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开展科技节活动,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参加了这项活动。活动中有一项是电脑技能操作竞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的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李华就是这次活动的优胜者之一。今天,老师把他的打字时间和打字总数情况也带来了,请大家结合这些问题,在组里想一想、说一说、算一算、议一议,同学们开始吧!
全体反馈,集体订正。
……
“掌握正比例的意义及字母表达式,会正确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是数学问题,更是生活中的问题。这个数学问题存在于生活中,学习这个数学问题,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问题。因此,张老师一次又一次地把学习内容拓展到生活中,由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游戏“石头、剪刀、布”导入,通过分析游戏、分析列车行驶信息单,比较观察,归纳概念;而后又联系李华同学科技节上的打字时间和打字总数的情况,反馈练习;接着,还联系生活中的正比例的问题,巩固练习,让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
(2)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学方式生活化,就是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从而逐步学会生存本领,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意义。
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A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景中的问题。
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B强化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教学活动实践性的特点,是对传统教学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遵循学生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创设学习实践的环境,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C探索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强化教学性活动
联系生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习的机会。
及时应用于学习。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学而不用等于无用。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当前,很多公开课和观摩课往往有一个模式,在生发问题中开始,在解决问题中结束。临下课几分钟,总是师生情绪激昂地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以此为本节课打上一个完满的句号。而实际上,上课铃响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可能已经有了零碎的体验,而不是一片空白;下课铃响了,学生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和困惑,带着问号走出教室,才能引发学生继续探究、思索。
开放的教学过程强调过程的开放性。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前,教师要善于请“生”入瓮,“未成曲调先有情”,或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或体验相关生活,或阅读相关信息,调集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会进入课堂;课后,教师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将学生课内知识与课外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案例
教学《画风》的师生课前交流
(课件播放歌曲《风儿轻轻吹》,学生情不自禁地跟唱)
师: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生:风。
师:你听过的风声是怎样的?
生:呼……
师:这是寒冷的北风。
生:我听过风吹断树枝的声音,咔嚓……
师:这风特别地猛烈。那么,“风”是怎么写的呢?咱们一块儿来书写。
(师生共写“风”字)
师:同学们会唱风,能听到风声,还会写“风”字,那么,画得出来吗?
案例中,在学习《画风》前,师生共同欣赏了风的歌曲,感受了生活中的风声,复习了“风”的写法,有了这种课前对“风”的综合感受,学生已经进入了“风”中,为后面引领学生与文本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贴近生活,首先要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次要教给学生开发生活资源的方法策略,使学生由愿做、乐做到善做。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方法,使我们的学生具有一双敏锐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勤于思考的头脑。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让学生掌握观察、思考的方法。
最后,在落实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过程中,要切实注意:生活化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千万不能为生活化而生活化。生活化要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要避免虽然联系了生活,但忽视了生活化是为学生发展服务、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要旨。
让我们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引领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纵情翱翔吧!让我们用全部的爱把孩子这一方美丽心灵培育成秀色常青、生机盎然的肥沃田野吧!让孩子在无垠的蓝天下体验生命的精彩、品味生活的原汁原味吧!
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
——苏霍姆林斯基
3创造性地分析,科学地使用教材,让“教什么”更明确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知识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和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也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依据。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抓住教材的本质,对教材进行适度开发,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入地分析教材和全面地掌握教材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大量实践证明,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真正领会教材的实质,对教材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是教师工作科学性的重要体现,是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的关键一步。教材分析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创造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理解教材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用彼、由部分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的升华过程。从创造的角度来看,钻研教材也是一个深入探究、多向思维、捕捉灵感、开拓突破的创新过程。
教材分析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①阅读感知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多角度全面感知教材。影响对教材全面感知的最大障碍是教师自己,因为教师自认为熟悉教材而不认真钻研。因此,教师必须克服自我满足、浅尝辄止的心态和各种惰性,认真地感知教材。将通读全套、整本教材与精读所教单元或课题紧密结合起来系统阅读;将咬文嚼字、细读课文内容与亲自动手做练习、习题结合起来深入阅读;将本学科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参考资料、各种杂志结合起来广泛阅读,只有这样多方位、深层次地感知教材,才能真正把握教材,恰到好处地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习。
②思维加工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多方位的学习,从本质上理解教材的加工阶段。如果说阅读感知教材是多方获取资料,使教材丰厚起来的由“薄”到“厚”的积累过程,那么,思维加工阶段则是抓住要点整理资料,使教材由“厚”到“薄”的提炼过程。
