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林剑风终于知道当初许克明为什么坚持要一次从他的画室拿走40幅画,并破例支付给他的10万元订金,就是为了今天的涨价。当时林剑风只愿意给许克明10幅作品,许克明坚持要50幅,说如果数量达不到,他的包装就没有意义,最后提出预付10万元订金,这是所有画家都没有的特殊待遇,这样林剑风才让他在画室拿走了40幅画。
许克明当时在合同中写的是“订金”,而不是“货款”,并注明如果画卖不出去,一方退画,一方退款,这是因为他不想承担风险。对于其他名家,许克明都没有支付“订金”,这是因为林剑风的画市场最好,市场潜力也最大。他之所以愿意支付10万元订金,是因为他怕以后林剑风后悔,随时从他这里把画拿走,他知道林剑风的性格。再说,拿了人的钱手软,林剑风不至于先拿了“订金”,又回来拿画了。
这一年,许克明本来是可以将林剑风的40幅画全部卖完的,但他采取饥饿疗法,即每次画廊只挂3幅画,其中有一幅还是作为店主藏品的“非卖品”,限制同一买家买得太多。因为如果市场上一个画家的作品太多了,就不值钱了,物以稀为贵,给人稀少的感觉,画就能不断涨价。当然,多和少又是辩证的,如果市场上流通太少,人们对这一画家就会没有印象,画也可能跌价。这就和报纸的发行和广告的关系一样,发行量太大,报纸多印一张就多亏损2元(通常40个版左右的报纸,纸张印刷成本每张为2元多,定价1元的,减掉发行费6毛多,实际收回的批发价是3毛多),但报纸印的太少,看的人少,广告就达不到效果,广告客户就不会做广告了,广告收入减少,报纸就可能倒闭。画家的画作在市场上的流通量也一样,不能泛滥成灾,也不能太少。
林剑风明白这些道理,他对许克明笑笑,换了个话题,问道:“这次3幅画是什么人买走的?”
许克明说:“一个大男人。”看到林剑风探寻的目光,许克明又补充说:“年约50吧,我也不认识,像官员,也像老板,反正,他是大款,他不还价,本来那张25000元的没有标价,我注明是非卖品,但他非要买那张,3张一起走,他还买了几件玉器,都是价格高的精品。”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买家呢?林剑风感到好奇,收藏他的绘画作品的主要有三类人,一类是文化素质较高的收藏家,其中包括文化人和官员;第二类是收入丰厚的女性白领,他的画中有一种颤动现代女性心灵的诗意;第三类是老板大款,买他的画或附庸风雅,或作为投资。
尽管林剑风没有见过这位买家,但林剑风从许克明的描述中,想象到这一定是一位品位高的人,如今真是不乏文化素质很高的人。
林剑风和许克明交谈的时候,茗玉一直静静地望着他们,她对这个风流倜傥的画家感到十分新奇,在她眼里,林剑风才华横溢,风度翩翩,而且,还这么年轻。他一天画3幅画,就能赚3万元,这对于她,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天文数字,她想,如果她两年能赚到3万元,她就要感谢上帝了。
林剑风的眼睛始终都没有冷落她,每次和许克明讲几句,目光都要投注到她的脸上。他的眼睛如泉如井,清澈而深邃,不是那种飘浮的眼神,而是专注地正视她,让她一下子就能看到他的心,坦诚的心,燃烧着激情的心,一颗多情的心。他坦然无忌地称她是汉代美人,而她对自己美在哪里却浑然不知。
林剑风又将目光盯在了茗玉手中的小铁盒上,对茗玉问道:“你是做古董生意的?”
茗玉望了林剑风一眼,羞怯地摇了摇头,看到林剑风含笑的眼睛盯着她的眼睛,她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小铁盒,或许这块古玉,就代表着她开始做古董生意?她感到无可逃避,又惶惑地轻轻点了点头。
林剑风饶有兴趣地说:“铁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宝贝,看你捏得这么紧,能给我看看吗?”
茗玉无所适从地看了许克明一眼,这无意识的一眼似乎触动了许克明,他伸手迅速地拿过小铁盒,对林剑风说:“刚成交,还没有付款,你就敲门了。”
说着,许克明走到店铺里面一角,蹲下来,打开保险柜,将小铁盒放进去,从一堆码得整整齐齐的百元大钞中取出一扎,他点了20张抽出来,将余下的递给茗玉,对茗玉说:“这是8000元,你点一点,可以吧?”
茗玉呆呆地看着许克明,没有接过钱,许克明几乎是将钱塞在了她的手上,她还是睁大眼睛望着许克明。
许克明以为茗玉是嫌钱没有付足,因为这块玉茗玉的报价是1万元。于是,许克明又急忙将刚刚抽出来仍在手中的20张百元大钞,也塞到了茗玉手中,仿佛害怕动作慢了茗玉会反悔不要他的钱。
其实,精明一生滴水不漏的许克明误读了茗玉的表情。茗玉看到他给出8000元,不是嫌少了,而是觉得太多了,她被吓呆了。第一家古玩店老板只愿意出60元,茗玉对这块玉就已经感到心灰意冷,他对许克明报出1万元的价,是因为她哥叮嘱过她“报价1万元,最低可3000元成交”,听到许克明连说两声“太贵”,她对3000元能否卖出去都心有忐忑,感到希望渺茫。后来,许克明自己开出了3000元的价格,她已经是感恩戴德了,在心理上认可了3000元。看到许克明一下子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爽快地拿出8000元给她,她以为这个好心的店主弄错了,所以呆呆地看着许克明。
而许克明则以为茗玉望着他,是因为他给的钱太少了,所以他马上将另外2000元也塞给了茗玉。其实在取钱的时候,他是准备将这1万元全部给茗玉的,但精明的许克明有一个习惯,喜欢讨价还价,如果不是林剑风进来,他本性中的讨价还价的交易习惯,可能真的会使茗玉不自觉暴露出底价,最终会以3000元成交。不巧的是,林剑风来了,现在他没有和茗玉讨价还价的机会了。
俗话说冤家路窄,还有一句不是冤家不聚头,许克明知道,此时的林剑风正是他的冤家。
林剑风不仅是书画市场上的走红的“大师”,他还是一位收藏大家,在他众多的收藏门类中,其中以古玉收藏最为强项,属于国内顶尖级的古玉收藏家。在林剑风的古玉收藏中,尽管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高古玉藏品质量已可以三分天下,但他的汉玉收藏品位又更高于他对红山、良渚玉器的收藏成就。
茗玉拿来的这块玉珮正是汉玉。
从看到这块玉珮的第一眼,许克明就感到魂不附体,魂已附在了这块玉上。他的心已与玉交融,心为玉所属,玉为心所有,这是只有真正的收藏家才有的境界,也是只有真正的藏家才能体会的心灵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