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5100000012

第12章 唐诗篇(11)

【鉴赏】

本首诗作于开元七年(717),王维当时才十七岁。

与他后期那些精美的山水田园诗相比,这首诗显得质朴自然,但是感情敦厚。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已成为自古至今离乡背井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格言式的警句。首先看诗题。“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山东”指“华山以东”,当时王维正在长安,长安地处华山以西,故称故乡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在华山之东)的兄弟为“山东兄弟”。由诗题可见这首诗是因为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强调作者在长安时的孤独远离亲人感受。开篇便是一个“独”字,是一重强调。“客”字,是第二重强调。连用的两个“异”字是第三和第四重强调。在简单的七个字中,这样反复的强调是有着相当大的艺术震撼力的。特别是两个“异”字的重复使用。试想若是换去一个,不说异乡,而说“他乡”,这种震撼力便大大减弱了。联系王维生平,当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长安是繁华帝都,但是周围的环境越热闹,就越显得诗人孤独无依。这正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描述了人人都会有的感受,并用简洁质朴的七字表现了出来。思乡之情或许时时天天都有,但是往往会在佳节到来之际显得格外浓烈。这或许是因为佳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或许是佳节连带着许多美好的回忆。诗人敏感地捕捉到这种感受,用一个“倍”字突出佳节时分的思乡之情的格外浓烈。

第三句与第四句展开联想,不再说自己思念家乡亲人,而是想象家乡的亲人思念自己。他描述了想象中的一幅画面:远在华山以东的兄弟在重阳节插着茱萸登高,他们会想起身边少了我一个呀。这两句构思极巧,仍是写思乡,却不说自己思念,反说家人对自己的思念,表情达意曲折有致。前人评这两句道:“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本句甚是贴切。

本首诗虽看似简单平易,却蕴含思乡的浓烈之情。千百年来,多少作客他乡的人都被这首诗深深感染,这种艺术力量,来自它的质朴、自然与高度的艺术概括。

渭城曲[1]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

【注释】

[1]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2]浥:湿润。[3]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佳作的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赴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城,即今新疆库车),诗人在渭城相送,因赋此诗。

第一句“渭城朝雨浥轻尘”,描述的是渭城雨后初晴的画面。这是春天的一个早晨,刚刚下了一场雨,把空气中的浮尘都打湿了。这一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客舍青青柳色新”,雨水洗去叶上的浮尘,柳树显出它不同往日的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是“柳色新”。在柳色的映衬下,客舍都显出青青之色。与常见的送别诗不同,这首诗一反往常送别诗常见的笔调黯淡,而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轻快的景象。句中所用的“轻尘”、“青青”、“新”等词,声韵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前两句说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气氛后,而后两句笔调一转,匠心独运,不言其他,单写酒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的送别诗往往都善于抓取一个特别的、富有感染力的场面,比如诗人的《送别》,抓取的是别后一个人回家的场面,“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而这首诗也别具特色,诗人不写执手相看泪眼,不写席间的殷勤话别,不写别后的瞩目遥望,而只是抓取席将结束时主人的一句劝酒辞,其他的话似乎不用多说,都已尽在不言中。这种写法容易让人想起海明威的冰山风格,留下大片的空白让读者去填补,去想象。本句劝酒辞蕴含了诗人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沈德潜评此句云:“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这杯酒里是千头万绪,忧伤、惆怅、鼓励、劝慰,不知从何说起,还是干了这杯酒吧,一切尽在不言中。

本首诗后被编入乐府,广为传诵,成为饯别的名曲,或名《阳关曲》,或名《阳关三叠》。李东阳在《麓堂诗话》评价王维的这首诗说:“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有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出其意料,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虽然过誉了些,但还是很能说明这首诗的地位与影响。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1]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注释】