在这一阶段里,我们要揭示这一部分教材的知识结构,挖掘知识的价值与功能,理解教材的目的和要求,找出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教材知识结构是指教材所包含的主要知识点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教材的知识结构,也就明确了传授知识的基本任务,甚至于大体明确了如何传授的逻辑序列。挖掘知识的价值,主要指挖掘知识的理论价值、能力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其目的在于有意识地将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任务自然地渗透于知识的教学之中。理解教材的目的和要求是指预设教学目标、陈述教学目标,为教学定下价值取向。找出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是确定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明确教学活动的重心。
③想象构思阶段
在这一阶段要运用阅读感知和思维加工的成果,想象构思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实施教学,使之更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想象构思,既是前阶段钻研教材的总结概括、优化组合,又是结合师生素质和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创造的过程。通过想象构思进一步对教材的内容分解组合、增删改换,精心处理教材,形成教学的初步方案,为教学设计打下基础。
想象构思阶段是钻研教材中最富创造性的一个阶段,不同的构思将发展完善成不同的教学设计,并没有固定的框框。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至于如何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则需要深层次地研究、探索与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事实上,因为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该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而编写的、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体系,所以,在实际运用中教材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
教材是人编写的,人们编写教材时总是努力追求教材的尽善尽美,但事实与理想状态总是有差距的。如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因考虑教材本身的系统性,而导致教材的部分内容不太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教学不应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教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用”不是死啃教材,不是唯教材至上,而应对此,新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教师本身即是课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也应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学是师生的交往,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可以结合教材,二度开发,创造出一种新的课堂境界,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
a把教材看作一个可参照的蓝本
1以教材为基础,开发与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执行与传递;
2以学生为对象,完善教材,增加其适用性:
3以培养为目的,灵活运用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案例
从“角的认识”看教材的二度开发
孙卫胜
为组织送教下乡,一位青年教师准备了一节二年级的“角的认识”(苏教版)的课,试讲了三次,却发现了两个现象:
A教材的第一组图:三角尺、红领巾、打开的扇面。
教师操作课件隐去具体图像,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再组织学生辨认角、数角时,总有学生认为“扇形”图中有三个角。
B一节课上完后,学生对于如何指认角仍然模糊不清,有的手指顶点,有的指边;在实物上找角时,也大都指着尖上的顶点说这是一个角。
何以出现这些现象呢?细细分析,我们找到了两个原因:
a打开的扇面,现实生活中就可以看到三个角,只是其中的两个不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也不是小学阶段所要了解与掌握的,而课一开始就出现这样的实物,在角的本质属性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学生先入为主,形成认知偏差,造成定势干扰,以致后来出现教师的强行纠正。
b之所以出现学生不清楚如何指认角:
1教师还是注重知识的展示与记忆——两条边与一个顶点,而没有深刻揭示角的动态变化,没认识到角的整体图形应是指一个顶点和叉开的两条边;
2教材中没有给出指认的方法,教参中也没要求教师补充,于是教师便认为指认的方法是超纲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出现混乱的指认!难道这一小小的点破真是超纲吗?真的是学生所不可接受的吗?翻开教材看一看,为什么下一节“直角的认识”又突然冒出直角的符号了呢?我们认为,不应因循教材,而应有所补充。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
教师应该学会创造性的运用教材:
①捕捉课堂教学资源。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找准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为我所用。
②整合和丰富教材。即按照能力培养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增、删、改、换,增加引发学生思维的资料和训练能力的活动;删去某些枝节与次要的内容,或点到为止不作深究;改变教材的呈现顺序以利学生自主探索;更换内容、例证和练习以适应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如当教材资源提供的教学内容体现的趣味性、现实性与挑战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时,当教材资源对于促使学生自主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程度不够时,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开发、补充、丰富课程资源,以实现有效教学。
总之,作为教师,一定要在不断地感悟、融合、创新中转变“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高瞻远瞩,把握教材编制的命脉,用好教材,科学地处理好教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
4勤于积累,敏锐发掘,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但教师事先已辛辛苦苦地备了很详尽的教案,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让学生“假装不懂”。这是为什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备课时忽视了对学生原有的学习状况的正确分析,所设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不相吻合。
对于学习者来说,除了以已知的东西为基础,对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感知外,他们别无选择。
——著名教育家托宾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水平。学习起点是指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最重要因素。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把握教学的真实起点。
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
——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奥苏贝尔
教师的教学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才能正确把握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为此,教师需要对以下内容有清楚的了解:
教师需要对哪些方面有清楚的了解?
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
3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
4有多少人掌握了?
5掌握的程度怎样?
6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
7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通过对学生的了解,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很好地把握教学的起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案例
一堂“失败”的好课
课是以这种方式导入的:“我们很熟悉的东西,其实我们并不一定很了解。”罗吉老师说,“比如水,天天喝,天天用,可有一些性质我们仍没注意到。不信,请看下面的实验。”
实验装置为玻璃管下连着一个圆底烧瓶,即在塞紧了胶塞的烧瓶上,插入了一根筷子般粗的玻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