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习俗,人亡故后,通常要请释道儒三班礼乐,热热闹闹祭奠三天、五天或七天。至于时间长短,则要看死者家属家境而定。宝贵的丧事自是少不了七天的。头一天,派人去刘家请了礼乐班子来举行家奠礼。这属儒家的一套礼乐,据说这是当年孔圣人传下来的。在我们家乡各姓氏都有读书人,但要形成礼乐班子却非十人以上不可,一般是十二人或十六人。在我们家乡读书人并不多。唯有刘家世代出香,在家族有一套专门的礼仪班子,谁家有红白喜事,常去请他们来热闹热闹。当然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班子,却大多是凑合而成的,只有刘家班子却是世代相传,最为出色。笔者有幸生于刘家,亦亲见过刘家那套礼仪班子,知道他们在家族中,在我们家乡,为弘扬传统文化礼仪,传承孝道和禄阁家风等,数百年来一直发挥着重大作用。这个班子因为是刘氏家族的,一般人请不动,所以外族人以请得动这个班子为荣。请这礼生班子的事情落在了人瑶头上。他去与族中的老人一说,事儿就成了。后面的七天就交给和尚道士了。那些超度亡灵和尚道士,并非是真正的和尚道士,而是一些以超度亡灵为职业的假和尚假道士。他们与凡人一样可结婚生子,一样吃鱼吃肉,除非死人的屋里封了斋,否则,他们一边替人做着道场,一边在吃着大鱼大肉。而且我们家乡对“大鱼大肉”一词很忌讳。只有对死人家宴席上的鱼肉才称大鱼大肉。那和尚道士就是专吃大鱼大肉之人。听说有人家里鱼肉准备不足,席上放了萝卜白菜和南瓜,他们便把经文改成了“萝卜白菜也是得菩萨,西瓜南瓜也吃得菩萨。”当然这是他们内部传出来的笑话,一般人不明白。或许他们的经文里面真有这么两句吧。由于那些假和尚道士作风不够严谨,对我佛对菩萨多有不敬,所以菩萨大多不保佑他们。他们的家庭极难有“五世其昌”的。但人死了总还是要超度的,热热闹闹总比冷冷清清的好。所以这个职业却永远不会断绝,至少到现在依然存在。道场开始的第二天,吴守备及县太爷的家仆,还有其他秀才都到了,才儿、师傅及其他师弟们便去迎接他们,把他们妥善安置下来。这样一来,引得各乡乡绅及体面人也都来了。附近各族长老们自然也是要来的。所以,这一场丧事的风光在乡里算得是首屈一指的了。那时虽讲体面,却不兴送礼。只有近亲才送财送礼。一般人送的只是些脸礼,即送抚联、上祭等。那上祭算是最热闹体面的了。如林青娘舅家就是送的猪羊祭。由数人抬着整理得干干净净的囵猪囵羊,由一鼓乐相送,抬到灵堂前摆放好,再举行祭奠仪式。仪式中,各客亲跪在正席,林青和才儿跪在一旁答礼。酒饭菜蔬鲜花果品等自然是少不了的。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像这样的大祭必需宣读一篇祭文。这是有文采的人显露才华的时刻,那文一定写得特别好。当然,好的祭文不是一般人能写的,大多花钱买来。我生已晚,未见过上祭,却听到过一位堂兄背诵过家乡一篇十分有名的祭文,那是刚解放时一位地主老财替一位贫雇农写的。记得其中有这么几句“日里忙生产,晚上忙开会,忙得四脚不点地。上街买东西,袋里没有人民币……”堂哥一字不识,记性极好,他还能背诵李密的《陈情表》。那时我肚腹上长了疮,干不了活,生生里安排我帮着堂哥做些晒谷子的杂活,堂哥忙完了活,搬把椅子坐在台阶上便背诵起那些文字来。他最常背的便是那篇祭文,所以我还记得几句,至于那《陈情表》,却只依稀记得“日落西山,气息奄奄”了。吴守备一行在高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便回县城去了。可老爷子的丧事一直忙到了第八天,才入土为安。弟子们也因此耽误了十来天。他们时间有限,耽搁不得,老爷子出殡后便集合了,继续紧张的训练。世才仍沉浸在悲伤之中,常常练着练着便流泪不止。师傅只得劝他道:“你爷爷最大的心愿便是可以看到你考个举人回来,将来可以功成名就,为高家争光。你如果消极,是想让他在九泉下不得安息么?”听了师傅的话,才儿才有所震动,化悲痛为力量,终于振作起来。在弟子们训练中,师傅还让大家练习轻功,其中最常用的便是神行术。练成后,即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梁山的神行太保戴宗最擅长此术。还有飞檐走壁,高来高去的纵提术、壁虎游墙的攀爬术,还有推袍挪位、移影换形的闪避术。这便是用于实战的轻功。还有登萍渡水的涉水功夫。练这些功夫除了要有内功,还必须懂得运用心法。内功第一的人未必是轻功第一。才儿经过师傅的传授和习练,才知道轻功也有众多的门道。后来经过苦练,才儿、瑚儿、小长儿都成了轻功高手。这是后话。他们的合练一直练到第三年春。按照按排,第三年春夏之交便进入了迎考的准备阶段。这其间,才儿的奶奶因为高富贵的死而大病了一场。瑚儿的奶奶便在才儿家里一直照看了她十多天。小妹自从姐与富贵成婚后,两姊妹一直没有太过亲热。富贵去世后,他们感情反倒更甚从前。小妹劝姐:“姐,哥临去之时,抱恨没能看到才儿考个举人回来,没能看到才儿和瑚儿成婚,没能抱上重孙。你可一定要挺住,实现哥的愿望。以后见着他,才能告诉他,让他安心。”富贵的去世,小妹同样伤心。