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28200000023

第23章 静者无损——情急招损,性躁无功(1)

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中,有个耐人寻味的镜头:当一位因打架斗殴进了工读学校的青年,又因些许小事,话不投机就大打出手时,校长批评他,并教他控制感情的方法:“冷静五分钟。”

“冷静五分钟”,这是减少和避免鲁莽行为的良方。因为人在“火气冲天”的时候,最容易丧失理智,干出不顾后果的事情。一些年来,人们经常听到一些由微不足道的小事,诱发成了恶性案件。比如:只因不小心菜汤洒在身上,竟然由争吵而至动刀扎人致死;只因不慎踩了脚,就毫不相让,打人致残,等等。其实,都是吃了不冷静的亏。倘若当事人在举手投足之前,控制住感情,冷静片刻,权衡得失,大概没有一个人会觉得一件衣服、一双鞋,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

“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达尔文语)动辄发火,难以自控,是缺乏修养的表现。而善于控制感情,关键时刻忍让宽和,常可化险为夷。

从前,有一个坏脾气的人,他常常无缘由地怒火中烧,他的同事、邻居、孩子所在的幼儿园的老师都受到过他的无理责骂。

从他内心讲,这个人也很想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为此他找到了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开导了他一番,临走送给他一块刻有方格子的木板,只要他发一次脾气就往木板格子上钉一颗钉子。

第一天,他就钉了7根钉子。第二天也是如此。在以后的几个星期里,他渐渐地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钉进木格子的钉子数目也越来越少。直至有一天,木格子钉满了,他又去找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告诉他,从现在起,你每控制住一次自己的坏脾气就拔掉一颗钉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钉子越拔越少。直至有一天,钉子全部拔完了。他带着木板和钉子又找到了心理学家,心理学家说“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这木板上留下的洞—这块木板已经永远不可能和从前一样了。每当你发怒责骂别人的时候,你给别人造成的伤害就像这些洞一样,这是心灵之洞。”

这个人幡然醒悟。无理的责骂真如拿着刀子刺伤了别人又将刀子拔出来一样,就算事后主动说声“对不起”,都无济于事,因为心灵之洞已经存在。

《菜根谭》有一句话叫“情急招损,性躁无功”。怒气头上一把刀,不仅伤害了别人,自己也受到了深深的伤害。怒伤肝。爱发怒的人,就应该学学禁烟英雄林则徐和治县有方的西门豹。俩人都有爱发怒的毛病,可以说有时怒发冲冠。一个在厅堂挂一条名为“制怒”的横幅;一个是在自己的身上佩带一根牛皮绳,提醒自己不要性急发怒。

一个神闲气静的人,其劲气往往内敛,接人待物时自然能做得恰到好处,用《中庸》的话说,也就是“发而皆中节”,一击中的;一个心浮气躁的人,其劲气常常分散,待人接物时自然就“发而难中节”,剑走偏锋,不是那么回事。老虎和老鹰在要扑食的时候,为什么都一幅小心翼翼的样子,老鹰甚至还收敛起翅膀呢?可能有怕打草惊蛇的成分,但最主要是为聚精会神,使自己的能量集中,从而一发中的。有一句俗语叫“咬人的狗不叫”,这是非常有道理的,那狗子正凝聚能量,准备发而中节,一咬就成,它哪还有心思叫呢?

不知你是否有过打靶的经历?当你要瞄准靶的时候,你必须把心静下来,能量集中,否则,你就不能够瞄准;你现在就可以用食指当枪瞄准远处一个目标,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绝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够取得成功的人生,不外乎别的,也就是没有真正用心瞄准自己的目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这里面的“不鸣”和“不飞”是在凝聚能量,“惊人”与“冲天”是能量凝聚的结果。

战国时代有一个“联合国秘书长”,这就是纵横家苏秦。一介书生,佩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相印,让天下相安无事达二十九年,我们不能不说苏秘书长了不起。当今世界恐怕还没有哪一个联合国秘书长能做到这一点,至于说“冷战”时代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只能说当苏秘书长一根拇指。

这样一个联合国秘书长在与人应对上肯定是有一套的,苏秦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鬼谷子,师不在名高,学生名就好,鬼谷子其实是因为学生而扬名的。除苏秦外,张仪、庞涓和孙膑也都是他的学生。

鬼谷子有一本后来被称为《鬼谷子》的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另有一本书叫《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这是少有人知道的。但事实上,《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是《鬼谷子》的根本;无怪乎,人们往往有些忘本。就是这本《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上面有这么一段要言: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简单地说,一个人若是劲气不内敛,精神不凝聚,能量不集中,待人接物就不能做到发而中节。失败的因由或许各各不同,成功的道理肯定各各相通,苏秦一定是靠这一套而纵横天下的:能量凝聚,发而中节!

