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公受了周惠王离间,逃盟而去,齐桓公大怒,欲出兵伐郑,被管仲劝阻。
甲兵一拥而上,将申侯摁倒,五花大绑,拉出宫门,砍下首级。
隰朋奋臂将大戟掷出,歹人刚逃至林边,生生被大戟穿胸定于树干之上。
管仲见鲍叔牙相责,对之曰:“楚僭号已三世了,且又地处南荆,同于蛮夷。倘责其革号,楚肯俯首而听我乎?若其不听,势必刀兵相见,兵端一开,彼此报复,其祸非数年不解,南北从此将连年祸于 战乱。现我借包茅不贡为辞,使其易于认错服罪。这样我们在诸侯面前也就有了夸耀的本钱,周天子也是无话可说,不强于战火纷纷,没有终结吗?”
鲍叔牙口中不语,心中颇为不服,驱盗硇校凭轼回望楚地叹曰:“仲父苟且结局,无害于楚。我料,数年之后,楚人必血洗中原矣。”
陈大夫辕涛涂闻班师之令,与郑大夫申侯商议曰:“师若取道于陈、郑,粮食衣履,必有陈、郑供之,于国于民不利。不如东循海道而归,粮食衣履,自有徐、曹二国承给,吾二国可以稍安。”
申侯曰:“善,你可亲去向盟主言之。”
于是涛涂去见齐桓公,言之曰:“君北伐戎,南伐楚,若以诸侯之众,观兵于东夷,东方诸侯,思君之威,敢不奉朝请乎?”
桓公曰:“大夫之言是也。”
少顷,申侯请见,齐桓公召入。申侯进曰:“臣闻师不逾时,惧劳民也,今自春而夏,霜露风雨,师力疲矣。若取道于陈、郑,粮食衣履,取之犹外府也。若出于东方,倘东夷不听,恐要刀兵相见。若 刀兵相见,师更疲也!涛涂要您改道东夷,完全是为他陈国打算,非善计也,望君侯察之!”
齐桓公叹道:“若非大夫之言,几误大事!”当即传命两道,第一道将辕涛涂拘于军中;第二道,使郑文公以虎牢之地,赏赐申侯,并要他增加申侯之城邑,为南北藩屏。郑文公不敢不听,自此心中有 不乐之意。陈宣公亲见竖貂,送黄金千两,由竖貂出面周旋,桓公方才释了辕涛涂。诸侯各归本国,桓公以管仲功高,乃夺大夫伯氏之骈①骈:齐国地名。邑三百户加封于管仲。
楚成王得知齐桓公率八国之兵已退,又生悔意,不想向周天子进贡包茅。屈完劝诫曰:“大王不可失信于齐,且楚只因不朝周朝,才使齐国得以挟天子而令诸侯。若借此机会我自通于周,则我与齐共之 矣。”
成王曰:“周天子称王,寡人亦称王,同样是王,寡人如何上表?”
屈完道:“大王上表,可不序爵位,且称远臣某某可也。”
成王沉默片刻道:“就依大夫之见吧。你回去准备一下,备菁茅十车,金帛三车,以你为使臣,贡献周天子。”
屈完谢恩而退。三日后,押着车队,径奔洛阳。周惠王闻报大喜曰:“楚不朝寡人久矣。今效顺如此,莫不是先王显灵乎?”乃告于文、武之庙,并以胙①胙:古代祭祀时供的肉。赐楚。谓屈完曰:“ 镇守你的南方,勿要侵伐中国!”
屈完再拜稽首而退。
屈完刚离洛阳,齐使隰朋来到洛阳。周惠王闻齐使到了,于大殿亲自召见。
隰朋告以征楚经过,惠王方才醒悟,楚使来贡,非先王显灵,齐之力也。遂设宴款待隰朋,赐以细绢百匹。
隰朋在洛逗留三日,突然向惠王提出,要拜见一下世子:“天子,小臣来洛,奉桓公之命,一来觐见天子,二来拜见世子,另有薄物奉上。”
周惠王愀然不语。
隰朋道:“难道世子不在周都?”
周惠王曰:“非也。”
隰朋曰:“既然世子就在周都,小臣极愿一见。”
周惠王见隰朋态度甚坚,不好驳隰朋颜面,乃命世子郑与次子带一同出见隰朋。
次日,隰朋辞别惠王,返归齐国,谓桓公道:“周将乱矣!”
桓公大惊曰:“何故?”
隰朋曰:“出在世子身上。”
桓公曰:“请道其详。”
隰朋曰:“世子名郑,乃先皇后姜氏所生,已正位东宫矣。姜后薨,次妃陈妫得宠,立为继后,有子名带。带善于趋奉,周王爱之,呼为太叔,并有废世子立带之意。恐《小弁》①小弁:《诗小雅》 篇名。写周太子宜臼被其父周幽王弃逐后的忧怨。之事,复见于今日,君为盟主,不可不早作打算。”
桓公颔首说道:“寡人知之矣。”送走了隰朋,遂召管仲进殿,将隰朋之言复述一遍,问曰:“周室将乱矣,奈何?”
