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500000012

第12章 松赞干布统一高原诸部(5)

噶尔·东赞竭力整顿国政,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并为彻底征服吐谷浑做准备。此时经松赞干布时期的征讨,青藏高原上比较强大的政权除吐谷浑外不复存在,松赞干布时期曾重创吐谷浑,但吐谷浑仍保存着一定的势力。从公元656年开始,噶尔·东赞向东部用兵,此年阴历12月,他亲自率军十二万人,进攻与吐谷浑关系极密切的白兰残部,苦战三日,杀死白兰千余人,彻底击溃白兰部,白兰从此失去独立,成为吐蕃的属民。为避免唐朝的压力,噶尔·东赞采取积极和好的策略,于公元657年、公元658年先后派人向唐献礼请婚。公元659年,噶尔·东赞用兵吐谷浑,第二年发动大规模的攻击,在青海湖旁吐蕃与吐谷浑间展开了较量。公元663年,吐谷浑大臣素和贵逃奔吐蕃,将吐谷浑内部的虚实全部告诉了吐蕃人。噶尔·东赞稳操胜券地发动了最后一次攻势,仓促间吐谷浑向唐求援。但唐朝采取的消极观望态度,使面对吐蕃强大攻势的吐谷浑节节败退,最后其王慕容诺曷钵和弘化公主仅领数千帐逃到唐朝的凉州,请求唐的庇护。吐谷浑作为政权日趋灭亡,吐谷浑立国至公元663年,凡三百五十年,吐谷浑故地全部并入吐蕃的版图。至此,青藏高原大部处于吐蕃王国的统治下,再也没有与其抗衡的部族和政权,噶尔·东赞为松赞干布的统一事业画上了句号。此后几年间,噶尔·东赞一直住在被征服的吐谷浑境内,处理善后事宜,建立吐蕃的统治体系。从以后的史料看,吐蕃在吐谷浑地方也实行了千户制,但保留了王室的地位,吐蕃王族与吐谷浑王室间还有联姻关系。

噶尔·东赞目光远大,在攻打吐谷浑的同时,密切注意着周边的邻国和地区。吐蕃的北部是通常所谓的西域,即狭义的中亚地区,当时都归唐朝统治,唐朝在西域设置有都护府和众多的羁縻州。西域处于中西交通要道,自古以来驼铃声不绝于道,伴随着来来往往的商队,也给当地人带来五光十色的文化,以及富饶和繁荣。同样,绿洲中的文明和财富对吐蕃也有无限的诱惑。由于辽阔的羌塘高原荒无人烟,再加上被称为“亚洲脊柱”的莽莽昆仑山脉从帕米尔高原逶迤东行,将南侧和北侧隔为两个世界,因而吐蕃很难从本土直接北上。吐蕃只能从其中心处拉萨向西北行,经古象雄地,循印度河谷,出大小勃律,翻越坦驹岭(兴都库什山口)入西域。公元662年(龙朔二年),吐蕃军队走此道似乎通过护密第一次进入中亚地带。

吐蕃策动疏勒、弓月、龟兹等地的亲蕃势力反叛唐朝,这跟噶尔·东赞在青海的军事行动是互为策应的,目的是为了分散唐朝的力量。唐朝失去对安西都护府治所龟兹的控制。此年阴历12月,唐以苏海政为日海道总管讨伐龟兹,同时命从属唐的西突厥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步真协助作战。阿史那弥射与阿史那步真互有怨仇,当苏海政的军队到达兴昔亡境内时,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步真密告苏海政说阿史那弥射要谋反。苏海政听信谗言,集中他的军官们商讨,结果决定先下手为强,伪称说皇帝命大总管要给可汗和各酋长赏赐丝绸数万段,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信以为真,率领部属前去领赏,万万没想到结局是惨遭杀害。兴昔亡属部鼠尼施、拔塞干两部远徙,苏海政和继往绝可汗率兵追击,征服了这两个部落。当苏海政的军队至疏勒(新疆喀什)南部时,西突厥弓月部(即处月)引吐蕃军队前来准备迎战唐军,但苏海政“以师劳不敢战”为由,使用了一个非常古老的手段———以军资贿蕃军,吐蕃军队未战而捡了个大便宜,自然同意与苏海政约和罢兵。吐蕃的参与,表明此时吐蕃的势力在西域已经很有些号召力。由于苏海政制造了“兴昔亡冤案”,其属部十分不满,而吐蕃“盛言弥,大造舆论,为阿史那弥射鸣不平,实为进一步笼络诸部。后,阿史那都支纠集残部复起,自立为西突厥左厢可汗,并依附于吐蕃。