鬼谷子其实讲得有点玄,这可能与他有点神秘兮兮的身份有关。众所周知,中国儒家讲“中庸之道”,大讲特讲。

可什么是中庸之道呢?相当一部分人看不起中庸之道,认为那就是在打折扣,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云云。这不只是一部分老百姓这样说,就是某些高人,特别是这是天大的误解,如果只是一个打折扣,那孔夫子还用得着“鼓吹”什么“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以及“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吗?意思就是说,中庸太难做到了,脚踩白晃晃的利刀我能做到,中庸我却做不到。一代大儒朱熹则“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称中庸为“天命之当然,精微之极致”。

咱们现在正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中庸之道就是和谐之道。《中庸》开篇就说得非常明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原本中和之道,中和之道原本和谐之道!

怎么样实现和谐呢?这就是“发而皆中节”!怎么样才能“发而皆中节”呢?那就要持中养和——也称为“允执厥中”!怎么样做到持中养和呢?孔夫子作出了一些具体提示,如“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有朋友曾问我究竟要怎样把握好人生这一些度,我答复他说:“从根本讲,这里面是没什么法子的,神凝不凝聚是最关键的,当你感觉能量集中时,你能够很好地把握好这些度,做起人来和谐,做起事来也发而中节;如果你的能量不集中,这一些度可能就要走火,做起人来有点不对劲,做起事来也不是那么回事。”朋友还是有点不明白,我于是给他讲了一个历史典故:

话说楚国灭秦时,楚怀王兵分两路,东路由项羽率70万兵马,西路由刘邦领10万兵马,同时向关中进发,怀王并向他们约定:谁先进关中,谁为关中王!

结果,刘邦先进关中,按约定当为关中王。可项羽有实力,兵多势众,遂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并打算打发刘邦到南郑去。谋士范增反对说:“那地方内有重山之固,外有峻岭之险,让刘邦去,岂不是放虎归山?”项羽反问道:“那有什么办法能杀刘邦吗?”

范增献计道:“等刘邦上朝,大王问他: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意去?如果他愿去,你就说:我早知道你愿去,那里是养兵练将、积草屯粮的好地方,日久好与我争天下,对不对?这证明你有反我之心,绑出去杀了!如果他不愿去,你就说:我知道你不愿去的,本来楚怀王有约定在先,谁先入关中,谁为关中王,叫你去南郑,你怎会愿去呢?既然不愿去,那就是要在这里反我。来人啦,绑出去斩首!如此这般,无论如何,刘邦也难逃一死。”

一番话说得项羽连连点头称是,于是便召刘邦上殿。没想到,项羽一见刘邦,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去?”

刘邦见项羽问得这么急迫,心中不免纳闷。虽然他愿去,但不想表白,于是就回答说:“大王啊,臣食君禄,命悬于君,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辔则止,臣唯大王之命是听。”

刘邦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完全出乎项羽的意料,他没听出刘邦到底是愿去还是不愿去,而话又迫不及待地说出来了:“你要听我的,南郑你就不要去了。”

刘邦连忙拜谢说:“是,臣遵旨!”

范增的主意的确是好,巧妙地为刘邦安排了一个“二难选择”,而且范增把这个主意表述得一清二楚,项羽当时也听得连连点头称是。应当说,事前沟通不存在什么问题,项羽亦不至于还没有理解这一个主意的巧妙和用心。可项羽为什么一上场就完全走歪了呢?

这就是因为项羽当时能量不凝聚,从而不能够按部就班地把这一个主意展开实施,他甚至忘记了问刘邦那些问题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置刘邦于死地。从项羽对刘邦的问话和说话中,我们就仿佛清楚地看见了他毛毛躁躁的样子。

事实上,项羽只要再问一句:“小刘子,不要巧嘴滑舌说什么唯大王之命是听,寡人要听一听你心中的真实想法,不行吗?”估计刘邦就没戏了。项羽为什么想不到这么一问呢?不能说他不知道这么问,最主要的还是他当时能量不凝聚,浮得很,毛得很,躁得很,遂成千古遗恨。

同类推荐
  • 心态左右一切

    心态左右一切

    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学会调整、改变、驾驭自己的心态,你就可以避开心理误区,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人生的一切险阻,从而改变人生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成为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心态是人的意识、观念、动机、情感、气质、兴趣等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人内心对各种信息刺激做出反应的趋向。这种趋向对人的思维、言行、情绪、思想具有导向作用。只有积极的心态,才能使我们的人生充满不断向上的力量,为我们的人生拉起蓬勃的风帆。
  • 中外名家言行教育格言与故事

    中外名家言行教育格言与故事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将教育与格言、故事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能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外名家教育格言与故事全集》,包括美德、修养、爱国、性格、心理、处世、理想、习惯、言行、成功等方面的教育格言与故事。
  • 诚实守信(中华美德)

