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人赵翼写的《论诗》第一句就是:“李杜文章万古传”,很能说明李白、杜甫的诗文对后世的影响之大,说他们是盛唐诗坛的一对双子星一点都不过,下面我们就来浏览一下让人们仰视了一千多年的唐诗的两座高峰--李白和杜甫。
一、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太白诗歌
1.李白名片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有“诗仙”之美称。他的诗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多角度、多层次地描写了盛唐时期的社会生活,诗风气势雄放、想象奇特、清新飘逸,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除阅读儒家经典、历史名著外,还喜爱诸子百家之书,读书之外还喜好剑术。二十岁时他仗剑辞乡,开始了全国的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并在湖北安陆寓居了十二年,过了一段安宁的日子。之后,他又开始到处游历,希望通过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一举登上高位,实现自己“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可是,残酷的现实,让他的希望屡屡落空。后来,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云游。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社会名流,写出了很多优秀篇章。天宝元年【742年】,经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又因傲气而不见容于权贵,在长安寓居三年后,就被赐金放还,从此,继续过着飘荡四方的云游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觉得乱世更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于是便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的是,永王与唐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永王李璘失败之后,李白受牵连,被罚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当他行至巫山时,时逢天子大赦天下,于是重获自由,在归来途中便写了《早发白帝城》。晚年,李白漂泊在东南一带,依随族叔李阳冰,不久便因病去世。
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曾这样描绘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首诗强烈地表现了李白才气风发而又狂傲自负的性格特征。李白一生所追求的毫无疑问应当是绝对的自由,他虽生活在一个讲究礼法、名分的社会里,却很少被这方面的观念所束缚。面对皇帝的邀请,他都敢拒绝,更别说那些王侯将相了,他一概傲然视之。在权势面前能如此展示自己的个性,千百年来怕只有李太白一个人而已。
李白在长安被赐金放还以后,基本上没有再次进入朝廷。但这不表明他建功立业的雄心就此磨灭,对于李白而言,他认为自己的理想只不过暂时碰到了礁石。当然,这个时候诗人的苦闷和激愤,也是显而易见的,他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他又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看来借酒浇愁,苦闷彷徨,是他这一时期的主要心境,所以他不断高歌:“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依据这些诗句,我们只能理解为这是李白暂时发发牢骚,因为真正怀抱理想、豪气干云的人,是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理想的。事实也是如此,在安史之乱时,李白之所以选择加入幕府,还不是为了一展自己的雄心抱负?这也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又高喊“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原因。
杜甫所写“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句诗,我们大可认为是对李白一生的总体概括。李白是唐诗的巨人,是中国文化的巨人,面对飘零的一生、多舛的命运,李白始终是悲情却不悲观,他通过自己热爱的诗歌抒发着对生活的热爱,传递着生命的顽强和对理想的执著。
2.气贯长虹的太白诗
【1】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宣州谢朓【tiǎo】楼饯别校【jiào】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二、沉郁顿挫、萧散自然的杜甫诗歌
1.杜甫的成长经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人称“诗圣”。
杜甫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爷爷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由于家境的优越,他七岁就开始学诗,十五岁便闻名乡里,二十岁时,开始漫游吴越之地,五年之后去洛阳应举,但没有考中。随后,杜甫开始漫游齐赵,用他自己的话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从齐赵之地返回后,杜甫在洛阳遇见了李白,两人相见恨晚,倾心相谈,结下了深厚友谊,紧接着又遇见高适。于是三人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之后因李白要漫游齐鲁大地,所以他们就此分别。三十岁,杜甫回到洛阳,与杨氏结婚。为了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理想抱负,杜甫三十五岁时来到长安,准备参加第二年的进士考试。但是这注定是一场毫无结果的考试,因为此次考试只是权臣李林甫作秀的一种形式,考试结束后,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厚颜无耻地向唐玄宗汇报说:“好人才全部已被提拔上来了,今年参加考试的人都是些庸才。”结果,天下无一人中举。可怜的杜甫就这样被奸臣耽误了前程。无奈之下,杜甫开始游走于长安,向贵人投赠,以求提高名声,增加被推荐给朝廷的机会。