公元663年(唐龙朔三年),弓月等部投靠吐蕃,使于阗(新疆和田县境)也受到了威胁。阴历12月,唐以安西都护高贤为行军总管攻打弓月,解救于阗,但结局史载不明,看来唐朝并未解除于阗的危机。公元665年(麟德二年),疏勒、弓月二部又引吐蕃军队攻打于阗,唐命西州(治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废址)都督崔知辩等领兵援救。从《通典》所载论钦陵的一段话中可知,崔知辩使用围魏救赵计,突袭吐蕃后方。钦陵曾说:“和事曾未毕,已为好功名人崔知辩从五俟斤(西突厥右五弩失毕部——引者)路,乘我间隙,疮痍我众,驱掠牛羊,盖以万计。”

吐蕃在经济上遭到很大的损失,吐蕃军团遂放弃对于阗的围攻。公元667年(乾封二年),唐册立的西突厥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步真卒,部将李遮匐统部自立,归附吐蕃。

噶尔·东赞执政时期,吐蕃的军队虽然并未动摇唐朝对西域的统治,但吐蕃成功地打入了这个民族众多、局面复杂的地区,找到了自己的立脚点和盟友;噶尔·东赞的谋略使吐蕃也取得了某种发言权,一直到吐蕃分裂期间,在各种势力纠缠不清的中亚历史中也有吐蕃的一份。而此时大食帝国不断向东扩张,攻占吐火罗等地,于是唐、吐蕃、大食成了争夺中亚的三大势力。

公元666年,噶尔·东赞从吐谷浑境内返回,不幸途中患病,于第二年去世。对噶尔·东赞,五世达赖曾言:“他所作政教相辅事业,不仅对吐蕃国王尽忠职守,对吐蕃人民也留下了难忘的德泽。”

二、噶尔·赞悉若多布担任大相

噶尔·东赞有五个儿子,分别是赞悉若、钦陵、赞婆、悉多于、勃伦赞刃。按敦煌吐蕃文献《大事记年》等所载,可以找到相应的藏文名称:噶尔·赞悉若多布,即汉文史书中的赞悉若。

噶尔·钦陵赞卓,即《旧唐书》中的钦陵,《资治通鉴》音译为“起政”(即),比“钦陵”更接近藏文读音。

噶尔·政赞藏顿,即汉文史书中的赞婆。

噶尔·达古日耸,即汉文史书中的悉多于。

噶尔·赞辗恭顿,似为汉文史书中所载噶尔·东赞的第五子勃伦赞刃。

噶氏五子皆有才干,深得其父之教,可谓将门虎子。噶尔·东赞没后,噶氏仍保持着显赫的地位,钦陵兄弟执掌着吐蕃的军政大权。

噶尔·东赞之后,关于大相的人选,吐蕃的一些官员、百姓认为韦·松囊是最合适的人选。但赞普与众大臣密商之后,认为噶尔·赞悉若多布更为合适,遂任命为大相并以韦·松囊为副职,但松囊不久死去,赞悉若多布一个人独揽大权。

吐蕃

赞普芒松芒赞此时至少也有十八岁了,他面对势力雄厚的噶氏家族,不得不把吐蕃的大相一职再次交于噶氏手中,实际上也是十分明智的选择,噶氏兄弟的聪明才智在吐蕃是有口皆碑的。

