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82500000009

第9章 江右戏曲与竞技

江西历史上民间文艺非常发达。早在唐代,吉安一带就出了著名的女歌唱家许和子,到了元代,江西地区出了如被誉为“国音鼻祖”的周德清以及刘时中、赵善庆等一批元曲作家,明代江西更是人才辈出,尤其是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戏剧伟人汤显祖的出现,使江西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不可替代重要的地位。明以后,江西的戏曲文化进入繁荣阶段,著名的弋阳腔和采茶调就是在这时期创造出来的。此外,江西的民间舞蹈和竞技活动也是内容丰富和种类繁多。这些发达民间文艺,共同构成了江西“神人共乐”的民间文化氛围。

一、民间戏曲

(一)地方戏曲

江西的地方戏曲不仅自古以来就名人辈出、名剧千古流芳,而且种类繁多、历史悠久。众所周知,江西在明代就出了个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他所创作的《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包括戏曲《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剧,至今仍传唱不衰。明代江西有位著名的戏曲家魏良辅。魏良辅是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革新家,“四大声腔”之一的昆腔经他改革之后异军突起,成为重要的戏曲声腔,在中国戏曲史上影响深远。魏良辅也因此被奉为昆腔之鼻祖。

江西的弋阳腔(即“高腔”),是明初中国著名的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发源于江西弋阳县,形成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近六百年历史,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江西的宜黄腔,后来发展为著名皮黄腔之二黄,发源于江西宜黄县。弋阳腔和宜黄腔这两种声腔,对我国很多剧种声腔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1.弋阳腔

江西的弋阳腔自元末明初诞生以来,就以它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迅速流行于中国各地的戏曲舞台,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奠定了戏曲声腔的坚实基础,从而揭开了中国戏曲史的新篇章。明代嘉靖年间,弋阳腔已广泛流传于南京、北京、湖南、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并在北京逐渐演变成了著名的“京腔”——京剧声腔。

弋阳腔最早来自弋阳县民间,是元末明初时弋阳县民间疾苦的高声呼喊。其主要特点是:高昂激越、朴实奔放。弋阳腔的剧目多取自民间故事。开始时,表演只用锣鼓而不用丝弦,一人主唱众人帮腔;后来加上了管弦伴奏,分男女帮腔,从而更加和谐悦耳。昆腔则与南北昆曲大致相同,吐字多为方言土语。

江西地方戏曲的剧种,主要可分为古老剧种和地方小戏两类。古老剧种有:赣东北的赣剧、宜黄的宜黄戏、修水的宁河戏、赣州的东河戏、星子的西河戏、广昌的旴河戏、婺源的徽剧等。地方小戏剧种有各种采茶戏、花灯戏、花鼓戏等。

2.赣剧

赣剧是江西最古老最主要的剧种,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赣剧起源于弋阳腔,流传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赣剧有饶河班、广信班两大流派。它的主要声腔有高腔、昆腔、弹腔。高腔又分为弋阳腔、青阳腔等。而青阳腔,其实也由弋阳腔演变而来。

赣剧的表演行当,分为老生、挂须、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称为“九角头”,有一整套表演程序。赣剧异于京剧之处,是赣剧更加接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新中国成立后,省会南昌市区象山南路,曾设有江西省赣剧院,专演赣剧。赣剧的著名演员有:潘凤霞、童庆礽等。赣剧有着500多年历史,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在欣赏赣剧名旦潘凤霞主演的赣剧《还魂记》(即《牡丹亭》)后,为赣剧写下了“秀美娇甜”四字。

3.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丰富多彩,载歌载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由于它善于吸收各种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的长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成为江西流行最广泛的地方戏曲。

江西茶歌和灯歌流传广泛,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歌曲。江西采茶戏产生的年代应与茶树种植的历史一样久远。唐诗中有不少诗句反映地区植茶、制茶的景象。江西作为南方主要产茶区,在生产劳作中直接催生了民间茶歌的出现。清代曾燠在《江西诗征》(卷九十四)中说:“江西妇女春日采茶,编歌联臂唱和,诸郡间有异同。”茶歌演唱的时节多在春日采茶季节,场地虽然是在茶园,采茶女“联臂唱和”,当时即兴地编歌词对歌,是一种很动人的场面。

我们来欣赏一下采茶时唱的歌曲。

《抚州采茶歌》:“上山采茶茶发芽,姊妹双双去采茶。姊采多来妹采少,不论多少早还家。门前采茶茶叶黄,多载杨柳少载桑。多载桑树无人采,手攀杨柳好乘凉。”《广信采茶歌》:“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插花满路旁,大姊还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秋来采茶渐渐凉,家家裁剪做衣裳。别家做起郎穿着,我家做起入空箱。”余江县有一首《采茶歌》,采茶女结伴,边采茶,边歌唱:“姐妹个采茶忙(呃),采呀采茶忙(呃),一路同把茶山上,(呀嗬咳)同把茶山上(啰)。双手个采得快(呃),采呀采得快(呃),装了一筐又一筐,(呀嗬咳)一筐又一筐(啰)。茶叶个长得好(呃),长呀长得好(呃),姐妹心里喜洋洋(呀嗬咳),心里喜洋洋(啰)。”

茶农常常一边采茶一边唱歌。后来,茶农在传唱时搭配茶山劳动动作,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表演形式,亦名“茶篮灯”。茶农的后代在吸收赣南民间艺术的同时,逐渐把行当多、行装多的灯戏改革成“两旦一丑”的茶戏,亦名“三脚班”。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从唱采茶歌发展为采茶戏有几个阶段。采茶歌最早只唱小调,每句仅有四句唱词,如“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大姊回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这种小曲生动活泼,委婉动听。采茶歌再经发展,便由采茶小曲组成了“采茶歌联唱”,名曰“十二月采茶歌”。如“正月采茶是新年,姐妹双双进茶园,佃了茶园十二亩。当面写书两交钱。二月采茶……”后来,“十二月采茶歌”又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进入元宵灯彩行列,成为“采茶灯”。它由姣童扮成采茶女,每队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手持花篮,边唱边舞,歌唱“十二月采茶”。这种“采茶灯”形式简单,纯属集体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采茶戏迈了一步。

明朝,盛产名茶的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即从“采茶灯”中八个(或十二个)采茶女中分出二人,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个队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姐妹二人表演上山采茶,手持茶篮,边唱边舞,唱着“十二月采茶歌”(每人轮唱六个月);扮丑角的手持纸扇在中间穿插打趣。这就是原始节目《姐妹摘茶》。再后增加了开茶山、炒茶、送哥卖茶、盘茶等细节,丑角扮成干哥卖茶,便更名为《送哥卖茶》。这种“采茶灯”的演出已是采茶戏的雏形了。赣南的“采茶灯”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又涌现了表演其他劳动生活的、由二旦一丑或一旦一丑扮演的小戏,如《秧麦》、《挖笋》、《补皮鞋》、《捡田螺》、《卖花线》、《磨豆腐》等等,因用采茶调演唱,一唱众和,尚无管弦伴奏,便统名为“采茶戏”。采茶戏因是从民间歌舞、灯彩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演出剧目又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其音乐唱腔又多民歌风味,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就这样,赣南采茶戏经历采茶歌、茶灯舞、三脚戏三个形成阶段。在清代,三脚戏曾风靡一时,出现了乾隆年间“长日演来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嘉庆年间“满脸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和光绪年间“琵琶斜拨月琴张,月下争看窈窕娘”三个鼎盛时期。

