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28200000009

第9章 静者自得——心静则能品出万物的味道

每一个生命不管天年长短,都有其特点,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那朝生暮死的蜉蝣人生,只三天的短暂时光。可它不食不饮,用不着费心觅食,老天给它安排这仅有的三日,能够轻松自在的享受着有限的生之辰光。倘有幸身陷于松、柏树脂之中,凝成黄褐色透明的化石,于千万年之后,依然风姿绰约的展现在琥珀宝石中而闪烁着慑人的光泽,让人惊艳。以这么短的一生换来无数万年后长远的众人瞩目,不也是一得吗?

那每个人儿时都熟知常见的蝉儿,只喧闹几分之一都不到的夏季就结束生命。来到世间只存活一周至两周。可它得蛰伏在地底下过着三年到十七年不等的黑暗生活,才得以破土而出。

因此它在树上饮而不食,抓住这短暂的片刻没命的唱响“初生之美”,用燃烧生命的声音,倾诉着“生”之美好。它的生命轨迹皆依循着冥冥中无所不在的造物者的设定进行。在机缘成熟时跃出羽化、高歌、求偶、交配、产卵和死亡。当这美丽的使命完成之后,又回归尘土……

那草本植物短暂的一季,不也活得光彩夺目?按着四季的变化,依序上台,演绎着各自的辉煌:春花、夏果、秋实、冬梅,各擅胜场。毫不起眼的就有特殊引人注意的本事:那鬼针草,那蒲公英,让你不得不替它传播种子以达到它延续生命的目的;白天各种花儿争奇斗艳,我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先露脸,因此我的日本名儿叫“朝颜”——牵牛花;而我选择夜间悄悄开放,用扑鼻的香气引人注目——夜来香……

这一切的一切,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很自然的就获得,并不用刻意去求,无意中就受益良多。心胸自然开阔豁达,天性自然喜静避闹,更能自得其乐。觉得没伴儿并不可怕,自然界有那么多随处可挖掘的心灵宝藏,那不同生命展现给你的“美”与“妙”,足够你玩味与欣赏一辈子的。同时知晓有个万能的造物主,运用祂无量的智慧,精心安排、巧妙布局,造就出这么神奇的万事万物。而且绝不偏袒、更不徇私。所有的生命在祂的庇护和施予中,一律平等。每一样都活得有滋有味,每一种都能活出各自的丰盈与神采。

自然界随处有可挖掘的心灵宝藏——这种种的观察与体悟,在你我的脑海中深印,在你我的记忆中长存。时至今日,依然鲜明如昨。

当然由于当时年幼,无法全面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终于明白了。其实这答案在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里已经呈现;在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早已证实;更在程颢《偶成》诗中“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名句里作了最贴切的表白。

这位纯然的儒家学者,宋代的理学大师,市井小民眼中道貌岸然的冬烘先生,竟然也抗拒不了大自然的魅力,在亲近大自然中、欣赏大自然中,写出了这样的名诗佳句。真的!一个与世无争、思想澄澈的人,静静的品观万物,都能有得于心。更能领略到人间四季里,其它万物也有和人一样的好兴致,也有各自不同的最佳展现。是的!这些你我老早在接受正规教育前,就已陆陆续续的印证着。并随着日月的嬗递慢慢的更为明白。

记得佛教里有一个“梓中宝藏”的故事,讲的是一位老人,在自家房下的地窖里藏了很多无价之宝,心想万一某天家道中落,子孙后代凭着这些财宝还能复兴祖业。许多年后的一天,这座年久失修的宅子突然失火,屋毁梁倾,子孙们弃屋而逃,流落他乡。因为他们不知道,废墟之下,藏着祖宗留下来的传世宝物。

这就像我们今天生活的一种写照。如今,人类已经走过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直接冲进了网络化信息化时代。

