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知道了眼前站着的人只不过是多年前一个顾客的儿子,但是,他觉得应该帮助这个小伙子。于是,他把小伙子请进了店内,好好地让他饱餐了一顿,并且还给了他一笔路费,让他回国。
不久,维克多便将此事淡忘了。过了十几年,维克多的食品店越来越兴旺,在美国开了许多家分店,他于是决定向海外扩展,可是由于他在海外没有根基,要想从头发展也是很困难的。为此维克多一直犹豫不决。
正在这时,他突然收到一封从墨西哥寄来的一封陌生人的信,原来正是多年前他曾经帮过的那个流浪青年。
此时那个年轻人已经成了墨西哥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他在信中邀请维克多来墨西哥发展,与他共创事业。这对于维克多来说真是喜出望外,有了那位年轻人的帮助,维克多很快在墨西哥建立了他的连锁店,而且发展得异常迅速。
再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杰克·伦敦的童年,贫穷而不幸。十四岁那年,他借钱买了一条小船,开始偷捕牡蛎。可是,不久之后就被水上巡逻队抓住,被罚去做劳工。杰克·伦敦瞅空子逃了出来,从此便走上了流浪水手的道路。
两年以后,杰克·伦敦随着姐夫一起来到阿拉斯加,加入到淘金者的队伍。在淘金者中,他结识了不少朋友。他这些朋友中三教九流什么都有,而大多数是美国的劳苦人民,虽然生活困苦,但是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杰克·伦敦的朋友中有一位叫坎里南的中年人,他来自芝加哥,他的辛酸历史可以写成一部厚厚的书。杰克·伦敦听他的故事经常潸然泪下,而这更加坚定了杰克·伦敦心中的一个目标:写作,写淘金者的生活。
在坎里南的帮助下,杰克·伦敦利用休息的时间看书、学习。1899年,23岁的杰克·伦敦写出了处女作《给猎人》,接着又出版了小说集《狼之子》。这些作品都是以淘金工人的辛酸生活为主题的,因此,赢得了广大中下层人士的喜爱,杰克·伦敦渐渐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著作的畅销也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刚开始的时候,杰克·伦敦并没有忘记与他共患难同甘苦的淘金工人们,正是他们的生活给了他灵感与素材。他经常去看望他的穷朋友们,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回忆以往的岁月。
但是后来,杰克·伦敦的钱越来越多,他对于钱也越来越看重。他甚至公开声明他只是为了钱才写作。他开始过起豪华奢侈的生活,而且大肆地挥霍。与此同时,他也渐渐地忘记了那些穷朋友们。
有一次,坎里南来芝加哥看望杰克·伦敦,可杰克·伦敦只是忙于应酬各式各样的聚会、酒宴和修建他的别墅,对坎里南不理不睬,一个星期中坎里南只见了他两面。
坎里南头也不回地走了。同时,杰克·伦敦的淘金朋友们也永远地从他的身边离开了。
离开了朋友,离开了写作的源泉,杰克·伦敦的思维枯竭,他再也写不出一部像样的著作了。于是,1916年11月22日,处于精神和金钱危机中的杰克·伦敦在自己的寓所里用一把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从广义上讲,无论是朋友,还是对手,都可以借用他们的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3.借同窗之谊办自己的事
谁没有几位昔日的同窗?说不定你的音容笑貌犹存他们的记忆中。千万不要把这种宝贵的人际关系资源白白浪费掉。
同窗之谊,情如手足,在某种程度上犹胜于手足之情。
同窗之谊,犹如朋友之情,但一定意义又有别于朋友之情。
能为同窗,实属有缘。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此缘当堪足惜,当应足惜。
相识、相处,尔后相知、相助,同窗关系愈久弥坚,助益良多,何乐而不为?
办事儿最实在、最得力的要属同窗关系。
同窗关系是非常纯洁的,有可能发展为长久、牢固的友谊。因为在学生时代,人们年轻单纯,热情奔放,对人生、对未来充满浪漫的理想。而这种理想往往是同窗间共同追求的目标。曾几何时,彼此在一起热烈地争论和探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袒露在别人面前。加之同窗之间朝夕相处,彼此间对对方的性格、脾气、爱好、兴趣等等能够深入了解,从而惺惺相惜。这就如同酿酒,久了必醇。
那么,该如何利用同学关系呢?