省戏曲理论家、戏曲史学家流沙说:“赣南是采茶戏的老家。”此话一点不假,在清乾隆年间,赣南采茶戏向外传播成为赣中、赣东、湘中、闽西、闽北、粤东、粤北及广西一带的流行戏剧。后来,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官员的调任,又流传至闽、粤、桂、湘、云、贵,甚至北过长江入湖北黄梅,南下漳州,传至台湾。在客家人聚居地区,采茶戏竞相传演,蔚然成风,成为客家人最喜爱的戏曲形式之一。

解放初期,民间文艺大兴,采茶戏班社分别从赣南山区涌入城镇,政府成立了戏团,组织戏剧工作者从剧目到导演、表演,进行了全面加工、整理、继承、创新,使得赣南采茶戏有了历史性的飞跃。

2004年,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主题曲也是根据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长歌》改编的,这使赣南采茶戏再度声名鹊起。2006年5月20日,赣南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茶戏之所以入选,是因为它符合具有展现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扎根于基层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具有见证客家民间活动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江西地方戏曲,是我们江西省的文化明珠。随着岁月的流逝,江西省一批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当地文化部门由此加大了抢救、整理的力度。江西省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如九江的宁河戏、赣州的东河戏、宜黄的宜黄戏、广昌的旴河戏,目前只零星流传于民间,随时都有消失的可能。很多戏曲剧本散落在民间,而纯正的民间戏曲艺人却越来越少,因此抢救、整理工作必须加紧进行。

(二)地方曲艺

曲艺是民间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它具有一人多角的特点,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与生产、劳动紧密相连,多数与民间音乐、各地方言关系密切。

江西曲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在明清时期开始逐步成型并得到较大发展,当时多为盲人、乞丐的谋生手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被用来进行革命宣传,当时又称为“红色曲艺”。新中国成立后,曲艺事业受到重视,通过改革与创新,其艺术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江西曲艺共有四十五个曲种,分布广泛,形式丰富。除了外来的山东琴书、河南梆子、苏州评弹之外,江西的地方曲种中流行最广的是道情、渔鼓,在大部分县市都有;其次流传较广的有清音、南北词、莲花落;此外还有景德镇大鼓、永新小鼓、瑞昌船鼓、萍乡春锣、南丰香钹、宜春评话等传统说唱项目。

1.高安道情

道情渊源于唐代的道士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宋代后始名为“道情”。高安道情是高安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古老说唱形式,相传已有百年历史,主要在高安、上高、宜丰、奉新等地流传。它源于民间艺乞,演唱者主要是盲艺人。它的发展可分为“渔鼓道情”、“丝弦道情”和“戏曲道情”三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艺人左手怀抱渔鼓,右手在表演的开始、中间和结束时,常击之以各种节奏,称之为“渔鼓道情”。这个阶段的道情伴奏,没有固定的音高,唱腔的调高也没有定准,由艺人视嗓音的情况自行确定,一般是就低不就高。演唱方式多为一人走街串村的“走唱”形式,演唱如《劝世文》等宣扬“忠孝节义”内容的短小曲目。

清道光年间,艺人开始使用丝弦乐器——箱琴、令尺和木鱼为其伴奏。演唱方式由“走唱”变为“坐唱”,并出现了由主唱、辅唱组成的两人演唱形式,称之为“坐堂戏”。演唱内容由短小曲目衍变为以传记小说为主。

清朝末年,高安丝弦戏兴起,推动了道情戏曲化的发展。道情的演唱内容从原来的传记小说变为以戏曲剧目为主,唱腔音乐由原来的《老太平调》发展成为有八种板式的《新太平调》。伴奏乐器由原来单一的一人丝弦(箱琴)伴奏方式,增加为锣鼓、唢呐、笛子等多种乐器伴奏形式。戏曲道情的形成和发展,把高安道情推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高安道情的题材多为传本故事和民间传说。传统曲目有《八美图》、《薛仁贵征东》、《天宝图》等。新中国成立后,高安道情得到了党和政府重视,1954年成立了“高安县盲艺人曲艺队”,多次参加全国、全省汇演并获奖。艺人们以表演来进行宣传活动,伴奏乐器也由音量较小的箱琴改为高胡、二胡等乐器,创作了现代曲目《张榜招亲》等。2008年高安道情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上高道情

上高道情是流传于上高县域的民间曲艺,形式简便,内容精练,旋律动听。相传明初来上高定居的外籍难民中有一批民间艺人,身背竹筒,配一定节奏敲打说唱,这批艺人定居以后,其说唱艺术经几十代人革新和传承,清初又与瑞州道情糅合,终于形成以板箱二胡为主要乐器、既能演唱民间小曲、也能说唱长篇传书、自拉自唱的上高道情。其艺术特点是:说唱结合,以唱为主,使用方言,词尾押韵。

上高道情同一般道情类似,它叫说书,最早也没有音乐伴奏,只是以一个竹筒制作的道具,后来就由说到唱,成为说唱曲艺,又以木制的箱琴代替渔鼓伴奏,这便产生了道情音乐。上高道情从清末至民国时期,不仅内容上有所变革,人员也由单人说唱发展到多人合唱,在箱琴伴奏基础上加入锣鼓、钹作为打击乐,由走村串户的立唱变成了上门坐唱,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又由二胡取代了箱琴的板胡,在打击乐的基础上又加进了唢呐,笛子、三弦等乐器合奏,曲调由比较简单的《原板》发展到《子板》、《快板》等,同时吸收了当地民间小曲和地方剧曲调,把戏曲中的《甩腔》,民间小调中的《哭板》、《骂调》揉进上高道情中,不仅能说唱优秀传统曲目也能说唱现代新曲目。新中国成立后,上高县成立了盲人曲艺队,多次参加省、地曲艺汇演,都得到了好评和奖励。10多家国家及省市电视、电台及报刊先后报道了上高盲人曲艺队的事迹,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2008年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南昌道情

南昌道情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清末开始盛行,主要流行于南昌、新建等地。原来的演唱形式为演员一手打板、一手打渔鼓,进行坐唱。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艺人李多根、万柳根、李万寿等人加用了一面小钹,这样敲一下有三响,可以对一些戏曲锣鼓点进行模仿,增强其艺术表现力,使之风味独特。

其曲调一般四句一段,或上下两句重复,演唱时用的是南昌方言。演唱者根据唱调的喜怒哀乐和语言的四声趋势予以变化,中间似说似唱,可长可短,到一段落即拖腔结束,再击“三响”过门。

其传统曲目有《辜家记》、《南瓜记》、《贤德记》、《花轿记》、《篾棚记》、《光复记》、《银元计》、《四十八个寡妇闹江西》等。新中国成立后,对其加工改编,并创作了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曲目,如《大渡河》、《学雷锋》、《媒人出嫁》等等。

4.临川道情艺术:打麻哇

“打麻哇”的意思就是胡说八道,它属于道情戏的一种。相传道情起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文体为诗赞体,后来吸收词调、曲牌,演变为民间布道的演唱。江西道情有两种演唱形式:一种是演唱者左手持渔鼓,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拍击鼓面;另一种则不用渔鼓而以二胡伴奏,但均为一人坐唱。道情曲目以神话故事及当地史事为多。