[1]桂魄:月的别称。

【鉴赏】

本首诗婉转含蓄的闺怨诗。

首句“桂魄初生秋露微”,这是一个深秋的夜里,开篇便已扣题。相传月中有桂树。魄,是月牙儿,“桂魄”是月亮的别称。这一句含意写“桂魄”写“秋露”,渲染出一种宁静柔美的气氛。同时,也暗示在这样一个秋夜里,有一股淡淡的凉意,淡淡的凄清笼罩在周围。这样的描写为后面写的思妇之怨已作了伏笔。这一句是在写环境,为下一句引出诗的抒情主人公作了准备。

“轻罗已薄未更衣”,“轻罗”暗示主人公身份,那是一名美丽的女子。前句说的是秋夜微凉,这一句承前句之意,诗人并未正面对其形貌作一丝一毫的描绘,但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作者选用了一个极简单的描写——懒换秋衣,却是足见其百无聊赖的心态。

第三句“银筝夜久殷勤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还在殷勤拨弄着银筝。在这宁静的夜里,银筝的声音越发清脆,声声切切,像在拨动着她自己的心弦。本句为前句营就的画面中加上了音乐,但毕竟还甚是平常,但末句便奇了,“心怯空房不忍归”。这第四句便好似谜底一般,一下子点出全诗的中心:原来秋夜独坐,原来懒换新衣,原来久弄银筝,都是因为“心怯空房”。而所谓的“心怯空房”,其实是无人临幸的委婉说辞而已。

全诗在写思妇的孤独与幽隐,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羞涩的情感隐蔽得严严实实。一经点破,怨情即跃然眼前,是一首相当优秀的闺怨诗。

丘为(生卒年不详),苏州人,一说为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元和姓纂》称:“右常侍丘为,吴郡人;弟丹,仓部员外”吴郡,唐为苏州(今江苏苏州市)。早年屡次应进士不第,归山读书数年。约于唐玄宗天宝二年(743)登进士第。官至太子右庶子,左散骑常侍。他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于堂下。卒年96岁。《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九录其诗十三首。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1]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2]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3]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4]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5]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6]【注释】

[1]茅茨:茅屋。[2]扣关:敲门。[3]巾柴车:驾柴车。[4]差池:不齐,这里指错过。黾勉:努力、勉力。这里引申为殷勤。仰止:向往。[5]契:相合。荡:开畅。[6]之子:这个人。

【鉴赏】

本诗是一首隐逸者高情逸致的诗。唐诗中这类诗并不少,这首诗之所以能“脍炙人口”,自有它的道理。

本诗的头两句是说隐者所居的茅屋。它在山顶上的最高处,由山下到山顶的茅屋路途十分遥远。但作者还是不辞劳苦地攀了上去。为什么呢?这里还不是太清楚,大约是仰慕隐者的大名或与隐者有很深的交情。三四句是到了隐者住处茅屋之后的情景。敲门没有僮仆应,看看室内也没有其他人。诗人的情绪可能有些挫伤。他满心期待着寻到这位隐者开怀畅叙一番,却没想到隐者不在,连个问一问情况的僮仆也没有。于是在五六句他猜想,这位隐者不是推着柴车打柴去了就是在哪个溪边垂钓去了。隐者的生活如此清闲高雅,不巧的是我费许多精力攀上山顶,却不能与之相见,心中产生遗憾和对隐者的景仰之情。这是第七八句。这里作者已渐渐地由不见其人过渡到与其精神、心境的相遇。九十句这个意向更明显了。天下起了雨,滋润得小草异常青翠;晚风微微吹过,松树发出飒飒的声音。这里好像只是写景,其实是在映衬隐者。寻找这样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居住的人,其情趣能不高吗?所以,作者在十一、十二句便说自己已与隐者的幽绝的居住环境与高雅的情趣相契合了,正是由这种情景使作者的心境感到十分开畅。十三、十四句是说虽然主人不在没有招待我,但我已感悟到了主人的清静无为的志趣。于是,他想起了王子猷访戴安道的故事。王子猷在大雪中乘船访戴安道,船行了一夜才到达,但他没有进门就回去了。别人问他,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由此可见,作者的最后两句既道出了自己已感悟了隐者的高情逸致,也道出了自己的高雅闲适之情。