管仲曰:“臣有一计,可以安周。”
桓公曰:“计将安出?”
管仲对曰:“世子地位不稳,乃势孤力薄,拥戴少矣。君今上表周王,言‘诸侯愿见世子,请世子出会诸侯’。世子一出,君臣之分就算定了,王虽欲废立,亦难行矣。”
桓公曰:“善。”一边传檄诸侯,以明年夏五月会于卫国首止①首止:卫国地名。;一边复遣隰朋赴洛阳。隰朋觐①觐:朝拜君主或朝拜圣地。见周惠王禀道:“诸侯愿见世子,以表尊王之情。齐侯请 天子使世子如期驾临首止出会诸侯。”
周惠王本不欲世子郑出头露面,更莫说出会诸侯了。因惧齐国势大兵强,且齐侯所请名正言顺,辞之不礼,只得应允。次年春,齐桓公遣东郭牙先至首止,筑宫以待世子郑驾临。夏五月,齐、宋、鲁、 陈、卫、郑、许、曹八国诸侯,齐集首止。
不日,世子亦到,停驾于行宫。齐桓公率诸侯前往行宫问世子郑起居,世子郑再三谦让,欲以宾主之礼相见。
桓公曰:“小白等身为王臣,见世子如见王也,敢不稽首。”
世子郑受礼,感激再三。是夜,世子郑使人邀桓公来到行宫,诉以大叔带谋欲夺位之事。
桓公安慰曰:“小白当与诸侯立盟,共戴世子,世子勿忧也。”
子郑感谢不已,遂留于行宫。诸侯亦不敢归国,各就馆舍,轮番进献酒食,并犒劳世子随从人员。子郑不忍常烦诸国,便欲辞归京师。
桓公曰:“我等之所以愿与世子留连者,欲使天子知我等爱戴世子,不忍相舍之意,杜其邪谋。方今夏日大暑,稍候秋凉,当送驾还朝耳。遂预择盟期,以秋八月为吉。
转眼二月有余,周惠王见世子郑久不还洛,知是齐侯拥戴,心中不悦,更兼惠后与叔带朝夕在旁聒噪,遂召来太宰周公孔,言之曰:“齐侯伐楚虽胜,其实未曾损楚之半根毛发。今楚人对朕甚恭,贡物 又丰,大非昔比。而齐仗着位居霸主,全不把朕放到眼中,朕欲废子郑而立子带。齐侯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子郑留于首止数月不归。朕欲烦太宰通一密信于郑伯,使郑伯弃齐从楚,努力事周,无负朕意 !”
宰孔连道:“不可,不可。”
周王曰:“为甚?”
宰孔曰:“楚之敬周,乃齐之力也。王奈何弃对周有功之伯舅①伯舅:齐姜姓,为太公姜尚之后,与周王室世代结亲,故称伯舅。,而就新附之蛮夷?”
周王曰:“郑伯不离,诸侯不散,能保齐之无异谋乎?朕志决矣,太宰无须多言。”
宰孔见周王发怒,不敢再谏。周惠王以黄帛作书,朱砂钤玺,封入密函,交付宰孔。宰孔不知书中何语,只得差遣心腹家将星夜赶赴首止,递交郑文公。郑文公得周惠王书,启函读之:“世子郑违背父 命,植党树私,不堪为嗣。朕意在次子带也。叔父①叔父:郑与周天子为同姓诸侯国,例称为叔父。若能舍齐从楚,共辅少子,朕愿委国于叔父。”
郑文公读罢喜道:“我先公武、庄,世为王卿士,领袖诸侯,只因周桓王无道,周、郑交恶,罢郑之卿士,郑等同于一夷国矣。到了厉公,又有勤王之劳,未蒙召用。今周王独独看重于我,委国政于我 ,太令人高兴了。”口中虽如此说,事关国策,不得不召大夫孔叔与申侯计议。
孔叔坚决反对,言道:“齐以我故,出兵于楚,今乃背齐事楚,是悖德也。况拥戴世子,天下大义,君万万不可背道而驰。”
郑文公驳道:“齐侯为霸,惠王为王,从霸何如从王?且王意不在世子,为甚还要拥戴世子,与王作对?”
孔叔曰:“周之主祀,惟嫡与长,幽王之爱伯服,桓王之爱子克,庄王之爱子颓,皆君所知也。人心不附,身死无成。君不惟大义是从,而乃蹈五大夫之覆辙乎?后必悔之!”
大夫申侯,见二人争执不下,劝之曰:“天子所命,谁敢违之?若从齐盟,是弃王命也。我去,诸侯必疑,疑则必散,盟未必成。且世子郑有外党,大叔亦有内党,二子成败,事未可知。不如早一些儿 离开这是非之地,以观其变。”
郑文公曰:“善。”遂留简一册致齐桓公与众诸侯,托言国中有事,不辞而行。
齐桓公闻听郑文公逃去,大怒,便欲奉世子以讨郑,管仲谏曰:“郑文公私逃回国,背弃诸侯,其中必有缘由。臣揣测,郑国与周接壤,必有周人离间。离奸者,是要我歃盟不成。主公今率众聚会首止 ,担以安周室谋天下太平之大任,切切不可半途而废。一人之去留,不足以阻止主公之大计,眼看盟期已近,不若成盟后再作计较。”
桓公曰:“善。”
未几,盟期来到。是日,齐、宋、鲁、陈、卫、许、曹七国诸侯皆峨冠博带,济济彬彬,于首止歃血为盟。盟曰:“凡我同盟,共拥王储,匡靖王室。有背盟者,天神不容!”