“打麻哇”是抚州道情戏的一个内容,其起源现无从考证。一般是逢年过节时,演唱者手持“蒙着布”(竹筒一端蒙着布或皮革)边走边唱,挨家挨户去唱戏然后讨些钱。演唱者年龄一般都有五十岁以上,也不完全是为了谋生,有些人也是个人兴趣。

“打麻哇”中的歌谣一般没有标题。说唱人每唱一段就停顿一下,再用手拍击“蒙着布”发出声音。说唱人习惯每唱一段就用托长的语气词结尾如“呃”、“啊”等。“打麻哇”说唱一些不可能的事,也就是“胡说”的意思,诸如“东边落雨,西边晴”、“嘿嘿,乌云黑天就满天星呃(鼓声)”、“苏州的鸟有四个黄”之类。

5.宁都鼓子曲

宁都鼓子曲是一种以口头说唱为主,配以表演者自己击节的一种说唱艺术表演,语言为宁都方言。当地人也把宁都鼓子曲叫作渔鼓、鼓文、竹筒鼓等。说唱表演者,以前只一人说,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始编排成多人说唱。

宁都鼓子曲说唱生动,语言流畅,曲调委婉优美。能演绎历史,说唱故事,描叙人物。其表现力非常强,深受宁都及周边地区百姓喜爱。每遇婚嫁,喜庆,都会请唱鼓子曲的唱上几天。宁都鼓子曲,虽然其方言表演带来了传承地域的限制,但其说唱语言语气的轻、重、缓、急,节奏的快、慢,曲调的凄、婉、激越,艺术表现力是非凡的。2008年6月,宁都鼓子曲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鄱阳渔鼓

鄱阳渔鼓相传由湖北传入,主要流行于鄱阳、乐平、万年等地。明中期,湖北渔鼓传入鄱阳,并逐渐形成了以渔鼓、铙钹、简板为伴奏乐器的“三下响”派和以渔鼓、简板为伴奏乐器的“二下响”派两种演唱形式,后一种形式流传较广。

唱词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说白用方言韵白,音乐质朴优美,富有水乡风味,属板腔体,曲调分慢板、平板、快板三种。其中慢板包括文韵、武韵和悲韵,分别表示抒情赞美、刚强激昂和哀伤情绪;平板包括平韵、吟韵,用以表达叙事诉说;快板的快调表达急切的心情;急韵连说带唱,越说越急;行韵是漏板开口的一种快板形式。

其传统剧目较多,如《珍珠塔》、《毛洪退亲》、《二姑娘》、《谋郎记》等,还有描写乡土风情和生活劳动的《三矮子攀笋》、《余老四拜年》等小节目。清末到民国时期,新增大量历史题材的唱本,像《三国》、《水浒》,还有民间传说唱本《江猪与白鳍》、《鲤鱼跳龙门》等。新中国成立后,编演了《歌唱新中国》、《歌唱党的好领导》、《婚姻法真好》、《实现四化幸福多》等大量现代曲目,迄今已有大小曲目100多个。2008年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九江清音

九江清音又称浔阳曲子,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最初发源于赣、鄂边境的蔡山、蒋家营、闵圻列一带,而在九江独具一格,形成于清乾隆时期,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瑞昌、都昌、星子、湖口、彭泽、德安、永修、沙河、波阳、景德镇以及湖北的黄梅、广济、薪春、腾溪、阳新、黄石、武汉和安徽的安庆、宿松、华阳、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地。

乾隆年间,赣、鄂交界一带的清音艺人随着商旅客船来到九江,他们顺水随舟,沿江漂泊,遇港登岸,说艺卖唱,以此谋生。当时的茶馆、酒店、旅栈、餐楼老板为了招揽生意,用薄资把他们接进店坊,点曲坐席,挂牌招客。有的也就因此而定居九江,并和本地一些清音艺人相互结合;融合九江当地的语言音调,逐步形成独特风格的清音曲调。

九江清音简洁优雅、通俗易懂、生动朴实,曲目繁多,曲牌丰富,初时以民间小曲为基础,后来为了适应听众的需要,增说某些戏文中较为复杂的故事情节和表现多种人物性格,逐步发展成为板腔体的曲艺风格。曲目可分三种类别,即:曲子戏文类、小调民歌类、地方戏曲类,其中曲子戏文类多用“文词、南词、平板、四板、数板”等套曲来叙说戏剧情节;小调民歌类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和唱的方式出现;地方戏曲类在曲目内容和表演形式方面都有不少地方戏曲的因素。

8.赣州南北词

赣州南北词归属清音一类,在清道光时期分别由南昌和江浙传入,流行于赣州、赣县、南康、大余、兴国、于都、安远、瑞金、会昌等地,以及粤北和闽西南的一些邻县。

清乾隆年间,扬州南词传入江西,结合湖北黄梅传来的文曲,形成南北词。至道光年间南北词由新建县的艺人传入赣州,此后曲目、曲调及演唱形式都有较大发展,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赣州南北词。

长期以来,赣州南北词主要是手工业者、店员、公职人员等在亲友婚娶寿诞及民间节令之期,于庭院、厅堂中作业之余娱乐性地演出,没有专业艺人。其演出形式是坐唱,演唱者一般是7至13人,围坐一张方桌。每人会一种或几种乐器,分别充当剧中人物角色,边奏边唱,夹以道白,常以操鼓板者为主要演员,女角由男演员唱小嗓代替。使用乐器有扬琴、琵琶、三弦、提琴(即二胡,定正反弦)、笛子、鼓板、马蹄子(小唢呐)、洞箫、七弦琴(类似古筝)等。

赣州南北词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在一个曲目中,南、北词很少兼用,但可插用一些小调。小调多为扬州小曲,如“叠断桥”、“剪剪花”、“银纽丝”、“照花台”、“鲜花调”等。由于吸收了一些昆腔、高腔、皮黄戏的剧目,南北词中也保留了部分昆腔、高腔、吹腔、二黄腔的音乐。

赣州南北词传统曲目有反映历史故事和移植戏曲剧目的正曲及反映人民生活细节的小曲两种。正曲有《春香闹学》、《陈姑赶船》、《岳母刺字》等;小曲有《王婆骂鸡》、《姑娘算命》等。正曲说韵白,小曲说赣州方言。南词唱词分八韵、六韵、四韵、上下两韵等;北词唱词以五言、八言、十言、十一言为主,常加附词“嗯”。一般南词乐曲优美动听,抑扬婉转,旋律性强,唱词字较少,拖腔较长,往往长至数小节;北词音乐较刚毅明朗,节奏紧凑,字多腔少。

9.新干莲花落(摇钱树)

江西“莲花落(lào)”在历史上影响很大,主要分布在赣南、吉安、新干、万安、萍乡、宜春、鄱阳、九江、鹰潭、景德镇、抚州等地,尤以新干为典型代表。

新干“莲花落”又称“莲花乐”(表喜庆之意)、“落离莲”,新春正月里唱的叫“摇钱树”、“送祥工”。当地称“瞎子戏”,是当时盲人乞丐行讨而唱的民间曲艺。盲人演唱时大都是两人一伍,一唱一帮,各手执一常青树枝,上缀许多红色纸花,为“莲花”状,枝丫间用线串明钱,用于摇动,“嗦,嗦”作响,助打节拍,故名“莲花落”。

