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唐时期,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这种里坊制度日益受到破坏,江浙一带的商业城市率先突破了束缚,慢慢地坊市结合,有时不设坊墙,夜市也逐渐兴盛起来。宋代的城市虽然是在唐代里坊城市的格局上进行改造,但此时商业的繁荣已使城市中封闭的坊市解体,转变为开放的街巷制城市。在开放的街巷城市中,居民可以从所居的小巷中直通主要街道,而街道两侧也可以开设店铺,夜禁也被取消,这在各个方面都活跃了城市的商业活动,也彻底改变了城市的面貌。由此才出现了《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宋代汴梁繁荣的市井生活。“明堂辟雍”代表了中国哪种传统建筑理念?“明堂辟雍”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也是最为重要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清代学者阮元在《明堂论》中说:明堂,是天子居住的地方。天子在这里祭祀上帝和祖先,在这里举行养老尊贤的典礼,在这里举行宴飨、射箭比赛、献俘等仪式,在这里颁布教化、发布政令,在这里朝见四方诸侯。
辟雍的本义,辟者璧,璧者玉,雍者圆,圆者中,中者和。《扬子法言》云:“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于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圆形意味辟。它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伦道德之最高境界。
“辟雍”的功能又是什么?“辟雍”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称之。《礼记·王制》云:“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五经通义》:“天子立辟雍者何?所以行礼乐,宣教化,教导天下之人,使为士。天子养三老,事五更,与诸侯行礼之处也。”由此普遍认为,明堂与辟雍实为一事而异名。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除北宋末年作为太学之预备学校外,多为祭祀用。
历史上最著名的“辟雍”是位于今西安市南门外大道东侧的西汉辟雍,建于汉平帝元始四年。其遗址地基为一高出地面0.3米、直径62米的圆形夯土台,其上推测为方形台榭建筑,面积3844平方米。建筑的中心是一方17米的夯土台,残高1.5米,其上应为原来建筑的“太室”。在夯土台的四角各筑有两个小方形夯土台,在中心台四壁的外侧、各小夯土台之间,均建有横长形厅堂,称东、西、南、北四堂,每面宽33米。各面堂前间有地面铺方砖的突出“抱厦”,每面总宽42米。其四周围墙方235米,中间设门,四角设有曲尺形配房。其外又有正圆形水渠环绕。
古代明堂辟雍作为体正中和的人伦象征,其建筑的一切形式手法都为了体现几何中心至关重要的地位,从而强调“中”、“和”的建筑理念。如形式上采用“正方”、“圆形”等中心对称图案,入口、墙体的布局采用中心对称形式,中心建筑的布局和屋顶形式也以中心对称,空间布局上以中心为最高点向四周扩散。此外,礼制建筑受“至敬无文”的思想影响,在用材上追求高贵,但装饰力求简洁有度。
十三陵的选址和建筑格局具有什么特点?
明代除第一任皇帝太祖朱元璋葬于南京紫金山孝陵之外,其余各帝都葬于北京昌平,后世称为十三陵。在此以前,北宋帝陵虽然也集中兴建,但布局非常分散。
十三陵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南北向山谷为陵区,南端建陵门,谷内各山口建侧门、陵墙,由此又形成各自封闭的陵域。十三陵自山谷入口处起建有一条长达7公里的主陵道,南端建有石牌坊,坊北即陵区正门大红门,门内有碑亭,亭北进入夹道竖立石象生的神道,其后建有石牌坊、五孔桥、七孔桥。神道北端直抵位于主峰天寿山之下的主陵——成祖长陵。其余各陵也各倚一峰,分列左右。自棂星门以北,有多支路通向其他各陵,主陵与其他各陵共同形成一套完整的陵区,在历代帝陵中独具特色。
以保存形制最为完整的长陵为例,陵园呈纵长矩形,分为三进院落。第一进院为陵门小红门与棱恩门之间,东侧建有碑亭。第二进为棱恩门与内红门之间,居中的为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的享殿棱恩殿,左右各有配殿十五间。这个院落规模宏大,是主要的祭祀场所,相当于陵寝的前朝区域。第三进院落为内红门至宝城的方城明楼,是陵寝的寝区。方城明楼为上建重檐碑亭的方形城墩,下部有门洞通至宝城前小院,是宝城前的标志性建筑。宝城的直径约300米,四周用城砖砌成圆城,城顶加垛口,其内夯土为陵山,墓室就在其下方。
由于长陵为迁都后第一代帝陵,所以形制规模都大于后世诸陵。不过各陵在布局形制上都与长陵相似,即由次陵道进入,经碑亭,过三座桥,直行至棱恩门,进入有陵墙围绕的陵园主体。陵园内主体建筑为棱恩殿,其后经三座琉璃门,再行至方城明楼,其后为陵墓所在的宝城。由此,也反映出明代陵墓规划之严谨、成熟。
舍利塔有什么建筑特色?
