地方。如果我这里摆了那么多漂亮的花,那他们也会上行下效,向我看齐,养成这种风气就不好了。”于是盆花大都被搬走,只在中间十字路口留下两盆棕树、两盆无花果,在凉台上,摆了两盆绿草。小院显得更加庄重、简朴。

毛泽东非常留恋小院自然朴实的风气,工作之余常推门出来自赏。春夏之际,草色青青,工作人员搞卫生拔草,他反对;晚秋,落叶满院,他不让扫去;严冬,积雪铺地,他久久注视着这洁白无瑕的世界,连自己的脚步也不忍心往上踏。

出了菊香书屋,旁边的院子是“静谷”,里面古木参天,假山怪石耸立,还有石凳石桌,静洁幽深,仿佛与尘世隔绝。毛泽东有时来这里休息,或思考问题。

瀛台,在菊香书屋的斜对面。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将光绪皇帝囚禁在这里。虽然亭阁山水俱佳,仍无法排遣心头悲切,1908年10月21日,光绪先慈禧一日在瀛台“驾崩”。毛泽东观看了此处,对这位窝囊的皇帝嗤之以鼻。

1966年,毛泽东从菊香书屋迁至游泳池。游泳池是一处住所,位于怀仁堂的东面,因其建筑以游泳池为中心,故名。毛东泽在这里居住了10年,工作、游泳,还接待了许多客人。

中南海里的怀仁堂、勤政殿、颐年堂等,都是闻名的古建筑,毛泽东经常在这里开会、看戏、待客,事先或顺便都要了解一些有关的历史知识。1949年召开新的政治协商筹备会议之前,毛泽东散步来到会议场所勤政殿观看,卫士长阎长林跟随一旁说道:“这个古建筑非常雄伟壮观,听说是袁世凯在这里当皇帝的地方。”毛泽东当即纠正说:“袁世凯当皇帝是在中南海的居仁堂,不是在这里。”阎长林听后,对毛泽东准确的记忆和渊博的知识非常敬佩。

毛泽东在中南海里经常散步,有时也划划船,到岸边或亭前观看康熙、乾隆等人的石刻、木刻墨迹。总之,红墙内的生活,既紧张又丰富,充满了情趣。

北京还有两处地方毛泽东居住过:新六所和官园。新六所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办公厅在万寿路修建的六栋小楼。中央五大常委每家住一栋,工作人员住一栋。毛泽东住一号楼。高高的灰墙把六栋楼围起,与外界隔开。里面绿树环绕,花草遍地,水池盈盈,葡萄枝藤爬满架,是一休息的好去处。毛泽东住此,主要是为了换换环境,读书、开会、写作照旧。他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就是在这里写的。1959年以后,他不再来此居住了。官园,是毛泽东晚年最后的一处住所,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后迁入。同年9月9日病故。现在,官园已一分为三,一部分划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用;一部分作为中直老干部俱乐部;一部分辟为全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对外开放。

巡视大江南北

建国后,毛泽东怀着一颗振兴民族、富强国家的火热之心,奔波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活动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召开了无数次会议,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视察,旨在解决当地和全局的革命和建设问题,同时也一如既往、一往情深地沿途览胜,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东北,是毛泽东最先到过的地区之一。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70寿辰,毛泽东率中共中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前往祝寿,并就两党之间所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商谈和签订中苏友好条约。12月6日,毛泽东一行从北京乘火车出发。途经天津,从秦皇岛进入东北。再经辽宁的沈阳,吉林的四平、长春,黑龙江的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于9日到边境的满洲里,换乘苏联的宽轨火车出境。这一次,是毛泽东第一次到东北;也是他一生中在自己的国家里所到达的最北的地域。此时已进入严冬季节,厚厚的大雪盖满了平原、山冈、森林、河流,以及旷野中孤零零的几所小木房和城里尖顶的俄式洋房。毛泽东坐在窗前读书,不时抬头观望,很有兴致地欣赏着外面那壮丽多姿、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翌年2月26日,访苏圆满结束,毛泽东一行回到满洲里。返京途中,于2月27日下午在哈尔滨停留,住颐园街1号院内。当天参观了哈尔滨铁路工厂(现为车辆工厂),登上哈尔滨国际旅行社大楼顶上的平台,俯瞰全市。周恩来在一边指着讲解:这边是南岗区,那边是道里区,那里是道外区,以及哈尔滨市的变迁情况。28日上午离开。到长春后,参观了伪满洲国的新京银行。在沈阳,住太湖旅馆。3月4日晚回到北京。