据当地民间相传,新干“莲花落”可能起源于宋代,为乞丐艺人从佛教的僧尼化缘、吟颂经文、偈语的形式中学习演借过来,逐渐形成一种乞丐、盲人专有的演出形式。从清末开始广为流传,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精短的颂吉板口、精彩曲折的说课子、还有抒情的小曲小调。它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神话传说故事,民间真实故事的改编,还有史料记载等,这些内容多为宣扬佛教,劝人为善,扬善贬恶,因果报应,拜求施舍,吉祥口彩等。

在清末以前,盲人在每家每户行讨时,每到一户门口便站在门前演唱,多用颂吉板口的形式演唱吉语以讨得户主的欢心,这样便能得到户主的施舍了。有时也演唱一些抒情小调,以表达一种谢意或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演唱称之为“走唱”的形式。从清末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唱戏文的叙事性“莲花落”的职业盲艺人,演唱民间故事。其形式也在原来单曲清唱或两人对唱的基础上,变走唱为坐唱,由“耍花棍”发展成有胡琴、板鼓伴奏,兼容“说书”的一种演艺形式。这些盲艺人不仅走村串巷,而且步入了县城的茶楼、酒楼卖艺演唱,并逐步形成了盲人曲艺组织——“行会”。以“八仙挂图”作为祖师供奉,订规立矩,收徒传艺,相继出现了金川镇水磨上朝村帅有辉、瓦桥翠湖村张道龙、神政桥乡罗家坊易坑村熊继生和界埠乡黄家村黄宝荪等“名角”。

新干“莲花落”随着社会的沉浮而几经波折,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莲花落”才又开始恢复了它的生机,曾经繁盛一时,新干县和周边各地的一些村庄争相邀请“莲花落”艺人前去演唱“莲花落”,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慢慢开始消失在老百姓的视线当中。新世纪以来,“莲花落”曲艺得到当地政府的挖掘和保护,2006年被列入江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各地还流传着许多其他曲艺曲目,主要有宁都道情、吉安道情、南昌清音、景德镇道情、景德镇莲花落、萍乡莲花落、抚州话文等等,反映了各地社会文化面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风情。

(三)民间音乐

明代冯梦龙在《山歌·序》说:“书契以来,代有歌谣,太史所陈,并称风雅,尚矣。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光荣的革命传统的江西人民,在世世代代的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色彩斑斓的江西民间音乐,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发展,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瑰宝富矿中极为可贵的一个组成部分。江西民歌即是江西民间音乐中的重要部分。根据不同的歌唱环境、歌唱方式和歌唱功能,江西汉族民歌的体裁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六大类。

1.号子

号子产生于生产劳动过程中,作者就是普通的劳动者。不同的劳动,有不同节奏的号子。劳动中的辛苦与艰难、乐观与愉快、期盼与丰收都用歌声唱出来,既有铿锵激越的高歌,也有荡气回肠的咏叹。

江西最有代表性的号子是万安一带的船工号子和修水的《滩歌》。

江西万安地处赣江中上游,境内多险滩,著名的“惶恐滩”就是赣州到万安之间的十八道险滩之一。《江西诗征》卷九十四《万安上滩谣》有“一滩高一丈,南安在天上”的句子,就是对赣江十八滩险恶的最好写照。

万安船工号子体现船工齐心协力,意志坚定,机智勇敢的精神。其内容包括《起锚》、《撑篙》、《拉纤》、《扯篷》、《靠岸拉拢》、《靠岸下锚》等。

2.山歌

江西山歌是山野田畈之歌,是广大劳动人民自由地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极为普遍的歌曲。山歌一般多数是独唱和对唱,也有一领众和等形式。江西山歌根据音乐风格和歌唱特点可分为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两种。高腔山歌一般起调较高,句幅较宽,拖腔较长,多用真假嗓音结合歌唱,旋律高亢激越,感情奔放,润腔华丽。如根据江西山歌演唱特色而命名的歌种“过山丢”、“挣脸红”、“打窄音”、“急板山歌”、“哦嗬歌”等。平腔山歌多用真声演唱,曲调平稳,拖腔较短,感情细腻,优美抒情。

江西山歌体裁中还包括一种民间称之为“打鼓歌”或“锄山鼓”的。每当农忙季节,江西农民习惯用田歌来鼓舞劳动,以提高工效。旧时凡扯秧、栽禾等多人农事活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或专请师傅击鼓演唱。道光《萍乡县志》记载:“莳田时击鼓而歌,谓之插田歌。”乾隆《武宁县志》也载:“农民插禾,联邻里为伍……每击鼓发歌,递相唱和,声彻四野,悠然欢笑可听,以解其垅勤辛苦。”有一种称“秧号”,又称“牵号”或“打号”的歌曲形式流传在瑞昌县和九江县的是由十几首曲调组成的联曲体田歌,分别在扯秧和插秧时唱,称“扯秧号子”和“插秧号子”,唱时无锣鼓击节。

3.小调

小调是江西流传较广的民歌体裁。如同治《武宁县志》记载的小调:“南山顶上一株茶,阳鸟未啼先发芽,今年姊妹双双采,明年姊妹适谁家”。小调大抵可分两类:乡俚小调和城市小调。乡俚小调,有的地方叫耍调,曲调纯朴,乡土味浓,比较口语化。如《十交姐》、《十二月花》、《初十早》、《十月望郎》等,其中有不少小调被地方戏曲音乐吸收。城市小调,指随着商业和手工业日趋繁荣,城镇人口集中,交往频繁,文化生活随之活跃,演唱民歌由自娱而发展到由专业艺人演唱,并配乐器伴奏而成的小调。有的歌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曲调有较多装饰,刻画细腻,如赣北沿江、湖滨地带的小调,以及景德镇市小调《卖束花》、《失了一枚针》等。其唱法、伴奏都有较醇厚婉畅的特点。小调的曲式结构比较规整,善于运用衬词、衬句扩充音乐结构,旋律明快流畅,抒情性较强。

4.灯歌

江西灯歌是载歌载舞的民歌体裁,有节庆歌舞曲或在某种民俗活动中演唱的歌曲。传统民间习俗的集中体现是“花灯会”,这在江西各地都非常盛行。江西石城县的灯会非常著名,其中有《倒采茶》和《顺采茶》,也都属于“茶灯歌”。从正月唱到十二月即《顺采茶》,从十二月唱到正月即《倒采茶》,无论《倒采茶》还是《顺采茶》,其内容都是按十二月中茶事活动的特点起兴吟唱。每逢新春佳节,形态各异的灯彩,载歌载舞的唱灯、跳灯、舞灯、耍灯等演出活动,把节日装点得一片欢腾,喜气盎然。灯歌的音乐大都从小调发展变化而成,如遂川灯歌《铜钱歌》是由吉水小调《十二月歌》装饰加花而成,在音乐结构上随歌词格律的不同加以变化发展。如赣南灯歌《斑鸠调》是由“五、五、七”的杂言三句体基本格式发展成“五五七、五五(形声衬句)、五五七”的三段体,中间乐段的衬句为斑鸠叫声,模拟得惟妙惟肖;萍乡的《放风筝》是由七言四句歌词五句曲调的小调《下象棋》,发展成为“九、十三、七、七、七”杂言五句体,其中的呼唤衬腔“哥哥呀”和“得儿”打舌花的长衬句,贯穿于全曲句间。衬腔的使用,以求音乐节奏与表演内容的紧密结合。伴奏多用锣鼓、吹打等乐器,场面热闹欢快、情绪诙谐活泼。

