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分析是一个句法结构内在关系的变化,它发生在语言横向组合层面,一般是指表层相同的结构,其内部构造因语用或其他原因被重新划分边界,从而从底层上改变了音位、词法、句法的结合方式。重新分析常常导致结构成分之间边界的创立、转移或消失,同时可能引起词性、语法关系等的改变。类推是句法规则的扩散,是语法结构的推广,它发生在语言纵向聚合层面。类推是规则的泛化,它使重新分析的隐蔽形式显性化,它改变的是表层形式,而不影响深层句法结构。
语法化过程往往伴随着重新分析和类推。重新分析是诱发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又可以看做是语法化发生的表现。类推是语法化过程的深入,通过类推可以把语法化的成果巩固下来。
就系词"是"的产生来看,"是"字本是无系词判断句中的复指代词,由于占据汉语句子谓语动词的句法位置,受汉语SVO语序的类推,加上其他句法、语义因素的影响,"是"字发生了由代词向系词的虚化。"是"字语法化的发生引起了句法结构的重新分析,"是"后原来的边界消失,谓语修饰成分前移,"是"的词性发生了由代词到系词的改变,它所起的语法作用也发生了由复指到判断联系的转变。之后,又通过类推,使得语法化的成果得以巩固,系词"是"字得到广泛运用,其功能日益扩展,逐渐发展成熟。
(三)语法化的进行遵循单向性的原则
语法化一般沿着由实到虚,再到更虚的方向演化,语法化程度形成一个"实义词>语法词>附着词>屈折词缀>(零形式)"的斜坡,语法化一般来说是单向性的。系词"是"的语法化符合"单向性"假说。"是"字在上古主要用作代词,上古晚期由代词虚化成了系词,中古以后由系词再虚化成焦点标记、词尾等,近年来"是"字又有向词内成分虚化的趋势,这说明"是"字是在单向性的斜坡上不断地由实到虚语法化的。系词"为"的语法化也是遵循单向性的原则。"为"字原本是个意义较实的动词,由于词义泛化,语义逐渐虚化,由动词语法化为系词,并在系词的基础上继续语法化为关联词、语气副词、词尾等。总之,语法化中"单向性原则不是绝对的,有反例,但不多,单向性是语法化的'典型'特性"。
(四)语法化的发生不以前一阶段语法化的彻底实现为条件
在"A>B>C"这个语法化的链条上,由B到C语法化的发生,不以由A到B语法化的完成为前提,也就是说A、B、C可能会在同一历史时期在语言中共存。就"为"字的虚化来看,"为"字本是一个动词,先由动词虚化为系词,这个过程历经相当长的时间还不能彻底完成,在"为"字作系词用的同时,它一直主要充当动词的角色。但是这并不妨碍"为"字在系词基础上虚化成关联词。"动词>系词>关联词"是"为"字语法化的斜坡,中古时期"为"字集动词、系词、关联词三种词性于一身。
四、从判断句看东汉在汉语史分期中的地位
在汉语史分期中,东汉有时被划到上古期,有时被划到中古期,处于一种属上属下举棋不定的状态。如果要做到分期科学,就要对此期语言现象予以准确定性,而对某一时代语言进行准确定性就必须对此期各种语言现象作普遍的、客观的考察与描写。我们对判断句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汉语史分期提供一点参考。
总体上看,东汉时期旧式判断句走向没落,新式判断句蓬勃发展,特别是系词"是"字在此期走向成熟,整体感觉此期判断句与前期相比有了较明显的发展。这种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词"是"的出现频率大为提高,"是"字句在判断句中所占比例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观,汉译佛经中达到了三分之一。第二,"是"字句句末语气词"也"字大幅脱落,达百分之七十,在独立表判上迈出了一大步。第三,"是"字进入到否定判断句,出现了多例"非是"用例,甚至还出现了"不是"的用例,这在系词"是"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第四,助动词可以修饰系词"是",在汉译佛经和成书于公元200年左右的《前汉纪》中都有使用,这也是"是"字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反映。第五,"是"字句句子结构容量扩大,语义关系复杂化,"是"字在系词用法的基础上发展出焦点标记的用法,这必须是以"是"的高频率使用和灵活运用为前提的。第六,系词"为"字在此期虚化成选择问句关联词,在汉译佛经中使用较多,这是"为"字发生的重要变化。第七,旧式无系词句在此期也悄然出现了变化,汉译佛经中无系词句在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前期文献的不同和与后期文献的一致。根据以上几点,我们推断东汉语言有了重要发展,至少可以说在2世纪中晚期有了较大突破。从判断句的使用上看,把东汉划归到中古时期是合适的,至少汉末语言与上古时期相比有了较大的飞跃。
五汉语判断句式的发展演变