1958年2月,毛泽东专程去东北。抵长春后,直接驱车到第一汽车制造厂参观。早在1953年6月该厂破土动工的前夕,毛泽东就欣然命笔,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题词。国产第一辆汽车诞生前,他又亲自命名为“解放”。这次,他又亲临该厂,视察了在昔日日本军国主义细菌厂的废墟上建立起的这座宏伟的汽车城,为中国独立和走向强大的今天而感到自豪。在东北,毛泽东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去辽宁抚顺视察生产建设等工作。

西南,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建国后毛泽东在那里的活动较少,只到过四川。1958年3月8日至26日,毛泽东在成都主持召开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这是他来四川时间最长的一次。成都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战国时秦国就在此地置成都县,三国置蜀汉,五代为前后蜀,以及北宋李顺、明末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先后在此建都。这些历史,毛泽东非常熟悉,尤其是对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与曹丕的魏国、孙权的吴国成三国鼎立之势,连年战争,互相斗智斗勇,鲸吞蚕食的种种典故津津乐道,言之滔滔不绝。这次来成都,浏览了古城风光,了却了心中早想到此一游的夙愿。市区西郊的浇花溪畔有闻名的杜甫草堂。“安史之乱”后的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流寓此地,历时近四年,作诗240余首,其中有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毛泽东非常欣赏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大诗人,称赞他那高超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讴歌,经常诵读他的名篇。毛泽东怀着崇敬的心情,驱车至草堂,走进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观赏凭吊。成都会议期间的3月16日,毛泽东抽暇去了郫县,了解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情况。成都会议结束后,3月27日,毛泽东乘专列前往重庆,晚上到达。此时,万家灯火,层层叠叠,整个山城十分壮观。29日,离开重庆,改乘轮船,前往武昌。

北戴河位于秦皇岛市西南15公里,因北戴河流经其西而得名。由于地形优异,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成为舟楫聚泊之所。史书所载汉武帝东巡,至碣石;唐太宗东征时“刻石纪功”,传即此地。明代在此设重山卫,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正式辟为避暑区,1917年还修建了由北戴河东站至海滨的铁路支线。

毛泽东从1954年开始到60年代初,差不多每年夏季都要来这里工作和休息。1958年8月、1960年7月至8月,他亲自主持召开了两次闻名的北戴河会议,无论从正面还是反面都曾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北戴河,他最喜爱的活动,除游泳外,便是观景。刚到的第一天,他去了鹰角亭。此亭立于海中拔起的一块巨型礁石上,雕梁画栋,气势雄伟。礁石色泽斑黄,石骨嶙峋,峭壁如削,形似雄鹰站立,因名鹰角石。石上缝隙很多,常有成群鸽子飞临栖息,故又名鸽子窝。这天拂晓,毛泽东登临亭上,顿感海天一同,亭下白浪翻滚,几疑置身海波之上。不久,东方见白,露光四射,一轮红日喷薄欲出。毛泽东凭栏凝望,神态庄严。直到红日跳出海面,向空中升起,他才离亭下山。毛泽东还去了秦皇岛,在海边观看滔天白浪,渔舟飞逐。到山海关,登上“天下第一关”城楼,南眺渤海,北望长城,豪气顿生,壮志凌云。碣石山更为毛泽东向往。早在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东征归来,曾“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并作《碣石篇》(即《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使其名声大噪。毛泽东熟诵此诗,深为其恢弘的气势所感动。曹操的诗这样写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毛泽东驱车来到了这座名山,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不久,他挥笔写下了《浪淘沙·北戴河》一词。

1958年8月4日,毛泽东出京,在河北的徐水、安国、定县停下来,进行视察。然后到河南、山东。一圈绕回来时,于8月13日到天津,参观了新立村稻田、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的校办工厂。中午在长春道的正阳春饭馆用餐,傍晚回到北京。

在华东,毛泽东到过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五省和上海市。到上海,大多是开会。1957年7月,他登临上巍然高耸的上海大厦,俯瞰了这座我国第一大城市的风光。回想起早年来上海的情景和抱负,如今物是人非,绵延外滩、十里洋场,人民百姓川流不息,外白渡桥上的洋人巡捕、“红头阿三”全无踪迹,黄浦江面,来往的客轮、货船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帝国主义军舰和商轮横冲直撞、耀武扬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上海完全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想到这里,毛泽东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同时,他也在思考,我们的工作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应该如何加以很好地解决。在上海大厦里,他曾接见了参加防治血吸虫病会议的各界代表,鼓励大家要努力研究出预防和根治血吸虫病的最好办法。