5.风俗歌

江西风俗歌是指在本省民间风俗活动中的婚丧喜庆、治病、朝拜和年节等场合所唱的歌。其音乐特点多表现为:婚事喜庆等仪式歌,有说有唱,诚笃欢悦;哭嫁、哭灵则如泣如诉、声泪俱下,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这些歌曲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江西人淳朴善良的品德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如赣南会昌、南康、兴国、于都、瑞金、安远一带的“跳觋”,就是流传于民间驱鬼治病活动中的。在民歌普查中发现,江西的不少地、县还流传“跳傩”活动。据《中国音乐辞典》记载:傩“是古代以乐舞驱鬼的一种仪式”,“源于巫文化”。“春秋战国间,傩舞在徐、楚等地民间盛行”,“汉以后至近世,傩舞及其音乐仍在江西、广西、湖南、山东、陕西等地流传”,“并有‘鬼舞’、‘舞鬼’、‘玩喜’、‘滚傩神’、‘跳傩’、‘舞傩’等不同称谓,并保存着自古相传的戴面具传统。”可惜今江西现存的跳傩活动已无歌,傩舞以锣、鼓、镲等打击乐器伴奏,也有用二胡、笛子、大小唢呐伴奏的。

大余、遂川等县的山区村民,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聚集于祠堂大厅,敲锣打鼓唱“年歌”。五月端阳,江西各地广泛流行划龙船活动,赣东北、赣中、赣西等地的“龙船歌”音调铿锵,舒展开朗,颇具代表性。各种风俗歌的词格以七言四句为基本格式,还有仿《诗经》的四言四句以及五言四句和杂言多句体。

6.儿歌

江西儿歌分少儿歌、摇儿歌。乡间少年儿童大多参加放牛、养牛劳动,经常吆唱牛歌和放牛歌或呼牛调。其音乐表现特点是:旋律较口语化,用词简练,韵律明快,具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情趣。摇儿歌是母亲哄婴儿入睡时所唱的歌。音调真挚委婉,体现出深切的母爱。有一首儿歌以燕子起兴,唱出父母双亡后跟着哥嫂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歌曲唱到:

燕子燕,不想见,没爹没娘看人面。

哥哥要我读经书,嫂嫂要我看牛猪。

看到几时归,看到日头落山归。

归来做个怎?归来要茶吃。

茶在高山岭,水在大江边,茶壶嘴儿昂向天!

歌词的后半部分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唱出了不受嫂子待见,孤苦无奈的心态。

欢快、简单、易懂是儿童歌词的特色,节奏明快、旋律反复是儿童音乐结构的特点。新干县儿歌《数朵朵》就反映出了儿歌的这一特色:“月里李花开,一朵两朵雪雪白。你看隔壁姐姐花园里,两个细伢作游戏。二月里桃花开,三朵四朵红艳艳。你看隔壁嫂嫂菜园里,两只蝴蝶飞呀飞。三月里菜花开,五朵六朵金字样。你看隔壁哥哥田垄里,一群蜜蜂采花蜜。四月里杜鹃开,七朵八朵红似火。你看那个屋背后山边,一丛一丛开满山。五月里栀子花开,九朵十朵白皑皑。你看那个屋背小溪旁,朵朵开口像喇叭。”

二、民间竞技

江西的传统竞技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原始人类于狩猎中形成的劳动技能和自卫攻防中创造的武技与超常体能以及在猎获和胜利时进行的休息娱乐的技艺表演等,是民间杂技与竞技的起源。

杂技与竞技根植于民间沃土,来源于五花八门、缤纷多姿的现实生活,是人们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体能技巧的提炼和艺术化,深受广大民众欢迎。在其发展过程中,早先基本上是源于东教、巫术、劳动或军事的一些仪式活动,有的作为人们的消遣娱乐活动,有的成为人们谋生之需,有的作为对祖先神灵的崇拜祭祀礼仪等等。

就演艺人群来说,可分为成人表演活动和青少年及儿童表演活动以及混合表演活动等,一般少年儿童参与的主要是游艺、杂耍活动。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民间杂技与竞技项目主要有:舞龙戏狮、划龙船、踢毽子、跳绳、打陀螺、打七子、滚环、跳屋子、裤裆棋、武术等等。

(一)舞龙戏狮

舞龙或舞狮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传统活动,主要在年节喜庆之日举行。民间认为龙掌管着人间的降雨,人们举行舞龙活动主要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狮子为百兽之尊,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人们舞狮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江西各地舞龙戏狮习俗非常盛行,在逢年过节和迎神赛会中的舞龙舞狮活动非常常见。人们把舞龙灯耍狮子的活动当作迎新春的吉祥之兆,从年初一起,一直到元宵节后,都有舞龙灯耍狮子的活动,伴随着锣鼓、鞭炮进行表演,热闹非凡。

在不同的地方舞龙习俗不同,有舞布龙的、有舞龙灯的、有舞草龙的,在颜色上可分为金龙、青龙、黄龙、花龙、彩龙等,龙头龙尾龙身分作七节、九节、十一节、十三节不等。舞动起来,首尾呼应,整条龙不断翻腾,活像栩栩如生的真龙在游动。由于撑龙人动作灵活、舞艺高超,加上有节奏的锣鼓乐器声,在旋律音响中配合得紧凑,龙头不断地舒展头角,龙身不断地跳跃翻腾,尤其显得精彩、生动。

舞狮队有双狮队、单狮队、双狮滚球、单狮爬竿顶等等。舞狮时,一般由两人扮大狮子,由另一人持彩球在前引逗,进行抖毛打滚、腾转跳跃等多种表演,表演程式有诸如“黄龙缠柱”、“滚龙”和“双狮抢红”等高难度动作。舞狮队员一般都有相当的身手,通常在舞狮完毕后,还会进行一些武术表演,有耍刀、枪、剑等诸般武器,也有赤手空拳上阵,翻筋斗、跳桌凳等等。

人们在举行舞龙舞狮活动的同时,通常也会举行诸如彩龙船、蚌壳灯、踩高跷、打拳、花灯、唱戏等活动。春节期间,主要是在初七以后较为流行,这些活动有的在下午举行,也有的在晚上举行,并串家走户,家家户户放鞭炮迎接,以祈驱祸降福、兴旺发达。如在景德镇,据当地人的观察,其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极热闹:

初七以后,花灯上街。名目有龙灯、旱船、走马、打狮子、打蚌壳,每天晚上有十几或几十伙。街上摩肩擦背,人山人海,锣鼓、唢呐、鞭炮声不绝于耳。店铺争相放鞭炮,每放一阵鞭炮,龙灯便滚了起来。龙灯过后,便打狮子,唱赶船。从初七到元宵,街上鞭炮屑堆积如山。

元宵这天,各地城乡民众在当晚大都会闹花灯,俗称“闹元宵”。人们舞龙灯、耍狮子、摇采莲船、耍蚌壳舞、挑花篮灯、演戏唱歌等等,大闹花灯,到处爆竹轰鸣,鼓乐喧天,灯会直到半夜才散,有的甚至通宵达旦,许多表演还会走街串户。