公元668年(唐总章元年),芒松芒赞驻在札地的鹿苑。吐蕃于几玛郭勒(似在吐蕃东部)建造堡垒。这年吐谷浑各部派人到吐蕃王廷朝见,吐蕃开始从吐谷浑征收赋税,标志着吐蕃在吐谷浑地区的统治趋于稳定。

三、大非川之战及吐蕃在西域等地的扩张

公元670年(唐咸亨元年)阴历4月,经过几年的准备后吐蕃在西域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吐蕃军队攻陷唐在西域的十八个羁縻州,原来一直忠于唐朝的于阗也倒向吐蕃。在于阗的配合下,吐蕃攻占龟兹拔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县),安西四镇焉耆(新疆焉耆县)、龟兹(新疆库车县)、疏勒、于阗为吐蕃所有,唐朝罢弃了安西四镇的设置,吐蕃第一次在西域取得了重大成功。

吐蕃东灭吐谷浑,西占安西四镇,给唐朝西部边境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迫使唐朝不得不下决心来认真对付吐蕃的扩张。是年阴历4月,唐高宗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以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率十余万人击吐蕃。

从薛仁贵这位名将的头衔看,唐朝出师的目标直指吐蕃首都逻娑(拉萨),志在一举攻灭吐蕃势力。唐军“以护吐谷浑还国”为名,浩浩荡荡地向青海湖地区进发。阴历8月份薛仁贵部进入青海大非川(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草原),薛仁贵命郭待封在大非川构筑工事,以存放辎重粮草,薛仁贵自率精锐向乌海(青海兴海县西南苦海)进军。时吐蕃派出噶尔·东赞的第二子吐蕃杰出的将领钦陵率吐蕃军应战,《旧唐书·薛仁贵传》言此次吐蕃兵力最多时达四十万。钦陵利用熟悉地形和吐蕃军队在高海拔地区惯于作战的优势,诱敌深入。薛仁贵贸然入进,在河口打败吐蕃的小部人马,大掠吐蕃牧民的牛羊。而钦陵却率铁骑奔向唐朝军队的粮草,此时唐朝将领郭待封骄傲自大,怕薛仁贵独占战功,没有听从薛仁贵的指挥,而自率辎重跟随薛仁贵部徐进,途中正好遇到钦陵军队的围攻,郭待封兵败不支,辎重粮草全落入吐蕃军队手中。薛仁贵得知郭待封已败,遂不敢再进,只好退回大非川。钦陵从四面合围已经受挫的唐军,薛仁贵部大败,死伤略尽,吐蕃赢得了大非川战役的全面胜利。薛仁贵、郭待封、阿史那道真仅以身免,与钦陵约和才得生还。三员统帅似乎被钦陵俘虏,不然全军覆灭,而统帅却何以身免,约和亦无从谈起。自大非川战役后,吐谷浑永远失去复国的幻想,诺曷钵被安置在灵州。钦陵从此威名远震。大非川之战的胜利,也稳固了吐蕃在青藏高原的统治。

公元672年(唐咸亨三年),吐蕃大臣仲琮使唐,唐高宗质问仲琮吐蕃为何侵占吐谷浑败薛仁贵事,仲琮却巧妙地回答说:“臣受命贡献而已,军旅之事,非所闻也。”

唐遣都水使黄仁素出使吐蕃。双方虽然都派遣使者,但没有取得任何解决边界等问题的实质性进展。公元673年(唐咸亨四年),吐蕃实行集会议事制,决定军政大事。此年由噶尔·赞悉若多布和钦陵主持集会,制定治理牧区的大法令。冬季又在“董”之虎苑集会议事,征调青壮户丁以充实军队。此年阴历12月,唐遣鸿胪卿萧嗣业发兵讨伐叛唐降蕃的弓月等部,弓月、疏勒等惧而派人入唐请降。看来吐蕃670年攻占安西四镇,并未建立有效的统治,吐蕃大军撤出西域可能为的是增强东部的力量。西域南道诸国重新归附唐朝。公元674年(上元元年)于阗重归唐朝,公元675年(上元二年),唐在于阗置毗沙都督府,以于阗王尉迟伏雄为都督,下辖十州。