1954年春,毛泽东在山东济南视察工作。4月的一天,由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陪同,来到了济南市南郊的四里山革命烈士陵园。时值春意融融,鲜花盛开,暖风拂过,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满山的松柏显得格外的翠绿、挺拔。毛泽东拾级而上,走进墓区、这里墓碑林立,葬有著名烈士王尽美(中共一大代表、山东第一个共产党员)、鲁伯峻(山东早期党的负责人之一)、刘谦初(1928至1929年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岳父)等人,济南战役中牺牲的有名烈士786人,无名烈士736人,其中有些烈士是以后迁葬此地的。毛泽东一面走一面看,心情异常沉重。走到原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黄祖炎的墓前,停下步来。黄祖炎自江西时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并担任过秘书,解放战争时才调离。1951年3月13日,黄祖炎被混入军队内的反革命分子所暗害,年仅44岁。他牺牲后,毛泽东曾连发几封电报,要求各级领导机关提高警惕,加强肃反。此刻,毛泽东抚摸着他的墓碑,很有感情地对许世友说:“祖炎是一位好同志,为革命他家牺牲了4位同志。他的牺牲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瞻仰完烈士墓,毛泽东登上山巅,那里正在修建用乳白色花岗岩砌成的纪念塔,毛泽东已率先题词“革命烈士纪念塔”。站在这里,他俯瞰了山峦环抱的烈士陵园和远处古老美丽的泉城——济南,豪迈地说:“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死难烈士万岁!”

毛泽东还去过山东的青岛。这是一座海滨城市,风光绮丽迷人,夏季气候凉爽,为我国著名的疗养胜地。1957年8月上旬,毛泽东来这里休息和视察工作,住在青岛市府交际处。每天开会、读书、游泳,还抽空去看望了正在那里治病疗养的儿子毛岸青。

1958年大跃进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出现大滑坡,中苏关系恶化,情况严峻而复杂。1959年国庆节刚过,毛泽东南下视察。专列开入山东时,沿途土地龟裂,旱情严重。进入安徽后,情况更糟,大田里看不到丰收的庄稼,却插着一堆的红旗。毛泽东一路凝视默想,吸烟不断。“天灾人祸啊!”他喃喃自语道,眼圈都红了。车到合肥正是晚上,整座城市漆黑一团,“万家灯火到楼前”的夜景消失了。因为长江水流枯竭,无法水力发电。毛泽东心情难受,低沉地讲起历史上几次有名的大灾荒。当讲到有人趁火打劫,想逼中国屈服时,语调突然高亢激越:“他越压我们越要顶!”毛泽东手拍桌子,斜挺出右肩和胸膛,仿佛在迎接将倾的泰山。回到北京,他宣布,要同人民群众一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从自己节衣缩食做起,来克服困难时期。

在江苏,毛泽东曾八下南京,七经徐州。

第一次到南京是1953年2月22日晨。当天下午在玄武湖畔接见地方干部。玄武湖古名桑泊湖,自三国时引水入城起,直至南朝刘宋,先后叫后湖、练湖、蒋陵湖、北湖。宋文帝刘义隆时,因见湖中出现“黑龙”(鳄鱼一类动物),改名玄武湖。湖中有五洲,多名胜,整个湖面碧波荡漾,风景如画。毛泽东在湖畔浏览了这古老秀丽的山光水色。第二天上午,驱车穿过雄伟的中山门,到紫金山麓,登上392级台阶,进中山陵祭堂。在白色大理石的孙中山先生坐像前,毛泽东鞠躬默哀,以表示对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由衷的敬意。然后,去紫金山天文台参观,看了台内古代和现代的天文仪器,拿起一块新发现的陨石仔细端详。还询问了紫金山天文台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划等。毛泽东通古博今,熟悉历史。在南京期间,他曾向身边人员讲了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的故事。钟山,又名金陵山等,主峰海拔448米,山势峻险,蜿蜒如龙。石头城,位于南京市城的西北清凉山后,南北全长约3千米。城基遗迹为褚红色,系自然山岩凿成。中段几块突出的红色水成岩,酷似鬼脸,故称鬼脸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翌年在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3年)建造的金陵邑原址上筑城,取名石头城。依山筑城,临江为地,形势险要。三国时诸葛亮见此后,对孙权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毛泽东思维敏捷,纵古而后论今。他说:“南京这个地方,我看是个好地方,龙盘虎踞。但有一位先生,他叫章太炎,说龙盘虎踞是‘古人之虚言’,是古人讲的假话。看起来,这在国民党是一个虚言,国民党在这里搞了20多年,就被人民赶走了。现在这在人民手中,我看还是个好地方。”第二至第七次来南京的时间为:1955年秋天,1956年1月11日,1957年3月和7月,1958年9月20至21日,1961年1月,1962年12月中旬。第八次是1965年9月21日凌晨1时40分,毛泽东在许世友的陪同下视察了雄伟壮丽、闻名中外的南京长江大桥。