寄人篱下的生活是好过得吗?杜甫在他的诗里说“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看看吧,杜甫的生活每天都是给一些富家子弟牵马坠蹬,别人骑着马,杜甫只能在后面跟着跑;别人吃着肉,杜甫只能吃些剩下的残羹冷炙。经过一段这么悲催的日子,杜甫终于得到一个小官,叫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看这么长的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正职,这个官的主要任务就是看守兵甲仗器、开关库府,说白了就是管仓库,需要时拿着钥匙去开门关门。不管怎么说,杜甫到底有了活干,生活也渐渐稳定下来了。可是,好景不长,在他回家探亲之时,“安史之乱”就爆发了,于是他把家人安顿在富县羌村【陕西境内】,就只身投奔在灵武【甘肃省】即位的肃宗去了。真是忠心呀,自己并非朝廷任命的官员,有必要这么急着去报到吗?当然,杜甫这样做也有他自己的打算,你想呀,新皇帝刚刚登基,朝局未稳,各项人事任免还在起草,此时赶往朝廷,虽有危险,但却是大好的时机。
人算不如天算,没等杜甫到达甘肃,叛军已在途中把他劫获,因为杜甫不是什么官员,所以叛军并没有为难他,只是把他押到沦陷后的长安做苦力,这期间他算开了眼界了,亲眼看见了战争的残酷和平民百姓的苦难。一年后,瞅准监工不注意,杜甫冒险逃到唐肃宗的临时驻地--凤翔。对于唐肃宗来说,朝廷初建,政局不稳,这时就有士子投奔,就是为了收买人心考虑,也得授予一个官职呀。果不其然,杜甫当上了左拾遗,这是一个向皇帝直言进谏的官儿,杜甫被后人称为“杜拾遗”也是从这里来的。就是因为这个官的职责,杜甫又倒了霉。当时的丞相房琯因为“生搬硬套”古代兵法,再加上指挥不当,致使与叛军打仗时,吃了败仗。皇帝大怒,要贬房琯的官,这时杜甫忠言直谏,上书直言房琯无罪。对于此事,龙颜不悦,即刻贬杜甫为华州司功参军。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郁闷,在该地所写的一些诗歌多是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臣当道的感叹和愤懑。到华州后不久,杜甫请假暂归洛阳探亲,看来杜甫真是一个顾家的好男人呀,兵荒马乱的时节也没忘了时常往老家跑跑。就是杜甫在洛阳的时候,政府军与叛军在邺城的战事爆发了,结果政府军大败。杜甫带着一家老小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心里感慨万千,于是便奋笔写下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在华州任职的第三个年头,华州大旱,当地饥民遍野。但是这时上至朝廷、下至地方官都毫无力量去救济,看到这种情况,杜甫痛心疾首,一怒之下弃官而去。“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这就是杜甫离开华州时的心情。当时杜甫带着家人,一路西去,他们和逃难的饥民一样,只想找个没有战火和硝烟的地方,最后杜甫选择了成都。
到了成都之后,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城西的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这就是被后世称作“杜甫草堂”的地方。在成都草堂,杜甫一家人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因受剑南东川节度使严武的举荐,杜甫被任命为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这就是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的原因。没过几年,严武去世,杜甫再度开始了漂泊四方的生活,他先在夔州居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最后因疾病交加,病死在湘江之上,一代巨星就这样陨落了。杜甫去了,他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却成为了千古绝唱。
杜甫一生共写了一千五百多首诗,他的诗被称为动乱时代的诗史,艺术地记录着唐朝社会的变乱和人民生活的苦难。他善于转益多师,广泛地吸取前人和同时代其他诗人的经验,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千百年来,“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杜诗给一代代人带来了无数的精神食粮。
2.杜诗欣赏
【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吟咏东岳泰山的,写这首诗时杜甫还相当年轻,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志向。特别是最后两句诗明显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被誉为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漂泊四方后回家。不管是衣锦还乡还是失意而归,回家往往是出门宦游的人永远的心结。唐人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句诗,曾打动了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游子们心中最甜蜜的角落,一定是关于家的记忆。
【3】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创作在杜甫在长安给叛军当苦力的时期。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一句“城春草木深”把大唐国写得是满目疮痍、凄凉无限,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百姓却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了无人烟,诗人感时伤世、思家情切之际无奈地发出了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4】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写于杜甫隐居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全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其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入化传神、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