对于一个“白领”来讲,尽管每天海量接收的信息里,有实质意义的并不多,但是如果一天不上网,不浏览上百条资讯,不接收许多的E-mail、短信和电话,他就会惶恐不安地四处张罗,担心自己被社会“边缘化”。出门有车代步,家里、办公室里全盘自动化,足不出户就知道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上网说两句话,可能引起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的争论;打个外购电话,就有人风风火火把你需要的东西送上门来……

但这一切似乎并不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真正的安适。在这个智力为王的时代,我们的身体终于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了,却把所有的压力,都加载给了精神。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生活压力太大,却从来不曾停下来反思一下生存的意义。其实,要找到藏在地下的宝贝,就要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地清理,一点一点地挖掘。

有时候我也在想,既然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视野越来越广阔,所能运用的资源越来越多,那些莫名其妙的恐慌到底从何而来呢?为什么我们每天总是忧心忡忡,似乎很难以轻松的心态对待面前那些捕风捉影的事。冥冥之中,我们为什么一直压迫着自己,将扑面而来的信息变成烦恼的来源,并且越是刺鼻的气息就越容易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有次,六祖惠能大师看到两个人对着一面旗幡,面红耳赤争论不休。

一个说:“如果没有风,幡子怎么会动呢?所以说是风动。”

另一个说:“没有幡子动,又怎么知道风在动呢?所以说是幡动。”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惠能大师听了,对他们说:“二位请别吵,我愿意为你们做个公正的裁判,其实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二位仁者心动啊!”

以佛教的见地反观,我们生活中的确有很多麻烦都是由己而起。对所有的事都执着,对所有的烦恼都招惹,即使早已风平浪静,我们还要坚持,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烦恼痛苦也因此而来。

是啊,从上述公案里可以看出,禅师对外境的观点,完全是返求自心,而不是滞留在事物的表象上,我们常人之所以有分别,完全因为起心动念。因此,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象差别现前,如何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关键就在吾人的心是否能去除差别妄想。

古人云:“万物静观皆自得”(程灏诗)。世上万般事物,只要静下心来观察皆都能自得其乐。在迷茫之中,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以一种相对超越的目光进行观察,用一种多元的、平衡的方式进行思考,才能有所“自得”,即达到对事物的“自由”认识,并且让事物获得“自由”发展的机会。

王飙先生在其散文《静心是只空篮子》里讲了两则故事,一则是:

当年,身为王子的释迦牟尼,为了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真谛,出家当了和尚。他历尽艰辛,孜孜以求,遍访了印度的高僧,却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

他的内心充满苦恼和哀愁,遂准备投河自尽。一个农夫救起了他,大骂:“年纪轻轻,却寻死觅活,真是没有出息的废物。”

农夫把他扔在河边一棵菩提树下,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释迦牟尼被农夫骂醒之后,坐在菩提树下开始深深地反省自我。他把满脑子的东西,像扔破袜子烂鞋子一样,一件一件扔了出去,并且毫不留情地抹掉所有痕迹。不知不觉,七天七夜过去了,在他那被掏空了的灵魂里,突然一道灵光乍现!释迦牟尼终于悟道成佛。

对此,他评论说:看来!没有真正的静心!是不可能有伟大的思想诞生的%或者说!静心是灵感之源!静心使人的智慧更富有穿透力。

另一则是:

古代渤海国在中国北方曾经非常强盛,有一年,渤海国王想从两个同样优秀的年轻大臣中选一人做宰相,便把他们留在宫中,并分别告知:“祝贺你!我明天将宣布你做国家的宰相”。然后,国王让仆人分别领他们回到各自的房间睡觉,并让人仔细观察两人的动静。其中一位,内心过于激动,一夜未眠。而另一个人走进卧室不久,便静静地睡去,不时有鼾声传出,直到第二天仆人把他叫醒。结果,甜睡的大臣当了宰相,而一夜未眠的那位落选了。

国王事后说:“一听说要当宰相就激动得睡不着觉,可见心里难以盛事,当宰相,就要有腹中能撑船的度量。心静如水,荣辱不惊,遇事从容自若,做人不卑不亢,这才是真正的宰相之器啊。”

对此,他的评论是:“静心可以提升一个人生命的品质和品位!看来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盖所谓静心者!净心也!静心是一种不断积蓄的能量,惟其静心,才能厚积薄发、举重若轻、风度翩翩、仪态从容!”