徐州是一座重要的城市,一身兼三任:处鲁、豫、皖、苏四省交界,为军事重地。“彭城之得失,辄关南北之盛衰”。自周秦以来,历为兵家必争,战火不断,有人统计,仅万人以上战事就有200余起。著名的淮海战役也是在这一带展开的。二是盛产煤铁,为江苏主要的能源基地。三是历史名城,古称彭城,“其山嵯峨,其士颖多”,虽为“楚汉相争之场,南北朝屯戍之所”,但“遗台故垒,掩翳榛莽,陵谷迭变,风烟犹昔”。1951年2月24日晚,1952年10月28至29日、1953年3月25日上午、1956年7月、1957年春、1958年8月8日晚、1956年11月13日晚,毛泽东之所以如此频繁地停留徐州,主要是因为研究和解决其重要的国防、经济建设问题,同时也为了怀古访胜。第二次来徐州,他游了“诸景之观——云龙山”。云龙山位于市南郊。北面登山路口巨石上,有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莫与齐书“云龙山”大字石刻。海拔130多米,长约8公里,连绵九节,好像一条卧龙,因叫九节龙。相传刘邦隐在山中,山上有一片云气,形象似龙,吕后见云龙,便在山上找见刘邦。毛泽东站在山顶上,没见什么云气,倒见九里山等处光秃秃的,就问:“那些山为什么不种树?”市委书记华城回答:“这里的山,土质不好,不容易绿化。过去乾隆皇帝路过徐州时,说这里是‘穷山恶水,泼妇刁民’。”毛泽东接过话头说:“那是对劳动人民的侮辱。群众是英雄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穷山可以变富山,恶水可以变好水。”他还告诉大家:“一株十公尺高、四十四厘米粗的树,一年能贮藏一吨水。”

毛泽东对徐州的文化历史非常熟悉,停留期间,曾向当地干部和身边人员谈起许多当地的名人、古典,如韩信点将台、黄楼、戏马台、苏东坡、燕子楼等故事,对燕子楼的来龙去脉讲的尤为详细。燕子楼是唐代开元年间礼部尚书节度使张建封之子张焙所建。张焙袭父职,驻节徐州,结识名歌伎关盼盼。关盼盼歌舞双绝,尤工诗文。张焙收她为妾。张死归葬洛阳,关盼盼独居小楼不出。小楼多燕子,故名燕子楼。诗人白居易来徐州,给关盼盼写了一首诗:“满楼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他还问及,“沛县还有什么刘邦遗址?”并提议去那里看看,上路时因有同志劝阻,未去成。

在江苏毛泽东还两次到过无锡。一次是1954年3月17日晚,住在太湖华东干部疗养院,曾游览过太湖风光。另一次是1961年1月,到无锡搞调查研究。当天晚上,就派人从图书馆借来《无锡县志》阅读,对当地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了如指掌,同干部群众谈话时,引经据典,令人惊讶。