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高僧们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的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他的遗体灰烬中有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舍利塔,顾名思义,即为存放得道高僧的舍利而建的佛塔。由于舍利为身后物,所以舍利塔在材料的选择上多选择砖、石;又由于存放圣物,故在形式选择上多为密檐塔,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形等多种形式。由石材建成的舍利塔,较为古老的实例当属南京栖霞寺舍利塔。该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当时为木结构,后毁坏。现存塔身建于五代十国南唐年间(937~975)。按初建时木结构塔身原样,采用石头榫接方式予以重建。石砌塔高18米。由多层块石叠砌而成,为八角形五层密檐塔,表面雕成塔基、塔身、塔檐、塔顶的形式,近似石雕,下层须弥座用块石拼合而成。
砖塔的范例可以参考唐净藏禅师墓塔。该塔位于河南登封会善寺内,建于唐天宝五年(746),为单层六角砖塔。塔表面用预制型砖或磨砖、砍砖、雕砖技术,砌成须弥座、仰莲、柱、阑额、斗棋、门窗等精美图案,表现出高超的砖饰面工艺。同时期类似的砖塔还有河南安阳修定寺塔、山西运城唐泛舟禅师塔等。
中国古代的城墙是如何建造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墙并非像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明代长城那样,是由砖砌成的,而是用夯土夯筑而成的。这里就讲讲具体的夯筑方式。
一种方法是“桢斡筑墙”。桢是指筑墙时所用端模板,其形状与所要筑的墙之断面相同,一般为下宽上窄,两侧收坡。斡是侧模的古称,后世称“膊椽”,也就是每侧用2~3根木棍。开始筑墙时,在两端各立一桢,在其间内外两侧各横置2~3根斡,其间再用草绳系紧,之后在中间填入土,夯筑。夯到最上一根斡相平后,割断草绳,抬升斡,依法夯筑。
对于力量较大的城墙、墩台等构筑物,则不直接用桢斡筑墙,而应改用斜立的杆来控制城墙的斜度,且用版代替桢。夯筑时先把数根草绳的一端系在版的不同位置,另一端系在木楔,拉紧后木楔钉入地上固定,然后夯筑。
另一种方法是“版筑”。这种夯筑的雏形在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遗址就已经见到,到了周代更为制度化。其做法是模板两侧的边版为垂直的,一端用端版封堵固定,另一端开敞。把敞开的一端边板接到已筑的墙上,用卡木固定,然后填土夯筑。夯平后,撤出卡木,把模板水平前移,继续夯筑。
我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都有哪些?