(1)加深关系,让同学主动帮忙
同学之间关系愈深,将来帮忙的可能性愈大,甚至是主动帮忙。姚崇是唐玄宗时期有名的宰相,权倾当朝。
在姚崇的同窗之中,有一人深得姚崇的敬佩。那是在姚崇高中秀才后,与一位叫张宗全的秀才同拜一位老师门下继续深造,以期将来能考中进士,光宗耀祖。张宗全高谈阔论,每每给姚崇以深深的启迪。
姚崇当了宰相以后,遂向唐玄宗推荐此人。唐玄宗在亲自考核张宗全的才华之后,深以为信,便封了他一个正三品官衔,专职外藩事务。
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可见,人情在同窗关系中的作用是多么的巨大!因此,同学之间,应创造条件,不断加深彼此的关系。
(2)经常聚会,关键时候得帮手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既为同学,实是缘分不浅。虽相处时间不长,但这中间的关系值得珍惜,值得持续下去。办成人生事,同窗之情实属必要!当你与同学分开后,还能保持一种相互联系、愈久弥坚的关系的话,那对你的一生,或者说对你将来所要达到的目的与理想是会有很大好处的。这其中的有利方面,也许是你所未想到的。
同学有时在很危急的关头能帮上大忙,能起到排忧解难的作用。但是,一定要记住的一点是,这中间的好处是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如果在你与同学分开之后并没有经常性的相聚,那关系之好从何谈起,从中受益则更是一厢情愿了。所以,只要你有这份心、这份情,真诚地维持分开之后的同学关系,那你的人际面会更加广泛,路子也会比别人多出几条。
(3)参加同学会,办事儿时有照应
现代社会中,由于物质的极大刺激,造成许多人的目光短浅,特别是在同学关系上,相聚时漠然处之,分开后互不来往,“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直到遇到困难时才想到同学,那就为时已晚矣!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认识的提高,大家也加深了对各种人际关系的认识。许多人在与同学分开之后,还经常保持联系,或成立一个组织机构——同学会,这实在是一种十分有见地的方法。一年一小会,十年一大会,大家虽已不再同学,但关系愈聚愈坚、愈聚愈惜,彼此相互照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真是中国所特有的人际关系,它说明了同学关系已跃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不受时间所限,不受空间所限,只要有“聚”,那份关系、那份情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4.巧借亲情达到办事目的
亲戚关系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笔宝贵资源,在办事中不懂得善加利用,可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利用亲戚关系主要的目的是利用亲情去打动对方,以期达到自己办事儿的目的。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不但杀了大量的共产党员,而且还秘密拘捕了数以万计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血雨腥风后,有一天,******接到门卫的报告,说从家乡来了一位亲戚要求见他。******一听家乡来人了,连忙叫侍卫官请进来。
门外进来一人,******仔细一看,正是自己的表弟。说起这个表弟,年龄只比******小两岁,是******小时候最要好的一个亲戚。
只见表弟走了过来,行了一礼,说:“表哥目前可谓春风得意,只怕连我这个表弟你也认不得了吧!”
******一听此言,知道这位表弟必有什么事要责备于他。仔细问清缘由后,果然不出所料,原来******在大肆拘捕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时,把这位表弟的一位好友也抓了进去。
******一听是这件事,不由暗暗为难,这是他定下的“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政策。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表弟放人的要求。
******的表弟一见这种情况,就知道若来硬的,肯定不会达到放人的目的。于是,他用悲伤的语气对******说:
“看来表哥确实变了一个人,姑奶当时对我说的话我还不信,现在看来是不会错了。”
接着,他回忆起小时候的情形,那时表兄弟在一起是多么的开心,感情是多么的深厚。那动情的言语令******不由得也为之暗暗感到悲伤。
说完一番话,******的表弟一抹眼泪,起身就要告辞,这时,******一挥手,说:
“好吧,表弟,看在你我幼时的感情的份上,我答应你放人!”
就这样,一番亲情感动了杀人如麻、心如铁石的******。
从中可以看出,在办事时,亲戚关系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善用亲情是办事儿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在求亲戚帮助的时候,一样需要用真诚打动对方,使亲情得以发挥利用,切不可虚假用情。
英年早逝的诗人徐志摩正是运用了此种技巧拜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
徐志摩还在7岁的时候,就已非常聪明,且对语言及文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直到15岁了,他还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长进不大,因此迫切需要一位精于此道的老师来指点。
当听说有一位叫梁子恩的人在这方面很有造诣时,他很想投入其门下去学习,但苦于没有人从中引荐。
巧的是,徐志摩的表舅与梁子恩是同窗好友,于是,他就前往表舅家请求表舅为其引见。但徐志摩的这位表舅是一贯不希望自己的外甥去学这些的,他很想让徐志摩去学医,他认为这风月诗词之类,只能是闲时消遣之物罢了。
在与表舅的一席交谈中,徐志摩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迫切愿望,他那坚定而又略带哀婉的语气,以及对长辈的谦恭之情,深深打动了表舅,使表舅觉得此子乃可造之材,最终答应了他,并亲自带徐志摩去梁子恩的家,让其拜在梁子恩的门下。从此,在老师的辅导加上自身的努力下,徐志摩在诗词上的造诣突飞猛进,终成一代诗人。
利用亲戚关系并不是无限制地乱利用,不顾一切去利用,那不用说对方会加以拒绝,就是自己也会因此而受到道德的谴责,良心也难安。
5.乡情也是办事的好途径
乡情也是一种难得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对于离开故乡的人,这种关系更容易成为加强交流,互相帮助的资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出自李白《静夜思》的千古绝唱,将一个远离家乡、怀念家乡的游子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一个人,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离开家乡,离开生他的土地,也许开头并不感到有什么难过,但时间一久,或在他乡碰到不习惯的生活习俗,或遇到挫折,他就更会感到家乡的亲切,家乡的美好。也许,这个时候,一个人才会深深地感到,自己对家乡有割不断、丢不掉的感情寄托。那是支持着游子出外闯世界的精神依靠。
因此,在游子的记忆深处,有一块属于家乡的领地,也许,现实的生活会暂时把这块领地掩盖起来,而一旦触及到了这块领地,那一股思乡潮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泄出来,如闪电一般,充满游子的大脑,触及其记忆的神经。
如此看来,要与一个久离家乡的老乡处好关系,有一种特别有效的技巧就是:运用自己的真诚,与老乡谈起家乡的话题,以此来触动对方的思乡情绪,达到共鸣,从而使老乡之间的关系更进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