杭州,是毛泽东建国后外出到过次数最多的地方。大约从1953年到“文革”初期,几乎每年都来一次,有时甚至两次。停留的时间最长达七个月。

杭州位于钱塘江下游北岸。古时原是烟波浩渺的海湾,北面的宝石山和南面的吴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冲击,湾口泥沙沉积,岬角内的海湾与大陆隔开了,湾内成为西湖,湾口则成为今天杭州市的平陆。几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自秦以来,设过县治、郡治、府治;五代吴越的国都、南宋迁都,均在此地,因而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由于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杭州古迹众多,风景秀丽异常,“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为世人众口一词的赞誉。毛泽东非常喜爱杭州的环境,有一次他曾说起:他1921年在上海参加党的“一大”,由于国民党破坏,转移到浙江嘉兴。后到杭州,游览一天,没有住。从那时起,就感到杭州环境好,不嘈杂,适合工作,适合休息。到了杭州就到了家,到杭州就安静下来。在杭州,毛泽东大多住在刘庄,别名水竹居。这里原是晚清刘学询的别墅,俗称刘庄,现为西湖宾馆。位于西湖丁家山前隐秀桥西,面积36公顷,背山濒水,环境幽静。1954年以来,经著名建筑师精心设计改建后,新老建筑有迎宾馆、梦香阁、望山楼、湖山春晓等。并且,水榭亭台、小桥怪石点缀得错落有致。由于在建筑中采取了“框景”、“借景”的手法,从宾馆室内望去,东西南北窗外景色不同,春夏秋冬四季风光各异。1953年冬至1954年初,毛泽东在这里住了三个多月,主持制订了我国第一部宪法。会议期间,他抽空去了郊区龙井村。该村环山产茶,即西湖龙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而著称于世。毛泽东走进村里,发现四处无人,住家窗户紧闭,只有一只大公鸡在啼叫,颇为扫兴。得知由于保卫工作所致,便不无风趣地批评道:“群众都不在,大雄鸡在欢迎我们。”1954年1月29日,毛泽东郊游一天。上午从钱江果园上山,登五云山,寻访传说中萦绕山巅的五色瑞云,近瞰钱江,回望西湖;爬狮峰,体会其雄踞层峦叠嶂中的风姿;到天竺山,观佛教寺院。天黑了,警卫员说,前面没有路了。毛泽东说,没有路,我们可以走出一条路来。警卫员递给一根竹竿,他拿着探路助行。下山后,他高兴而又自信地说:“我们不是走下来了吗!”2月底的一天,爬玉皇山,谭震林、罗瑞卿、柯庆施、谭启龙、张耀祠等人同行。玉皇山原名育王山,也称玉龙山,耸立在西湖与钱江之间,海拔273米。山腰有紫乐洞,毛泽东等人在洞前俯瞰山下的八卦田,谈论南宋皇帝祭先农时装模作样“亲耕”的情景。山顶有景福观,毛泽东走进观内,参观一番后,目光停留在供桌上,那里放着一只算命的签筒。他稍一犹豫,还是伸手抽出一签。才看一眼,便笑出声来,众人接过传看,只见竹片把的纸签上写道(大意):此命威权不可当,紫袍玉带坐朝堂,娶妻三房,等等。毛泽东只当儿戏一场,接回竹签,随手掷地。这年,毛泽东还到过玉泉。玉泉位于栖霞山和灵隐寺之间的青芝坞口,泉晶落明净,素有“湛湛玉泉色”的美称。泉内有鱼,池畔筑轩,毛泽东凭栏观鱼,见鱼自由自在嬉戏的情景,领略到了“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的意趣。这年2月19日,毛泽东还到过灵峰山,在一块刻有“点得灵峰十笏地,宣统纪元七年”的石碑前观看揣摩。毛泽东来杭州,据统计,共爬过5次北高峰。北高峰在灵隐寺后,与南高峰对峙,海拔314米。自山下有石磴数百级,盘旋36弯通山顶。毛泽东攀登北山,一者锻炼身体,二者尤喜峰顶放眼,群山屏列,西子湖云光倒垂,波平如鉴,景色奇特。除了风景之地,他还到过不少地方,视察过市区街道、郊区农村。1963年在杭州写出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重要的哲学论文。

在浙江,毛泽东除杭州外,还去过一些县市。1953年冬到新登县了解试办农业合作社的情况,1954年到绍兴,1955年到金华县,1960年冬至1961年春在浙江调查研究期间访问过萧县的一个大队,等等。

中南地区的六省,毛泽东全都到过。在江西,主要是登庐山和井冈山,上下山时途经一些县市,如宁冈、永新和吉安等。在广东,大多下榻广州市。1956年夏,住在珠江上的二沙头。这是一个小岛,四面环水,岛上绿树茂密,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为闹中取静、休息疗养的好去处。以后,1958年4月和12月、1959年秋、1960年2月等,几次来广州。1961年3月15日至23日在广州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他冒着霏霏寒雨,乘车到佛山,在地委招待所小憩,听取当地工作汇报。以后,1965年还到过广州。毛泽东去广西仅一次。1958年1月11日至22日,中央在南宁召开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和部分省、市委书记参加的平作会议。毛泽东提前于1月初到达南宁,7日和10日两次冬泳邕江。会议结束的那天,他身穿风衣,打着伞冒雨到南宁人民公园接见四万多各族群众。还观望了雨中朦朦胧胧的公园景色,走过望山坡,到广场瞻仰烈士纪念碑。见到碑下站着一排排浑身淋湿的少先队员,他疼爱地抚摸前列两名队员的头和肩膀,问道:“冷不冷呀?”为了不让群众继续淋雨,他没有多游览,很快乘车离去。