我国传统建筑深远飞扬的屋顶历来被视为最显著的建筑特征之一,用林徽因先生的话说,“(屋顶)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和矫揉造作之处”。由此可见,传统建筑的大屋顶与今日为了民族特色而设计的“大屋顶”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建筑的屋顶虽然从功能出发,但是却根据建筑的不同身份,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特色,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屋顶形式。
在古建筑中最为常见的,也是一般官式建筑采用的屋顶形式有以下几种:重檐、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各种攒尖。重檐又可分为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攒尖顶又有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圆形攒尖。此外,有的屋顶还可依据平面相互组合,形成更为丰富多彩的样式,比如,承德避暑山庄之水流云在亭、故宫御花园万春亭等。这些形式多样的屋顶被创造出来首先是为了表示等级,重檐、庑殿、歇山都是皇家的专用,一般民宅只能建造硬山建筑。
当然这些屋顶形式远非全部,不太常见的形式还有盝顶、抱厦等等。就民居而言,其屋顶形式也很丰富,比如,平顶、单坡顶、穹隆顶等。
下面具体说说几种常见屋顶的形式和名称。重檐,即两层屋顶,下层屋顶为四坡,上层屋顶则可为庑殿、歇山等,重檐庑殿为清代建筑中的最高形制,仅在太和殿、太庙正殿出现。那么何为庑殿顶?庑殿即四面坡屋顶,在宋代《营造法式》中称为四阿顶,庑殿顶有五条脊,由正身、山面和转交部分组成,清代主要采用“顺梁法”和“趴梁法”两种构造。歇山屋顶,在宋代也叫“九脊殿”或“厦两头造”,意思是指歇山屋顶有九条脊。从外部形象看,歇山屋顶是庑殿顶与悬山顶的结合,以下金檩为界,上部屋顶为悬山构造,下部分为庑殿。悬山屋顶的宋代名称叫“不厦两头造”,前后两坡屋顶,而且两山屋面悬出于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其檩木不是包砌在山墙之内,而是挑出于山墙之外,挑出的部分为“出梢”,这也是悬山建筑区别于硬山建筑的主要特征。悬山屋顶又可以细分为大屋脊悬山和卷棚悬山,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有一条正脊。
影壁的种类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影壁是设立在建筑群里面或者外部的墙壁,它面对大门,起到屏障的作用。不论是位于门内还是门外的影壁,都会和进出大门的人打个照面,所以影壁也称照壁。在古代,影壁也叫“萧墙”,萧的意思是恭敬、揖拜,萧墙也就是双方见面行敬肃之礼的地方,引申为分隔内外的屏墙。
我们常见的影壁都有哪些种类?一般可以按照影壁所在位置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如设在大门之外、大门之内、在大门两侧以及其他位置的。设立在大门之外的影壁是指正对院落的大门,一般隔街或一定距离之外设立的屏墙。一般等级较高的院落门前才有这种影壁,用在皇宫、王府、重要寺庙等建筑群的门前,它可以与大门入口建筑之间形成呼应,有时还围合成广场的形式,起到强调、烘托气氛的作用。比如,北京紫禁城宁寿宫前的九龙壁、南京灵谷寺前的影壁、浙江宁波天童寺前的影壁,他们有的还特意做成“八”字形,以增加围合感。这些影壁的形制与独立的墙体类似,也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即壁顶、壁身、壁座。皇家的影壁上部多为琉璃顶,形式类似屋顶的庑殿顶;壁身的四角和中心部分也多用琉璃图案进行装饰;而壁座外面也用琉璃瓦装饰,样式多为须弥座。
设在大门内的影壁,正对入口,起到隔绝视线的作用,避免人们一进门就对院内一览无遗,所以一般用在皇家寝宫或住宅院落之中。比如养心殿遵义门内的琉璃影壁、御花园外的影壁。在北京四合院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这类影壁,一般设在院内东南角的山墙面上,而不独立设墙。壁身的中间部分装饰以精美的石雕,图案吉祥,极富生活气氛。
位于大门两侧的影壁,主要是为了增加大门的气势,装饰作用大于实际功能。比如,紫禁城乾清门两侧的影壁,乾清门作为内廷的入口地位自然非常重要,然而按照规定,它的形制在开间大小、台基高低、屋顶形式上又不可超过太和门。于是,在乾清门左右设八字形影壁,与其融为一体,以增加其气势。这种手法在皇家建筑中经常可以看到。
华表来源何处?其形制有什么讲究?
天安门前金水河畔伫立的一对华表以其挺拔的姿态,精美的雕刻,成为天安门广场的重要标志物。那么,华表的功能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其常见的形态又是怎样的呢?
对于华表的功能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说法,通常是出现在建筑群入口、四周等,起到标识、限定空间的作用。除了在天安门前,我们在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北海、白云观以及卢沟桥等处也都可以见到华表的身影。
关于华表的来历也有很多不同的传说。一种说法认为,华表又名恒表、表术,它起源于古代的一种立术。相传在我国尧舜时代,人们就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作为行路时识别方向的标志,这就是华表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