他还说:“对于一个心不静的人,我们不宜与之为师为友。且让我把静心比作一只篮子吧,一只干干净净、美丽结实空篮子,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呢!你然可以到你人生的果园里去摘你想摘的果实了。”

人生在世也就那么三、四十年的好日子,真不算长,转眼间已进“天命”之年,可自我感觉还没怎么活,人活着易,活出质量来难,人啊,怎么活才能活快乐,这里面的学问还真大。常从朋友们的文章中看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多是悲情、伤感,充满对现实的无奈与苦闷,真正能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大家的实在不多。

想要事业成功,心灵舒展吗?那就必须学会“静”。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灵魂之杯———“如果你用它来盛天上的净水,你就是个圣徒;如果你用它来盛大地的佳酿,你就是个诗人;如果你两者都不肯舍弃,一心要调出更完美的琼浆玉液,你就是个哲学家……”这是周国平散文集《安静》里的一段话,我引来做开头,是完全感动于他对“心灵超验”体验的强调和追求以及他对世俗喧嚣的勇敢放弃—那是他逃离了媒体数年后的感悟和总结,也是他抽身于热闹,回归安静的崇高心境的写照!

罗兰说:“我国人生哲学综合了儒、道、释三家,所得出的结论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所谓出世就是有一种超乎物欲之上的,使心灵净化之力,用这种力量来对抗私欲,不去为私利征逐,而是用余情来欣赏世界的美好。这是种美德,它是美化人生的力量。

道家所提倡的是高格调的人生境界,重点在与“欣赏”。教人有优美的情操,懂得爱好自然,崇尚纯朴、恬淡、飘逸,豁达。是人由欣赏天地宇宙之大,体认到自己的渺小,了解到天地与我共存,物欲与我为“一”的大生命,从而对世界有更高层次的热情,使人爱宇宙万物,但绝不狂妄的想要把宇宙万物据为己有,当人们了解到自身正是宇宙万物之一,宇宙与自己为一体,自然而然的就能仁爱万物。

我国古代名人的许多诗词作品中都充满了飘逸的道家思想,例如苏轼的《定风波》“……谁怕,一衰风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挥手向来萧索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陶渊明的《饮酒诗》:“结庐在人径,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些因喜爱而熟记的诗都给忍一种“抬头看天外”的启示,这境界不是消极,而是超然,不是不进取,而是不屑在世俗所设定的狭窄跑道上盲目的竞争,而是活在风清云淡的静生活中,从静中感受生命之美,谁能说这样的生活不幸福快乐呢?

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不是一味的进取才是有为,以退为进和静思内省同样重要。不容忽视的是人生“超然于世俗奔波之外”更高境界的大有为,更不该错过的是人生旅途上“静观万物皆自得”的大享受。

当我们的心中充满对自然的热爱,对万物的感恩时,那些烦恼与失落就会渐渐远去,天地万物就成了我们最好的朋友,毕竟是生于斯,长于斯,直到归于泥土的那一天,我门都会笑迎死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象差别现前,因此要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其关键就在吾人的心是否已经去除差别妄逐,证得寂静。