河南,在黄河下游,古称“中州”、“中原”,是南来北往的一条必经之路。毛泽东外出,来这里的次数较多。1952年10月29日晚7时许,专列停在兰封车站。次日,旭日东升,天朗气爽,毛泽东走出车厢,到附近许贡庄察看老百姓的生活情况。上车后,去黄河岸边,了解情况,车再返回兰封站,驶向开封,下午1点20分到达。在开封,他参观了著名的铁塔。铁塔,即祐国寺塔,建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平面是八角形,13层,高54.66米。外壁镶以褐色琉璃砖,近似铁色,故名。因黄河泛滥,塔基已掩埋于地下。塔身用不同形制的琉璃砖砌筑成各种仿木结构,檐下配置斗拱,檐上葺以黄瓦,造型宏伟挺拔,俨如擎天巨柱。塔身细部的琉璃砖雕有飞天、降龙、麒麟、菩萨、力士、狮子、宝相花等花卉人物50余种,雕工精细,神态生动,为宋代琉璃砖雕艺术的佳作。历经地震、河患、狂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侵袭,仍巍然站立。毛泽东非常欣赏这座古代建筑,当看到塔身北边被日本侵略军大炮击坏时说:“他们打不倒,共产党就应该把它修起来。”接着又去龙亭。龙亭原为宋代皇宫后御苑的一部分。亭内高台是明代周王府花园中的土山,蓄放煤炭,故名“煤山”。明末河决城淹,王府淹没,煤山巍然独存。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在煤山旧址建万寿亭,遇皇帝生日,文武官吏来此朝拜,故称龙亭山。毛泽东读过《开封府志》,熟悉这段历史。他漫步登上高台,欣赏着清代建筑的重檐歇山式正殿。殿顶覆盖琉璃瓦,金碧辉煌,莹光耀目,整个建筑巍峨壮观。在正殿前,俯瞰了开封古城的全貌。1953年2月16日、1956年6月22日,在郑州作短暂停留。1958年夏,先到郑州,稍事休息,便由省委书记陪同北上,去新乡县王屯村、七里营村视察棉、粮生产和社办工厂,又到“烟叶王国”的襄县看了烟田。然后,还去了长葛县、商丘县。到襄县时,毛泽东想走南阳,因不通火车,公路坑洼不好走,没去成。南阳,古称宛城,有闻名遐迩,令人心驰神往的名胜——诸葛亮躬耕过的卧龙岗;同时,1948年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亲自为新华社写过一则消息,所以,他非常遗憾未能一行。回到郑州,叫来南阳县委书记面谈。毛泽东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口,微笑着询问:“你们南阳,旧称宛城,是个古老的市镇,藏龙卧虎的地方呵!南阳有个卧龙岗,据说诸葛亮在那里隐居过。诸葛亮,能人呵!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哪里人呀?你知道吗?”县委书记事先准备了全县各地、各行业的工作经验、统计材料,以便汇报,压根没想到毛泽东问起这个问题,一时张口结舌,不知所措。毛泽东接着说:“诸葛亮是山东琅琊阳都人。阳都,就是现在的沂水县。还有一句俗话,叫做:‘二十八宿走南阳’。西汉末年,刘秀就是在你们南阳访贤求将,寻来二十八宿后,才兴兵讨伐王莽的新朝。你说说,这二十八宿到底谁为首呀?”这一下县委书记又傻眼了,连忙摇摇头。毛泽东笑了笑说:“二十八宿又叫云台二十八将,邓禹为首。他是南阳新野人,刘秀手下的大将、谋士,很有本事。这两个问题你不知道,不要紧。我再问你,现在南阳农村的社员,每人一个月吃几两香油啊?”这个县委书记的确是抓粮棉油的。那时,市民每月每人供应三两香油,而农民吃油,则靠上交任务完成后的剩余,有多有少,各地不同。至于农民吃不吃香油,吃多少,他没问过,也根本不知。毛泽东的这一问,真把他问住了。顿时,他满脸通红,大汗淋漓,十分尴尬。毛泽东没有责备他,临别时,仍然握着他的手,笑呵呵地说:“小王同志!我给你留下两句临别赠言:第一,学一点历史知识;第二,要关心人民生活。”这是毛泽东在河南视察的一个小插曲,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对祖国地理、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和熟悉。以后,这年的12月、翌年2月和1960年5月,毛泽东还来过郑州参观、视察。