各地的花灯各式各样,有龙灯、板凳灯、关公灯、采莲灯、鳌山灯、蛤蚌灯、车灯、船灯、采茶灯、马灯、桥灯等。如在南昌,有举板凳灯之俗,人们将两三只内燃蜡烛的灯笼绑在一块木板(或板凳)上,再把板连接在一起,每一木板由一人举着,首尾两端加纸扎的形似龙头龙尾的灯笼,参与游行起舞。它最长由1000多条板凳组成,有1000多号人,起舞时整齐统一,十分壮观;湾里区太平乡的关公灯,由100节毛竹组成,每节毛竹上插有小山竹制成的各式灯笼,十分好看。

崇仁县航埠、沙堤、六家桥、河上、东来、三山等乡,一些大族村落也存在“举条灯”习俗,人们用一条长约5尺的木板,两端挖孔,板上缀四至六个方(圆)形灯笼,内燃蜡烛,每人肩负一条,用木棒把两条板灯的孔洞互相连接,首尾另加纸扎的形似龙头龙尾的灯笼,像一条红色透明的长龙。长的条灯达数百米,约有四五百条板灯,晚上行进在田墩上,蜿蜒曲折,伴以鼓乐齐鸣,鞭炮喧天,有如金龙出岫,蔚为壮观。

在丰城市,位于赣江西岸的隍城镇清溪村一带流行一种当地独特的民俗节庆活动——梅烛,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晚举行。它起源于唐代初年,相传有一条金角老龙因触犯天条将被玉帝斩首,监斩官为当朝天子李世民。老龙在鬼谷先生指点下,向宰相魏征求救。魏征便在执行的午时三刻约唐太宗下棋。由于魏征棋法不精,被唐太宗一着棋难住。正当魏征苦思冥想时唐太宗睡着了,于梦中斩了老龙。老龙向魏征索命,魏征只好向唐太宗说明情况,唐太宗为了安慰魏征,下令每年元宵节舞龙以超度金角老龙,这便成为后世习俗。

据记载,清溪村民为西平王李晟后裔,继承和发扬了梅烛活动。梅烛的梅表示迎春,烛表示光明和红火。按照祖辈传下的规矩,梅烛形式就是板凳龙,一户出一条板凳一名男丁,每条板凳上有三个灯笼三支烛,互相以“丫”形木梢连接长龙。最前面是两位端礼盘、点檀香的礼生开道,过去是由穿长衫戴礼帽的文明人担当,表示此举是文明活动;其次是头锣和头灯,再是4个灯笼,还有包括全副吹打的乐队。接下来是梅烛头,也就是龙头,由5人抬举,两边有两个手持钢叉的壮汉,他们的职责不是保驾,而是挑开路上的树枝和电线。再往下就是长达一里的浩浩荡荡的梅烛队伍,最后是梅烛尾。过去梅烛尾后还会抬着许真君神像压阵。梅烛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户户便会燃放烟花爆竹、点香烛迎接。梅烛活动一直沿承至今,现在村里有300条板凳,近1000只灯笼。2010年6月,梅烛活动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丰城市的舞狮活动习俗也非常普遍,其中“岳家狮”享誉省内外,并于2006年被列入江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岳家狮的形成历史可追溯到宋代,以岳家拳的历史沿革为主,岳飞遇害后,岳家军游兵散勇分布甚广,在各地传习岳家拳。明代丰城籍爱国名将邓子龙在学得岳家拳后,曾在家乡邓家村施教,将本地“字门拳”与岳家“硬门拳”有效地糅合为一体,独创了“岳家狮”,其后在新建、安义、崇仁、清江等地广为流传。

(二)划龙船

划龙船也称闹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关于它的起源,有传说最早是原始社会末期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也有传说称其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而死,许多人划船相救,他们追至洞庭湖时仍不见屈原踪影,因此每年端午赛龙舟以纪念他。赛龙舟是一项融合民俗、竞技、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是一项集众多划手,以单片桨叶作为推进方式,利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船体向前的集体竞技运动。

端午期间,除了吃粽子、插蒲艾及撒雄黄酒外,江西各地靠近河流的村镇还常进行龙舟竞赛,俗称“划龙船”,县城更为隆重,一直沿承至今。在过去,龙船下水前,会举行祭祀仪式。初一正式下水开划,初二休息,初三到初五为竞渡盛期,锣鼓声十里相闻。丰城县有“初一划,初二歇,初三初四划到节”的民谣。

龙舟比赛中,一般规定以先到达指定目标为胜者。各地的龙船大小有异,但都经过精心装饰。萍乡一带参加竞赛的龙舟可容纳10余人,并以红布缠住木制龙头,插在船头,划手各持一桨,排坐两侧,另有指挥一人,锣鼓手一人,号令一发,龙舟就如离弦之箭,破浪争先。在南康县,龙舟是以特制小船套上雕塑精致的龙头、龙尾制成的。划船者身着色彩鲜艳的统一服装,手持桡板,在船尾有一个人负责打棹,然后以船上的鼓、锣的节律来指挥,统一划船动作。

在南昌市安义县,石鼻乡、万埠镇和龙潘镇的龙舟赛,自明朝以来就相当出名。每年五月初五,大人小孩都会成群结队地围观在潦河两岸,等待各村各乡的龙舟赛开始。大约在上午9时,潦河里的龙舟争先恐后地朝前猛划。龙舟有的为黄色、有的为红色、有的为黑色,还有白色的、绿色的,使200米宽的潦河上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绚丽壮观的图画。古人有竹枝词为证:“五月榴花五月红,雄黄角忝尽古风;丝丝绣出儿童佩,万埠龙津封棹中。”

在高安市,打制龙舟时,要请打制龙舟的木匠举行祭祀仪式。待新龙舟做好后,须将龙舟顺转过来,再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叠成的五彩布分别钉在龙舟头的两边,捉一只大公鸡割开鸡喉,对准龙舟的中心主梁点鸡血,俗称此为“祭梁”。祭梁之后木匠须唱彩词:“一进船头生百福,二进船头状元红”等吉利语。等吉利话讲完,东家须付给唱彩词的木匠一个红包,以谢他的美好祝愿。

每年五月初一,参赛龙舟下水训练。按旧俗,龙舟下水前要设坛举祭方可开始划动。高安县的龙舟赛场设在锦江,五月初五,方圆几十里的人们早早云集在锦江两岸。开赛时,锣鼓喧天,百舸争流,场面十分壮观。两岸则是喊声震天,掌声雷动,为参赛人助威。

按传统的习俗规定,制好的龙舟和参赛完的龙舟由各庙会或龙王会管理,每年从农历四月开始,划龙舟的参赛者所在的“龙王会”便会抬着“龙王爷”(为木雕)到邻里募捐,募捐回来后要将“龙王爷”放置在祠堂当中,由抬龙王的人依次朝“龙王爷”烧香叩拜。各村所募捐的钱和谷物留待端午日龙舟赛时用。

分宜县洋江镇的划龙船活动也非常盛行。洋江镇地处杨溪和袁河的交汇处,形成自古至今的洋江端午节龙舟竞赛传统体育项目。各村镇的龙船平时都放在各姓宗祠当中,每年当离端午节还有半个月时,人们就先后将龙舟抬出至河中进行试水补漏。到赛龙舟之日,河岸两边到处都围满着人群,锣鼓声、呐喊声震耳欲聋,构成一幅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长期以来,形成了很多与当地划龙船活动相关的传统习俗,如造龙船用的木材一般都用一抱大的杉木制成,而且木料是从别村的山里“偷”(一般会先打好招呼,事后补钱或者互相砍伐)来的,砍好后几个人抬着木材使劲跑,木材主人在后面追着,意为“溜得快”。龙船造好后,庆祝新龙船下水时要举行庆功宴,邀请在外地做生意和做官的村人回来,并放鞭炮庆祝。造好的龙船在桡子上都会写上本村的名号,船中间和船艄也会有书写着本姓氏的大旗。