    诚实守信(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诚实守信》为“中华美德”之一,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诚实守信”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而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做诚实守信的青年人。
  • 像第一天那样去工作

    像第一天那样去工作

    本书内容包括:保持第一天的精神面貌、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永葆第一天的工作热情、坚持第一天的责任意识、每天都是新的开始以及创造卓越的自我等。
  • 有一种态度叫细节

    有一种态度叫细节

    细节无处不在,细节隐藏玄机。尊重细节才能扭转人生,做好细节才能实现梦想。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有一种态度叫细节(经典珍藏版)》总结出决定人一生成败的七大细节。指出其对感情、生活、工作、处世等发挥的重大作用,并结合大量经典实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把握这些细节的方法和窍门,使读者不仅能深刻地认识细节,提高人生境界,还能更好地抓住细节,最终达到成功。
热门推荐
  • 心动了吖

    心动了吖

    男主顾萧南乃是电竞圈的男神,貌技一流,女主秦欣诺才华满身,可以说是个书呆子,到了游戏这儿,一窍不通,他们曾是让大家羡慕的一对,后来因为……
  • 我穿越成了一座城

    我穿越成了一座城

    高文穿越了,却意外穿越成了一座城。在这个类似部落冲突的大陆上,高文发现作为一座城,他不但能够操控符文武器,还能凝聚出精通各种职业的分身。于是在这座城池之中,他锻造神器,培养英雄,成了无所不能的神。“来吧,骚年,加入我的城池,让我们一起推动文明发展。”
  • 武破虚空

    武破虚空

    身世可怜的孤儿被推下悬崖之后,重生在一个未知的奇特世界中。从一个普通人重新开始,在这个进化无限,用实力说话的世界,他的命途波澜起伏,另外一个世界的巫将灭,道当兴,佛将出,是什么惊天的秘密导致宇不足宙残缺?木小凡顶着破除不灭量劫而生。看他如何自处,灭劫修念,武破虚空。
  • 青霜白雪

    青霜白雪

    “砰!”说书先生一摔醒木,看向台下满座的听众“今天,我就说一个四个女侠的故事,这四个姑娘因为命运相聚在一起,共同闯荡江湖,至于这四位姑娘的命运究竟如何,各位听众,请听我细细分解……”
  • 聊斋世界修神通

    聊斋世界修神通

    天罡三十六法,地煞七十二术,误入聊斋世界,仗剑神通无敌。
  • 暖婚缠爱:傲娇老公迷糊妻

    暖婚缠爱:傲娇老公迷糊妻

    他是俊得人神共愤,冷傲腹黑的总裁,睡了她。强势闯入她简单平淡的生活,逼迫她去领结婚证。“彼此相爱的人才去民政局登记结婚,我不爱你。”“感情可以慢慢培养,咱们可以先婚后爱。”无数美丽与智慧并重的女人投怀送抱,都被他踹到十万八千里外,独宠她。“叫一声老公来听听,我满意就放大招,帮你对付前男友,斗白莲花,虐得他们体无完肤。”“老公!”
  • 总裁大人就这样爱上我

    总裁大人就这样爱上我

    她无意间在街头发现受伤的他,身为医生的姜映雪救了他,第二天起来却已不见他的踪影,但他却深深的把姜映雪的容颜烙在心中……再次见面已是两年后的一次宴会中,他一眼就认出了她,姜映雪却已将他忘记了。靳斯辰认定了姜映雪便是自己人生的那第二根肋骨,这时,姜映雪的初恋男友回国,居然还是靳斯辰的好兄弟,靳斯辰会放手吗?还是姜映雪会和初恋男友旧情复燃呢?三人之间又会有着怎样的纠葛!
  • 劳务所

    劳务所

    随缘更新世间黑白之间灰色地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会为了小女孩一个棒棒糖的酬劳冲入联盟高官的别墅暴打不称职父亲,也会应千万的联盟币痛击邪恶教派,这正是让人想起就脑壳疼的??????-劳务工
  • 兔儿乖乖

    兔儿乖乖

    周乖乖是有个唇腭裂的女孩。九岁之前跟着外婆外公生活,后被父亲带回家,可是父亲的家并不是乖乖的家。
  • 禅的心态

    禅的心态

    你知道这些吗:世上最痛快的事就是了断,最智慧的事也就是了断。内心不觉悟,穿金戴银只是乞丐。越放得下,收获越多。不是别人让你不自由,而是自己让自己不自由。我心不动,就没人动得了我。既然哪里都一样,不如留下来。挖人参要挖根,做学问也要挖根……禅,你可了解,你可理解?!禅不是高不可攀,禅可以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其实,我们活在世上,随缘得缘,随便得便,到处都是禅!