大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到了一处,有些重要的景物还没来得及看就离开了,虽抱遗憾,但却存有再来的愿望。毛泽东对湖北的武汉,就有这种心情。1953年春节,他来到武汉,一安顿下来,就提出要去武汉三镇之一的汉阳去看看。他对接待和陪同他的刘惠农说:“刘惠农同志,解放前我到过武昌、汉口,就是没有到过汉阳,我想去看一下。”这个要求使刘惠农颇感为难。一则罗瑞卿事先打过招呼,为安全起见,要设法阻止此行;二则无桥无轮船,行动不便,坐划子又不安全。刘惠农摆出种种理由加以劝阻,毛泽东仍然主意不改。而且更善于做工作来说服别人。两人之间展开了一场对话。毛泽东问:“你去过汉阳吗?”对答:“当然去过。”“你是怎么去的?”“当然是坐划子去的。”“你能坐划子,为什么我不能坐划子去?”刘惠农说服不了他,反被他说服了。第二天,长江航运局派了一条船,毛泽东高兴地登船前往。他兴致很浓,一路巡视汉江两岸,边看边问。船到汉阳高全街,上岸。四处看看,问及著名的汉阳兵工厂旧址。返回时,他又问:“老百姓过江都坐划子吗?”刘惠农点了点头,并告诉他:“这里是汉水、长江的汇合口,风大浪急,坐划子很不安全。第一个五年计划已决定在汉水上架设铁路桥和公路桥,将与长江大桥一起,把武汉三镇连成一片。”毛泽东听了十分高兴。6月15日是五月初五,毛泽东到武昌,爬龟山,登黄鹤楼,故地重游。往事历历在目,大革命失败了,爱妻杨开慧和千千万万个革命志士牺牲了……黄鹤楼终于送走了风雨如磐的岁月,迎来了新中国的春天。正当毛泽东临轩凝思、抚今追昔,不胜感慨之时,有一个小孩认出了戴着口罩的他。一声“毛主席”引来了潮水般的群众,把黄鹤楼围得水泄不通。在警卫人员的前呼后拥,全力保护下才一点点地挤开了围观的人群,移动到江边上船。事后,毛泽东稍稍带了一丝陶醉的语气说:“真是下不了的黄鹤楼!”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毛泽东频繁来武汉,多次游长江,还视察过武汉钢铁厂等大中型企业、武汉大学和郊区农村。

毛泽东对家乡湖南是一往情深的。建国后,他多次来这里视察工作,关心各项建设事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在故地寻访昔日的人事景物,以抒发人皆有之的怀旧情感。1954年夏,他乘火车由广州来湖南,路过株洲时,作短暂停留。1955年夏、1956年5月、1958年4月,到长沙视察,同工人、农民、军人、教师、学生进行交谈。其间,去湘江东岸的烈士公园,瞻仰了烈士纪念碑和纪念亭,向为国捐躯的湖南烈士默哀。1959年该园筑起38.6米高的纪念塔,上面镌有毛泽东的“湖南烈士公园纪念塔”题字。还看了长沙城的火宫殿。这是他青年时代搞工运经常涉足的地方,非常熟悉,历经三十几载,仍记忆犹新。行前他说:“坡子街有个火宫殿,是长沙拉水拉车的劳动人民吃饭的地方。”跻身于狭窄简陋的饮食店,他不断地回想着往事。1959年6月25日,重返阔别32年的故园韶山。下车后,与前来欢迎的湖南省委、韶山公社党委、韶山招待所负责人和服务人员一一握手,询问韶山工农业生产、水利建设、集体福利等情况,并笑着说,离别三十多年了,请你们邀请五十岁左右、讲起就熟悉、认识的人,来吃一餐便饭,会一会面。在韶山停留将近三天的时间里,毛泽东会见了亲朋故友、老乡邻居,参观了学校、农田和自己的故乡为父母扫墓,还在韶山水库和乡亲们一同游泳,处处留下了一个赤子深深的故乡亲情。尤其是一首《七律·到韶山》,更加集中、强烈地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无限热爱。6月27日下午,毛泽东依依惜别韶山。1966年6月、1971年4月、1974年10月13日至1975年初,又来过长沙和韶山。其中最后一次的10月15日清晨;他乘车游览了长沙市容,途经小吴门、老火车站、五一广场,在湘江大桥上慢慢行驶,到橘子洲头稍停,接着原路返回寓所。1975年初,告别长沙回京,由于病体不断恶化,直至去世,再也没有外出。