唐宪宗是个信佛很虔诚的君主,派人到凤翔迎请佛骨(舍利),韩愈上表谏言阻止,宪宗大怒,把他贬至潮州为刺史。

当时潮州地处南荒,文教不盛,想要参学问道非常困难,但是这里却隐居着一位学养、功行非常高妙的大颠禅师,深为当地人所敬仰。

韩愈以大唐儒者自居,那里看得起大颠禅师。。但是这里除了禅师之外,很难找到学士文人可以论道,韩愈于是抱着无奈、挑战的心情去拜访禅师。韩愈到的时候,大颠禅师正在闭目静坐,韩愈慑于禅师的威德,不自觉的,恭敬的站立在一旁等待,过了很久,禅师却仍然一无动静,韩愈心中渐感不耐。这时,站立在禅师身旁的弟子,开口对师父说: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这句话表面上像是对禅师说的,其实是在启示韩愈:禅师此刻的静坐是无言之教,也是在考验你的定力,然后再用言语智慧来拔除你的贡高我慢。

这时韩愈才恍然大悟,敬佩大颠禅师的学养,认为禅师的道行确实高妙。

后来他和大颠禅师成为至交道友,而留下许多千古美谈。

由上述的公案,我们可以了解动与静在禅师的心境是合一的,实践在教化上则是圆融无碍的。禅师教化人有时不发一语,有时做狮子吼。禅师一言半语的提携,一棒一喝的进逼,一进一退的表扬,一问一答的发明,一颦一笑的美妙,一茶一饭的启导,甚至一扬眉一瞬目,一竖指一垂足,在一动一静之中,无不充满了禅机,无不焕发着禅味。动、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况,但是透过禅定所证得的动静,是合一的,是自如的。

静心课六

什么都别做了,坐着别动!和一般的自我劝告有所不同,有时安静坐下反而效果最好。在负面情绪高涨时,问题横在面前,无法逾越,直觉也无法为自己指明一个清晰的方向。这时,只需花上几分钟静静坐着,重新聚集力量,给大脑和身体一张休息的许可证。

同类推荐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父爱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父爱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 人性的优点全集(励志珍藏版)

    人性的优点全集(励志珍藏版)

    一滴墨水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改变无数人的命运。10位伟大的励志导师带你步入成功的人生。本书详剖这些人物本人及其励志精神,并介绍一些从烦恼中站起来,创新人生的实证,本书融哲学性、理论性、实用性为一体,为读者开启人性的优点。
  • 感动青少年心灵深处的真情故事

    感动青少年心灵深处的真情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工作是为了什么?为了老板,为了薪水,为了面包,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答案五花八门,但是却没有一个选项是留给自己。本书用大量精彩的案例阐述了敬业、负责对个人职业生涯和生命价值的重要性,旨在帮助读者重视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深刻体会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涵义。
  • 办公室社交兵法

    办公室社交兵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办公室更是如此。做人办事根本不能由着个人的性子来,而是要在人际关系中炼出一身真功夫。一则把自己变成精明人,二则把自己变成实战者,这样才能把自己训练成为“猎豹”和“活鱼”,做别人难以做成的事。此为人生最息息相关的做人兵法。做人是聪明人的学问,办事是精明人的强项,两者都离不开社交兵法的运用。总有一些人自以为在社交战场上聪明伶俐,但是实际上常常漏洞百出;有些人大智若愚,伸缩自如,这才是真正的“攻击手”。
热门推荐
  • 留梦事迹之万华梦境

    留梦事迹之万华梦境

    诸事不顺的弗兰克林上依然是烽火狼烟。可是,活着的人还是会做梦。那么,梦境,是否需要管理?你好,测试者,这次β测试,请多关照喽。——
  • 四库全书精华:经部第一卷

    四库全书精华:经部第一卷

    被称为“汗牛充栋,文化渊薮”的《四库全书》的编纂工程浩大,机构庞杂,人员众多,除以刘统勋、于敏中等30人为正副总裁外,下设总纂外、总阅处和总校官等,据“《四库全书》在事诸臣职名清单”所载,有362人在与了编纂工作,而其中又以总纂官纪昀、陆锡熊、戴震为最有力。《全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百科全书,文化长城。
  • 妃常逆天:绝色废柴小姐