龟兹王白素稽也向唐朝献贡,唐又在焉耆、疏勒等处设置都督府。

至公元676年前安西四镇又回到唐朝手中。

公元675年(上元二年)吐蕃派吐浑弥使唐求和,被唐朝拒绝,大论赞悉若多布在象雄制定治理该地的法令,此年突厥境内内乱的消息也传到吐蕃。公元676年(唐仪风元年),吐蕃攻掠鄯(青海乐都县)、廓(青海化隆县西南)、河(甘肃临夏市)、芳(甘肃迭部县东南)等州,杀害官吏,掠取马牛万计。

唐命周王显为洮州道行军元帅,率工部尚书刘审礼等十二总管;以相王轮为凉州道行军元帅,率左卫大将军契必何力等讨伐吐蕃,但二王并未行动。吐蕃又攻叠州(甘肃迭部县),破密恭、丹岭二县。到冬季时,吐蕃年轻的赞普芒松芒赞去世,遂停止军事行动。芒松芒赞共在位二十七年,仲琮使唐时曾评价过这位赞普:帝召见问曰:“赞普孰与其祖贤?”对曰:“勇果善断不逮也,然勤以治国,下无敢欺,令主也。且吐蕃居寒露之野,物产寡薄,乌海之阴,盛夏积雪,暑毛曷冬裘。随水草以牧,寒则城处,施庐帐。器用不当中国万分一。但上下一力,议事自下,因人所利而行,是能久而强也。”

可知芒松芒赞并非是无所事事的傀儡,而是任用贤能,经常巡视各处,精心治国。吐蕃君臣间上下协心,步调一致,是其强盛的原因。此年据《大事记年》大相赞悉若亲自率兵赴突厥。

芒松

芒赞的妃子没卢妃赤玛禄生遗腹子赤都松赞,这位襁褓中的婴儿继承吐蕃赞普位,汉史称器弩悉弄。

公元677年(仪凤二年)阴历5月吐蕃进攻扶州(四川南坪县东北)的临河镇,擒镇将杜孝升,吐蕃将领要杜孝升劝松州都督武居寂投降,杜孝升坚决不从,因吐蕃国内政局不稳,蕃军弃杜孝升而去。《大事记年》载热叶辛库布里布与觉仁祖果二者心怀异志,在象雄发动了叛乱,但叛乱不久予以平定。公元678年(唐仪凤三年,两位叛臣热桑杰崩日叶和库赤聂止松受到惩罚,他们二人的身份不明,“热桑杰”的字面意思可理解为“热桑部(或地方)的王”。吐蕃专心致力于解决内部矛盾,唐朝却组织了一次对吐蕃的军事反攻,中书令李敬玄、工部尚书刘审礼率十八万大军从河源出征吐蕃。吐蕃名将钦陵仍率吐蕃军队在青海湖附近迎战,刘审礼率前军深入,遭到钦陵部的攻击,刘审礼兵败被俘。唐军统帅李敬玄胆怯不敢战,闻前锋已败,遂狼狈不堪地向后撤退,唐朝十八万大军的远征就此结束,刘审礼最后死在吐蕃。公元679年(调露元年)因暂时消除了内忧外患,吐蕃公开祭祀赞普遗体。并遣使报唐朝,唐朝亦派使者吊唁。此时吐蕃已成为唐朝的劲敌,据载:“上闻赞普卒,命裴行俭乘间图之,行俭曰:‘钦陵为政,大臣辑睦,未可图也。’乃止。”

唐朝虽然在河源的进攻受挫,但在西域却重定突厥十姓。前文曾提到公元676年前吐蕃从西域撤军,安西四镇重归唐朝,但到公元677年(仪凤二年)左右,吐蕃第二次占领安西四镇,《新唐书·西域传》龟兹条载:“始仪凤时,吐蕃攻焉耆以西,四镇皆没。”