同类推荐
  • 玉骨花魂美人心

    玉骨花魂美人心

    女人如花花似梦,不同的女人象征着不同的花,如何延长自己保持这朵花的怒放期,李清照、蔡文姬、甄宓、卓文君、谢道韫……这些古代才女的人生情感会给予现代女性需要的养分,让她们花香浮动,暗香袭人,拥有幸福人生。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通过它我看到了一个年过五千岁的中华民族站在珠峰之顶,面带慈祥的微笑,遥望着远方。
  • 赵之谦传

    赵之谦传

    本书主要介绍赵之谦这位晚清艺术怪杰的传奇一生。他才思敏捷,具有艺术、军事、行政多方面才干,无论他的作品或他所编辑的《仰视干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影响力都极为可观。他曲折离奇的一生,更富于传奇性。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热门推荐
  • 妖魔尊

    妖魔尊

    千年的宿敌重返人间,上古的封印破除消亡,灾星陨世,四伏的杀机蠢蠢欲动……这是动荡将起的年代,纷乱的传说将在这里上演,如果你是他,你将何去何从……《无敌剑》————人间无敌
  • 撕天之怒

    撕天之怒

    身背十一年刑期,已经对生活失去信念的史鸣,在转监的路上被人差点杀掉。死里逃生之后,开始了自己的逃亡之路,逃亡路上误食真龙精血,极大的开发了身体潜能,爆发出强大的个体实力。回归现实后,也让史鸣看见了世俗当中的修真世界,实力的强大,也让史鸣背负的越多。同时,史鸣也卷入几十万年前的一场公案,为了寻求真相,打破宿命,开始了自己的至强之路。命运岂是天注定,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的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
  • 怪梦

    怪梦

    一条黑色的身影,顺着百年老桑那浓密的叶荫攀援而上,手脚敏捷似同狸猫。说话间跨上了翰林府的墙头,双臂微展,飘落在院墙后那潮湿的花池内,毫无声息。这人贴紧墙壁,迅速地把周围的地势景观瞄了一遍,发现这落脚处还算隐蔽。前头不远是一堵丈余宽的影壁,两侧各有一只四尺口的粗瓷大鱼缸,东南角有一丛罗汉竹,竹影掩着一角矮墙。估计那边就是后院了。这时,正有一连串古怪的叫喊声从影壁那头传过来,寂静中听来格外……
  • 染白的英雄生涯

    染白的英雄生涯

    本书别名【某英雄科的替身使者】 我的名字叫染白,不知一天我的脑中竟然多出个替身百科全书,替身百科全书可以让我拥有JOJO中的全部替身,更没想到的是我可以像完美生物一样自己创建替身,发达了,我这样想到。从此「三寸金莲」可以让我像蚁人一样随意变小,「黄金体验」可以让我像@@@一样创建生命,绯红之王可以让我随意消除时间,杀手皇后可以让我随意炸死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摘星林漫漫

    摘星林漫漫

    林蔓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追星女孩,原本只想远远的陪着他,谁知一不小心勾起了他的兴趣,把自己搭了进去……
  • 花都神医

    花都神医

    百坛老酒,一股灵气,使颓丧绝望的大学生冷笑天拥有了起死回生、驻颜养精的神奇医术,自此游戏花丛、纵横官场、遨游商海,成为达官贵人、名媛淑女心中无所不能的冷真人。政界:借助国家元老和省委书记之力,他成为最年轻的县委书记、市委书记,把自己的家乡治理得路不拾遗、富可敌国;娱乐界:借助国际著名导演和名演员之力,他先后扶持多位女友成为明星,并成为娱乐圈最受欢迎的超级保健医生,同时与多位著名歌星影星传出绯闻;商界:借助自身功力和超级富豪之力,他成立自己的医药王国,成功地研制出治疗癌症、艾滋病等不治之症的药物,受到全世界病患者的顶礼膜拜……生活太累!yy无罪!读者群:216841326,诚邀加入!求推荐!求收藏!
  • 孤化神

    孤化神

    世有灵亿万,有灵为金,为神为圣,为不纯!有灵名暗,为黑为魔,为不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魔女友是吃货

    恶魔女友是吃货

    这个世界并不和平,这个世界危机四伏,看男主如何在暗流涌动的世界里叱咤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