诗人在其描述寻访隐者的过程中,通过遇的期望与不遇的事实的矛盾,虽然不遇但已与其精神情趣相遇的统一的描写,婉转曲折地表达了作者与隐者之间共同的思想情趣。

李白(701-约763)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明县(今四川江油)。通诗书,喜纵横术。25岁时离开四川,外出游学。先寓居安陆(今属湖北),继而西入长安,求取功名。不久又离京赴太原,游齐鲁。天宝元年(742)奉诏入京,为供奉翰林。因与当政者不合,被赐金放还,于是再次漫游各地。安史之乱期间,应永王李磷之聘,入佐幕府。永王为肃宗所杀,李白因受牵连,被判长流夜郎。流放途中遇赦东归,寓居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家。代宗宝应二年(763)前后病逝。现存诗九百多首,有《李太白集》。李白是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各体俱佳,而其中又以七言歌行与七言绝句最为擅长。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4]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7]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8]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9]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10]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11]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1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1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14]飞湍瀑流争喧豗,冰崖转石万壑雷。[15]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1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7]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1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9]

【注释】

[1]噫吁嚱:惊叹声。宋景文《笔记》:“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李白作”蜀道难“因用之。”蜀道:一般指自陕西进入四川的山路。[2]蚕丛、鱼凫(fú):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个国王。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民椎髻咙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3]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久远。不:一作“乃”。秦塞:秦地。《史记》:“秦,四塞之国。”古代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开始与中原相通。[4]太白鸟道:太白,山名,秦岭主峰,在今陕西省周至一带。慎蒙《名山记》:“太白山在凤翔府郿县东南四十里。钟西方金宿之秀,关中诸山,莫高于此。其山巅高寒,不生草木,常有积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故以‘太白’名。鸟道,谓连山高峻,少低缺处,惟飞鸟过此,以为径路,总见人迹所不能至也。”[5]地崩山摧壮士死:《蜀王本记》载,秦惠王嫁五女于蜀,蜀王遣五壮士往迎。归至梓橦(今四川梓橦县),见一大蛇钻入山穴,壮士大呼拽蛇,山崩塌,压死五壮士及秦五女,自此山分五岭。天梯:上陡峰的山路。[6]六龙:相传太阳神坐由六条龙拉的车而行,被高标山所阻而回车。《图经》:“高标山,一名高望。乃嘉定府之主山,岿然高峙,万象在前。”冲波逆折:激浪逆流。[7]黄鹤:即黄鹄,一种高飞的鸟。猿猱:统指猿类。[8]青泥:岭名,在今陕西省略阳县。萦岩峦:缭绕在山峰间。[9]扪(mén):按,摸。参、井:星宿名,参为蜀之分星(分野),井为秦之分星。胁:敛也,指屏气而息。抚膺:抚胸。[10]巉(chán)岩:险峭的山岩。[11]号:聒噪。雄飞雌从:《雉子班》古辞:“雉子高飞止,黄鹄高飞已千里,雄来飞,从雌视。”

[12]子规:杜鹃鸟。[13]凋朱颜:容颜为之衰老。[14]去天:离天。[15]喧豗:轰响声。[16]若:一作“如”。嗟:叹息。胡:何。[17]剑阁:亦称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以群峰似剑,两山(大、小剑山)相对如门得名,为历代军事要地。峥嵘、崔嵬:高峻的样子。

[18]锦城: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元和志》:“锦城在成都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19]咨嗟:叹息。

同类推荐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 如沐清风:与名家面对面

    如沐清风:与名家面对面

    本书收集了作者发表在报刊上的、与文坛名家交往的文章约七十篇,包括近眸名家、名家故事、名家书信、怀念名家、名家说我、我与名家、我“读”名家有感等七个专栏。
  • 贤行润身