《旧唐书·吐蕃传》载:

“(仪凤三年,吐蕃)……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

因而西域的形势是瞬息万变。公元679年,依附吐蕃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和西突厥的另一首领李遮匐同吐蕃一起进逼安西(时安西都护治碎叶镇,今托克马克)。为了应付西域发生的变动,唐吏部侍郎裴行俭提出:“吐蕃为寇,审礼覆没,干戈未息,岂可复出师西方!今波斯王卒,其子泥洹师为质在京师,宜遣使者送归国,道过二虏,以便宜取之,可不血刃而擒也。”

于是裴行俭以册封波斯王和安抚大食使的名义进入西域。裴行俭曾在西域任官多年,很有号召力,他组织豪杰子弟千余人,向同吐蕃联盟的西突厥首领发动突然袭击,擒获阿史那都支、李遮匐。

时吐蕃正在国内忙于安葬芒松芒赞,无暇增援西突厥部,突厥十姓部落又归唐朝统治。

同类推荐
  • 刺客转型记

    刺客转型记

    这是钱小莫由刺客转型的记录史,书写的是钱小莫精彩的一生。江湖纷争、庙堂漩涡,美女、权力,这个世界充斥着诱惑,所以背叛同样的多。
  • 三国后传之河南霸战

    三国后传之河南霸战

    史可议本是大晋征虏将军与长安公主之子,乃是皇亲国戚他曾经是个纨绔子弟,放荡不羁,出入妓院、酒馆,与自己的一帮兄弟谈天说地
  • 穿越清朝当总统

    穿越清朝当总统

    现代大学屌丝王江河穿越了,到了清末太平天国时期。他发现自己还能够来回穿越于现代和清朝,他知道自己机会来了。王江河靠着后世的各种资源,在清朝混得风生水起。聚流民,当军阀,霸中国,征列强,王江河一步步走来就是一个永恒的传奇。咸丰:“王大爷,你不要杀朕,我把我的宠妃叶赫那拉送给你!”洪秀全:“王江河是我的同志,我的造反理论不如他!曾国藩:“王江河是世界上第一枭雄,我不是对手。”俾斯麦:“请让我称呼王江河一声——导师!”王江河:“回清朝,做买卖,发大财,抱美女,养军队,教学生,趁势起,霸中国,当总统,抗外敌,打列强,收赔款,拓疆土,强华夏。”
  • 我是一个原始人

    我是一个原始人

    天空一碧如洗,阳光普照山林,整个世界都显得一片安静祥和,带着一种独有的静谧。看着穿着性感虎皮短裙手里拿着棍子,带着十余个人嗷嗷叫着去追赶披毛犀的首领,韩成禁不住的将稍微蜷着的右手放到微张的嘴边,再一次的发出了感慨:“我的天呐!”(没有系统,没有空间,不带外挂的穿越,纯正的原始种田文,不会出现修仙之类的东西,喜欢轻松种田的书友请放心阅读。623605956,建的一个书友群,名字叫守白斋,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一下。)
  • 汉颂

    汉颂

    公元前138年春,河水决,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也正是此时,郎官张骞应募出使西域。被窦太皇太后掣肘的刘彻郁郁寡欢,进入终南山射猎解闷,自称“平阳侯”,践踏农田,民皆呼骂,如跋扈子。刘彻嫌不尽兴,又建上林苑,傍南山而西向,周袤三百里,设离宫七十所,苑中饲养百兽,供他秋冬射猎。七月,闽越攻东瓯,告急于汉,是时刘彻欲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故国家急需人材。首战告捷,此后刘彻更改制,新建期门,任命卫青,建立起一支忠于自己的骑兵。这一年汉使穿行大漠,这一年武帝拔雾见日,这一年将星小试牛刀,这一年,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四有青年,以独特的身份开始了他的新征程……
热门推荐
  • 凌先生的医往情深