但他到底有自己的家庭,且与富贵相处得少了,怎能比得上姐与他伉俪情深。而且姐姐的性格没有自己开朗,没有自己看得开。林青两夫妇看爹爹去世后,娘十分悲恸,便尽可能多地陪伴在娘左右,尽心劝慰她。才儿和瑚儿也常在奶奶身边承欢,所以奶奶才逐渐康复。这样,才儿瑚儿也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习练中去。那天早饭后,师生们走进课堂,师傅就对弟子们说:“诗书的习读已经结束。从现在起,要转入兵法典籍的学习了。成为一名武将,不可能不懂韬略。这是作为将军应有的指挥才能。古人说过,兵行诡道。一旦开战,只分敌我,不能讲半点仁义。队伍之间的争斗,不比江湖比试,所以武功的高低并不能决定胜负,只能靠谋略。如三国时刘备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批最杰出的战将,大半生却连连吃败仗。后来在荆州依了刘表,手里有了诸葛亮,才开始扭转败局。诸葛亮并无武功,何以能使刘备转败为胜,原因便在于他的军事才能,善于用兵。可用兵之道,却不是为师的长处。我一生没带兵打仗过,即使懂了,也用不上。但我国历代出过不少伟大的军师,他们把自己的谋略写成书,传给后人,成为后世军师们不可或缺的食粮。所以,大家要在书本上学习,把古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古人还有不少优秀的战例,也值得认真去钻研。古人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秀才书读得多,所以知道得也多。弟子们只要愿意学,今后也定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为一位能打仗、打胜仗的好将军。”师傅继续说道:“古时最著名的军事著作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还有一些专讲著名战例的,大家也值得从中汲取经验。”师傅给大家分发了这类书籍,让大家认真研习。那时没有专门学军事的私塾,所以,大家只能自学,且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时间长了,经历多了,兵法自然也就能灵活运用了。由于那时修建大清刚统一,很多地方长官都是武将出生,府县为了迎合上面的意愿,对武科开试非常重视。刘县令虽然是个文官,但仍是让吴守备认真督导各处武生的应考事宜。而蟠龙塘更是重中之重。眼看省试临近,吴守备几次三番地来到蟠龙塘,一来接受师傅的点拨,另外看看师弟们训练得如何。他知道师傅一介侠隐,不知道省府对考生的要求,总督大人及他的省里大部分官员军旅出身,他们并非武林中人。都注重马上本领,对于武功却不怎么重视。所以他向师傅提议,让师弟们多练习马上功夫。师傅虽然重在务实,但眼看考试到来,现在的关键当然是迎考,所以,吴守备的建议,师傅是一定要听的。之后便加深了马上功夫的演练,特别加强了对驭马的训练,几年来,马上的练习是弱项,所以吴守备的提醒来得十分及时。
同类推荐
我的八辈祖宗与老鼠精
老鼠:厉害,厉害,这是一剑断山啊!黄狗:汪汪!老鼠:你特么说人话。黄狗:!!老鼠:咦!老黄,你看那只正在啃老魔心脏的是不是你远房表亲。黄狗:???沈道庭:我愿用这世间最后一口灵气助你化形,但请你护我后辈。老鼠:我护你后辈,我这就护你八辈……沈道庭:谢……老鼠:我去,你听我说完再死。黄狗:……黄金菩萨
中华民族是世界民族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几千年来饱经风霜战火洗礼,历久而弥坚,旷世而独绝。任何年代,都需要天下人的民族意识,小至个人,大到团体,都是如此。孔圣人讲:好仁者,无以尚之。个人尚仁,家可安乐;团体尚仁,国可兴盛。于几千年风吹雨打的中华历史中,英雄儿女层出不穷,正是中华民族雄雄英魂的写照和证明,本篇故事,将带领你重回战火纷乱的元明交替,那些儿女情长,那些民族奇志,那些被历史大浪推举的、淹没的英雄形象,带你重新领略一段一段可歌可泣的中华精神。故事主角的主角是夏方,英雄之后,孤身一人与元朝暴政对抗,每走一步,人性都面临着终极考验,这些考验当中,有生死,有金钱,有美色,却都未撼动夏方秉承的正义和爱念,终于用一己之力,感动天下英豪,纷纷举旗呼应,终结元朝对汉人的残酷统治。文章荡气回肠,英雄儿女光彩熠熠。夏方说:“我不是一条龙,我是一条狗,天下苍生的狗。”
热门推荐
萌妻当道:帝少老公太霸道
失恋不可怕,喝醉酒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喝醉后打错电话招来了流氓,那流氓长得还很漂亮;只是,谁来告诉她,自己的顶头上司怎么和流氓长的一个模样?装作不认识行吗?谁知那流氓却阴魂不散:“不想被拖出去喂猪,就乖乖的呆在我身边……”于是,忍无可忍的萧宝贝终于小宇宙爆发了,一巴掌拍了过去:“滚你丫的,我又不是宠物!”总之,这是一个由打错电话而引发的JQ,当小笨猪遭遇老狐狸,狭路相逢,萌者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