盟毕,世子郑降阶揖手称谢道:“诸君以先王之灵,不忘周室,拥戴寡人,寡人自肺腑发出两个字:‘谢谢’!”说毕,朝着众人深深作了三揖。
诸侯皆降拜稽首。
次日,世子郑欲归,各国皆具车徒护送。齐桓公同卫文公亲自送出卫境,世子郑垂泪而别。
郑文公听从申侯之计,弃诸侯而私遁,自首止星夜回到新郑。闻诸侯会盟,且将讨郑,遂不敢从楚。
楚成王闻郑不与首止之盟,喜曰:“我得郑矣。”遂遣使通于申侯,欲与郑修好。原来申侯先曾仕楚,有口才,贪而善媚,深得楚文王宠爱。文王临终之前,恐后人不能容他,赠以白璧,使其投靠他国 避祸。申侯奔郑,事厉公于栎,厉公复宠信如在楚时。及厉公复国,遂为大夫。楚臣皆与申侯有旧,所以今日打通这个关节,要申侯从中怂恿,背齐事楚。
申侯得了楚贿,私见郑文公道:“君首止背盟,得罪了七国诸侯,臣闻人言,七国有伐郑国之意,为之奈何?”
郑文公沉默良久叹道:“寡人亦深忧之。”
申侯曰:“依小臣之意,若莫从楚。何也?非楚不能敌齐也。况王要我从楚呢?不然,齐、楚二国,皆将仇郑,郑不保矣。”
郑文公为申侯之言所惑,密遣申侯携金帛美女入楚,与楚通好,受到楚成王热情款待。申侯借机拜访昔日老友,顿顿美酒山珍,乐而忘返。忽有郑人来见,言说齐桓公率齐、宋、鲁、陈、卫、许、曹七 国之兵伐郑,将新郑团团包围起来,申侯这才慌了,夤夜去见楚成王曰:“郑所以愿归贤王者,正谓惟楚可以抗齐也。王不救郑,臣无颜归郑复命矣。”
楚成王让申侯回馆驿听候消息,一边急召群臣商议。群臣皆曰:“应该救郑。”
楚成王曰:“寡人也知郑应当救,但怎么个救法,愿听诸位高见。”
令尹子文出班奏道:“臣有一计,可不战而退齐兵。”
楚成王曰:“子文有何计可退齐兵,请速言于寡人。”
子文曰:“前番齐侯率八国联军伐楚于中途,许穆公负疾从征,卒于军中。故此,齐桓公对许情有独钟,许也事齐最勤。大王若出兵击许,齐侯必回师相救,郑国之围不战自解矣。”
楚成王大喜,搜兵车三百乘,亲自带领攻打许国,进围许城。许之留守大臣忙遣使去新郑告急。
许穆公葬后,其子继位,是为僖公。僖公闻楚兵进围许城,忙去面见齐桓公。齐桓公道了一声“楚人可恶”,夤夜率领联军径奔许国。
楚成王闻联军到来,欲要率师迎之,子文曰:“不可,不可以这样。我之目的,乃是救郑,郑围既解,战之何益?不如撤兵。”
楚成王从子文之言,撤兵返楚。联军亦返。
申侯自楚归郑,自以为有全郑之功,洋洋得意,满望加封。郑伯因虎牢之赏,对申侯心怀不满,没有加赏。申侯口中不免有怨恨之言。
齐桓公恨郑文公逃盟,伐之无功,恨愈深。次年春,复又传檄宋、鲁、陈、卫、许、曹六国诸侯,再度伐郑。是时,陈大夫辕涛涂,亦在军中。辕涛涂自伐楚归时,为申侯所卖,差点儿性命不保,深恨 之。为报这一箭之仇,修书孔叔,书曰:
申侯前以国媚齐,独擅虎牢之赏。今又以国媚楚,使尔之君,负德背义,自找干戈,祸及民社。必杀申侯,联军可不战而退矣。
孔叔将涛涂之书呈于郑文公,文公为前日不听孔叔之言,逃归不盟,以至联军两次至郑,心怀愧悔,亦归咎于申侯。乃召申侯斥之曰:“汝言惟楚能抗齐,今齐兵屡至,楚救安在?左右,把这个误国的 家伙,拉出去斩了!”
武士一拥而上,将申侯摁倒,五花大绑,拉出宫门,砍下首级。郑文公命孔叔函装申侯首级,前往齐军求和。
孔叔至齐营,将申侯首级献给齐桓公,稽首道:“寡君昔者背盟,乃是误听了申侯之言,今寡君幡然醒悟,诛杀了申侯,命外臣献于帐下,请贤侯赦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