    贤行润身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人生走到这个地步,也并不容易。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与其舒舒服服,懵懵懂懂活一辈子,倒不如品尝一点不平常的滋味,似苦而实甜。东方人似乎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更关注背景和关系,更多借助经验,而不是抽象的逻辑,更能容忍反驳意见。西方人更具[分析性],倾向于使事物本身脱离背景,避开矛盾,更多地依赖逻辑。两种思想习惯各有利弊。我只是想,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我从来不相信轮回转生。
  • 诗学第四辑

    诗学第四辑

    一种诗歌观念的形成和固化,除需要有勇气的开拓者之外,一群人甚至几代人的坚守与倡扬更是不可或缺。如此这般,曾经的"先锋话语"亦或"不经之谈",...
  •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山水诗,作为诗歌领域中诸多品类的一种,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篇目繁富,内容广泛,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本书从中收集的诗歌多为精品。每篇作品都有【注释】和【鉴赏】,以供读者参考。本书在编选过程中,曾参阅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多所受益,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水平所限,资料不足,疏漏缺失之处,在所难免,热切期望专家与读者不吝指教。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术先生与科学少女

    魔术先生与科学少女

    一名热爱科学的环保少女,无意间发现世界知名魔术师居然是个超能力者,这个惊天的秘密将两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的命运串联在了一起,而爱情的威力胜过所有的魔法!
  • 跟经典电影学家庭教育

    跟经典电影学家庭教育

    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父母究竟最该给孩子什么?当然是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看电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在经典电影中蕴含着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操作方法,为“智慧家长”做出了生动、形象的现实演绎。因为电影可以使思想剧情化,这就比用任何其他的方式更容易为家长所接受和理解。本书将理论和实践、将东西方教育精华充分结合,让家庭教育不再困扰家长。
  • 三界神游

    三界神游

    天降奇少年生逢得天缘游遍万千水踏遍万千山杀遍五湖妖斩遍四海怪一人战天下只手转乾坤
  • 魇魔珠

    魇魔珠

    圣皇珠,天下至阳之物。天魔珠,天下之阴之物。当二者在叶璇机双眸。至阴与至阳的碰撞,又会发生怎样的火花
  • 死神之我心为刃

    死神之我心为刃

    折断主宰众人命运的画笔,将早已知晓的未来砍个稀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法契降临

    法契降临

    「法契」,一个链接魔法师与契灵师的合约。凌晨本以为自己应该只是个探员——机缘巧合下,学会了不被正统承认的符文魔法。“好,现在我又是符文法师了?”可结果,在一次比赛中,凌晨居然与一个魔法师,顺利签订了「法契」。本以为自己撑死也就是个契灵师而已了,可是,当凌晨得知基本上所有契灵师都是“至高长老”级人物……而这一切,始于调查那棵,几千年前,降落在地上,并且造成历史断代,直到现在也还不断生长的参天巨树——「空心树」……
  • 你行不行呀

    你行不行呀

    ~易行的声音从身边响起:“走路不要看手机了,危险。”你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吗?因为我的手无处安放!“是很重要的事情。”一一飞快地看了他一眼后又若无其事地把继续看着屏幕实时与苏叶分享自己的心情。“哦,那你牵着我吧。”虽然易行嘴上这样说,却是等一一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握住了她空着的那只手。一一深吸一口气,瞪着眼看着易行。完了,她觉得自己手心好像在冒汗。一一的脸很红,又想到了什么,结结巴巴开口道:“易行……你和谁……都这样吗?”易行轻轻抿了抿嘴,垂眸看着一一:“我不和别人一起吃饭。”~一一之前想东西时,总戒不掉啃指甲的毛病。易行试过许多方法无果,直到……后来一一算是意识到了,易行的亲吻不是止步于亲吻,呃,太辛苦了。*校园日常小甜文,根据情节不定时更新番外*
  • 火影之宇智波鹫

    火影之宇智波鹫

    无意救人一命,却穿越在忍界战国之时,阅现实,揽沧桑,历经铁血终成人。集尾兽,创木叶,战柱间,平乱世,开盛年。一路回首萧瑟,创下万世基业,却终为零。你问他如何?他未曾回头只是看向前方。答,一战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