洋江龙船还有巡游的习俗,巡游就像是走亲戚,龙船经过哪个村,乡亲或村里管事的人都要到河边来看,遇见关系较好的村庄或同宗姓的村子都要放鞭炮迎接,表示友好,如果有龙船村出嫁女子也要放鞭炮迎接,欢迎娘家龙船到访。只要岸上一放鞭炮,龙船就要进行表演赛或友谊赛,同宗姓的村子还要准备包子、饮料、烟酒招待。

洋江龙船还有朝圣的习俗,到下游离洋江镇三四十里的昌山庙朝拜龙母娘娘,祈求风调雨顺,平安顺利。一般来回需要六至八个小时,故对桡手和舵手的体力、经验都有要求,有时在凌晨两三点钟还能听到江面上传出的返舟的锣鼓声。2010年6月,分宜赛龙舟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武术

江西民间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虽然没有少林寺和武当山有名,但江西的“字门”和“五百钱”等绝技却同样在中华武术中留下了不朽的传说。其渊源已不可考,相传一起源于武当,一起源于少林。

江西民间武术种类主要包括字门拳、硬门拳和法门拳三类,这三种拳术风格各异,却又相互糅合,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江西南拳。另外,红拳、板凳、大刀等种类也慢慢流传至江西并得到发展。

字门拳因是以若干字为其要诀的技击打法而得名,其源传不详,传说是依鹰蛇搏斗之巧创成。它是一种练拳与练气相结合的拳术,讲究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气、神。因此,尽管字门拳“文人弱士皆可练习”,但要练好并且能够在散打中应用并不容易。

“字门”包括“残字”、“推字”、“援字”、“夺字”、“牵字”、“捺字”、“逼字”、“吸字”,还有“练头”、“袖珍十八法”、“八法缠丝手”、“对练”等,流传绝技有扑地吹灰、头子手、腊八角、小手、三翻六并等。相传字门拳中有一套点穴术,名为“五百钱”,其名称起源于清康熙年间开传之时,徒弟先交五百文铜钱学“点死”(下手),后交五百文铜钱学“点生”(收手),故名“五百钱”。在江西主要分有清江、高安、丰城三支,传说这种点穴术十分厉害,不仅可以让人半身不遂、七窍流血,而且下手之人还可以设定发作时间,故一直为民间所忌惮。2010年6月,江西字门拳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硬门拳相传为北宋抗金名将岳飞所创,故又名“岳家拳”。此拳以猛打快攻、刚勇剽悍、拳势激烈、以势逼人等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流行全省各地。

硬门拳的主要技术内容有拳术、器械、基础训练及散手,有完整的体系,在江西武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拳术套路以四门(包括四门红拳、四门滚肘)、叉步、吞吐、猛虎下山、五虎下西川、八虎闯幽州、八门解锁、双喜、勾白、霸王饮酒、落地金钩剪、床封手、九莲、万法归宗、金蝉脱壳、五马归曹、四对手等套路流行最广。

硬门拳主要在丰城、宜春、萍乡、高安、宜春、万载等地流传,如丰城市自古武风尚行,素有“河东狮子河西枪,南门拳腿北门桩”誉称,无论狮、枪、拳、桩,均与岳家拳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

另外宜春市袁州区南庙乡也是硬门拳的盛行之地。当地群众的武术活动起于唐,盛于清,普及于新中国成立后,到如今有数百年的历史,为我国著名的“武术之乡”。

南庙乡武术渊源深厚,秉承的是祖传父教的传统,据当地不完全统计,在现有两万余人中,有近三分之一人练习了武术,涌现出了诸如“南拳师”袁平生、“六肘王”刘圣生等著名拳师。2006年9月,在山西省运城市进行的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民间传统武术大赛上,南庙乡的袁平生、刘圣生、彭芳三名选手代表江西省参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袁平生的“南拳四门”获得男子传统南拳第二名;刘圣生的“南拳六肘”获得男子传统南拳第四名;彭芳的“南拳六肘”获得女子传统南拳第二名等。2010年6月,南庙武术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萍乡市上栗县自古以来尚武之风也非常盛行,为我省另一著名武术之乡,当地流传着“上栗人人有打(即武功)”的俗谚。

法门拳又称赵家拳,其源传不详,据说是以字门八法为基础衍生而成的,它引进了字门拳的刁钻手法,揉进了《袖珍十八法》的技击精粹,故又称“法字门”。法门拳主要拳术套路共有十八趟,名为单贯、双贯、溜马、二防、大金丝、小金丝、三角抖、连环步、顺开拆、反开拆、五虎穿裆、蝴蝶扑地、木牛分筋、开胸破曹、走马圆滚、落地开花、拉弓出杀等。其中有些套路还配以反套路,这样一正一反,既可进行单练,又可进行对练。但民间师父对于反套路一般不全部传出,只传授其中的一部分。

法门拳在技击上要求“以静制动,以守为攻”。还要求“彼不动,我不动,彼欲动,我先动;先化后发,连消带打,引前动后,逼势取逆,挂角踩边,左右连环”,在江西南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法门拳在江西各地流传甚广,尤其在南昌、清江、丰城、高安、新干等地更为盛行,且代有高手,在当地闻名遐迩的“赣江三龙”郭子龙、朱子龙和邓金龙就都是法门拳坛上的佼佼者。

这三门拳在江西各地流传甚广,尤其在南昌、清江、丰城、高安、新干等地更为盛行。很多村都保留下来的团教习俗,器械丰富,并有多人杀阵的阵法,如七星阵,四门阵等。

另外,江西各地民间还流传有南拳、少林拳、少林器械、太极、八卦、形意等,其中还有南、北两拳派的暗器:飞刀、飞镖等。

此外,民间舞狮(又称“打狮子”)活动夹杂着民间武术的成分,是民间武术杂技中的一种集体武艺,其中丰城市“岳家狮”当为其中的代表。“岳家狮”发源于丰城市杜市乡落星桥狮子邓家村,为明朝著名爱国将领邓子龙所创。邓子龙幼年曾师从明嘉靖著名学者、“岳家拳”传人罗洪先,得“岳家拳”真传,随后以“打狮子”的形式,将本地“字门拳”和“岳家手(硬门拳)”有效地揉为一体,创立了“岳家狮”。

“岳家狮”贯穿的民间武术艺海无边,可谓“狮子一吼,气壮山河。”狮舞时,为进一步展示武功,先表演岳家枪、岳家锤、岳家拳以及各种刀刃、棍棒、九节鞭、板凳等。舞狮之人大都是身怀武术,表演灵活激烈,将武术与艺术揉为一体,兼具民间舞蹈、武术与杂技的风格特征。

(四)“装故事”

“装故事”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表演形式,是抬着“台阁”古装人物踩街、巡游的一种大型民俗活动,具有浓厚的艺术品位,属于脸谱化、服装化的娱乐戏,主要反映过去人们生活中所发生的典故、传奇或具有诗情画意的事情。千百年来,这种习俗活动一直延续传承,流行于江西许多地方,特别是客家族群居住地更为盛行。