总的来看,汉语判断句式经历了一个从不用系词到使用系词的发展过程。从殷商到西周,判断句主要采用"主语+谓语"的形式,即"......,......"式,有时谓语前加语气副词"惟"商周时期"惟"字在不同的文献中还可以写作"隹"、"维"、"唯"等,此处举"惟"以赅其余,形成"......惟......"。从《诗经》时代开始,判断句句末开始出现了语气词"也"字,但《诗经》中还不多见,《论语》以降,"也"字在判断句中的使用频率激增,"......,......也"式成为春秋战国,直至汉代判断句所采用的主要句式。另外,这种句式中主语后有时使用"者"字提顿,"者"、"也"的隐现使得无系词判断句式显得灵活多样。
从春秋时期开始,"为"字逐渐由动词虚化出系词的用法,汉语中有了"......为......"式系词判断句,但此后历经千年"为"字判断句也没有大的发展,它在判断句中一直充当配角,使用频率不高。而在战国晚期,主谓相续式判断句中有些复指代词"是"字虚化为系词,"是"字判断句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它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到汉末基本发展成熟,此后就牢牢占据了判断句主角的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天。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是"字判断句产生之初,句末经常缀有"也"字,"是"字句完全脱落句末"也"字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是......也"是判断句由不用系词到使用系词"是"的过渡句式。总之,如果忽略枝节,只关注主流判断句式的演变,可以说汉语判断句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种形式:商周时代采用"......,......"式,春秋战国秦汉时代采用"......,......也"式,东汉以降采用"......是......"式。
以上是汉语判断句式的自然发展演变,但是由于受到语用推理、语言接触等因素的影响,汉语判断句在特定的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变体形式。汉代在上古汉语"......,......是也"句式基础上产生了"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佛经翻译过程中由于梵语判断句系词置于句末,加上汉语提供的基础,使得"......,......是"这种判断句式在汉译佛经中盛极一时。但是这种句式由于难与汉语SVO语序保持协调一致,它在口语中的接受度是有限的,其生命也是短暂的。中古时期由于错合使用,出现了使用两个系词的形式,句中连用两个系词形成"......是为......"式,或"......为是......"式;句中、句末各用一个系词形成"......是......是"式。当然这些句式主要出现在汉译佛经中,其产生不可避免地受到源语句式及译经文体格式的影响。有了中古"是"字后置式判断句的基础,元明时期受阿尔泰语系的影响,汉语中还出现了"......是......的便是"式判断句。当然这种句式由于是一种非常规的、非经济型的句式,在汉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被淘汰了。
后记
对判断句的关注,始于在北师大读研究生时,当时在导师刘利教授的指导下,勘察研习上古汉语的判断句,并以《〈左传〉〈史记〉判断句比较研究》为题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考入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在导师俞理明教授的指导下,继续做中古汉语判断句的研究,蒙俞师悉心指导,不弃愚鲁,博士论文得以完成,并顺利通过答辩。毕业后,由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工作环境倏忽不定,论文的修改一度被搁置,拖至现在才修改完成,并交付巴蜀书社出版。
本书是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书稿得以出版,首先要衷心地感谢恩师俞理明先生,从选题到定稿,论文耗费了先生大量的心血,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论文完成后,评审专家曹广顺研究员、刘利教授、汪维辉教授、王云路教授、何亚南教授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指出了论文的疏漏与失误。答辩会上,委员会成员赵振铎教授、向熹教授、蒋宗福教授、雷汉卿教授、李恕豪教授等提出了中肯而精审的修改意见。论文修改过程中,汲取了以上专家的宝贵建议,对诸位先生的奖掖与指正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完成之时适逢在国外任教,联系出版多有不便,袁雪梅博士代为处理相关事宜,谨致谢意!
最后,巴蜀书社责任编辑童际鹏先生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一并致谢!
解植永
2011年12月于韩国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