    凌先生的医往情深

    【医生甜宠文!长篇小说!更新稳更多!不鸽子】萌妻超全能!会做饭,会淘古,会画画,会“修”家电,还会吃醋!一份掉包的资料,凌医生错拿了苏奕橙同学的小说,看了一宿,边看边吐槽。开始看时——“哪有会和道姑合作治病的医生,全是胡写!”看了半宿后——“我也想要个道姑媳妇,我不和她抢被子,只和被子抢她,宠她入骨一辈子。”看到天亮时——“下卷?番外呢?”自此凌医生一入小说深似海,为了可以早一点看到喜欢的小说。凌医生干脆把作家小朋友娶回家,老婆现写他写看。凌书瑾:“橙子,你最近错别字又多了,病句也是越来越多了。”苏奕橙:“还不是你催的。看你催稿那么闲,肯定要找些事事情给你干啊!还不快点改,这一万字稿子改不完,我晚上不给你做好吃的。”凌书瑾无奈一笑:“知道了,错别字大王!”苏奕橙不开心的鼓着脸:“字错了就错了呗。反正我没有爱错人就可以了。毕竟爱一个值得人,我的智商已透支。书医生,我这书的病你可要负全责哦!”“好,我的老婆大人。”
  • 秦时明月之留候野史

    秦时明月之留候野史

    一代留候功成身退,源于故国情怀,退隐留地,却不想,遇到了心底深埋的女人……【良练文】本人百度贴吧ID:瑙傚績馃挋本在贴吧连载,为了让更多秦迷看到,特此在这发文,此文免费,尽快入坑
  • 黎明救援队

    黎明救援队

    突然被毁灭的世界,行于地上的异类,人类文明的点点星火。行走世间,为救援而生。从黑暗中走来,向黎明中走去。
  • 民国宅门记事

    民国宅门记事

    繁华一世终落幕,唯有心中空留爱……感谢你在我最美好的年华里出现!梅雨季节的天空,乌云霸占了太阳,它独自享受阳光的温暖,却不许一丝阳光落下。黑压压的天空透着压抑的气息,无时无刻不在侵袭着这里每个人的心灵,隐隐作痛的心口不敢自由的呼吸。
  • 神魔霸道

    神魔霸道

    偶然的一次位面穿梭,无意间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大陆,这里离仙界不远,同时离魔界亦很近,左边是妖兽,右边是异族,生存在几大域界之间,麻烦事接二连三而来。无奈之下,只好推倒魔族世家,刮搜洪荒异兽,驱奴妖兽横行,斩灭仙界虚伪,一切都只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为了保护自己的至爱。为了生存,从此天地只有霸道,蓦然一回首,一朵莲花破天机!新书《大破天界》隆重登场,喜欢的人过去支持吧!
  • 仙人是怎样炼成的

    仙人是怎样炼成的

    人之为人,本为天,人生于天地,始于阴阳,品受天地之眷顾,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仙道一途本是无情,看主人公在修仙路上如何面对凡间七情六欲,他又如何面对老去的容颜,逝去的感情,看主人公如何逆天伐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农家小妞妞

    农家小妞妞

    妞妞,在爷爷的宠爱下长大。她与金宝成了最要好的好玩伴,两人联手开辟赚钱的道路,发家致富造就了一村的富庶。十四岁时,爷爷问妞妞想找个什么样的?可成亲的夜晚,当红盖头被掀开,爷爷竟然做主帮她娶了个漂亮的“姐姐”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香江大富豪

    重生香江大富豪

    回到1977年,开局一名穷学生,他从一个超级学霸到大富豪,不要太爽!建了个QQ群22813241,欢迎来撩。
  • 穿越至牵缘

    穿越至牵缘

    高中生赵一奇怪遭遇,不幸穿越。开始认识了一位大富小姐,又被龙头帮追杀,最后结识天下名侠。
  • 夏沫浅浅笑

    夏沫浅浅笑

    情,可以说放就放吗?一辈子,只想一直牵着你的手。。。。夏沫坐在秋千上,回想起与他的点点滴滴。。。浅笑,爱上你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