这种流传千百年的奇异民俗,是民间吉庆活动的形式,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因小孩身轻,天真可爱,一般由村里掌事的长者挑选10岁左右的男孩女孩,装扮成传说中神话故事、古典戏曲里面的人物,化妆后的“故事人物”坐在花布、彩纸、剪彩等吉祥图案装饰好的“故事棚”里,或站在特制的架上表演,由大人抬着游街串巷,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习俗。

这种民俗活动在各地称呼稍有不同,如瑞金县称之为“春色”,南康县称之为“抬毛老爷”或“扛故事”,宁都县称之为“装故事”、“装古史”、“样故史”,乐安县称之为“装故事”,寻乌县称之为“抬故事”等等。其活动日期各地也存在差异,如在宁都、南康、寻乌、瑞金等地一般都是在春节期间主要是在元宵节举行,而在乐安县湖坪村则主要是在八月中秋节前后举行,有些地方在农历六月初六举行等等。明清时期,赣闽粤客家源流区多有立春前一日扮春色、抬故事,作为迎春祭祀巡游活动的前导,后又将该活动延伸到祭祖、打醮、赛会等节日当中。

宁都县的县城、田头镇、长胜乡、大布村、小源村、东山坝乡等都有元宵期间“样故史”的习俗,尤以田头最盛行,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都会用“抬故事”的形式来庆祝元宵节,并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故事”人物概由5~8岁聪明、胆大的男女儿童化妆担任,装扮成传说中神话故事、古典戏曲里面的“故事人物”造型,扮演戏剧节目中的某一情节,如《断桥》、《牛郎织女》、《孙悟空》、《秋江》、《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坐在彩纸、剪彩等吉祥图案装饰好的“故事棚”里,由大人抬着游街串巷,配以高跷、花船、蚌壳、锣鼓、龙灯和乐队相随,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时间长达两三个小时。

“抬故事”开始的地方是老街上的城隍庙,被选中的“抬故事”孩子们早早化好了妆等在那里,在游行的过程中还伴有踩高跷、锣鼓乐队。故事“抬”在圩镇上,每走一段路,队伍都会停下来一会,为大家表演一些节目,有摇花船、乌龟和河蚌之类的节目。从上午10点左右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多钟,最后返回城隍庙。

乐安县湖坪乡湖坪村“装故事”习俗活动历史悠久,起源于北宋时期,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盛行于明万历朝以后。由于湖坪村为单一王姓村落,是全县最大村庄,故其活动也称为“王氏大湖坪装故事”。

湖坪村“装故事”活动从农历八月初九晚上起开始装演,白天逢街装演,一直到八月十五晚上结束。“装故事”的表现形式是从八月初九至十五,王氏族长和头人,在本姓家族有一定身份的人家挑选数十名1~3周岁儿童,穿上不同的戏服,戴上所演历史人物的脸谱,盛装打扮成“故事戏”主角,分别扎坐在各台木制的“故事”架上。“故事”架分两层,上层须是女孩,下层男女不限,每台“故事”设一个“故事”架,“故事”架上面由2~3个小孩扮演不同的角色。

“文革”期间,湖坪“装故事”习俗活动衰败,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各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下,这项民俗文化活动重放异彩。2008年6月,湖坪“装故事”民俗活动已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类推荐
  • 思想课堂-典籍笔记

    思想课堂-典籍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开放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企业文化需在新的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中将予以越来越多新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过程。
  • 溯源:中国传统文化之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溯源:中国传统文化之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收入了作者在美国期间读国学所积累的心得和感悟。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思想、政治、文化资源本自具足,是我们思想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基石。把传承传统文化仅理解为“尊孔读经”是片面的和不合时宜的。本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由点到面,思路清晰,通俗易懂,系统地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梳理,又是国学精粹的一次集中展现。
  • 天水古树:文化特征与生物学保护

    天水古树:文化特征与生物学保护

    本书在对天水古树名木资源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融合有关生物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门学科成果,探寻古树文化特征及其生物学保护的意义。
  • 突破与跨越:宁夏统计改革发展历程

    突破与跨越:宁夏统计改革发展历程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全区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一系列战略决策的成功实施,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在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沿黄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内陆开发试验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上实现新突破,取得辉煌成就,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宠物小精灵之恒行天下

    宠物小精灵之恒行天下

    于恒,一位初中生,意外来到了宠物小精灵世界!传奇的旅行,惊人的任务,就此开始!实力的增长,与更大的挑战并存,小恒这一路会顺利吗?莫名的穿越,在宠物小精灵世界里,小恒的“恒行天下”!
  • 冒险者的无尽都市之旅

    冒险者的无尽都市之旅

    我是方流,一名大魔法师,我要向你展示,怎样才能在异世界上某些最极端都市,最危险的奇异之地求生。我要面对最惊心动魄的挑战,在那种地方,如果没有足够可以依靠的队友,你甚至连一天都坚持不了。这次我冒险团侦测员花夜,来到了异世界最长的列车,在搭乘列车历险完天空之城后,我们重新搭上了列车,可惜,列车刚刚行驶过荒漠,我们便遇上了令人闻风丧胆的沙漠狂盗七人众。
  • 冰炎圣灵

    冰炎圣灵

    前世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今生为了站在世界的巅峰为所欲为不择一切手段
  • 膜法骑士团

    膜法骑士团

    整日游手好闲的废材公子哥,却只因大主教一席话语,一跃成为了守卫帝都骑士团长。异世界的日常就此开幕www(业余工作者,每季更一章,虽然鼻子短,保证不太监)
  • 叶蝶娶妖夫

    叶蝶娶妖夫

    五星级酒店大厨一觉醒来变成了龙凤皇朝的叶蝶,这个世界真奇怪:男多女少,女性珍贵,一娘四爹,于是乎她备受疼爱,嘿嘿,她喜欢!但律法规定,一女必须娶四夫,否则便是犯法?老天啊,这四个夫君太妖孽,她可不可以不要?
  • 生命准则

    生命准则

    人龙魔神,谁敢屹立于众生之巅。十方位面,何处又是生命的顶点。生命的尽头到底是深渊还是天堂?横扫万界神魔,铸就不朽之路,这个男人注定到达至强的尽头,把握生命的准则......
  • 武临长空

    武临长空

    这是一个以武力值来决定人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等级由“入武者,武者,武将,武士,武王,武君,武尊,飞将”来划分。而我出生贫寒,天赋平平,但是那又怎样,唯有逆风翱翔才能显现出强者之资。
  • 甜心别闹恶魔上钩了

    甜心别闹恶魔上钩了

    性格活泼,生活搞笑,喜欢美男的千金小姐唐星梦,伊丽欣,维若妍隐藏身份来到洛思学院上学。有讽刺,也有仰慕,这些都有人陪伴他们度过,到感情也轻易被破坏,他们还会在一起吗?注:这不是单纯的三对哦,看她们怎么玩转这个学院!
  • 重生之华娱天王

    重生之华娱天王

    前世一个三流歌手,嗓音独特优美,只因得罪官方领导落魄成为流浪歌手,因一次机遇重返1998年看他如何在华娱打下一片天空。“林先生,为什么你一个高中毕业的学生却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曲调歌词呢。”一个知性美女说道。“咳咳,因为俺现在是教授。”林燚扬起他那异常讨打的嘴脸说道。
  • 诸妖聊天群

    诸妖聊天群

    附体重生成为父母养的猫,开启聊天群穿越诸天万界,修炼化形,还成为父母的儿子曾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