    妃常逆天:绝色废柴小姐

    她是落魄废柴的云府四小姐,他是世人皆恐的安王殿下;她是21世纪的黑道女王,一朝背叛她离奇穿越。他宠她上天入地,她带给他一次又一次惊喜。“你怎么总是阴魂不散。”“因为你是本王认准的丫头啊”“我可是废柴?”“那真是石头里捡到玉石了”“可是我在沐浴对吗?”“没事,我不在乎。”当她霸气宣誓“你是我的,世界也是我的”,他微微一笑,宠溺的揉揉她的头。曾经负我,伤我,辱我的人,统统纳命来!
  • 宋烟传奇

    宋烟传奇

    她是平凡单纯的女子他是满嘴情话的风月高手我们曾认为的感情实则脆弱如薄翼,在欺骗的背后是丑陋的欲望和对爱的期盼其实我们都是平凡人,他们也是我们。
  • 殇龙诀之逆水流

    殇龙诀之逆水流

    她是六界至尊身旁的乖乖女,最后逆袭成一代妖龙女尊。在这以男尊为首的仙侠帮派里,女人同样可以独挑大梁,坐拥这仙侠天下。从天真烂漫,任人宰割到一怒成魔,血洗六界。这看似是一首催人泪下的爱情悲颂,同时也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旷世战歌。仙魔对峙,妖兵鬼将兵临山下,上古凶兽屠戮人界。在人人得而诛之的眼神中,在失爱的双重打击下,身为龙神又是邪恶魔神的她,终于放弃善念,绝地反击。血洗你的六界,屠你世间生灵,坐拥你的天下,以报你心上一剑之仇,平我错爱之怒!一曲殇龙诀,天涯何处觅知音,肝肠寸断祭虐情,生灵涂炭尽硝烟。
  • 千序引之今生浮梦

    千序引之今生浮梦

    她是一个生活在清闲之中的女孩,她的一生本应平淡如常,八岁那年养母的突然消失,给她留下的只有那一把细剑和一封送往修仙门派的书信。这两样东西却改变了她一生的道路。当她后来发现原来天地间的一切生死不过在她一念之间的时候,她又会为自己那无法回头的一生做出怎样的抉择。
  • 深渊搁浅

    深渊搁浅

    SCP诡异的出现在世界各地。远古的神明陆续降临。血疫与诡变是神的诅咒还是未知的复苏。陈狂看着满是祸乱的世界,独自坐在王座之上。“一拳熄风雨,四海无神明。”
  • 我与卞先生的恋爱日常

    我与卞先生的恋爱日常

    某日醉酒后,小哥哥~我喜欢你????2018年我们相识2019年我们相恋希望未来能一直有你在??
  • 原来你是这样的仙子

    原来你是这样的仙子

    身为鹿王长孙的元念,幼时在天宫的上无极长大,父母疼爱。五岁时天宫异动,镇压邪气的羽囹晶损毁,元念的祖父杀掉长子取其心内羽囹晶。元念受人蛊惑偷取伯父的羽囹晶,结果酿成大祸。他的父亲为了救他中箭身亡,他被母亲带到下界仙桃园抚养。后来在师祖、师父等的帮助下得以真相大白。眼看一切顺遂就要成为鹿王的他,因为一场阴谋被迫来到人间。经历一系列变故,最后重回仙界,成为鹿族新一任鹿王。他生性不羁、爱自由,时常不服管教,有些叛逆,有些任性,偶尔嚣张,偶尔隐忍,却又重情重义……最后只能说,哦,原来你是这样的仙子。PS:不要被故事的背景吓到哦,其实就是个轻松的修仙故事,嬉笑怒骂而已。
  • 未来世界之危机四伏

    未来世界之危机四伏

    讲叙在未来世界,由于人类追求绝对的自由和极端的享受而导致政府权力的真空。全球体系面对全面考验,资源的枯竭,科技的绝对进步,生存空间已经掌握在所谓的少数精英手中,机器已经全面代替了人类,人类已经不在那么重要。各种财团也在侵蚀着政府权力,最终导致全球的“战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